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688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8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x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专题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考纲】

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考点突破典例讲练】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

一、开辟新航路 (结合课本新航路开辟图记忆)

背景

原因

(必要性)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的产生(原因)

社会根源

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宗教因素

传播

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原因)

条件

(可能性)

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主观条件

、王室的支持

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意义

1487

迪亚士

(葡)

 

王室

 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的航路,到达非洲最南端的。

1492

哥伦布(意)

王室

横渡大西洋,发现

1497

达·伽马(葡)

王室

绕非洲海岸到达

1519-1522

麦哲伦(葡)

王室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了一个。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的雏形开始出现。

3.世界贸易中心由沿岸转移到沿岸。

4.、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的解体,促进了的发展。

考点对应例题

例1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

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

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解析:

C.绘制地图即德国人眼中的世界,从地图可以看出这幅地图是不完整的,没有北美洲、非洲大陆、大洋洲等,时间又是新航路开辟不久,故选C。

例2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结合基本史实分析选项。

答案:

D

考点对应训练

1.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D.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2.根据下图,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开辟的航线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3.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三人的航海活动相同的是()

A.都到达了亚洲B.其支持者都是西班牙王室C.都没有完成环球航行D.其殖民活动的重点都在亚洲

4.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引起了商业革命B.引起了价格革命

C.使玉米、甘薯、烟草、马铃薯等农作物传人中国D.使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传人欧洲

5.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欧洲与亚洲、非洲的贸易扩大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C.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D.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

考点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一)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海上马车夫:

背景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扩张特点

(1)组建,参与殖民竞争。

(2)袭击、船只,抢掠财物。

(3)探索新的航路。

(开辟了由欧洲前往南太平洋、北美洲的航道)

扩张区域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建立殖民据点、夺得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

中国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殖民地

北美

建立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

殖民扩张优势

①地理优势——地处航运中心

②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③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④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

特点

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通过商业战争实现的。

(1)最初的殖民活动(16世纪):

政府鼓励的海盗掠夺,

(2)商业战争(17—18世纪):

对荷、法,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

《》引起

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了世界殖民霸权。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

海上霸权,成为最大的“日

不落”殖民帝国。

(3)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

①开拓和经营北美大西洋沿岸个殖民地;②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最为著名)③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

1.主要途径:

2.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发展

②对殖民地国家

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黑奴贸易: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殖民扩张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③对世界

a.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

b.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

使得进一步扩大。

考点对应训练

1-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活动的方向是()

①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非洲和亚洲②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③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是非洲和澳洲④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非洲为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其贸易范围包括()

①西北欧的海域贸易②对非洲的贸易③对亚洲的远洋贸易④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商业讹诈B.组建商业公司C.炮舰政策D.以武力为后盾

4.有关下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国际贸易者在阿姆斯特丹的交易活动

①17世纪,阿姆斯特丹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市场②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已成为欧洲的主要金银市场③17世纪,阿姆斯特丹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④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奴交易场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和荷兰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

6.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进行海盗掠夺B.进行商业战争C.工业革命的完成D.进行黑奴贸易

7.英国殖民扩张的特点包括()

①海盗式的抢劫②贩卖黑人奴隶的交易③同一般的商业结合起来④用欺诈手段击败了西班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考点三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被称为“时代”(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

可能

政治

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迅

速发展。

资金

通过、黑奴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劳动力

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技术

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市场

英国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

需要。

时间

人物

重要发明

影响

哈格里夫斯

标志着的开始

1785

改良蒸汽机

把人类带入“”时代

1807

富尔顿(美)

交通运输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1814

史蒂芬孙

1825

火车

完成

标志

取代手工劳动,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40年代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1.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形成。

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更多的原料;

在世界范围内抢占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和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2.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条件

政治

前提

19世纪中期,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基本完成,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原料和市场

到19世纪中后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科技

19世纪以来取得重大突破,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

劳动力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四个方面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影响

电力

广泛应用

西门子(德)

发电机

新能源出现,人类进入“”。

爱迪生(美)

电车、电影放映机等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

的创制

内燃机和柴油机的诞生

汽车、飞机、轮船制造迅速发展;

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产生。

卡尔·本茨(德)

莱特兄弟(美)

新通讯

手段

的发明

有线电报

使世界各地联系进一步加强

贝尔(美)

化学工业

的建立

诺贝尔(瑞典)

甘油炸药

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

从煤炭中提取化学产品

塑料、人造纤维投入生产使用

影响

1.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工具和工具,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

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

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根本

原因

的发展,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形成

过程

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市场初具;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

考点对应例题

例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解析:

C.A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

B项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使很多地区也纳入殖民国家的控制之下,打破了之前这些地方的封闭状况。

D项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到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而C项中的的工业革命发生在1763年以后,与题干要求的时间不吻合。

例2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解析:

A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B、C两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答案:

D

考点对应训练

1.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展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B.电C.水力D.煤炭,

3.19世纪晚期,人类开始利用的新能源有()

①石油②煤③电力④原子能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4.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是()

A.轮船B.珍妮纺纱机C.火车机车D.改良蒸汽机

5.关于资本主义大企业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B.它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束

C.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有序化大大加强D.它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进入成熟阶段

6.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C.殖民扩张加剧D.国际贸易的发展

考点四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重难疑点突破

1.列强攫取经济特权及其危害

(1)过程: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2)内容及危害:

开埠通商严重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经商,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扩大了外国侵略;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破坏了中国内河航运权,而且造成了中国旧式航运业的衰落;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从而有利于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随着葡、比、荷等国纷纷与清政

府签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表现:

中国历经鸦片战争,从完全独立、自主和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大量出口,自给自足的成分逐渐减少,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中国经济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原因:

第一,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特权,对中国大量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结果;第二,从根本上说是工业文明的冲击。

考点对应例题

例1马克思说:

“成千上万的英美船只开到中国,这个国家很快就为不列颠和美国廉价工业品所充斥,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工业经不住机器的竞争,牢固的中华帝国遭受了社会危机。

”这段话说明了()

①落后的经济决定中国必然失败②中国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③中国将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封建主义终将无法战胜资本主义

A.①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

解析:

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①②③④在材料中均能体现出来。

答案:

B

例2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解析:

C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就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它的逐步瓦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逐步破产的过程。

例3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深刻变化,指出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实质。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先答概括的内容,再用具体事实加以说明。

要注意理解“经济结构”这个词,其含义主要是指经济成分的构成,要能从封建经济、商品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等方面做出概括。

对于原因和实质要结合外国侵华战争及影响角度来分析。

答案:

社会变化:

①外国商品大量倾销。

英国输入中国的工业品数量激增。

②加速了农业的商品化。

外国商人收购农产品,中国货物出口量相应增长。

③近代工业出现。

外国商人开始投资兴办一些船坞等企业。

④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传统手工业日益萧条,小农经济破产。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大肆侵略。

实质: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对应训练

1.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最直接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C.中国商品经济发展D.中国关税主权丧失

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呈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②外资企业开始出现③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④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④

3.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B.五口开始通商

C.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D.中国被卷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

“解体”指的是()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数量增加,工场的规模扩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①农村手工业日趋破产②人民负担加重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人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7.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考点五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重难疑点突破

1.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始——洋务工业

洋务工业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代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开平煤矿

创办时间创办人物

1861年曾国藩

1865年李鸿章

1881年李鸿章

地位

标志着近代工业起步

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目的

自强

求富

性质

封建性很浓、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具有更强的资本主义性质

作用

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始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产生

初步发展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甲午战争后

原因

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

清政府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放宽;实业救国热潮的兴起;清政府设立商务派,鼓励工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的促进

表现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涌现出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特点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轻工业中,如棉纺织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并受到清政府的压制

3.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

(1)根源: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2)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一方面外国列强利用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清政府征收高昂厘金,各级官吏敲诈勒索,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民族工业的自身不足决定的,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

考点对应例题

例1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解析: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立的近代军事工业,属于官办企业,共有2000多名工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国内招募的,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

材料中的现象只能理解为官芳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答案:

B

例2张之洞说: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解析:

C张之洞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A不对。

材料中“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为民用,所以B不对,D项材料没有涉及。

考点对应训练

1.李鸿章在“求富"旗号下创办的近代企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②贻来牟机器磨坊③开平煤矿④发昌机器厂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

2.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后,所产之煤行销各地,外国煤进口锐减。

这说明()

A.洋务企业的兴办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B.洋务派的民用企业能够使中国达到富强

C.开平煤矿给附近地区提供廉价燃料

D.洋务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先进

3.19世纪70年代前后出现的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

A.都建在南方的通商口岸

B.都是私人出资建立的近代企业

C.标志着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D.说明工业经济战胜了自然经济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C.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D.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促进

5.甲午战争后,列强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