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631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复习重点.docx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重点

部编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重点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是()

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

C.火烧寮D.塔里木盆地

2.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

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4.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5.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水源充足、土壤肥沃B.山地崎岖、气候寒冷

C.资源丰富、气候宜人D.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6.下列四幅图片选项,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

B.

C.

D.

7.“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A.黑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

8.某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B.24℃C.28℃D.32℃

9.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0.国家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  )

A.石油B.小汽车C.农产品D.纺织品

11.今天(1月16日),地球运动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A.aB.bC.cD.d

12.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

13.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治理酸雨,韩国国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部植树,说明了(  )

A.中国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B.发达国家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C.我国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道路

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14.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因素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势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因素发生

15.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16.

下图示意新西兰和惠灵顿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惠灵顿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2、惠灵顿的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湿润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惠灵顿的气候特点为()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低温冬季高温

C.全年温和湿润D.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17.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且1月正处于夏季的地区是()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南寒带

18.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

A.大陆B.大洲C.半岛D.岛屿

19.当海拔为50米的山脚气温为18.6°C时,1500米的山顶处气温为___°C()

A.18.6B.18C.12.6D.9.9

20.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新疆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繁星,主要是因为地球(  )

A.自东向西的自转B.自西向东的自转

C.自西向东的公转D.自东向西的公转

21.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22.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A.“高等”或“低等”的标准B.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23.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墙壁厚,窗子小B.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C.雨衣在新教吐鲁番盆地销售量很好D.印度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看球赛

24.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25.天气预报说:

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优B.良C.中度污染D.重度污染

26.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上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2、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A.我国东部季风区B.英国某区域C.法国南部某区域D.美国东部某区域

27.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是

A.东北高,西南低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东北低D.中部高,四周低

2、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②、③线段的最高点图上相距3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1500米B.3000米C.4500米D.6000米

28.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判读。

读“某区域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40°E,66.5°N)B.(40°E,66.5°S)

C.(40°W,665°N)D.(40°W,66.5°S)

2、图中①阴影区位于

A.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

3、丙地位于乙地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正北方D.正南方

29.

读成渝高铁线路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成都东站位于内江北站的()

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

2、成渝高铁全长约为300km,据此,此图的比例尺最有可能是()

A.1:

300B.

C.1:

30000000D.

3、内江的刘云准备周末到重庆去旅游,但看了重庆的天气预报之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看到的天气预报符号应该是()

A.

B.

C.

D.

30.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

二、综合题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

A__;B__.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地,位于热带的是__地.

(3)2016年6月21日,A、B、C三地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是__地.

(4)2016年12月21日前后是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我们当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

32.读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各地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A气候类型在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是_____,该地区植被因为有强大的生态动能被称为“_____”.

(2)C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

(3)居住在E地的人出行经常随身携带雨伞,请从气候方面进行说明_____.

(4)夏季,D处阳光明媚,吸引大量的E地居民前来度假,请分析D处优越的气候条件_____.

(5)青岛对应的气候资料图是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植被类型是_____,该气候的优势是_____,该气候的不足是_____.

(6)D气候的天然植被是_____.

33.读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1)数字②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

(2)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___。

图中④处河流的流向是_____。

(3)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已知A点的温度是12.4℃,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__℃。

(4)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登山运动,从A、B两处往高处登山,比较节省体力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4.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度AB

(2)A点在南、北半球中的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3)B点在五带中的带。

(4)C点在D点的方向是。

35.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______和______、_______、美洲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试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可以从海陆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

(3)____能?

不能?

)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在地球上,理由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雨极和干极,记住即可。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表面可分为七大洲,分别是: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面积最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

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故选D。

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浸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梦溪笔谈》中记载: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故选A。

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根据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故选B。

【点睛】

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位于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桂林山水是著名的自然风光,不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之列,故选C。

【点睛】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

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

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

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体毛和胡须稀疏。

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

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

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在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是:

28.8℃-(1520米-720米)÷100米×0.6℃=24℃。

故选B。

【点睛】

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出。

9.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属于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错;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B错;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属于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错;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D对。

故选D。

1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具有吸引力的是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的优势是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技等,因此在国际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故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是小汽车.故选:

B.

1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今天(1月16日),地球运动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c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故选C。

1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运输距离,故选B。

【点睛】

1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需要多国协作才能完成,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治理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部植树就说明了这点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山前桃花山后雪”是地形因素造成的,A正确。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C错误。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是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1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口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三者具有这样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差别很大。

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故本题选A。

【点睛】

16.D

解析:

1、D

2、C

3、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惠灵顿位于东经174°,南纬41°,东西半球的接线是西经20°1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由此判断,惠灵顿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故选D。

2、读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惠灵顿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C。

3、读惠灵顿的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小,降水分配均匀,所以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新西兰的位置和气候,读图解答即可。

17.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五带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是北半球北温带的冬季,南半球的南温带是夏季。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记住即可。

1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入海洋的部分,即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被称为半岛,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故C符合题意。

选C。

【点睛】

1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所以山顶的气温=18.6℃-(1500-50)÷100×0.6=12.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计算解答即可。

20.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繁星点点,这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故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故选B.

考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A选项符号题意。

2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人类体质(肤色、毛发、鼻梁、嘴唇)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故B符合题意。

2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东南亚地区全年降水多,房屋多斜顶;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新疆吐鲁番盆地全年降水稀少,雨衣没什么销量;印度大部分属于全年高温的热带,人们不需要穿羽绒服,故选B。

2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D对,ABC错。

故选D。

2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天气预报说:

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故选A.

26.B

解析:

1、B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A.该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A错;

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B正确;

C.该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亚洲有此气候类型,C错;

D.该气候不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D错;

故B符合题意,选B。

2、A.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D.美国东部某区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中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选C。

27.C

解析:

1、C

2、B

3、C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该区域西南部的等高线海拔在700米以上,东北部的海拔在350米以下,因此该区域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故选A.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因此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缓的是②地,故选B.

3、读图可知,图上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00米,②③线段的高点图上相距3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4500米.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8.A

解析:

1、A

2、D

3、A

【解析】

【分析】

1、48.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据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40°E,66.5°N)。

故选A。

2、图中阴影部分位于20°W以西,故其位于西半球;位于赤道以北,故其为北半球。

故选D。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故选A。

【点睛】

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29.D

解析:

1、D

2、D

3、C

【解析】

【分析】

1、图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故成都东站位于内江北站的西北方向。

故选D。

2、图中成渝高铁的实际距离为300千米,图上距离为10厘米,故比例尺为1:

3000000,故选D。

3、图中A天气符号是晴天,适于出游,B天气符号是多云,也适合出游,C是中雨,不适合出游,D是东南风4级,适于出游,故选C。

【点睛】

3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七大洲的分布状况,分析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31.60°W,60°N0°,0°CBB昼最短,夜最长

【解析】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

解析:

60°W,60°N0°,0°CBB昼最短,夜最长

【解析】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地的经纬度是60°W,60°N;B地的经纬度是0°,0°.

(2)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判定,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位于热带的是B地.

(3)2016年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三点中,赤道离北回归线最近,影子最短.

(4)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位于北半球的我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

32.亚马孙平原地球之肺南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夏季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H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暖温带

解析:

亚马孙平原地球之肺南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夏季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H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雨热同期多旱涝灾害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解析】

【分析】

科学家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一般可根据气温确定不同气候带:

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之间为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最热月气温<15℃为寒带气候。

确定温度带后再根据降水确定具体类型。

【详解】

(1)A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在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是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该地区植被因为有强大的生态动能被称为“地球之肺”。

(2)C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3)E位于欧洲西部,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终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该地区的人出行经常随身携带雨伞。

(4)D处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夏季阳光明媚,吸引大量的欧洲西部居民前来度假,其原因是该地夏季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

(5)图中H是温带季风气候,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