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404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浙江俱进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制说明1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1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

4.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4

5.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5

6.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

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9

8.附件1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编制说明

1.1目的:

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适用。

1.3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

施工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其中作业负责人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为项目及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

2.1总经理职责:

2.1.1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2.1.2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1.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1.4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2生产负责人职责:

2.2.1负责编制有限空间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

2.2.2负责提供有限空间施工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

2.2.3负责对

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3有限空间施工单位安全职责:

2.3.1在安排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前,认真阅读施工方案、如对施工方案有疑问必须立即向技术部反映、不得有误。

2.3.2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

2.3.3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总经理经理、生产经理、安全管理员签署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3.4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2.4安全管理员安全职责:

2.4.1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

2.4.2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命令终止作业。

2.4.3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有记录,培训结束后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2.5公司采购人员安全职责:

应根据安全管理员提交的有关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设备、物资、个人防护用品计划及时购买和配备,要求供应单位提供符合GB∕18664检测报告、材质证明、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并认真核对资料的真伪和有效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6作业负责人安全职责:

2.6.1掌握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2.6.2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2.6.3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2.7监护人员安全职责:

2.7.1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2.7.2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2.7.3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2.7.4维持作业现场秩序,防止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1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3.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9.5%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3.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3.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3.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3.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3.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3.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3.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3.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3.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3.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3.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3.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3.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3.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4.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4.1作业负责人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见附表)报有限空间管理或使用部门;

4.2部门负责人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核,查验作业人员资格等信息;明确现场监护人(现场监护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3部门负责人对申请表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

4.4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由安全管理员进行审批;

4.5有限空间作业事项须经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

5.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管理员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机构、有限空间场所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以及有限空间作业、监护等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5.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5.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5.3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5.4平时加强应急方面的安全知识,在板报、标牌等中的宣传,以加强对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教育,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6.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1生产部门危险源监控

生产部门对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通过各车间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员定期巡查有限空间危险点安全情况。

6.2信息报告与处理

6.2.1值班制度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漏岗,做好值班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公司设立值班室,并保证24小时由管理人员值班;夜间及法定节假日昼夜联系人员见值班表。

市急救电话:

120;火警电话:

119;匪警110。

6.2.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车间主任→值班室→安全管理员→总经理→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6.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事故处理

 

6.3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实施。

按照综合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各部门做好各自分工准备,按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指示响应各自救援行动,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地方应急救援单位。

6.3.1有关部门的响应

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相关部门按照其职责和本部门相应的应急措施,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6.3.2应急救援小组的响应

①、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②、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③、根据需要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请求政府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6.4指挥和协调

生产部门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

通知生产部门有关部门及请求政府应急机构、救援队伍提供增援或保障。

有关应急队伍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和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项目安全组织机构人员临时负责协调,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6.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

6.5.1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灾难发生后,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6.5.2医疗卫生救助

及时向事发地附近医院请求支援。

组织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6.5.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6.5.4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公司与政府应急部门建立应急互动机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状态下施工人员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6.6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动员周边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6.7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成立事故现场检测小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鉴定与评估,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订现场以后此类预防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6.8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生产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在专业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撤离。

6.9信息发布

安全管理员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抢救过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向上级进行汇报。

6.10后期处置

6.10.1善后处置

安全管理员协同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

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6.10.2事故灾难调查报告、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由安全管理员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具体措施如下:

①、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②、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③、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④、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⑤、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⑥、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7.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7.1有组织识别公司存在有限空间并登记建档,有限空间入口处应张贴“未经许可禁止入内”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或在未经许可情况下进入有限空间。

7.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办理《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单位、有限空间管理单位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安全管理员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后,报总经理后,方可进入作业。

7.3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7.4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7.5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7.6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7.7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7.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

7.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

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返防爆等安全要求;

器材;

7.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7.12有限空间作业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7.13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7.14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7.15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7.16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7.17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7.18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所有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7.19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7.20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须登记清楚,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7.21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改变,需继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按照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7.22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问题,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8.附件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编号

作业单位

作业部门

设施名称

主要危

害因素

作业内容

填报人

作业人员

监护人

进入前

监测数据

检测

项目

氧含量

易燃易爆物质浓度

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浓度

检测人

CO2

H2S

检测

结果

检测时间

开工时间

年月日时分

序号

主要安全措施

确认安全措施符合要求(签名)

作业人员

监护人

1

作业人员作业前安全教育

2

连续监测的仪器和人员

3

监测仪器的准确可靠性

4

呼吸器、梯子、绳缆等抢救器具

5

通风排气情况

6

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结果

7

照明设施

8

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用具

9

通风设备

10

其他补充措施

作业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名:

年月日时分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意见:

工作结束确认人(作业负责人签名):

确认工作结束时间

年月日时分

注:

该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