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730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题帮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题组1 地图三要素                 

1.[2014北京文综卷,8,4分]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

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2.[2014重庆文综卷,12,4分]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

m2;高度单位:

m)。

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

题组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17江苏地理卷,9—10,4分]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B.乙C.丙D.丁

4.水库建成后能够(  )

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D.消除地质灾害

[2016江苏地理卷,3—4,4分]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5—6题。

5.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6.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B.④C.⑤D.⑥

7.[2015福建文综卷,10,4分]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8.[2015江苏地理卷,11,2分]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15上海地理卷,15—16,4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m)图。

9.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

10.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2014山东文综卷,11,4分]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013四川文综卷,7—8,8分]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12—13题。

12.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

13.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B.178米C.220米D.255米

题组3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2014上海地理卷,18—19,4分]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

m),回答14—15题。

14.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

15.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

[2013天津文综卷,2,4分]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

读图回答下题。

16.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题组4 等值线图的判读

17.[2014北京文综卷,11,4分]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土壤铜含量(  )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

[2013大纲全国卷,10—11,8分]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18—19题。

18.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H、RB.Q、RC.Q、HD.H、K

19.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

A.Q、R之间B.N、M之间

C.S、R之间D.S、K之间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某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55m,则甲地与丙地的高差可能为(  )

                

A.355mB.400mC.445mD.490m

2.某日一登山者到达甲地,他可看到(  )

A.山顶悬崖峭壁林立B.急流段漂流者向西漂去

C.湖畔乙地游人戏水D.丁地地势最低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

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

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

据此完成3—5题。

3.纯天然条件下,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最可能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图示区域(  )

A.①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m

B.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③地可开发一个瀑布观景设施

D.③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5.此时图示地区(  )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挟带泥沙量较小

D.三叶草种植区需注意排水

  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作坡度,可以用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来表示。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以坡角表示)线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

A.甲B.乙C.丙D.丁

7.图示区域(  )

A.丁地地表最平缓

B.河流流向为甲→乙→丙

C.适宜发展林、果业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8.沿河道甲—丁绘制的河床地形坡面图可能为(  )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玉米为喜温农作物,春玉米一般在春季中后期播种,夏季末收获。

下图为某地区春玉米生育期(作物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区域春玉米生育期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

A.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B.自东向西生育期变长

C.降水越多生育期越长

D.自南向北生育期变长

10.M、N两地春玉米生育期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地形C.土壤D.洋流

11.该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我国海口昼长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增长B.先减短后增长

C.逐渐减短D.先增长后减短

答案

1.B 结合比例尺、校训碑等图例与指示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指示牌应在图b中的②处。

2.B 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应分别为30cm和22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选项符合要求。

3.A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及海拔可以判定,甲乙一线为河谷,甲地位于峡谷处,在该地建设水库大坝成本最低。

丙地位于鞍部,海拔比甲地高,不适宜建设大坝;丁地位于鞍部外侧的山谷中,在此地建坝无处蓄水。

4.B 水库建成后,可以利用水库的落差,在甲地大坝处开发河流水能,B项正确。

水库建成后,甲乙一线河流的落差还存在,水流湍急,不利于发展航运;水库蓄水,可以调节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但不能增加径流总量,更不能消除地质灾害。

5.B ①地位于河岸,易遭遇洪水;②地海拔较低,且平坦开阔,适宜露营;③地位于陡崖下,易遇滑坡、崩塌;④地位于河流源头附近,海拔较高,且交通条件较差,露营条件远不如②地。

6.D 5月初,太阳直射北半球,图示区域日出东北。

③地东北方向有高耸的陡崖,看不到日出;④地位于山地的西坡,看不到日出;⑤地的东北方向有海拔较高的山顶挡住视线;只有⑥地处于山地东北坡,适宜观日出。

7.B 如果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c河支流的河水注入a河。

图中a河由①处流向②处,因此②处的流量显著增加,①处和③处的流量不变,④处的流量有所减少。

8.C ①线路北部等高线很密集,坡度很大,不利于牧民转场;②线路南部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不利于牧民转场;③线路等高线较稀疏,经过坡度较缓的山谷,有利于牧民转场;④线路北部要翻越山峰,不利于牧民转场。

9.D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陡峻的峡谷。

10.A 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

图中灰色部分是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

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小基岩。

11.B 由图b中信息可知,该观测点位于甲山西南,且高程为120m,图中①②两地位于甲山西南,而①地海拔低于100m,②地海拔为100—200m。

12.B 林木密集区应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山谷土壤水分条件较好,为林木密集区。

13.C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林木分布在山谷地区,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因此该区域西高东低。

由材料可知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假设图中西侧海拔最高的等高线数值为x,则西侧最高处海拔大于x米,小于(x+30)米,东侧最低处海拔应小于(x-180)米,大于(x-210)米,故图示区域内西侧与东侧的高差大于180米小于240米,故C项正确。

14.D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AB剖面线与MN剖面线的交点海拔为200—250m,对应于右图中的②点和④点。

15.D 若该区位于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海拔低于150米的地区将会被水淹没;由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该地的中部将被淹没,中间的水体将该地分成南北两部分,但没有岛屿出现。

16.C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一般需要考虑两个端点的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及其他地势起伏转折点的位置和海拔。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规律可以看出,从甲处向乙处依次经过山谷、山脊、山谷、山脊、山谷,其中从甲处向乙处的第一个山脊坡度和缓,高度略低于400米,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

17.C 读图可知,由河流上游至下游,土壤中铜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并不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排除A项;从冶炼厂向北,土壤中铜含量呈递减趋势,排除B项;土壤中铜含量的另一个高值中心出现在冶炼厂的西北部,且等值线的走向以东南—西北走向为主,与我国北方盛行风的风向基本一致,C项正确;居民点附近土壤中铜含量在150至200mg/kg之间,排除D项。

18.A H点外围等值线数值可能为180,也可能为200,如果是180,则1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