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196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5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docx

深圳市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图为广州高铁南站到白云机场的XX电子截图示意图,图中提供的信息有(  )

①行程距离②乘车线路③天气状况④路程用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电子地图能获取的信息有行程距离、乘车路线及路程用时,但无法看出天气状况,故答案为:

①②④。

故答案为:

B

【点评】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常用的地图包括:

政治地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图、城市交通旅游图、电子地图等。

地图被广泛的应用于交通,勘察,军事,农业等多个领域。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 )

A. 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B. 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 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D. 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2)图中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

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1)D

(2)A

【解析】【分析】

(1)从图中可知,①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是山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不适合野外宿营;D符合题意。

(2)受地形条件影响,山谷中,修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图中甲是沿等高线修建,虽然路途远,但是坡度小,安全,施工难度低;A符合题意。

【点评】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3.下图中①、②、③为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简图。

下列排序最符合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是(  )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答案】D

【解析】【分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着直觉认为“天圆地方”;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中期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答案为:

D。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4.关于下面经纬网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                                     B. 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

C.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                       

D. 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

【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M点位N点的东北方向,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160°W,40°N.应位于西半球、北温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赤道)时,N点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

C。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5.“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让我们随小康一起看世界。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小康晚上给在非洲的表哥打电话,表哥正在午休,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大气运动

B.地球自转

C.纬度差异

D.海陆分布

(2)泰安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

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

这种现象主要与     有关。

(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四季冷暖差异

【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

(1)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面的时间比西面时间早。

从图中能够看出,非洲位于亚洲的西面,因此时间比亚洲晚。

(2)根据“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可知,这是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

【点评】

(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所以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的结果。

地球自转一周转过的度数是36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那么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越靠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

 

6.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C.这一天14点太阳升的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

(2)次日,地球运行在下图公转轨道上的那段?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A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这一天中竹竿的影子先变短再变长。

图中箭头乙指西方,丁指东方,丙指北方,甲指南方;这一天12点太阳升得最高;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不能直射家住40°N的小明头顶。

(2)读图可知,①段为地球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②段为地球处于夏至和秋分至之间,④段为地球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③段为地球处于冬至和次年春分之间;次日为春分日后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①段。

【点评】

(1)正值日出和日落的时刻,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我们说此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度。

日出以后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一直到中午时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

在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过了正午以后太阳高度角又逐渐减小。

(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

7.下列四幅图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世界政区图                     B. 自贡旅游图                          C. 亚洲水系图                     D. 中国地形图

【答案】B

【解析】【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选项中地图范围从大到小排列: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四川地图、自贡地图,因此四幅地图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自贡地图、四川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故答案为:

B。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所以在绘制大范围地区的地图时,往往采用较小的比例尺,而绘制小范围地区的地图时,需要采用较大的比例尺。

8.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A.山地和丘陵

B.高原和平原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

(2)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  )

A.2.5千米

B.5千米          

C.10千米

D.100千米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得,图中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2×5=10千米。

【点评】

(1)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起伏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

(2)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

 

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为200米,若绘制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为(   )

A. 1:

1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      

C. 1:

1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已知图上距离为20厘米,实际距离为200米,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

20:

20000=1:

1000;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

在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需将比例尺单位进行统一,进而根据分母大小进行比较。

10.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

A.66.5°S,90°E

B.66.5° N,90°W 

C.66.5°N,90°E

D.66.5°S,90°W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B.②点位于东半球

C.③点有极夜现象

D.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

(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读图可知,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90°W。

(2)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点66.5°S位于高纬度地区,A错误;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②点位于135°E,东半球,B正确;③点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

【点评】

(1)为了精确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

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能够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2)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

11.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之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人们常依据节气来安排生产活动。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冬至时地球位于上图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的(   )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北平原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

(1)根据图可知,当地球运行至①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所以A错误;当地球运行至②处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所以B错误;当地球运行至③处时为北半球冬至,所以C正确;当地球运行至④处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所以D错误。

(2)我国的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河流少河流水量小,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而东北地区河流多,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所以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故答案为:

(1)C;

(2)D;

【点评】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12.下图为图幅相同的“潜江、天门、仙桃三市轮廓图(甲图)”和“湖北省轮廓图(乙图)”,两图的比例尺大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比例尺

B. 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比例尺

C. 甲图比例尺等于乙图比例尺

D. 两图比例尺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读图可得,①图的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②图的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故答案为:

A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其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13.下图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

A. 

                             

B. 

                             

C. 

                             

D. 

(2)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

A. 谐趣园                                

B. 十七孔桥上                                

C. 中午                                

D. 傍晚

(3)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

①地球自转

②地球公转

③天气

④气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科技创新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5)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

A. 北宫门                              B. 东宫门                              C. 新建宫门                              D. 南如意门

【答案】

(1)B

(2)D

(3)A

(4)B

(5)C

【解析】【分析】

(1)由题可知,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进行,A天气符号为小雨;B天气符号为晴天;C天气符号为小雪;D符号为雾。

(2)由图可知,谐趣园在颐和园北部,离桥洞较远,在十七孔桥上无法观赏到桥下全部桥洞的“金光”;通过小明朋友圈的内容可知,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不在中午;朋友圈的内容中,拍摄时“太阳快要落山了”,时间为傍晚。

(3)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金光穿洞”现象,与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的公转有关;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的天气情况下进行。

(4)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符合北京城市职能中的文化中心。

(5)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知,新建宫门距离十七孔桥最近,所以应该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新建宫门。

故答案为:

(1)B;

(2)D;(3)A;(4)B;(5)C;

【点评】

(1)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周期:

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2)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的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

(3)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

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4)北京,我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

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5)地图是地理课的工具,读图时可以分为三步:

一教二读三分析。

具体地说,第一步要教给学生认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第二步教学生读图并初步分析图。

第三步则要求能通过读图说明一般地理问题。

 

14.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东北向西南

(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

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

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5.假如要建造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位置应选在(   )

A. 赤道                                  

B. 极圈                                  

C. 北极点                                  

D. 南极点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