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001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docx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大全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病毒形态类似王冠而得名。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世卫组织命名为2021新型冠状病毒(2021-nCov)。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蝙蝠、果子狸、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4.新型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5.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

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看,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6.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人或疑似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同车的乘客等。

7.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一般3~7天,最短1天,最长不超过14天。

10~14天是一个隔离观察期。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9.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1)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不一定是感染了冠状病毒,应及时由家长陪同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

(2)如果发病前14天内曾到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或发病前14天内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由家长陪同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

(一)个人防护知识——洗手篇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何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如何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

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

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

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

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五下)。

第五步:

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第七步:

清洁手腕。

手要洗足够的时间,至少20秒,建议用"快乐洗手法",心中默唱"生日快乐歌",唱完整首歌后洗手结束。

擦手毛巾应个人专用,每天至少清洗一次或使用一次性擦手巾。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放学回家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手脏时。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玩玩具后。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接触钱币后。

(10)吃药、往伤口涂抹药物之前。

4.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

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毒,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二)个人防护知识——口罩篇1.口罩应该怎么选?

选择一:

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

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

(6)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使用过的口罩应毁坏后作为有害垃圾处理。

3.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口罩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1)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应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2)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掌握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3)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4.使用后的口罩应如何处理?

(1)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

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2)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三)个人防护知识——习惯篇1.如何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增强健康意识,每天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如果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可以用手肘的衣袖内侧来代替手捂住口鼻。

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

这个动作可以将喷出的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者衣服上,而这个部位较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菌的传播。

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

(3)适量运动,学生每天坚持1.5小时的体育锻炼,如原地跑、健身操、哑铃操、仰卧起坐、俯卧撑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2.饮食上需要注意几点?

(1)保持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主食粗细要搭配,要摄取优质的蛋白质,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适当增量;不要吃过量脂肪或油炸食品。

(2)每天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量的多喝水,每天不少于1500ML。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四)个人防护知识——居家篇1.室内空气、地面如何通风、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1)加强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通风换气是必要的,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必要时一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0~30分钟。

尤其在秋冬天气,别因为寒冷而忽视了通风。

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①酒精:

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

消毒皮肤可使用75%医用酒精;②煮沸:

100℃也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需要消毒杀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过水面。

适用于餐具、某些玩具、奶瓶等小件物品;③天然紫外线:

天然紫外线就是太阳光,杀菌效果不容忽视。

适用于衣物、毛绒玩具、被褥等;④消毒液:

消毒液包括含氯消毒剂,如含氯消毒片(粉)、84消毒液等,直接稀释之后装在塑料喷壶内即可进行消毒,但需要注意避开食物和餐具。

适用于桌、椅、床、墙面、地面等。

2.如何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

3.如何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当身体感觉不适,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就近到医院就诊。

同学们,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这个寒假一份特殊的经历,改变了你们的生活规律与节奏,却也带给你们不同寻常的体验。

这是一次考验,是一次磨难。

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防控疫情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同时按时完成寒假作业,每天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停课不停学,多读书、做家务、做游戏,积极应对,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宅"在家里的假期也同样精彩。

怎样做好个人防护

(一)

1.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拭。

双手解除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2.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多做运动。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3.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自身症状。

(1)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2)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怎样做好个人防护

(二)

1.洗手对预防新冠肺炎非常重要。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哪些时候需要洗手。

传递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吃饭前;上厕所前后;手脏时;解触他人后;接触动物后;外出回来后。

3.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怎样做好个人防护(三)

1.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2.如何正确选用口罩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N95医用防护口罩

(√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

)不推荐

(1)居家活动、户外空旷场所、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可不佩戴口單。

(2)去医院看病(除发热门诊外)或人群密集处可选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用口罩。

(3)除到疫区发热门诊就医外,没必要使用N95口罩。

(4)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3.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先来了解下口罩,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其它口罩,都是有正反面的,就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朝外。

内有鼻夹金属条。

一次性口罩的反面颜色比较浅,反面朝内,也就是说颜色浅的一面紧贴我们的脸部。

另外,还需注意,有金属条的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要带颠倒了。

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方、下方后,离口罩的正确戴法就不远了。

把手洗干净了,确保口罩颜色浅的一面朝内(反面),有金属条的一端朝上(上方),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重要的一步,需要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

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更好覆盖鼻子、嘴巴。

好了,大功告成,正确佩戴口罩后,再也不怕雾霾了。

居家怎样防护

(一)

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和鼻,洗手要彻底,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需要佩戴口罩。

(6)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7)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指定医院就医。

2.新冠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在食品制备过程中对肉食进行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放心食用。

居家怎样防护

(二)

1.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1)保持工作场所室内通风换气;在人流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以减少接触病源风险。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口和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桶内;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洗手。

(3)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

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4)避免聚会。

2.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避免脏手触摸眼、鼻、口。

(3)不要接触生病的动物和腐败的肉。

(4)不要接触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

居家怎样防护(三)

1.家庭内如何使用84消毒液和酒精

(1)病毒离开人体不能存活,用84消毒液、酒精等消毒剂擦拭物品和地面其实意义不大。

(2)酒精和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

(3)酒精可用于擦拭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不能擦拭暖气等高温器具,不能在空气中喷洒,尤其不能在厨房喷洒。

2.异地到来人员的居家隔离建议

(1)独居一室,多开窗通风。

(2)与家人面对面交流时必须佩戴口罩,并至保持少1米的距离。

(3)确保共享区域通风良好。

心理如何调适

(一)

1.怎样提高心理免疫力

(1)学习并主动遵守有关政策规定,为抗疫出力。

(2)掌握防护常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3)规律生活,丰富自己,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心理如何调适

(二)

1.每天看疫情信息过多,造成过度焦虑怎么办

(1)有规律关注新闻发布会,不信小道消息。

(2)睡前一小时尽量不看手机。

(3)除疫情消息外,逐步恢复对原有媒体节目的关注。

2.疫情信息铺天盖地,如何合理关注信息“点”

(1)对理解有难度的信息和名词,可以抱着学习的态度关注相关专业人士的解释,理解仍有困难的则不建议继续关注。

(2)尽量关注与自身防护或复工复产有关的信息。

3.心理紧张影响睡眠怎么办

(1)避免熬夜,适量锻炼,保证身心稳定。

(2)通过深呼吸、冥想训练等,减少焦虑。

(3)睡前不要过分关注疫情相关信息。

可用热水洗脚,按摩涌泉穴、大陵穴、神门穴和安眠穴,改善睡眠。

心理如何调适(三)

1.长时间宅家,日常生活节奏被打乱,焦虑、抑郁怎么办

(1)借机反思自己的人生计划,拾遗补阙,主动学习。

(2)主动寻求帮助,顺应自然,做出改变。

2.家人确诊新冠肺炎,自己隔离在家里,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1)与住院的家人保持联系,传递彼此的关心。

(2)拨打心理服务热线,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3)加入当地社工组织的网络平台,获得需要的帮助信息。

心理如何调适(四)

1.如何对儿童进行心理防护

(1)保持镇静,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

(2)用儿童可以理解的语言或方式,解释生活中的变化。

(3)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和爱国教育。

(4)不让儿童看过多的疫情相关信息。

2.如何帮助老年人做好心理防护

(1)老年人的亲人及照料者要向老年人介绍疫情传播与防控情况,避免造成恐惧。

(2)保持以往的作息规律,防止白天睡眠过久。

(3)外出活动可能受限,陪伴时要鼓励用其他替代方法多在家中活动。

心理如何调适(五)

密切接触者如何调适心理状态

(1)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配合居家观察。

(2)不过度自我怀疑或捕风捉影,如发现身体不适,并达到权威部门建议的就诊标准,做好防护并到医院就诊。

(3)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合理饮食,营养均衡。

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4)与家人或朋友电话沟通或通过网络交流,舒缓紧张等负面情绪。

(5)尽量控制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道听途说。

新冠肺炎知识及就医流程

(一)

1.什么是新冠病毒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1)人群普遍易感。

是否会被感染,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

(2)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可能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预后较差。

新冠肺炎知识及就医流程

(二)

1.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1)人群普遍易感。

是否会被感染,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

(2)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可能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预后较差。

2.新冠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多久

新冠病毒只能存活于生物体细胞内,体外不能存活,所以,摸了门把手、手机等,不去抠鼻子、摸眼睛是不会被传染的。

新冠肺炎知识及就医流程(三)

1.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吸入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呼吸道飞沫。

(2)眼结膜、鼻黏膜等处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

(3)手部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或触摸被这些液体污染的物品、器具后,再用手直接接触

口、眼、鼻等。

2.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

一般认为是直径>5微米的含水颗粒。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以内)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一、新型冠状的流行病学特点?

新型冠状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什么?

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市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新型冠状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新株。

目前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过度恐慌,应注重预防工作。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动物。

此次中国武汉的2021-nCoV被证实可能存在有限的人传人。

传播途径:

飞沫、接触、空气。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目前病例资料显示此次疫情以成年人为主。

二、新型冠状临床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三、此次疫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

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由新型冠状引起的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也无疫苗可预防。

主要是对症与支持治疗。

四、如何鉴别诊断?

主要与流感、副流感、腺、呼吸道合胞、鼻、人偏肺、SARS冠状等其他已知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

此外,还要与非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五、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六、个人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

1.加强个人防护。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外科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3)不要随地吐痰。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

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3.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请佩戴口罩。

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4.及时就医。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外科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与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十、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如何防护?

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病区管理、环境通风、物体表面的清洁消和医疗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控制工作,最大可能避免医院发生。

坚持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

把握防治关键: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建立防控信心:

新型冠状肺炎可防、可控、可治。

十一、新型冠状观察病例(疑似病例)

有下列3项临床表现并具有任何1项流行病学史: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临床表现:

发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十二、新型冠状确诊病例、危重症病例

确诊病例:

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行全基因组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高度同源。

(目前)

危重症病例:

符合下列任一条。

呼吸衰竭。

脓症休克。

合并其他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