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807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精品.docx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精品

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总则

1.1、为确保本工程沥青砼路面质量,统一规范沥青砼路面施工,做到有章可循,减少盲目性,避免质量隐患或损失,特制定《机场路景观改造及南干道改扩建工程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1.2、工程地点

机场路西起机场站前中央环岛,东至107国道机场立交,道路全长约1公里,红线宽41~51.5米,主要以拓宽改造及景观改造为主,由现状的4—6车道改为8—10车道;机场北干道北接现状机场北干道--机场七道路口,南与机场站前中央环岛相接,道路长约800米,以路面改造为主,其中机场站前中央环岛内北干道约400米归入机场路;

机场南干道为城市次干道,北起机场站前中央环岛,南至机场南路菱形立交,道路全长约3.41公里,红线宽度40米,为道路改扩建和新建道路,改造为双向6车道。

1.3、编制依据

1)施工图及承包合同等文件。

2)本合同工程现场考察情况。

3)本公司承建类似规模工程施工经验及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4)现行国标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现行有关规程。

1.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安排路面排水、防护工程、地下管线、交通安全等附属设施施工。

不得污染已施工的路面。

1.5、妥善处理施工废料,不得随地抛弃废料,造成环境污染,工程完成后必须按照合同文件要求清理场地。

1.6、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准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手段。

1.7、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技术,铺筑生产试验路,并通过试验路面施工达到以下目的:

1)验证沥青路面各层的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确定正式施工的最佳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2)通过试验段路面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方式,落实技术培训、技术岗位及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时间及温度,以及沥青与集料变化波动的调控手段等施工工艺。

4)通过试铺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进度、摊铺宽度、松铺系数,碾压的机械组合,梯队摊铺的两台摊铺机的摊铺厚度和宽度的协调方式及合理间距,自动找平方式等施工工艺。

5)通过碾压确定适宜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压路机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施工缝处理方式等。

6)建立用钻孔法测定压实度的相关关系,确保空隙和平整度的双向控制模式。

7)建立快速测定油石比与试验室配制沥青混合料标准样品,油石比的相关系数,以便较快地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

8)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探索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试验路面层施工和现场检验对现行路面设计的工艺可行性和路面的各项性能予以评估和预测,通过对各道工序的偏差分析,提出合理的工艺控制参数和改进措施。

9)配备畅通的通讯和指挥系统。

第二节、施工准备

2.1、沥青路面施工的各种机械设施配套齐全,保证路面施工的连续性,满足施工进度和合同工期要求,主要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数量如下:

2.1.1、拌和设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采用自动控制式拌和机;每小时总产量不低于200吨,并满足以下要求:

(1)热料仓不少于4个,配备电子重量传感器和红外线温度传感器能准确控制材料数量和温度。

(2)集尘装置具有二次除尘设备,能够收集全部或部分粉尘,而不让有害粉尘逸散到空气中去。

(3)混合料拌和应由计算机控制,能逐盘打印集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材料用量和每盘混合料的重量等。

(4)拌和场布置应高度重视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影响周边居民。

2.1.2、沥青储罐有2个以上的沥青罐,能保温储存和加热,足以满足拌和机的的需要,拌和场还必须配备一套沥青拖桶装置。

2.1.3、运输车辆采用载重20T的施耐尔牌自卸车20台,运送沥青混合料的卡车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和墙板,并各有一个保温帆布蓬,用于保持温度,其大小应能完全覆盖整个车厢,为防止路面的污染,必备汽车轮的机具。

2.1.4、摊铺机数量采用2台,按路宽、摊铺可调宽度,安装有可调的活动熨平板式整平组件,整平板在需要时可以加热,摊铺机应有一套夯板和一个可调整振幅的震动整平板的组合装置,夯板与震动整平板的频率,应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每台摊铺机应配备两台长度不小于12m的平衡梁和两套自动滑撬,

并牢固地安装在摊铺机两侧,与整平板自动控制的传感器相结合,控制混合料铺面的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2.1.5、压路机

双钢筒双驱双振式压路机:

10~18T,振幅和频率可调,数量不少3台,其中18T双钢轮压路机1台,初、终压用。

轮胎压路机:

18~25T、1台,复压用。

小型振动压路机路机:

1~2T、1台。

2.1.6、其他设备,乳化沥青洒布车1台,洒水车1台,装载机1台。

2.1.7、建立工地试验、检测流程,试验设备经过质监部门计量认证,质量可靠,精度高,主要试验检测项目和主要试验设备如下:

(1)沥青延度仪(不小于100cm),针入度仪,软化点仪,道路沥青标准粘度仪,闪点仪,薄膜烘箱等各1套。

(2)马歇尔试验,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1台,马歇尔击实仪1台、自动打印机1台、真空泵1台、电动脱机1台,其他附件若干。

(3)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试验,抽提仪一台。

(4)颗粒分析,标准筛1套、台称1台、电子天平1台。

(5)含水量、烘箱至少2台。

(6)密度试验,浸水天平1台,李氏比重瓶4个,最大理论密度仪1台,气压表1只。

(7)针片状含量试验,游标卡尺1把。

(8)压碎值试验100~200吨压力机1台,压碎值试验仪1套。

(9)压实度试验,取芯机1台,锯切机1台。

(10)抗滑性能试验,摆式仪1台,铺砂仪1套。

(11)平整度检测,连续式平整度仪1台、三米直尺1把。

2.1.8、测量仪器一套。

第三节、材料管理和质量检查

3.1、混合料拌和场地基硬化,统一规划,不同材料严格分开存放,保持拌和场进出场道路畅通,正式开工前材料储备足够,购入质量合格的碎石、矿粉、沥青、土工格删、纤维剂等材料。

3.2、材料进场制定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专人负责安排或按量进行质量抽检,每天作好检查记录备查,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各样材料重要技术指标如下:

3.2.1、沥青

AH-70重交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3.2.1-1公路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的技术指标

沥青标号

AH-70

针入度(25℃、100g、5S)(0.01mm)

60-80

延度(15℃)(cm)

≥40

软化点(环球法)(℃)

≥46

闪点(COC)(℃)

≥260

含蜡量(蒸馏法)(%)

≤2.2

密度(15℃)(g/cm3)

实测

溶解度(三氯乙烯)(%)

≥99.5

动力粘度(60℃)(pa·s)

≥180

薄腊加热试验

163℃、5h

质量损失(%)

≤0.8

针入度比(%)

≥61

延度(15℃)(cm)

≥15

表3.2.1-2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

针入度(25℃、100g、5S)(0.1mm)

40-60

针入度指数PI

≥0

延度(5cm/min,5℃)(cm)

≥20

软化点(TR&B)(℃)

≥60

运动粘度135℃(Pa·S)

≤3

闪点(℃)

≥250

溶解度(%)

≥99

离析、48h软化点差(℃)

≤2.5

弹性恢复(25℃)(%)

≥75

RTOFT后残留物

老化试验以旋转加热试验(RTFOT)为准

质量变化(%)

≤1.0

针入度比(25℃)(%)

≥65

延度(5℃)(cm)

≥15

3.2.2、纤维稳定剂

沥青混合料中添加聚丙烯晴纤维,以提高路面抗疲劳、抗松散能力。

表3.2.2SMA用聚丙烯晴纤维技术质量指标

技术指标

指标

纤度(dtex)

1.9

纤维直径(mm)

13

长度(mm)

6

密度(g/cm3)

1.18

颜色

淡黄

抗拉强度(MPa)

≥910

断裂延伸率(%)

8~12

耐热性(℃)

≥220

3.2.3、粗集料

上面层粗集料采用辉绿岩,有良好的嵌挤能力,其质量应符合沥青路面对抗滑表层的技术要求,并具有更高的抗压要求。

表3.2.3-1SMA表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指标

指标

技术要求

压碎值(%)

≤26

洛杉矶磨耗损失(%)

≤28

磨光值(BPN)

≥42

视密度(t/m3)

≥2.6

吸水率(%)

≤2.0

对沥青的粘附性

≥5级

坚固性(%)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10

泥土含量(%)

≤1

软石含量(%)

≤3

中、下面层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表面粗糙的碎石集料。

表3.2.3-1中、下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指标

指标

技术要求

压碎值(%)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

≤30

坚固性(%)

≤12

视密度(t/m3)

≥2.6

吸水率(%)

≤2.0

对沥青的粘附性

≥4级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15

泥土含量(%)

≤1

软石含量(%)

≤5

3.2.4细集料

细集料宜采用石灰石或其它碱性岩石扎制的集料,要求清洁,不含泥土。

表3.2.4细集料质量要求

指标

技术要求

视密度(t/m3)

≥2.5

坚固性(%)

≤12

砂当量(%)

≥60

含泥量(%)

≥3

棱角性(s)

≥30

3.2.5矿粉

矿粉采用石粉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加工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保持干燥、不结块。

表3.2.5矿粉质量技术指标

指标

标准

视察度(g/cm3)

≥2.5

含水量(%)

≤1

粒读范围

<0.6mm(%)

100

<0.15mm(%)

90~100

<0.075mm(%)

75~100

外观

无结团结块

亲水系数(%)

<1

塑性指数(%)

<4

3.2.6、透层和粘层喷洒乳化沥青

透层沥青采用品种为阳离子乳化沥青PC-2;乳化沥青封层用量为0.7~1.5L/㎡;在乳化沥青上洒铺3~5mm石屑,用量为2~38m3/1000m2。

乳化沥青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之要求,并参照下表质量指标。

表3.2.6-1封层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品种及代号

PC-1

粒子电荷

阳离子(+)

破乳速度试验

慢裂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0.1

粘度

恩格拉粕度E25

2-10

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

10-25

蒸发残留量

残留分含量(%)

≥50

针入度(25℃)(0.1mm)

50—200

溶解度(%)

≥97.5

延度(15℃)(%)

≥40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2/3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

1

5d(%)

5

低温贮存稳定性采用T0656进行(-5℃0稳定性试验

无粗颗粒或结块

粘层沥青采用品种为阳离子乳化沥青PC-3;乳化沥青封层用量为0.3~0.6kg/㎡。

要求在热拌沥青混凝土各层之间设置粘层。

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之要求,并参照下表质量指标。

 

表3.2.6-2粘层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品种及代号

PC-3

粒子电荷

阳离子(+)

破乳速度试验

快裂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0.1

粘度

恩格拉粕度E25

1—6

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

8—20

蒸发残留量

残留分含量(%)

≥50

针入度(25℃)(0.1mm)

45—150

溶解度(%)

≥97.5

延度(15℃)(%)

≥40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2/3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

1

5d(%)

5

低温贮存稳定性采用T0656进行(-5℃0稳定性试验

无粗颗粒或结块

3.3、粗集料存放按分层堆垛,分层设置10-15度倾角,汽车紧实卸料,然后用推土机推平,以减少集料离析禁止汽车自料堆顶部往下卸料。

3.4、对矿粉、石灰、水泥等细料采用建库存放,以防雨水淋湿,并保持库房干燥,石屑、砂堆放处设置固定或活动式箱盖。

3.5、重交沥青、改性沥青质量严格按照表3.2.1-1、表3.2.1-2和表的要求进行控制,任一指标不满足要求的视为不合格产品。

3.5.1、工地试验室每天抽查1-2次做常规指标检查,并将同一样品留样以备复查。

沥青检验粘度不应低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录E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标准的要求。

3.6、各种集料质量严格按照表3.2.3表3.2.4的质量指标控制,任一指标不满足要求视不合格产品。

3.6.1、碎石加工,必须保证石质纯净,不得含有石英石,方解石,煤矸石等杂岩,不得含有泥土、风化石等杂物和软弱颗粒。

3.6.2、加工场取样应有专业人员或质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要求用装载机混合后再取样,最好在出料口直接接料取样,当料堆有明显的质量偏差时,应分别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判断其偏差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

3.6.3、当上面层采用的辉绿岩石表面裹覆过多粉尘时应清洗,凉干后方可使用。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1、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中面层采用AC-20C型结构,下面层采用AC-25C型结构,上面层采用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MA-13,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结构层次综合考虑功能性要求,上面层重点考虑抗车辙能力、抗滑性能、水稳定性兼顾密水性要求;中面层重点考虑渗水性、水稳定性、抗车撤能力、抗裂性能兼顾耐疲劳性能;下面层重点考虑耐疲劳性能、密水性能、抗裂性能兼顾抗车撤能力。

4.2、上、中面层统一采用辉绿岩、SBS改性沥青;下面层也采用A-70#沥青。

4.3、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法,目标配合比控制满足下列技术指标如表4.4所示:

表4.4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上面层

中面层

下面层

马歇尔试验尺寸

直径101.6mm,

高63.5mm

直径101.6mm,高63.5mm

直径101.6mm,高63.5mm

锤击次数

双面击实75次

双面击实75次

双面击实75次

稳定读(KN)

≥8

≥8

≥8

流值(0.1mm)

20—50

15—40

15—40

空隙率(%)

3—4

3—6

3—6

饱和率(%)

75—85

65—75

65—75

矿料间隙率(%)

≥17

≥13

≥12

残留稳定度(%)

≥80

≥80

≥80

动稳定度(次/mm)

≥4500

≥1500

≥1500

冻融劈裂强度化(%)

≥80

≥75

≥75

谢伦堡析漏率185℃(%)

≤0.1

——

——

肯塔堡飞散损失(%)

≤15

——

——

4.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三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三阶段设计合格后即可开展大规模施工。

4.4.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

分别用施工单位实际使用的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料级配在给定的级配范围内,特别是0.075mm、2.36mm、4.75mm三档筛孔通过率宜尽可能在给定级配的中值附近。

(2)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击实温度。

沥青品钟确定后取样进行60℃、135℃、175℃动力(旋转)粘度试验,绘制粘-温曲线,以粘度0.17±0.02Pa.s时的温度作为拌和温度;以0.28±0.03Pa.s时的温度作为击实温度,在不能作动力粘度时,也可以根据沥青供应商或有条件的沥青试验室推荐的温度范围确定拌和温度和击实温度。

(3)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用以上计算确定的矿料组成和根据经验估计的油石比,按0.5%间隔变化,取5个不同的油石比,用试验室小型拌和机在上面确定的温度范围拌和沥青混合料,试模和底座应按规定预热,按规定的击实次数和温度范围成型马歇尔试件。

利用最大理论密度仪测定测定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无最大理论密度试验仪可以根据混合料组成计算理论密度),利用表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密度,并根据密度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

(4)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绘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稳定度、流值-油石比曲线,求出相应于密度最大的油石比a1,相应稳定度最大的油石比a2,相应于空隙率中值的油石比a3,计算最佳沥青乃是的初始值OAC1:

OAC1=(a1+a2+a3)/3

(5)根据以上曲线求出满足表4.4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计算中值OAC2;

OAC2=(OACmin-OACmax)/2

检查OAC1是否在OACmin-OACmax范围内,若不在,就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以上试验;若在,根据OAC1和OAC2综合决定最佳油石比OAC。

一般OAC可取OAC1和OAC2的满足值,必要时可根据气候、交通量等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6)按照以上方法确定的配合比试拌混合料,检查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

如果三者均满足要求,就可以此配合比为目标配合比,如果任一指标不满足要求,就应分析原因,调整油石比范围或矿料级配,重新进行以上试验,直至完全合格,找出最佳级配和最佳油石比为止。

4.4.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的各热料仓分别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使矿料合成级配接近配接近规定级配范围,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由于不同的拌和机各振动筛孔径不同,以及振动筛的倾角和振动强度均有差别,各响应热料仓的矿料筛分结果也不相同,故应对每台拌和机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计算,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的±0.3%中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如果以上三个油石比的混合料试件的各项试验结果符合规定,则取OAC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如果其中一个油石比试件不能符合规定,则应再补做油石比相差±0.3%的一组混合料试件进行检验,并取符合规定的中间油石比做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

4.4.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效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一旦确定就不应随便更改,只有当材料变化时才进行必要的调整。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合严格控制0.075mm、2.36mm、4.75mm、和4.75mm与最大粒径的中间粒径四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中值,当所有指标经检验均合格后即可正式施工,如果有的指标不合格应分析原因,进行适当调整后再进行验证。

 

第五节、沥青和混料拌和

5.1、沥青的准备

沥青应采用导热油加热,要求沥青温度稳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能使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出厂温度符合要求,并保证沥青能源源不断地从贮罐输送到拌和机内为宜。

普通沥青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65℃,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75℃。

使用改性沥青时应先搅拌或循环拌和均匀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也应不断搅拌,避免改性剂离析。

5.2、集料准备

(1)集料铲运方向应与其流动方向垂直,保证铲运材料均匀,避免集料离析。

(2)每天开工前应检测含水量,以便调节拌料运行速度,并确定集料加热时间和温度。

如果集料含水量过大,不得使用。

(3)集料级配发生变化或换用新材料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

(4)集料应加热到能使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要求,集料在送进拌和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

烤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焦和熏黑集料,干燥滚筒拌和机出料时的混合料含水量不应超过1%。

5.3、拌和

(1)集料和沥青应按工地配合比确定的用量送进拌和机,矿粉直接从窗口加入。

送入拌和机里的集料温度、沥青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摊铺和碾压温度应符合表5.3的规定:

 

表5.3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种类

普通沥青

改性沥青

沥青标号

AH-70

SBS

沥青加热温度

155~165

165~175

矿料温度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30(填料不加热)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30(填料不加热)

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

145~165

175~18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145

不低于170

摊铺温度

不低于135

不低于160

碾压温度

初压

不低于130

不低于150

复压

不低于110

不低于130

终压

不低于100

不低于120

开放交通温度

不高于50

不高于50

说明: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混合料应予废弃。

试拌过程中,应通过现场温度测量对计算机打印的温度进行检验,并在一段连续施工的工艺流程中保证温度的均衡性,以能保证混合料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为宜。

(2)把规定数量的集料和沥青送进拌和机后,应把这两种材料充分拌和直至所有集料颗粒完全均匀地被沥青膜裹覆,沥青材料也完全均匀分布到整个混合料中,以混合料中无花白石子、无沥青团块,乌黑发亮为宜。

(3)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随时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花白石子,应停机分析原因予以改进,其原因大致如下:

搅拌时间不够;细颗粒矿料比例增大,特别是加入矿粉量增多;沥青用量不够;矿料或沥青加热温度不够;可能是其中一项原因,也可能是其中的几项原因。

如果混合料颜色枯黄灰暗,可能的原因有:

拌和温度过高、沥青用量不够、粉料过多、石料不干、柴油燃烧不透等,对出现花白、枯黄灰暗的混合料必须废弃不用。

(4)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应有贮料仓,为保证连续摊铺,可提前拌和混合料,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送入贮料仓中暂存,待开始摊铺后再运至摊铺现场。

(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进行跟踪质量抽检,检查集料级配、油石比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集料级配应在生产配合比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目标值的容许偏差符合规范规定。

(6)逐盘打印混合料用油量、各热料仓集料用量及沥青混合料重量,绘制油石比波动图。

第六节、沥青混合料运输

6.1、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源源不断地运至摊铺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每小时运力必须大于拌和机产量。

6.2、运送沥青混合料的卡车载重量宜达到15吨以上,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底板应涂一薄层洗衣粉水溶液(不要用油水混合液),以防止混合料粘到底板上,但不得有多余残液积留在车厢底部。

装料前,卡车底板应排干积水,车轮胎如有泥土,必须冲洗干净,运输车辆保温措施应按照规定执行。

6.3、施工前应对全体驾驶员进行培训,加强对汽车保养,避免运料途中汽车抛铺,导致混合料冷却受损,装料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