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544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docx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案例

模板支模架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和公司的总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制定起实施执行。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针

认真贯彻积极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责任重于泰山,制定预案首先以自救为主、求救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

杜绝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落实分工负责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创建提高文明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落到实处。

二、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总面积平方,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层,地下层,建筑高度为米,标准层高为米。

楼为框架结构,层,建筑高度为米。

本工程有建设,设计,地上部分有公司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为了实际施工的方便,模板工程采用木支撑,梁底板模板采用40mm厚的松木板,梁底支撑间距为90mm,两侧板、楼板采用15厚胶合板。

楼面支模架支撑纵横间距为900mm×900mm。

三、  模板支模架可能发生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支撑系统不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产生后果:

倒塌;

(2)、立柱底部无垫板,或用砖垫高,产生后果:

立杆滑移;

(3)、立柱不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产生后果:

模板倒塌;

(4)、模板上材料堆放不均匀,产生后果:

模板超荷,倒塌;

(5)、2m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产生后果:

人员坠落;

(6)、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产生后果:

落物伤人;

(7)、模版拆除前未经拆模审批,产生后果:

质量隐患,伤及交叉作业人员;

(8)、模版拆除前无砼强度报告,产生后果:

砼倒塌;

(9)、平刨、圆盘锯等木工机械未按规程操作,产生后果:

伤人;

(10)、拆下的模版不及时放指定的地点,并运走,产生后果:

滑落伤人。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指挥机构及职责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组员职责:

在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对事故进行救援抢救

五、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预警行动

如遇意外模板支模架发生倒塌、火灾、人员坠落、触电、机械伤人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立即用电话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

组长立即召集副组长,抢救指挥组其他成员,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信息通讯:

项目负责人:

手机:

技术负责人:

手机:

医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

项目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全体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3、指挥与控制:

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

①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

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

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副经理向项目总工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②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

③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

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

④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

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

⑤模板支模架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副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全体木工作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

⑥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

六、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

(一)、现场急救概念

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上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

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

现场急救工作,还为下一步全面医疗救治做了必要的处理准备。

不少严重工伤和疾病,只有现场先进行正确的急救,即使做好伤病员的转送医院工作,途中给予必须的监护,并将伤、病情以及现场救治的经过反映给接诊医生,保持急救的连续性,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伤病员的生存率。

伤病员才有生命的希望。

如果生等救护车或直接把伤病员送到医院,会浪费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而使伤病员的生命丧失。

(二)、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的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以下四个急救步骤:

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调查人员、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

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顺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有效措施。

3)、呼救应通过各种通讯设备呼叫救护车,并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

此时,还应向接替救护人员反映病员的伤病情况和简单救治过程情况。

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

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

(三)、施工现场的火警火灾急救

1)、火灾急救:

施工现场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等基本情况,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引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如切断电流,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

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的选择灭火器具。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扑灭火情可单独采用,也可同时采用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中断法)进行扑救。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三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条件。

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

在灭火后,应保持火灾现场,以使事后调查起火原因。

2)、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

(1)救火人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在上风位置,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3)必须穿越浓烟逃走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

(4)身上着火时,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火苗。

(5)大火封闭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3)、烧伤人员现场救治:

A、在出事现场应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

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

防止手的烧伤。

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和降温,以保护身体组织免受灼烧的伤害。

B、用清洁布覆盖烧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

自己不要随便把水泡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

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下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

C、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盐饮料。

D、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逊色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

(四)、颅脑损伤急救

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人员高处坠落或被硬物撞击等均可引起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占工地死亡事故的比例较高。

具体处置方法有:

1)、尽快脱离危险场地

在急救前应先使伤员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伤害。

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者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损伤。

2)、解除呼吸道梗阻

昏迷伤员常有舌后坠,呕吐物误吸,或口鼻出血等阻塞咽喉部。

应使其侧卧位,尽快清除口腔内的这些异物,拉出舌头加以固定。

已有呼吸道阻塞者,根据情况,可用大号大头针做环甲膜穿刺或紧急气管切开,环甲膜切开。

3)、制止活动性出血

头面部血源丰富,伤后出血较多,可用灭菌敷料或较干净的毛巾、布类加压包扎伤口止血,有条件可暂时全层缝合伤口止血。

若为开放性骨折伴脑组织外露,不宜直接加压包扎,可用纱布卷成环形圈,或用小碗、小杯等内置干净敷料,扣在伤口上,然后再加压包扎。

4)、抗休克

头面部血源丰富,开放性颅脑损伤失血严重,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造成失血性休克。

对休克的处理应首先制止活动性出血,有条件可输液、输血以纠正休克。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

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即可。

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

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

但切勿拨除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

凝血块或碎骨片等。

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伤口。

6)、转运颅脑损伤伤员的转运应在保证无严重休克和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尽快转至有神经外科处理条件的医院,或边抢救边转运。

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

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给予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

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六)、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

创伤性出血现场急救使根据现场现实条件及时的、正确的采取暂时性地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⒈止血

(1)压迫止血法:

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2)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

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颞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

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

但不持久。

(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

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

如当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

伤情紧急。

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

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

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局部皮肤。

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

同时记录上止血带的具体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小时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

若途中时间延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

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若伤口出血无停止,可暂勿再扎止血带。

若伤口仍继续出血,则再重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但要注意过常时间的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缺血而坏死。

⒉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原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

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