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5109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6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docx

中外建设史考研必备

中建史

第一章:

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原始的居住形式:

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2.原始的居民点

(1)遗址特点:

原始的居民点遗址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一般范围较大、居住也比较密集。

(2)位置选择:

一般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大多位于沿河第二台地上。

(3)功能分区:

分区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住址区,墓葬区、窑地。

(4)规划布局:

建筑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适应当时部落的生活方式,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向大房子。

3.这种原始的居民点虽与城市不同,但有些往往也成为以后城市的基础。

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点多在靠近河流的较高台地上,在长江中下游由于地势较低,水

道纵横,居民点多在靠近水的敦上。

4.城市的产生

(1)生产工具的进步促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即私有制的形成,使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慢慢进入奴隶制社会。

(2)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交换的需要,起初这种交换是不固定的,也没有专门的商人。

(3)随着交易的数量及范围越来越大,产生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即“市”或“市井”,也就是最初的城市型居民点。

(4)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促使居民点产生分化,出现了以商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5)这个过程说明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第二章:

殷周时代的城市

1.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

商城(郑州)

2.周代都城:

周武王时,曾命周公在洛阳附近新建王城及成周两个城市,传说都曾经过相宅,而且有一定的规划。

3.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清北京)

(1)布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道路: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道路有宽窄。

(3)宅第:

士大夫贵族宅第“前堂后寝”,“外朝内庭”等。

(4)色彩:

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褐色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1.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曲阜县鲁城、郑韩故城、淹城、楚都郢

2.淹城的布局特点

(1)有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

(2)王城呈长方形,内城和外城呈不规则圆形。

(3)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三个城门不在同一个方向上。

(4)有一条道路直通内城,内城地势较高。

(5)三道城墙外围都有护城河河。

3.楚都郢的布局特点:

(1)东西北城墙方直,惟南城墙东部向外凸出一长方形。

(2)城墙的东南角为直角,其它为切角

(3)城外四周为护城河。

4.总结

春秋战国时代的都城大多有城与廓之分:

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

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

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

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

1.西汉都城长安布局特点:

(1)平面结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礼》思想建制,宫殿在南,市在北

(2)与战国时期的都城布局不同,汉长安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宫殿占地面积很大,大1/2以上

(4)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2.西汉都城长安修建过程:

(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的长安宫的离宫扩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和北宫,并在长乐宫与未央宫之间修建武库

(2)汉惠帝时修筑城墙并建东西二市

(3)汉武帝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西面城外修建章宫

3.东汉都城洛阳

(1)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窄,南北宽

(2)宫殿分南北二宫,约占城墙内用地的1/2

(3)城内道路网呈方格网状,右东西向、南北向大街各五条

(3)南北宫之间有复道相通,有规整的闾里

(4)城内城外均有一定数量的皇家苑囿

第五章: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1.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体系

这期间城市发展总的趋势表现为:

北方中原地区城市的残破以及江南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

(1)中原地区的长安——洛阳一线,曾是全国城市体系的轴心地带,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成为军事争夺的主要战场,受创最重,大量人口逃离,昔日繁华的都市景象已不复存在。

(2)以建康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崛起,标志着江南经济的上升趋势,反应了全国城市体系格局的深刻变化。

2.曹魏邺城的规划特点:

(1)曹魏邺城平面呈横长方形,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前朝后市,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

一方面集成了古代城郭的形制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别,不同点是,分工更为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及东汉洛阳那样宫城被闾里包围或相参,而是严格分开,体现了等级的森严。

(2)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把中轴线对称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对以后都称的布局影响很大,如唐长安。

(3)改正了东都洛阳南北宫分置的不便,宫殿布局前朝后寝,规整有序。

3.曹魏邺城的历史贡献

曹魏邺城地位相当重要,和汉代都城相比有三个非常不同的特点。

(1)中轴对称——在汉代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规划思想一经确认下来之后,南北朝、隋唐以后以至宋元明清都传承下来。

(2)功能明晰——明确的功能分区是以往都城中很少出现的,不仅适应了生活的需要,也提高了生活效率。

(3)单一工程制——单一的工程制度确立下来之后,一直到元明清的都城都采用。

4.隋(大兴城)仍在长安建都的原因:

(1)长期混战使邺城、洛阳城均已严重破坏

(2)江南初定,政治统治还不够巩固

(3)关中平原军事形势有利:

北御突厥,西扼巴蜀,东出潼关

(4)隋朝势力原来就在这一带

5.隋文帝虽在长安建都,但避开了原来的汉长安城,原因为:

(3个客观因素1个主观因素)

(1)汉长安破坏较多,难于修复,而且“风水”不利

(2)汉长安的长期发展致使此处水质变咸,不适宜生活应用

(3)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物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不便

(4)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在此建都不足以体现新王朝的气象

6.唐长安

唐长安是继曹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兴建的都城,在规划布局上总结了过去的优良传统,按照一定意图建造,成为我国都城严整布局的典范。

(1)总体布局

a.平面:

平面方正,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b.宫城:

宫城在城市偏北居中,主要宫殿坐北朝南,皇城在宫城南面;城外东北建有大明宫,是政治中心,称北内;在皇城东南有兴庆宫,称南内;

c.轴线:

从宫城中心向南是一条南北向的城市主轴线,与南面城墙相交于明德门;东西向亦有两条贯穿东西城墙的横轴线,与南北主轴线两次丁字相交

d.划分:

南北与东西个门互相正对,中间是城内主要干道,城内的其它街道网也以此为骨架,形成完全对称的布局{这种对称布局突出了中轴线,又通过中轴线而突出了占城市统治地位的宫殿。

这种将城市作为一个构图的整体,使道路、坊里、建筑布局成为一个统一体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隋唐长安城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以往的任何城市}

(2)道路系统

a.形式:

严整的方格网系统,互相直角相交

b.分级:

通向各方城门的主要干道——其宽度最大;

主要用来划分坊里和宫殿的一般道路——其宽度次之

坊里的十字街或一字街或坊曲(通向各户的小路)

c.问题:

道路宽度空前绝后,超过了实际需要,且多数路为泥土路,下雨难于通行

 

(3)坊里

唐长安以干道网划分坊里,因此坊里面积都较大,但大小不一,这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除了城市本身规模大的原因外,也为了便于管理的需要,但数量太多,不便于管理

a.每个坊里四周都有夯土城墙,坊里的内部通常都有十字横街或一字横街,街与城墙相交处设房门

b.每个坊宛若一座小城,朝开西闭,夜间禁止在街上行走

c.唐代的坊中,一般只有贵族和寺庙可以向大街开门,普通市民只能坊内开门

d.个别坊中的府第或寺庙占地面积很大

e.坊里建筑布局比较混乱,居住条件也比较差

(4)市肆

a.城内有东、西二市,对称位于皇城南面各占二坊之地,市内有东西和南北向街道各两条,呈井字形

b.市中有肆和行

c.东市集中着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各种商业,西市颇多外国商人的店铺,相当于一个国际贸易中心

d.市内以商品交易为主,也有少量与店铺在一起的手工作坊

(5)水系和绿化

a.城市水系主要为饮用,同时应用于园林绿化;有通向西市的水系,对运输供应有重要作用

b.城内主要建筑物绿化良好,城内街道两旁种植行道树

7.唐长安规划要点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上所列的王城制度,平面方正,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网道路,但道路宽度超过实际需要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数量多,各阶层严格分开

(4)将水系引入其中,规划注重绿化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1.宋代城市出现的新现象

(1)集市——随着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在一些交通要道常出现流转商品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墟”、“场”等,有些集市逐渐发展为市镇,他们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

(2)街巷制——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的限制,在城内沿江沿河地区形成商业区,或城外的“关厢”,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或一个地区中。

延续千年的坊市制度全面崩溃,向街巷制转变,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3)城市防御——宋元以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

攻守技术也有变化,一些城市都加砌了砖石的城墙,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挖深广的壕沟。

(4)城市规模——城市,特别是一些政治中心的大城市,集中着封建官僚、地主,还有为他们服务的各种商业、手工业者,人口很多,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

(5)宗教建筑——宋元时代,城市中的宗教建筑十分发达,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寺院很多,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影响了传统,对城市面貌也有一定的影响。

 

(6)大运河——大运河一直对北方的物质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宋金以后,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破坏了淮河水系,淤塞了淮河水系,淤塞了汴河,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洛阳、开封等一些重要城市也逐渐衰落。

(7)布局——除元大都等少数城市外,许多城市都扩建商业、手工业中心等,所以城市布局多不规则。

2.后周世宗柴荣对开封的改建

(1)改建成果

a.扩大用地——扩大城市用地,在旧城之外,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

市用地的4倍

b.展宽道路——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

c.疏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

d.改善公卫——制定许多防火、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

(2)宋东京规划要点

a.改建——后周世宗柴荣主持改建,其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而是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和以往的都城规划大不相同。

b.平面布局——三套方城(皇城、里城、外城),平面不规整,南北较长,东西较短,每套城外均有护城河,主要城门设有瓮城。

c.道路系统——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其它一般道路和巷道也多呈方格形,也有丁字相交,在里城内、外城内还有几条斜街。

四条河流贯穿全城,号称“四水贯都”,城内水工设施众多。

d.市肆街道——市肆分布突破“市”,分布全城,与住宅混杂,沿街、沿河形成繁华的商业街,但仍有集中交易的市;这时行业种类繁多,出现了夜市和瓦子。

e.居住区及生活——这时的坊已经没有坊门和坊墙,实际上是地段名或行政管理的单位,并在居住区建立完善的防火制度,建有用于消防的消防瞭望楼。

f.城市绿化及公共设施——注重街道绿化,创造了专用的御路、人行道、水沟、绿化带的道路断面形式,并建有完善的下水系统。

(3)成就

a.建立了完善的水运系统和下水系统

b.建立了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

c.创造了专用的御路、人行道、水沟、绿化带的道路断面形式

d.街巷制代替坊里制

3.宋代平江府

(1)平江城的规划布局要点

a.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城墙外有护城河

b.在城内中央略偏东南是子城,其南为官署

c.以水系为脉络,以道路为骨架,形成水陆双棋盘格局,即陆路以方格网形为骨架,呈井字形或丁字形相交,水系与道路平行呈“三横四直”的布局

d.城市分为许多坊,这些坊无墙无门,仅是一种管理的制度

e.寺观建筑位置选择讲究,即形成很好的城市对景,又构成了美丽的城市立体轮廓

 

(2)从《平江图》上反映的城市布局

a.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城墙外有护城河

b.在城内中央略偏东南是子城,其南为官署

c.方格网形的道路系统,呈井字形或丁字形相交;城内有三条东西向和四条南北向的较大河道,与街道平行,形成了前街后河的格局,河上有较多的桥梁

d.坊没有坊墙和坊门,跨大街建造有书写坊名的华表,华表并非建在街巷入口处,说明与唐坊不同,宋坊仅是一种管理制度

e.寺观建筑位置选择讲究,即形成很好的城市对景,又构成了美丽的城市立体轮廓

(3)《平江图》的价值

a.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

b.正确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的面貌,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

c.《平江图》的绘制,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地图的画法,,所表达的对象形象简洁,描绘生动,使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当时城市风貌及一些细部内容

d.图上标注的绝大多数构筑物以及重要建筑物位置准确,比例精良,反映了当时已有很高的测绘水平

4.元大都的规划要点

(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优秀的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外城、皇城、

宫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布局。

外城:

方形,北面两门,其余三面各三门,门外设瓮城,四角设箭楼,城外设护城河

皇城:

位于南部居中,其中部为海子,东部为宫城

宫城:

位于皇城东部,在整个大都的中轴线上

轴线:

大都有一条明显的南北向轴线,南起外城墙上的丽正门,穿过宫城,与东西向的横轴大街丁字相交于位于全城的几何中心处的中心阁

(2)规则的宫城与苑囿相结合。

规划充分利用海子区的良好绿化,将人工构筑的规整宫城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

(3)完善的道路系统与上下水系统。

方格网道路系统,等级完善,分工明确;河道的引入与改造,既满足了生活要求,又与绿化相结合,丰富了城市景色;排水系统完善,施工考究。

(4)大都的建设与规划统一领导,规划设计意图得以贯彻执行,使元大都一气呵成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城市

1.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

(1)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

(2)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表现在各级行政中心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和专门工商业城市的发展。

a.城市人口构成有显著的变化,工商业者比重有很大的增加

b.城市手工业发达,对居民生活构成一定影响

c.在工商业城市已逐渐有一定的分工

(3)大的区域性都市不断成长

(4)新兴的市镇蓬勃发展,区域城镇系统不断完善

(5)城市分布地域较前代有明显的扩展

2.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

总体特征:

在城市建设上存在着规划建设和自发建设相融合,而后者的影响不断扩大。

(1)明清时期的城市一般都有规划。

(2)城市建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自发建设形成的更为灵活自由的布局形式。

(3)城市的商业的布局更灵活自由

(4)明清时期,随着火药在军事上较为普遍的使用,各大中小城市,普遍改建或加固城垣,或新建一些设防城市

(5)清代以后,由于国内的统一,外来侵略减少,明代修建的一些纯粹为军事目的服务的边防及海防城市由于失去了军事防御的意义都衰落下来,但有些军事城市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府、州、县城。

(6)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有一大突出成就是城市园林的建设。

3.明北京布局特点

(1)思想——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将北部城墙内收5公里,南部城墙外移一里半。

其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城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2)轴线——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恢弘壮丽的景象。

(3)道路——道路基本沿用元大都的基础,因皇城居中,把城市分成东西两个部分,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4)居住——居住的坊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

(5)市肆——城内市肆中心由元大都时的偏北一带南移,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其内同类商业相对集中,行会发达,商业区多自发形成,布局极不规整。

(6)园林——园林建设较元代有较大的发展,多以贵族的小型私家园林为主。

(7)水系——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

4.清北京较明北京城市变化

(1)布局——整个城市布局没有变化,全沿用明代的基础,惟居住地段有改变,将内城一

般居民迁至城外,内门驻守八旗兵设营房。

(2)园林——在城市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成为全世界最大皇家园林组群

(3)市肆——城内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城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4)寺观——城内除了原有佛、道寺观建筑外,增建了一些喇嘛庙,如雍和宫。

第八章: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1.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

(1)按政治及行政管理意义分类:

a.都城

b.地区性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

c.一般的府州县城市

(2)按城市性质职能分类:

a.手工业中心城市

b.国内商业中心城市

c.海外贸易中心城市

d.防卫城堡

e.集镇

(3)从地区地形特征及城市形态分类:

a.规则形:

方形、圆形

b.不规则形:

沿河城镇、山城、双重城、多重城

(4)古代城市的特殊类型:

军市、陵城、关城

2.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系统

(1)周——汉

周代城市道路以轨作为道路等级和宽度的基本单位,说明城市道路上的主要交通是车马为主。

a.道路宽度因交通量的大小而不同——“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市内主要道路最宽,环涂道璐次之,野涂道路最窄

b.道路宽度因城市等级不同而不同——“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汉长安、东都洛阳的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依旧以车马为主。

(2)唐

a.道路性质——道路系统规划更加突出道路系统的功能

b.道路分级——主要干道,如城市主轴线;一般干道,如划分坊里的道路;坊内道路

c.道路宽度——主要干道最宽,150米至180米之间;一般干道,60米至120米。

道路宽度空前绝后,超过实际需要

(3)宋

a.道路性质——道路系统功能更加突出,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地带

b.道路分级——主要交通干道,如通向城门的干道;商业街;巷

c.道路宽度——各级道路宽度较唐代缩小很多,既是为了实际需要,也是商业街功能的需要

(3)元、明、清

a.道路性质——道路系统功能进一步突出,成为城市生活性道路

b.道路分级——主要交通干道同时也是商业街;巷、胡同

c.道路宽度——与宋相仿

(4)总结

a.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集道路的分级:

与城市的性质、规模、城门数目有关。

都城:

每边开3门(有的北边开2门),每门各对应一条主要干道。

干道、街道、巷三级

府城:

每边开2门,道路呈井字形。

干道、街道、巷三级

县城:

每边开1门,道路呈十字形。

街道、巷两级

b.道路网骨架形态:

多为方格形,也有不规则形

c.古代都城基本上都有御路,其一般由三条或四条或五条道路并列而成,中间宽,两边窄

d.道路断面形式由没有绿化发展到拥有人行道、水沟、绿化的高级道路断面形式

e.水乡及山地城镇的道路多结合地形特点呈自由布置

3.中国古代商业市肆的分布

(1)封建社会之前,商业已有一定发展,已经产生了用于固定交易的市。

(2)进入封建社会后,通常在城内设集中交易的市

a.宋之前,城内一般设东西二市,少数也设三市,并且商业集中在市内,也有极少数分布在坊中

b.宋后,商肆的分布有集中分布转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商业有的占用整条街道,有的占用其中一段,有的则是在城门处或在路口或在寺院形成商业据点,有的甚至突破城垣在城外形成关厢;市的功能由早期的以交换为主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的城市生活中心;市的种类由单一走向多元

4.中国古代城市的居住区

(1)唐之前,实行闾里制来管理城市居民,一般平民的居住地段称“闾里”,里是一封闭的居住单元,闾是里的门,闾里由奴隶社会自发形成的聚居形式逐步走向有目的的比较规整的人工布局形式。

(2)唐代,坊里制代替了闾里制,坊里是城市居住区的基本单位,由于城市道路网多为方格形,同时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坊里规整划一,坊四周有坊墙坊门,但坊里建筑布局比较混乱,对坊里实行严格管理,唐后期,坊里的严格管理制逐渐松弛,而后来逐渐完全突破了坊里制。

(3)宋代的城市也有坊的制度,但已非唐长安那种坊里的形式,此时的坊无坊墙及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住管理的单位。

(4)元、明、清三朝,沿袭了宋代的坊里制但在形式上略有变化,其城中仍有坊,是由城市道路分割的一块儿地段的名称。

居住区由街巷组成,由巷(胡同)分割成长条形的地段,这个长条形的地段由规整的方形四合院并联组成,因此布局非常规整。

在一般的地区,居住区的组成形式,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东西各异,大多数城市的住宅是低层院落式,北方为四合院或三合院,院子较大,方形,南方的院子称天井,面积小。

(5)总结:

由于古代城市一般的平面为方形城墙,方格形路网,所以道路与居住区的划分也较整齐,在城内地区,布局较整齐,而城外自发形成的关厢地区则较乱;地形变化大的城市地区,道路与居住区的划分也较零乱;而一般水网地区的城镇,居住区的布局与河网系统密切相关。

后期的住宅,其庭中普遍种植树木,绿化环境较好;但在城市中的居住区建筑质量有很大差别;这时居住区已开始结合工作地点布置。

5.古代的筑城技术与城市防御

(1)城墙

a.最早的城墙是用木建造的木栅栏,有的石头垒成,有的夯土筑成

b.宋以前的城墙很少包砖或用砖砌,宋以后一些重要的城,或城墙上某些防御的重点地段包砖,甚至城墙直接由砖砌成

c.明代以后的城墙加砖砌的更为普遍

d.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以及转角处设有防御性的箭楼或垛,其数目因城市等级不同而不同

e.靠山的城,城墙的建造密切配合地形来达到防御的要求

(2)城门

a.汉、唐的城门是木架简支结构的,不利于防守,到了宋代大多数城门已开始用砖砌的拱券结构,极少数采用木构或方形结构

b.城的防御重点在城门,宋之前的城门多为单门,宋以后有些城门有两重或设瓮城,前后门均不正对,与道路的关系也有意做成“屈曲相对”,这些都是为了加强防御的要求

c.火药的发明促使宋以后的城门多用砖砌并做成券拱形式,城门包铁皮

d.城门上方一般建有城楼,有的城在其门外建有月城或翼城;有的在城门外的护城河上建有吊桥;有的甚至建水门

6.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征

(1)规划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各级统治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和安排的,因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发展,被打上了鲜明的“大一统”的印记。

(2)规划具有鲜明的整体观念

中国古代规划城市不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且往往从与城市在行政、军事、经济上有密切关系的地区着眼。

城市位置多选择在靠近河川、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地区,而且各级城市的建置和分布,都与整个地区的山川形势、江河交通、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有着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