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优秀范文.docx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优秀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优秀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优秀范文
2017年福建省高中质检优秀作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的“共同记忆”。
角色不同,“共同记忆”的意义便不相同。
例如:
张爸爸:
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
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时间陪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沈老师:
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
我要做一名谦谦有爱、修己达人的园丁。
吴市长:
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
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
上述三位长辈关于“共同记忆”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
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
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质检优文展示
同城共忆
福州一中林俳羽
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高楼大厦数月峻工已不是神话,而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独特文化的共同记忆似乎也随之渐渐消逝,淡忘在岁月里,埋藏在童年时,留下的只有钢铁森林构筑的现实。
日复一日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不免令人心生厌倦。
我们只能在记忆深处寻找这座城,这些市民们所珍藏的共同记忆。
城市的共同记忆是具体而微的。
幼时常去的老公园,上学路上走过的每一条青石小巷,还有那些见证了城市历史变迁的老建筑……那一点一滴汇聚成鲜明的共同记忆。
当然,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城市不可能一成不变,永远保持着同一个样子。
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也恰恰在这变化发展之中慢慢形成、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底蕴。
作为市民,我们承续着记忆,也创造着记忆,并在共同记忆中认同一座城市。
历史与现状交织,市民和城市互相影响,使得城市有了体温与个性。
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太快了,快到令人措手不及。
公园被翻修了,景观树木大量种植,各大商场纷纷入驻,每个现代化的街区都成了同一模样。
我所在的城市,老旧的房屋被“景观改造”了,从市中心到市郊,灰、白、红三色构筑的模板景观随处可见;老街、老建筑也没能挡住翻新和改建的潮流,千篇一律的包浆漆色、青砖黛瓦、檐角飞扬。
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共同记忆,而是他们的。
文化是有边缘效应的。
人们往往不愿去品读前人用生命编著的文化记忆,许多城市的记忆就只能在一代代父母子女口中相传。
方言的失落是无数语言学家心中的痛楚,民俗文化的流失引起老一辈人无声的恸哭。
我们还能在何处寻找它们?
在父母、祖父母只言片语的提及下?
在不发达的、偏僻的乡村田野里?
似乎也只能如此了,在现代化浪潮未曾席卷之处,依稀还能辨识出一座城市独有的记忆。
而年轻的我们,心中关于城市的共同记忆已经是支离破碎的,修复和重新生长的线索,可能只在那些更传统的“边缘地区”中了。
拯救、挽回失落的文化和记忆,是我们亟需完成的任务。
它是我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土层,刻印着过去,涵养着现在,映射在未来。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精神之土的涵濡与深耕,正如植物扎根于广袤的土壤,高楼依托于坚实的地基。
城市的共同记忆应该深埋在每个市民的精神土壤中,城市的魂应蕴藏在每个市民的精神世界里。
文化传承是它的根基,它与每一个市民共同成长于此,一起记忆于此。
魂系共同记忆,根植文化底蕴
福州三中龚少敏
独行大都市中,高楼拔地而起,车辆川流不息,你是否有一瞬茫然失措?
在一座座城市飞速现代化发展之时,作为市民,我执此念:
一座好的城市,理应魂系共同记忆,根植文化底蕴。
何谓“城市的共同记忆”?
顾名思义,“城市的共同记忆”即一座城市的市民因交集而形成的相同或相近的印象与回忆。
当一座座城市因现代化发展而日趋雷同时,城市的文化底蕴方为其共同记忆的源头活水。
然,或有人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徙加剧,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已将多地的文化底蕴侵蚀殆尽,谈何共同记忆?
”诚然,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底蕴的营造与维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
然而在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的当下,作为市民的我更主张着力于仍原地踏步的文化底蕴保护之上。
毕竟城市的共同记忆只能由文化底蕴形成,而后者,则是城市的,不可或缺。
那么试问,为何一座城市不可缺乏文化底蕴?
其因显然。
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持续进行的当下,城市的外观乃至居住者不断变化,容易给无论是扎根者抑或是客居者的市民带来排斥感与陌生感。
然而,倘若城市有较浓厚的文化底蕴,其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便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市民,成为其对城市的共同记忆。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城市的文化底蕴作用于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
后三者又正反作用于城市的文化底蕴,形成牢不可破的文化命脉,以城市之根的形式,构建了市民的共同记忆。
然而,反观当下,决策者却甚少有侧重于厚实文化底蕴,以构建城市之共同记忆者。
拆古迹、建办公楼、取缔博物馆、建娱乐场所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著名评论员曹林曾言:
“任期不长的政府官员不会去做发展城市文化这么长远的事,他们只在意任期满后政绩如何。
”文化底蕴的微薄,共同记忆的缺失,不该仅归咎于体制,有关方面亟需反思与改变。
依我所见,“魂系共同记忆,根治文化底蕴”观念应存每个市民心间,有关部门更应在此方面有所侧重。
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将现代化发展与文化底蕴有机融合,在不悖离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构建文化氛围,创建并维持“共同记忆”,既是决策者的难题,又是我等市民的期许。
魂系共同记忆,根植文化底蕴。
相信未来,在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城市的面貌会像“母亲的面孔”一般让市民永远难忘,城市的姿态也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生活其中,人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四季,看得见乡愁,拥有可以寄托情感、认同归属和栖息心灵的共同记忆。
来自共鸣的“共同记忆”
福建师大附中黄缪欣
于童年深处,寻觅的亲情枢纽,散发出源于糖果的甜蜜,各式嬉笑怒骂编织成专属的歌谣;而这片成长十余年的亲切土地,伴随见证了多年间无数变革更改,变化的是拔高的座座城楼,不变的却是置于根部灵魂的底蕴。
但若谈论最为深刻隽永的“共同记忆”,触摸时间灵魂,寻觅真正共鸣,却是来自于老师的尊尊教诲与呕心沥血。
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
作为学生的我们,便正是处于懵懂于世,却又偏渴望获取认可、接触及共鸣的时代,而这些事物的源头,皆出自于所谓“精神”之上。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而“育人”不仅是对于知识的灌输,也有着教育学生做人、丰盈其精神世界的责任。
美好的共同记忆,使人不断反省、总结与成长。
学生因教师的鼓舞激励奋发图强,因那些聊天谈心而开张心扉,引发共鸣,以这些精神上的交流沟通而弹奏共鸣。
学生们年纪尚轻,难免迷途无措,或因各式烦扰忧愁难解,心思怅惘。
教师们以引路人的身份及同为过来人的认知进行指引,效果自然良好。
若能以平等自然的心,进行交流,那么共鸣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日本著名漫画家松田笔下,就曾描绘出由一名教师通过与学生们一同成长的方式,以通过用心的“注视”,拯救了二十多个因成绩不佳或品行不端而列入“差班”受人轻视的学生。
在这个故事中,与父母的矛盾终被开解,与朋友间的别扭终将释怀,愁扰于没有找到方法的学习终被用心灵注视的教师一一开解,温馨平凡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动容。
而那以心“注视”学生的老师,即与学生们完成了精神家园的沟通。
共同记忆意义在师生之间,便应是以心换心,轻触世间美好的“精神共鸣”。
你谦谦有爱,我便不惹事生非;你修己达人,我便也不断修行提升。
老师对于学生影响的深远程度,足以与家长媲美,学生从老师处习得的,不只是如何学习学习方法,更也有做人方法,足以惠及此生。
若教师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深远的的影响,其共鸣美好自然加速成熟生长,更加坚韧强大。
但若受到了错误的指引,也就很有可能以难以磨灭的心理印象,以错误或未达成的“共鸣”,哀怨愤懑,甚至因偏激自负,或自卑无度而难以掌握日后命运轨迹。
作为学生,从两千年前的《论语》触碰到了最遥远年间师生间的共同记忆与无数共鸣。
而放眼当下,又以周围老师们温柔体贴或幽默关心留存了青春年岁里美好的共同记忆。
每一次共鸣,都源于灵魂精神的碰撞,这些真挚意义即便饱经风雪也镌刻心底不曾忘怀。
为了这些共同记忆,学生们便可以化作动力,不断生长。
不论头顶怎样的天空,我自追求属于自我的那方风景。
深掘文化认同,溯寻城市底色
厦门一中陈泽平
本乎社会意识的共同记忆在城市这一社会存在性质的物质空间中被塑造成型,发挥着文化认同的基础性作用,而作为城市细胞的市民,亟需在城市化跃迁的当下,深掘文化认同的丰富寓意,溯寻城市的底色。
共同记忆根植于不同的交往,即个体的实践活动。
而城市作为公共空间,为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物质条件、场所,加之以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必然赋予个体以城市的特征,这一点在古代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中已有印证。
故城市的共同记忆便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赖自身特殊条件及实践个体间联系所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认同”,即“个体对群体的依归”。
市民作为城市中实践的主体,在共同记忆这一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创造的作用,他们依靠分工劳动,缔结出丰富的社会联系,并借助日常社交活动,创造出极富城市(地域)特征的文化形式,如方言、传统民俗等,助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繁盛。
但文化认同一经形成,便对市民乃至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譬如“历史古都”之于西安、“现代开放”之于上海,其历史沿革中市民群体的社会行动,无不与这些“共同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伴随着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城市的面貌也发生巨大改变,城市市民的实践活动也随之分异,曾经一度浓郁的文化认同正不断被稀释,过去的历史金字招牌似乎不再具有或风化人的巨大效力:
除却个别城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外,放眼望去普天下均“千城一面”;除却少数市民群体执着于地域方言与传统习俗外,不同城市群落已无文化认同上的隔膜……我们所赖以繁衍生息的这一方公共空间,似乎已被现代化打磨得没有了棱角,成为可“量产”的物具。
这也是为何吴市长发出如是感慨:
“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
”的确,面临城市发展的现状,唯有发挥“共同记忆”的作用,深掘文化认同,营造出一种普适性的城市文化,同时又彰显其特殊性,方能守住城市的根与魂,溯寻城市的底色。
现世的城市文化认同应有如是层面:
对公民精神的恪守与维系、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呵护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探索。
公民精神侧重于市民层面,即市民作为城市细胞对其自身的明晰定位、对城市这一母体运转规则的自觉奉循,是重德、重社会实践的公共效益;城市文化遗存的传承则是对“共同记忆”即先前文化认同的扬弃,使其更好适应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成其潺潺细流而不至干涸;至于和谐社会,便是市民与城市互利共生而达到的协调状态,是共同记忆中最深邃的“底色”。
如此以往,城市便不再只是高楼大厦,而是无数个共同记忆的因子组接出的文化认同的斑斓图景,在现代化中守护着城市的根与魂。
保留城市“共同记忆”是市民的伦理责任
厦门外国语学校温晋
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中说到:
“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着形形色色的身份行走,但我们所共同拥有的身份便是城市的公民。
在与城市相处的每一分钟我们都在与城市建立联系,形成与城市的“共同记忆”。
吴市长说,“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
从市民层面出发,“共同记忆”象征着我们对城市的归属。
在现代化建设浩浩荡荡的今天,“千城一面”已然成为切肤之痛,而如何保留住城市特色,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坚守价值认同,保住“共同记忆”,已然成为我们的责任。
“共同记忆”让我们在与城市的交互中享受到城市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滋养。
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一味地固守情怀只会让城市沦为涸辙之鲋。
一个具有“共同记忆”的城市,应当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市民合理的诉求,让居民在衣食住行上歆享便捷。
但我们在注入“源头活水”时,更应注重“文化底蕴”的培育。
我仍记得易中天《读城记》中写的那些城市,尽管它们一个个走向现代化,但仍葆有各自的文化特色。
这种文化特色的保留,不仅在于保护那些旧时的传统文物与建筑,更在于对那些传统文化习惯的留守。
每年中秋节,于厦门的街头小巷听着不断作响的骰子声,便总会让我会心一笑。
这或许便是值得保留的文化记号,在时光蹁跹中汇入城市的精神传统与“共同记忆”。
刘琦在《琥珀之城》中描写了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剑桥:
“当你望向窗外见到低头的行人,他甚至可能就是拜伦。
”正是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坚守,才让剑桥这个弹丸之城变成世界名城。
反观当下,崛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已不新鲜,但城市文化遗产的疏于保护,以及城市精神传统的日渐疏离,把一座座城市变成陌生的样子。
而市民的无意往往更为可怕,当我们中的很多人沉沦于“家——工作地”的两点一线,忽略了城市变化和城市建设时,城市“共同记忆”便容易走入迷失。
作为市民,我殷切希望我们应当重拾关注城市的热心和慧眼,继续保住城市的“共同记忆”。
因为,只要我们与城市不割裂成不同的个体,就仍会保有对城市的热爱与初心。
我们既要善于发现城市建设的美好或可取之处,也要着意保护城市的传统,对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向相关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在生活于城市的每时每刻中涵养市民意识与共同记忆。
亚里士多德说: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共和国的公民。
”同样,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一样是为了成为有责任的市民,保留和打造独有的城市“共同记忆”。
独创城市文化,同筑共同记忆
厦门双十中学吴宣岑
人自诞生伊始,就不可避免地在不同角色中转变切换,与不同事物、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中接触交往,产生联系。
而“共同记忆”作为过往时光给人留下的纪念,正是作为一种人与他物联系的精神内核而存在。
从一个市民的角度,我认为于城市而言,只有具备独特的文化风格,才能给市民留下强有力的共同记忆,强化市民的连结感与归属感,从而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同样如阪上走丸一般。
面对市民对于城市文化的日益高呼,不少城市的确开始重视文化的建设。
然而,面对屡见不鲜的“仿造金字塔”、“盗版小黄鸭”等城市抄袭现象,我们仍难掩“物质更浓,精神更淡”的忧思。
确实,周有光先生曾以“文化似水,自上而下不可逆流”说明文化的繁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传播方向,但文化毕竟有其根植的社会土壤,生搬硬抄不但不能增进城市文化积淀,还易造成文化“水土不服”。
而这样的状况一定不会给市民留下良好的共同记忆,更无法培养市民对城市的连结与情感。
一座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不仅是高楼大厦的物质外表,更需要独创性的文化成为其精神依托。
唯有如此,才能给予市民美好的共同记忆,培育出带有城市烙印的优秀市民。
委内瑞拉以其“音乐救助体系”闻名世界。
面对物质贫穷,委内瑞拉免费提供孩童精神扶持,不仅孕育出了其独特的精神特质,更培育出了曾指挥2017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的杰出指挥家古斯塔夫·杜达梅尔。
委内瑞拉虽然是个国家,但其发展独特文化的方法未必不能给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建设也不应缺失市民本身的参与。
唯有做到让市民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于城市血脉中培育出独特的文化之树。
同时,这样也能加深市民对城市的共同记忆,提高城市的凝聚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推而广之,不仅城市文化,民族乃至国家更是如此。
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外来文化学习的同时,更应在时代土壤上培育出属于数字时代的崭新文化,同时定义其在文化谱系中的独特定位。
如是这般,才能形成国家共同记忆,让国家长盛不衰。
贞下起元,利有攸往。
愿我们都能开创崭新文化,收获宝贵的共同记忆。
留共同记忆,守文化底蕴
三明一中廖梓烨
世道虽进,记忆不死。
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不在于高楼大厦的云谲波诡,不在于经济发展的一时惊艳,而在于这座城市的“根”与“魂”——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城市的人们,共同记忆着先祖在这片土地上的耕耘,共同记忆着这片土地培育出多少伟人,共同记忆着这些伟人如何改变着自己影响着世界,这便是“共同记忆”的价值所在了吧。
而现在有的人利用一地的文化底蕴来谋取经济或是政治上的利益。
诚然,对一个城市底蕴的合理开发的确能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可过度的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功利化与商业化趋势。
名利带来的快乐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人们沐浴在先人留下的文化带来的美好中,对其中精神的共同记忆却如流水般远去。
一代又一代的沉醉与享受,冲淡了记忆,让人们选择性遗忘。
可中国却有那么多人在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呼吁让老北京人的记忆得以保留;木心的坚持与怀念让乌镇人的记忆得以延续;曲阜人对孔子的景仰与尊敬让全中国人的记忆得以永生。
城市的记忆不仅是市民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
我们有何理由不对滋养我们精神的城市记忆不怀感激之心呢?
既然有如此多人在尽力使城市记忆得到保存,为何仍有许多城市记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城市的商业化使市民之心日趋浮躁,市民往往更愿意拥抱商业交流带来的直接价值,而不愿秉承城市文化中潜在价值更大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记忆。
根本上说,这还是广大市民缺乏文化自信的体现。
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给现代市民带来了过多的新奇与享受。
浅层次的审美与文化交流使人更容易感受到舶来文化的优越轻松。
长此以往,人们会逐渐丧失对自己城市文化的自信力,俯首甘为外来文化影响下的牺牲品,沉沦于城市生活的浅层次,城市的共同记忆也难免逐渐消失。
作为市民的我们,必须遏制住共同记忆不断远去的趋势,始终对自己的城市文化抱有一份自信,让文化底蕴的根越扎越深。
记忆不可丢,底蕴应犹存。
守住城市的共同记忆,受益的将是世代人民。
现代城市也需“共同记忆”
宁德一中赵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古人的美好愿景在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成现实,两地相隔再远,问候也可瞬发而至。
通讯的发达,让天涯成为了比邻,可你是否曾扪心自问过,自己真的了解身边的这个城市吗?
对这个城市你又有着多少的“共同记忆”?
拥有市民的身份,便意味着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
或许有人会说,现代城市不过是一台校准的精密机器,人与人的交往不过是冰冷齿轮间的啮合,真情实意尚且难以寻得,又何谈什么“共同记忆”。
其实非也,依愚所见,“共同记忆”乃城市的根与魂,迫切需要我们自觉地去发掘、去创造。
“共同记忆”对于城市而言,能够提升其知名度。
它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倘若缺失,就不能很好的担当传承文化的重任,就会丧失人们难以割舍的乡愁。
综观古今,哪个著名城市不是给人们留下众多的共同记忆呢?
谁能忘记巴黎的艾非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谁能忘却重庆的火锅、兰州的拉面,谁能忘记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西子湖、南京的秦淮河、福州的三坊七巷……沧海桑田,城市变迁。
北京的现代高楼,阻挡不了老城胡同糖葫芦的飘香;中外游客云集周庄、乌镇,追寻的的是江南民居小巷的幽然。
“共同记忆”早已存留于我们脑海之中,唯有如此情结,才得以夯实一座城市的文化根基,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共同记忆”对于个人而言,能够密切人际关系。
人作为典型的社会性动物,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互动。
一次难忘的踏青,一场精彩的报告,一次思想的交锋,一件日常的小事……均能化作“共同记忆”,更勿论生老病死、婚丧之事,种种事件的发生和仪式的进行,是当代人“共同记忆”的起源。
融洽的人际关系正是夯实城市文化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共同记忆”不是一个人文噱头,更不是一句空谈,它蕴涵在每一座城市之中,镌刻于每一位市民脑海。
作为庞大城市中渺小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们市民所缺失的只是一颗发现与创造“共同记忆”的心。
转型期社会的人际关系湍流不仅弱化了网际关系的联结,更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变得冷漠而不愿交际,造成“共同记忆”的时代性缺失。
但人作为一切精神文明和交际关系的直接载体,应主动担起共同维护城市“共同记忆”的责任,不应将其归为“不治的时代病”而漠然视之。
“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社会才能和谐;新文化与旧文化也需碰撞,文化才能更好地被传承与发展。
身为市民,我们都应出一己之力,与“共同记忆”相联结,使城市的发展,向“大美”迈进。
守护共同记忆,深烙文化之印
莆田一中李薇
我常常在想,我生活的这座城市,能成为我灵魂的皈依吗?
——题记
张大春在《城邦暴力团》里以平和的骄傲写道:
“这是一座不存在于地图的城市,没有路牌会告诉你它在哪里,你会发现它的形象存在于每一条道路每一片竹林,但你如是外来者,不经指点,是找不到它的。
”
这座城市是什么?
如他描述,这是存在于真实城市之外的,一个文化的倒影。
它由共同记忆凝炼、归纳而成。
长辈说,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我深然之。
城市是人的城市,所以共同记忆,是它所有居民曾共同生活的回忆。
六朝古都记得历史风云,草莽故乡记得王侯将相,红色圣地记得星星之火,新兴城市记得热情开放,更不用说,它的建筑、河湖、民歌、古俗,这些,是凝固的共同记忆。
但,以上种种,不只是记忆。
正是在日复一日的记忆叠加中,城市市民如我,从中不自觉地抽象出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同样的行世观念、相似的精神气质——共同记忆,凝成了城市的文化气质。
城市的文化气质,是随记忆动态变化而不断更新的,但无论记忆如何增删,这种气质一经形成就很难完全改变。
它的生命力与定力,反过来亦塑造了一群人、一座城。
如果说不同的城市是群星,散落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上,那么文化就是它们永恒的光辉,使它们被看见、被瞩目。
群星的光辉投射在人类真实的原野上,使这里有了翡冷翠、那里有了威尼斯,即使漫长的岁月使一些城市如流星般划过夜空,文化,也是它们曾灿烂燃烧过的证明。
文化,亦为我们的灵魂打上深深的烙印。
即使我们终将背井离乡、从一生唯一的城市出走;即使我们萍落于五湖四海、经年风霜满面,我们亦能相认,因为我们的灵魂深处,有一座城市的光芒。
我们需要城市的文化给我们这种烙印,因为我们需要确认人与故乡的关系。
而城市亦需要保存共同记忆,才能永存这份烙印的力量。
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常常茫然,物质文明的更新换代是否正在撕裂、剥夺我们的共同记忆?
高楼大厦崛起了,而牌坊、民居、古钟楼倒下了。
冰冷的水泥覆盖了视野,而温暖的河流正消逝于我们的理想乡。
共同记忆的确需要现代文明的更新补充,但,那些古老的、美好的、纯粹的精神物化象征——古音、民戏、旧民居……又怎能被无情抛弃?
不能一概否定,不能全盘抛弃。
纵只是一个微小的城市个体,我仍相信,只有保存我们美好的共同记忆,才能保存我们的文化根基。
城市,才不会是空中的楼阁。
我期待,人们虔诚守护这份记忆的明天就能到来。
致母亲的一封信
漳州一中陈保特
妈:
许久未给您写信了。
记得上次给您写信我还在念初中。
叛逆的我用犀利的责问打开话锋,用自私的眼光“审视”您的言行。
我多么希望您能忘记那封信,但我知道,您记得比我还清楚。
因为无论是苦还是涩,那都是我们之间珍贵的共同记忆。
“记忆”,本就是弥足珍贵的存在,更何况是咱娘俩共同的记忆呢!
有人说,亲子之间的共同记忆是加深亲情的纽带。
诚如斯言。
但在我这儿,咱俩的共同记忆还有更丰富的意义。
它是见证我们共同成长的录影带。
也许您看到“共同成长”四个字就笑了。
是的,这十八年来,我一路成长,您不是也进步良多?
岁月蹁跹,它记录了我从幼儿园的懵懂无知到小学的机灵懂事,到初中急转直下、叛逆冷漠的一桩桩事件,也记录了我最终在爱的暖房里融化心冰、变得沉静和平、成熟体贴的一幕幕情景;它记录了您从见到孩子发烧就哭的小妈妈变成现在快速退烧,推针按摩样样全能的过程,也记录了您从絮絮叨叨,每事必管到现在心境平和、放手促成长的思想进步。
这样的录影带,永不变色,我知道里面的一幕幕,一帧帧都深藏你心,其实我何尝不是经常在疲累泄气的时候眷念回顾呢?
它还是我们相互磨砺的试金石。
正如那封暴戾的责问信所表现的,正如您曾经咬牙切齿说过的,您“养了个好儿子”。
咱俩相处的十八年里少不了摩擦甚至冲突。
小学时您的责打和我的小小报复,初中时每天的争吵以及时不时的掀桌摔门,高中以来少有但激烈的观念冲撞……这些共同记忆谱成震耳的交响曲。
但是在那咆哮的愤怒和翻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