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455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docx

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导学案3

一、教师指导s

(一)学习目标和重点: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二)难点:

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二、知识背景

作者简介:

作者朱光潜,著名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 》和《诗论》。

三、基础等级

(一)积累与整合:

从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

1、正音:

锱 铢      镞      岑      牍      下乘     蕴藉      付梓   

(附:

zī zhū  zú  cén  dú  chéng  yùn jiè  zǐ)

2、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蕴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

指五车书)

才高八斗———才:

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二)你的反思:

 

四、发展等级

(一)感受与鉴赏

1、解题:

 咬文嚼字正象作者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

“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

(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

(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二)思考与领悟

1、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一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根据文意加以回答:

 

(2)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共同点是什么?

 

(3)以下表述是否

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2.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3.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4.“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 ”,这个“作”字的含义

是什么?

 

 5.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

联系:

 

6.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五、能力形成

(一)应用与拓展

1、结合文中的分析,你从所读古诗词中举例谈一下“推敲”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2、 进一步从文中筛选出重点语句,加以理解 并借鉴吸收。

(二)发现与创新

结合个人写作情况,谈一下自己对“套板反应”的认识及克服的方法。

 

六、教师评价

环节四的参考答案:

1、

(1)前者:

意义固定,偏于类型;后者,意义游离,偏于个性。

(2) 清茶泡在泉水里和明月照者泉水都有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

(3)AC不符,BD符合。

2、 做到“惟陈言之务去”,才不致滑入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 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创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情感上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4、 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5、由字的联想的意义形成新的意境。

6、

(1)、联想起于习惯,因习惯而滑入套板反应。

   

(2)、套板反应是走熟路、走老路、无创新,故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说“木叶”导学案

一、教师指导

(一)学习目标和重点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难点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二、知识背景

作者简介:

林庚(1910—)字静希。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福建闽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

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

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

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______________、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

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

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

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

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

他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后学,桃李满天下。

答案:

诗人文史学家曹禺

三、基础等级

(一)积累与整合

1.基础字词

(1)识读字音

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落木萧萧(xiāo)

涔阳(cén)无妨(fáng)陇首(lǒng)得鱼忘筌(quán)

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bó)秋风袅袅(niǎo)

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

(zhuó)

亭皋(gāo)冉冉(rǎn)门栓(shuān)翩翩起舞(piān)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流传·留传

流传:

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留传:

指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把茶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修养·休养

修养:

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②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人不讲礼貌,真没修养”。

休养:

①指休息调养,如“放假后,他们到度假村休养去了”;②指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经济力量,如“休养生息”。

饱含·包含

饱含:

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感情”。

包含:

仅指里面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熟能生巧:

表示熟练了,也就找到了窍门,重在找到了窍门,熟练的程度较轻。

得心应手:

形容记忆纯熟,做事顺手,尽合心意,熟练的程度较重。

一言难尽·说来话长

一言难尽:

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多用于不好的事),多用于书面语。

说来话长: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

楚的(多指不大愉快的事),多用于口语。

(4)理解词义

无妨:

不妨。

歧路:

岔路。

迢远:

遥远。

翩翩:

飞舞的样子。

灼灼:

明亮鲜艳的样子。

亭皋:

水边的平地。

亭,平;皋,水旁地。

冉冉: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绵密:

言行、思考细密周到。

窸窣:

象声词。

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景况:

情况;光景。

如:

我们的光景越来越好。

疏朗:

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寒砧:

秋后的捣衣声。

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

砧,捣衣石。

缠绵: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

袅袅:

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飘动;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万应锭:

万能药。

锭,锭药

(二)你的反思:

 

四、发展等级

(一)感受与鉴赏

一)导入新课:

诗词填空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

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

1、“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2、“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二)思考与领悟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

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

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

(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

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

引入第6段研读。

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

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

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

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七段是小结。

五、能力形成

(一)应用与拓展

下面诗中“柳”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不尽一致,试作一点辨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唐彦谦《垂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咏柳》

(二)发现与创新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

“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请运用本课所了解的知识,对加点部分文字进行评价。

附: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合作,网上搜集,充分占有材料,进行材料的分类组合;形成文字,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成果集中后进行点评。

六、教师评价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有了不同的意味,诗人用“木叶”取代了“树叶”。

“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

空阔、疏朗、微黄、干燥。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谈中国诗》导学案

一、教师指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2、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3、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2、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

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和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特点的写法。

二、知识背景

(一)题目解说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

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

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

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二)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江苏无锡人。

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

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

、德、俄、日、西语译本。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三)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三、基础等级

(一)积累与整合

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羡xiàn妒 嫉jí恨会kuài稽 精髓

B.颦蹙cù 内疚jiù 皮夹jiā   辩别

C.无垠yín 熬áo菜 瞭liào望 园满

D.桃核hǘi 侈shē谈 尽jǐn快 睿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居高临远 数见不鲜  能言善变

B聊以慰藉  斩钉截铁  回长荡气

C卧薪尝胆  轻鸢剪掠  凌风出尘

D惊天动地  义愤填膺  拨木转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所以,中国诗是的。

早熟的代价是。

②中国诗一蹴而至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

③中国诗诗,它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A.早熟    早衰极高腐化   应是该是

B.早熟    早衰崇高退化   只是该是

C.早熟    早衰崇高腐化   只是该是

D.成熟    早衰崇高退化   只是该是

答案:

1、A;2、C;3、A。

(二)你的反思

 

四、发展等级

(一)感受与鉴赏

1、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

(第1段)

——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来论中国诗和西方诗的不同,从而突出中国诗的特点。

2、中国诗的一般发展规律是什么?

(第2段)

——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3、中国诗的特点是什么?

(第3——7段)

(1)篇幅短小。

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

赏里的闪电战,……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在第4、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作者在第6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

例如,外国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

4、作者通过比较中西诗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8段)

课文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

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

(二)思考与领悟

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的哪些特点?

  

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

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作者不是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作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道理。

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

在课文中,作者引用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

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

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识取胜。

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

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论文,往往是艺术的谈笑风生,课文中充满了幽默风趣。

当然,学者的幽默风趣,是具有高雅的品位。

 

五、能力形成

(一)应用与拓展

(比较阅读)第一组诗歌:

拜新月/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少女的祈祷/[德]里尔克

瞧,我们的日子多么局促/夜晚的闺房令人生畏/我们全都那样笨拙地/想攀取那红色的蔷薇。

/玛丽亚,你要温柔地对待我们,/我们是靠你的血才开出的花,/只有你才能知道,/憧憬之心使我们多么难过……

(讨论此组诗歌的异同)

(学生的回答可能如下:

甲生:

一个是对月的祈拜,一个是对圣

母的祈祷。

乙生:

描写的都是少女的祈祷,一是唐朝少女,一是德国少女。

丙生:

抒发的感情相似,但一个含蓄,一个热烈。

第二组诗歌:

魔鬼诗人的“国际悲歌”

秋来/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秋歌/[爱尔兰]波德莱尔

不久我们将沦入森冷的黑暗/再会吧,太短促的夏天的骄阳!

/我已经听见,带着惨怆的震撼,/枯木凄凄地落在庭院的阶上。

/整个冬天将窜入我们的身;/怨毒,恼怒,寒噤,恐怖,惩役与苦工;/像寒日在北极的冰窖里瑟缩,/我的心只是一块冰冷的红冻。

[小结]:

中国诗和西方诗的不同之处——篇幅、语言的暗示与直白、风格

不同。

相同之处——内容、意境。

(二)发现与创新

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讨论)  

生1:

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观沧海》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

  

生2: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生3: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点,“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但在简短的篇幅

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生4:

相比而言,《致大海》篇幅较长,抒情充分。

《观沧海》体现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大。

  

师:

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真正把握了中西诗歌的异同,中国诗重想象,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

《致大海》则体现了外国诗直抒胸臆的特点。

如“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往往是中国古典诗歌极力避免的。

六、教师评价

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节课采用“课外导入——课文内容——课外延伸”的教学思路。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比较法来比较两组中外诗歌,从而引入课文来认识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即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并且应该互相借鉴。

继而又从课文内容延伸到课外——诗歌赏析,通过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并让学生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来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本节课,对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以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参与的能力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的作用,通过比较法来探究中外诗歌的不同,从而和课文的观点相联系,并最后通过诗歌赏析来实现学生的自主鉴赏诗歌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