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406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docx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

第一届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资料

一、基本常识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做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义为: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1992年,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3、卫生部确定2004年10月10日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

4、2005年10月10日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题为“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5、2006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宣传主题已确定为“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宣传将围绕增强公众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倡导保持生理健康与追求精神健康的统一。

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7、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大学建立。

8、1920年专门攻读心理学的赴美留学生鹤琴(1892-1982)、廖世承(1892-1970)、陆志韦(1894-1970)回国,并到高等师学校任教。

此时该校在教育科中设立了一个心理系,不久高等师改为东南大学。

9、1921年8月,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中华心理学会成立。

10、1922年1月出版中国第一种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发行,这也是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心理》杂志是中华心理学会的会刊,由耀翔主编。

11、1928年11月,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成立,是现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前身。

12、1951年12月7日中科院心理所成立,日昌任所长。

13、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的时间 1930年

14、佛洛依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5、皮亚杰(JeanPiaga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

16、华生(John.Broadus.Watson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17、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18、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需要构成的: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9、心理咨询的原则:

平等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

20、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的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健康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21、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22、失眠的四大心理因素:

怕失眠心理、梦有害心理、自责心理、期待心理;心理学家把失眠分为三类:

暂时性失眠、短期性失眠、长期性失眠

21、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

   

22、2000年5月,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原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团市委将每年的5月25日确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23、2004年5月16日,由北师大、北交大、北邮、中国政法等首都十九所高校联合发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拉开了帷幕。

2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说有:

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良好,有健康的人格。

2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环境适应,学习问题,人际关系,性格与情绪,恋爱与性心理问题,神经症等方面的问题困扰。

26、大学生社会化不良的表现主要是:

不会做人,心理不成熟,知行脱节等。

2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28、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9、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定量研究。

30、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高觉敷。

31、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整合趋势。

32、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国民性。

33、将领导行为分为,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勒温。

34、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属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35、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

36、心理咨询每次咨询面谈的时间约为50分钟。

要想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必须以一定的咨询次数作保证。

就一般的心理问题而言,通常4-5的咨询次数,较为有效果。

37、心理咨询来访者有两大类:

一类是心理健康的人,来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另一类是心理偏常的人,来访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心理障碍。

 

二、心理知识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围 (D)

A.能极力满足个人的需要

B.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

C.为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极力宜泄自己的情绪

D.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许又新提出心理健康的操作标准为 (B)

A.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发展考察分析

B.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

C.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心世界为准,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评价

D.具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3.许又新提出心理健康的体验标准为 (C)

A.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发展考察分析

B.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

C.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心世界为准,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评价

D.具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4.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D)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         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5.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C)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的情绪

6.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 (C)

A.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B.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C.心理康复能力              D.环境适应脂力

7.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夜晚工作效率高,这是指 (A)

A.人的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B.环境适应力

C.心理自控能力              D.社交能力

8.心理健康表现心理的耐受力方面为 (C)

A.过去的痛苦的体验经常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B.遇到困难,能够忍受

C.把克服困难当成一种乐趣,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

D.对于同事外入的议论并不在意

9.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围 (D)

A.见人都热情相待            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经常努力工作             D.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

10.郭念锋认为,对突然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称为 (B)

A.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B.心理活动强度

C.心理康复能力              D.环境适应能力

11.郭念锋认为,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称为 (A)

A.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B.心理活动强度

C.心理康复能力               D.环境适应能力

12.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这是以哪种判断观察对象为心理异常 (C)

A.医学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省经验标准                D.社会适应标准

13.潜意识与意识或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是心理健康状态破坏的在机制,这一理论来自 (A)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振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14.人的心理健康的破坏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的结果,这一理论来自(C)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振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15.郭念锋认为,当一个人遇到一件愉快的事情时手舞足蹈,欢快的向别人诉说心的体验,我们称这个人( A)

A.心理活动在一致性

B.人格相对稳定性

C.心理活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

D.心理活动协调性

16.心理健康的破坏就在于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这一理论来自 (B)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振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17.不合理信念对人的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用不合理的认知模式来评价环境或自我,便会产生心理障碍,这一理论来自 (D)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18.郭念锋认为,心理活动在时间性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容只局限在事件本身,反应强度不强烈,没有影响思维逻辑性,称为 (D)

A.神经症                   B.心理紊乱

C.边缘状态                  D.心理问题

19.郭念锋认为,心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反应强度强烈,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活动属于 (B)

A.心理问题                   B.心理紊乱

C.边缘状态                   D.神经症

20.郭念锋认为,心理障碍持续时间,反应强度强烈,影响思维逻辑性,但无法纳入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可能属于 (C) 

A.心理问题                   B.心理紊乱

C.边缘状态                   D.神经症

21.关于对错觉的理解,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 

A.是歪曲的知觉               B.只在病人中存在

C.病理性错觉多持续时间较短         D.错觉存在时间较短

22.当患者对各种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我们称为 (A)

A.感觉过敏                  B.错觉

C.幻觉                    D.感觉减弱

23.当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时,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想的而且伴有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我们称之为 (B)

A.强制思维                   B.强迫观念

C.妄想                    D.虚构

24.以下哪种症状属于思维障碍 (D)

A.错觉                      B.虚构

C.注意增强                    D.妄想

25.妄想是指(A)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

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

26.强迫观念是指 (D)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

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某一固定的观念在脑子里反复出现,这些观念是患者不愿意想的,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苦感觉

27.错构是 (D)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B.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

此观念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谬。

C.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D.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

28.记忆障碍是 (D)

A.病态的推理和判断障碍

B.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C.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运用障碍

D.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

29.超价观念是指 (B)

A.一种在病理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

B.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根据

C.某一固定观念,老在脑中反复出现

D.患者无法控制的思维容,似是外力强加于他

30.虚构属于 (A)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31.强迫观念属于 (D)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32.妄想属于 (D)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33.精神发育迟滞属于 (C)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34.超价观念属于 (D)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35.幻觉属于 (B)

A.记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障碍    D.思维障碍

36.心境是指 (A)

A.一种较擞弱而持续的情撼状态          B.个体对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反应

C.一段时间个体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D.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37.当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感兴趣,丧失情感反应,我们称此人有 (A)

A.情绪低落    B.情感淡漠    C.心境淡漠    D.情感脆弱

38.某咨询者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缺乏兴趣,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我们称为 (A)

A情绪低落     B.情感淡漠     C.心境淡漠    D.情感脆弱

39.当患者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表现心慌、紧、出汗、坐立不安,我们称此人有 (B)

A.情感脆弱    B.焦虑情绪     C.反应过度    D.心境突变

40.心理卫生的倡导者是 (A)

A.比奈尔      B.比尔斯       C.迈耶        D.詹姆斯

41.《自觉之心》推动了心理卫生的发展,此书出自哪位作家之手 (B)

A.比奈尔      B.比尔斯       C.迈耶        D.詹姆斯

43.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神经症 (C)

A.疑病症      B.强迫症       C.孤独症      D.焦虑症

44.以经验为标准来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是 (C)

A.看患者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诊断方法

B.用医学标准进行诊断的方法

C.临床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方法

D.是以统计学为标准进行诊断的方法

45.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D)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判断者的观察角度不一样       D.以上都是

46.用“潜意识冲突假说”来解释变态心理的原因,属于哪种理论模式(A)

A.心理动力学模式               B.行为模式

C.人本主义模式                 D.认知模式

47. 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是(D)

A. 社会关系                     B. 朋友关系

 C. 层次关系                     D. 亲子关系

48. 学校的领导方式会影响一个班课堂学习管理的效果,最好的领导方式是(D)

A. 控制式的                     B. 自由式的

C. 专制式的                     D. 式的

49.当班级规模过大时,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就弱,不易建立群体规,因此,最适宜的班集体人数为 (C)

A.5-10人                      B.10-20人

C.30-40人                     D.50-60人

50.心理治疗的方法不包括(D)

A. 精神动力学治疗               B. 行为治疗

C. 认知治疗                     D. 免疫治疗

51.具体运算阶段是多大年龄 (D)

A.3-5岁                       B.2-7岁

C.5-8岁                        D.7-12岁

52.潜运算思维阶段是多大年龄 (2-7)

A.3-5岁                       B.2-7岁

C.5-8岁                       D.7-12岁

53.行为治疗的第一步骤是(D)

A. 认识病人                     B. 建立关系

C. 与患者见面                   D. 确立靶行为

54.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D).

A. 自然环境                     B. 人的大脑

C. 个体活动                     D. 社会实践活动

55.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A).

A. 神经元                       B. 树突

C. 轴突                         D. 突触

56.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