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898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docx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36页word

第一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

一、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前言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简述:

1、工程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及特征(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区等)所属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类型和侵蚀等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分为I、II、Ⅲ级)。

3、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和报告书编制过程。

工程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规模、占地、土石方量、工期、投资等主要指标。

重点区域是指省、市、县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严重砂化区,水源保护区等。

二、方案设计的深度、水平年和服务期

1、方案设计深度

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为可行性研究深度。

已经开工的补报项目方案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

2、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指方案拟定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全面到位,并开始发挥防护作用的时间。

一般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第1年。

3、方案服务期(年限)

建设类项目,为施工准备阶段至设计水平年。

生产类项目,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计算一般不超过10年。

三、项目概况

工程概况应简明扼要,重点介绍能直接反映工程特性和与水土流失直接相关的内容。

用文字结合图、表说明。

1、工程概况包括:

项目位置、建设规模、工程布局(线)、总投资、建设期限、工程占地、土石方量、渣料场的数量及规模等。

列出项目组成表和工程特性表。

附工程平面位置图和工程总体布局图。

(1)工程占地情况:

按永久和临时占地,分行政区、分项目、分工段、分土地利用类型列表说明。

(2)工程总体布局(线):

应说明各单项工程所处(或所经过)的小地形情况(山脊、山坡、沟道、阶地、滩地、平地)、工程(场地)与周边河流(行洪沟道)的距离、高程与洪水位的影响关系、主体设计的防洪等级和主要措施。

2、应重点分析工程的以下内容,说明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活动和工序,列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表:

(1)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时序;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土、砂、石料场的位置,开采、运输、堆存方式,主体设计的防护措施。

(2)土石方平衡。

根据土石方开挖量、回填量、弃土石(灰渣、尾矿)的可利用数量,考虑挖填方的施工时段、标段划分、运距等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土石方平衡方案,绘制土石方平衡流向框图。

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挖填方加减。

(3)固体废弃物排放。

介绍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堆放地点、容量、堆存方式和主体设计采取的防护措施。

四、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应简明扼要,可用表格说明,简化文字。

在介绍项目区宏观区域情况基础上,还应重点介绍工程周边小范围内(一般可取500~2000米区域)的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情况  

(1)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项目占地中各地貌类型面积(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区等)、地形坡度。

线路工程应分里程表述。

工程地质应介绍与水土保持工程有关的覆盖层组成及厚度、山坡岩层风化情况、不良地质地段情况。

(2)气象、水文情况。

可列表说明。

气象应重点介绍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内容,如降雨、气温、短历时暴雨、积温、无霜期、冻土深度、大风、灾害性天气情况。

突出年均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反映降雨强度的一定频率的6小时或12小时最大降雨;年均风速、大风日数;年均气温、极端气温、最高和最低月均气温、无霜期、≥10℃的积温等。

水文应重点介绍项目区河流、行洪沟道的基本情况(长度、宽度、比降、汇流面积、流量、泥沙输移情况)和洪水情况(洪水位、洪峰流量、洪灾)。

(3)土壤植被。

重点介绍土壤种类、地表物质组成、土层厚度,植被类型、主要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

(4)项目区所处的地震烈度带。

2、社会经济情况

包括行政区划、人口、耕地、主要作物、人均收入、主要经济指标、土地利用方向、开发建设项目情况等。

重点介绍与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规划有关的内容。

点式工程以乡为单位、线型工程以乡或县为单位介绍。

3、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简要介绍项目区自然和人为水土流失现状、与当地水保区划(三区)的关系或者所处的重点区域(小流域)、水保工作经验与问题。

(1)通过现场调查,参考最新的水土流失监测试验成果,用表格说明项目区各级侵蚀强度的面积和所占比例。

(2)重点调查介绍工程周边500~2000米范围之内的自然和人为水土流失情况。

说明本项目区所属的土壤侵蚀类型区、侵蚀等级、水土流失容许值。

(3)总结项目区和周边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教训。

改扩建项目,还需简要介绍以往水保工程实施情况、取得的经验及教训。

相关水土保持经验与教训应具体化,如种植成功的植物种类、工程选型及其防治水土流失效果、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等,为本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借鉴。

五、水土流失预测

1、预测分区

根据地形地貌、水土流失、项目功能分区和施工组织,划分水土流失预测区段。

一般可按主体施工区、土石料场区、施工道路区、弃土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进行预测。

线状工程应先按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特点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再按照施工标段、功能分区或施工区分区预测。

2、预测时段

建设类项目为建设期和运行初期,运行初期可按照项目运行特点取1~3年;生产类项目为建设期和方案服务期内的生产运行期。

不同预测区段的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应根据各单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时间(施工组织)分别确定。

3、预测方法

(1)推荐采用类比法和调查法。

采用经验公式法、数学模型法等,应注意边界条件。

风力侵蚀的定量预测,可参照经验公式或实际观测资料进行。

(2)拟定各预测区段扰动前后的土壤侵蚀数,应说明预测参数取值的来源依据(试验研究、调查观测值等)。

采用其他地区的参数时应分析其在本区域的适用性。

(3)采用类比法的,应列表分析类比工程的适用条件。

类比内容应包括:

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土地利用以及工程布局、施工扰动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等。

实测类比工程产生的流失量(用断面法、体积法测算),确定水土流失模数。

计算公式:

            

式中:

W1-水土流失量,t;

Fi-扰动地表面积,km2;

Mi-水土流失模数,t/km2·a;

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a。

I-地貌类型标号。

注意:

计算弃土弃渣流失量时,应按坡面和顶面分别计算流失量,坡面计算面积为投影面积。

4、水土流失量预测

(1)扰动地表面积。

项目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行中占压的土地类型、数量,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类型、面积等。

列表说明。

(2)排放固体废弃物。

施工建设期,按照划分的预测区段预测可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生产运行期,按照主体工程设计,预测可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列表说明。

(3)列表说明风力侵蚀区域和面积(如需要进行风蚀预测)。

(4)水土流失量计算

列表计算各预测区段的原地貌水土流失量、预测时段内的水土流失总量、工程建设施工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

5、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1)对下游河道、水库淤积和行洪的影响。

(2)集中排水对下游(河沟道、耕地、道路等)的冲刷影响。

(3)对水环境的影响。

如施工生产、生活用水排放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

(4)对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和土地的影响。

(5)可能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可参考项目防洪评价、水资源论证以及环评、地质灾害评价的结论性意见。

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1)明确项目是否在《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限制或禁止建设的区域。

如省级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区、河道行(滞)洪区、重要水源保护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险区等等。

(2)明确产生水土流失量或危害的重点区段,亦即重点防治的区段。

(3)在水土流失强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防治工程类型(如工程措施类型、植物措施类型等)。

(4)根据水土流失量的变化过程,提出防治工程(特别是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要求。

(5)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明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段。

六、防治方案

(一)编制原则

针对项目特点确定方案的防治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预防为主、重点治理、生物防护优先”、与主体工程设计相衔接和“三同时”的原则。

使方案拟定的各项防治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防治标准和目标

根据项目区的位置,参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送审稿)确定防治标准(分为I、II、Ⅲ级)。

针对工程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6项量化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

对难以达到防治等级标准的防治目标说明理由。

(三)防治责任范围

1、用文字、表格、图件说明防治责任区的范围和面积。

2、项目建设区:

永久及临时占地,列表说明各防治分区的占地面积、占地类型。

3、直接影响区范围。

主要包括:

(1)未征用的施工临时道路等占地区。

(2)移民安置区(另行编制方案的需加以说明)。

(3)交通道路等专项设施迁建区(另行编制方案的需加以说明)。

(4)渣场、道路修建对下游和周边的影响区域。

(5)地下开采项目对地面的影响区:

如煤矿、金属矿、隧道、地下管线等。

(6)项目建设可能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域。

(7)风力侵蚀影响的区域。

注:

经过调查和论证,如项目无直接影响区的应加以说明。

(四)防治分区

防治分区应重点考虑施工布局,便于防治措施的组织实施。

1、点状工程可按项目的功能分区划分一级分区,以不同的施工区划分二级分区。

2、线状工程(大型)先按不同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类型划分一级防治区,再以行政区或工程标段划分二级分区,以项目功能分区或施工区划分三级分区。

(五)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1、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一般包括:

(1)绿化工程(含防护林)。

(2)边坡防护工程。

(3)防洪排水工程。

(4)施工道路防护工程。

(5)料场、渣场、灰场防护工程。

(6)施工场地恢复、临时挡护、排水和遮盖措施。

2、对上述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进行水土保持评价,找出与水土保持要求不符部分,提出补充完善措施和设计意见,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重点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取土、砂、石料场、弃土(渣)场的选位、容量、数量、占地类型及面积等是否符合或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2)防护措施(范围、长度、高度等)是否全面到位、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重点分析说明由于工程改变汇流条件、集中水流可能导致冲刷或淤积(如河沟道、涵洞、耕地、道路)的情况;有无可能减少地下水或污染水质情况。

(3)施工时序安排和临时措施是否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4)列表说明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工程量及投资。

(六)防治措施布局

1、分区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应明确工程类型和布置原则。

(2)植物措施应在对立地条件的分析基础上,推荐多树种、多草种,供设计时进一步优化。

防治水蚀、风蚀的植物措施应有针对性,水蚀风蚀交错区措施应兼顾两种侵蚀类型的防治。

(3)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及管理措施

①开挖:

表层剥离物的及时清运、集中堆放、周边排水,施工作业面上边坡的排水、施工场地排水及沉沙。

②堆弃:

临时堆渣覆盖、拦挡,倒渣过程的坡脚拦挡、弃渣及时平整、碾压、排水、削坡。

③施工期:

尽可能避开大风日和主汛期进行土方施工。

④施工便道:

要提出水土保持要求,并进行临时拦挡、排水等设计。

2、防治措施体系

提出防治措施体系框图和布局表。

防治措施体系框图和布局表应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和水土保持方案新增工程。

3、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1)涉及河滩、河岸或河道弃渣的,应说明弃渣与河道行洪及洪水位关系,要求堆放在防洪设计水位以上,并先取得河道主管部门的同意。

(2)隧道、桥涵施工土石方易直接入河(沟)道的,应提前做好出渣口的防冲处理以及弃土渣的清运、堆放、拦挡措施。

注意桥涵围堰施工、拆除、清理工作。

(3)建设中的水库,施工弃土弃渣不得堆置于河道中。

不得向已建成的水库内弃土弃渣。

主体工程经充分论证确需在死库容弃渣时,施工期要采取临时拦挡措施,不得冲入河道下游。

(4)高陡边坡开挖,应在其下边坡设临时拦挡工程,防止土石方流入河道。

(5)料场、渣场位置选择要考虑对周围景观的影响。

客运公路、铁路工程的土、石料和弃土(渣)场应尽可能选择在可视范围之外。

(6)开挖、堆弃的裸露面复垦或恢复植被,应明确覆土来源,必要时应论证新取土场地的水土流失影响并明确防治责任。

在土层薄、土源少的地方,应注意保存表土。

(七)水土保持工程典型设计

(1)明确工程等级、防洪标准、稳定要求,并经计算核实。

(2)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均应有典型设计。

典型设计应有文字说明和设计图。

(八)工程量

根据工程布置和典型设计,按照防治分区列表说明各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的数量。

(九)实施进度安排

(1)落实预防保护优先、先挡后弃的施工进度原则。

(2)水保工程实施进度用双线横道图表示(即主体工程进度与水保工程进度对照标示,落实“三同时”的要求)。

(3)水保工程施工要考虑季节性要求。

如植物措施一般安排在春季和秋季。

七、水土保持监测

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19),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

1、监测目的

掌握工程施工期间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措施,促进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协调发展。

2、监测时段

(1)建设类项目监测时段分为施工期和林草恢复期。

林草恢复期通常为1~3年,最长不超过5年。

(2)生产类项目监测时段可分为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

一般监测时段与方案实施时段相同。

3、监测范围和分区

确定水土保持监测范围时,一般情况下,以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作为监测范围。

监测分区可依据防治分区进行划分,为便于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视工程具体情况,再依据行政区或施工标段划分二级分区,提出监测重点区段。

4、监测内容

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监测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水土流失因子监测。

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弃石、弃渣量及堆放面积;项目区林草覆盖度。

(2)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情况以及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

(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主要包括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等。

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水土流失预测,有针对性确定该项目的监测内容,不能依上述内容照搬。

要将监测内容进一步细化,可根据不同监测分区列表详细说明。

5、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

调查监测、地面监测、遥感监测三种。

一般以调查监测为主,结合地面定位观测。

确定监测方法要根据工程特点和不同的监测内容,每种监测内容都要确定相应的监测方法,并说明监测时间和监测频次。

6、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主要以地面观测为主。

监测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形式、降雨、植被覆盖度、土壤等内容;监测点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项目区内具有相同监测内容的类型区;监测点一般按临时点设置,有条件的可设置长期监测点,或依托已有的监测点。

7、监测设计

(1)监测设施。

各类监测设施均应有典型设计。

典型设计应有文字说明和设计图。

(2)计算监测设施的工程量。

(3)确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型号和数量,所需的各类资料。

(4)列表说明监测设施形式和监测设备。

8、明确监测工作的进度安排、监测制度和监测成果要求。

水土保持监测应在主体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予以安排,与各项工程施工同步实施。

八、投资概(估)算

1、价格水平年、主要材料单价、工程单价应与主体工程相一致。

2、编制依据和定额

一般采用《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也可按照建设单位要求采用该行业编制规定和定额,但方案报告书中概(估)算表格应采用《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编制规定》规定的格式。

3、水土保持监测费

(1)监测人工费:

根据监测业务的范围、难易程度及工作条件等,按下列方法之一计算:

1)采用“人·年”的计算方法,根据监测工作量确定所需水保监测人员,目前可按暂按每人每年3.5~5.5万元取费。

2)方案新增水土保持工程监测费,按该工程的1.5%计列;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费用按该部分工程投资的0.2%计算。

监测费用应满足实际监测工作需要。

(2)监测设施土建费和设备及安装费另计。

(3)运行初期和运行期监测费用参照施工期单独计列。

4、水土保持监理费

(1)推荐采用“人·年”的计算方法。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所需水保监理工程师数量,目前可暂按每人每年5万元取费(以后可按照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新标准执行)。

(2)按照水土保持工程的2.5%计列。

监理费应满足实际监理需要。

5、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确定补偿标准,按占压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类型分类计算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不参与其他取费,单独计列。

6、投资概(估)算应有专题报告书。

九、效益分析

1、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计算方案特性表中规定的8项面积和预期达到的防治目标值,说明是否达到了预定的防治目标及取得的效果。

2、生态效益。

定性说明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效益,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保土效益定量分析。

3、经济效益。

简要分析植物措施和土地整治措施等水土保持工程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

十、实施的保证措施

1、工作管理

建设单位应明确水土保持管理机构或人员,专项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协调工作。

2、水土保持投资

建设单位应将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投资列入主体工程概(预)算,明确防治资金来源。

3、后续设计

方案批复后应由具有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4、防治责任

发包标书中应明确水土保持要求,列入招标合同,明确承包商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外购土石料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5、水土保持工程监理

监理机构应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或聘请注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从事水保监理工作。

6、水土保持监测

监测单位应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监测单位按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编制监测实施方案。

监测成果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提交监测专项报告。

7、监督管理

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8、竣工验收

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前应当验收水土保持设施。

验收内容、程序等应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执行。

十一、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本工程的水土保持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结论。

(2)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工程量。

(3)方案编制的结论性意见。

包括6项指标达标情况,对生态的影响、结论等。

(4)对主体工程的总体评价及修正性意见。

(5)在可研阶段,从水土保持角度论证项目可行性。

2、建议

对下阶段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对与本项目有关联的其他工程提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要求。

十二、附件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2、水土保持方案概(估)算报告书

3、水保方案大纲技术评估意见。

4、水保方案编制委托书。

5、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水土保持方案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确认函。

6、水土保持监测、监理承诺书

十三、附图

规范规定的四类图件齐全。

可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图册。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工程总体布置图

3、水土保持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

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图(包括工程位置图和典型设计图)

另外,还应有项目区土壤侵蚀图、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图等。

线状工程还应附平、纵断面缩图。

各类图件均应为CAD图件(矢量图)。

图面清晰、图签齐备。

 

附件1:

填表日期      总编号  年编号                               年 月   日

项目规模  建设地点工程所在省、市、县 

工程等级主体工程的等级 

所在流域流域及某级支流 

工程总投资(万元)   

工程总工期      年 月至 年 月 

责任范围面积(hm2)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  项目建设区(hm2)   

扰动地表面积(hm2)  

  直接影响区(hm2)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  减少水土流失总量(t)   

扰动土地治理率(%)目标值控制率(%)减少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总量 

防治任务及目标地貌类型   

水土流失分区省、市、县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保护区 

水保措施防治面积  治理度目标值 

主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

  

水保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主要类型及工程量

  水土流失背景值(t/km2.a)北方土石山区200 

方案目标值(t/km2.a)目标值 

项目区允许值(t/km2.a)   

控制比(%)目标值 

弃渣场及取料场工程渣场和料场座数、占地面积、取料数量和弃渣量、采取的水保措施及其工程量

拦渣率(%)目标值 

可绿化面积(hm2)   

植物措施面积(hm2)   

植被恢复系数目标值 

林草植被覆盖率(%)目标值 

水保投资总投资(万元)主体投资+新增投资方案新增投资中防治费(万元)   

已实施水保工程投资(万元)主体已列有水保功能投资补偿费(万元)   

本水保方案新增投资(万元)方案新增投资监测费(万元)   

监理费(万元)   

总投资/减少水土流失量元/t其它(万元)   

方案实施期   

方案编制单位  建设单位   

地址  地址   

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负责人及电话   

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邮编  传真/邮编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附件2: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印格式

一、纸张和装订

纸张大小采用A4幅面,插图、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