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512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docx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如何判断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如何判断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

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

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

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

(《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

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4.“者~也”都不用。

如:

①此人力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

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

(《促织》)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

(《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

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

(《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

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

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

“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

(《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

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如:

①举孝康,不行。

(《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

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

“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

“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

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

“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

“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为”,找。

“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

①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

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

如:

①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

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冯谖客孟尝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

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

((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

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

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

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

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

“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

“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

(《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

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

(《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六)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

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察今》)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论语?

学而》)

2.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

“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

如反问的语气较重。

也可译为“莫不是”。

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3.得无……乎?

表测度。

“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

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

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

4.如……何?

若……何?

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

“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

“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

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

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与妻书>)

5.何……为?

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

“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

“为”是语气词。

“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

可译为“为什么……呢?

”“怎么…呢”。

“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

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

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

为什么要攻打呢?

6.……孰与……?

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

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

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

①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7.有所……,无所……

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

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

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

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

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

③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

8.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

“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

可译为:

“(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

如: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

③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

赞同

高中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

古代汉语中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

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一、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二、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译文:

“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

“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

“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

“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

“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译文:

“张良问公道:

‘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

②问女何所思?

(《木兰辞》)译文:

“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

“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

“大王看见了问道:

‘把牛牵到哪里?

’”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使楚》)译文:

“大王问: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

⑥吾谁敢怨?

(《捕蛇者说》)译文:

“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译文:

“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三、

格式: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译文:

“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

(《五人墓碑记》)译文:

“(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蟹龙说赵太后》)译文:

“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

(《论积贮疏》)译文:

“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译文:

“哦!

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苏武传》)译文:

“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

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

“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

“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

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

夜以继日(译:

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

“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

“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

“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

“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

“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译文:

“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

唯利是图(译:

“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

“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

“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

“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

“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

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四、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

“(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

“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

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

“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

“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

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

“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

“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

“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

“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

“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

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

“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

“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

“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

“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

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

“(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

“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

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

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

(《刻舟求剑》)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五、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

(《赤壁之战》)译文:

“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

(《勾践灭吴》)译文:

“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

(《黔之驴》)译文:

“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

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

“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

“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

“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钟山记》译文:

“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

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

“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

“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

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五人墓碑记》)译文:

“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

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译文:

“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

“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