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181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docx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doc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白纸有多长”等环节,就指向了这个问题。

当然,“体验”与“思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完全割裂,“体验”有多充分,“思辨”才会有多深刻。

妥善把握“体验”与“思辨”的整合度,是本课教学调控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一个回形针长约2()。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设计意图:

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1.了解“毫米”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

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

交流得出:

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

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

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2019-05-0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白纸有多长”等环节,就指向了这个问题。

当然,“体验”与“思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完全割裂,“体验”有多充分,“思辨”才会有多深刻。

妥善把握“体验”与“思辨”的整合度,是本课教学调控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一个回形针长约2()。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设计意图:

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1.了解“毫米”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

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

交流得出:

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

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

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2019-05-0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白纸有多长”等环节,就指向了这个问题。

当然,“体验”与“思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完全割裂,“体验”有多充分,“思辨”才会有多深刻。

妥善把握“体验”与“思辨”的整合度,是本课教学调控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一个回形针长约2()。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设计意图:

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1.了解“毫米”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

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

交流得出:

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

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

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2019-05-0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白纸有多长”等环节,就指向了这个问题。

当然,“体验”与“思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完全割裂,“体验”有多充分,“思辨”才会有多深刻。

妥善把握“体验”与“思辨”的整合度,是本课教学调控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一个回形针长约2()。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设计意图:

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1.了解“毫米”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

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

交流得出:

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

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

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2019-05-0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白纸有多长”等环节,就指向了这个问题。

当然,“体验”与“思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完全割裂,“体验”有多充分,“思辨”才会有多深刻。

妥善把握“体验”与“思辨”的整合度,是本课教学调控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一个回形针长约2()。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设计意图:

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1.了解“毫米”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

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

交流得出:

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

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

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2019-05-0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白纸有多长”等环节,就指向了这个问题。

当然,“体验”与“思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完全割裂,“体验”有多充分,“思辨”才会有多深刻。

妥善把握“体验”与“思辨”的整合度,是本课教学调控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一个回形针长约2()。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设计意图:

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1.了解“毫米”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

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

交流得出:

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

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

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2019-05-0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白纸有多长”等环节,就指向了这个问题。

当然,“体验”与“思辨”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完全割裂,“体验”有多充分,“思辨”才会有多深刻。

妥善把握“体验”与“思辨”的整合度,是本课教学调控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一个回形针长约2()。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设计意图:

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1.了解“毫米”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

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

交流得出:

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

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

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2019-05-0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设想】人教版教材中,《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块内容安排在《米与厘米的认识》之后、《千米的认识》之前。

因此,它既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起始课,也不是“长度单位”学习的终结课。

所以,与“前知”沟通、给“后续”铺垫,是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

前测表明,很多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已经知道了“毫米”与“分米”,也大概了解它们的长度模型,但往往不够清晰、不够具体、不够完整,所以,本课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建立“毫米”与“分米”的清晰概念,形成“1毫米”、“1分米”的长度表象。

也就是说,使学生的数学认识由“混沌”到“清晰”是本课的灵魂所在。

对于这类目标的达成,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它需要的是“体验”与“思辨”并行,在体验中感受、积累,在思辨中提炼、内化。

具体到教学流程,如笔者借助“电话卡”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1毫米”,让学生秉持自主比划的“1分米”去估测课桌的长度。

后测显示,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对“1毫米”与“1分米”的模型建构。

但这只是基础,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借助于模型表象来达到“准确估测”的现实目的,从中深入体会“标准长度”的“累积”思想和“相近长度”的“参照”意识。

下述教学过程中“桌面有多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