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224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简单易错题.docx

物理简单易错题

简单易错题——每日一题

第一题:

在2月18日结束的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m决赛中,王蒙以43.048s的成绩夺得中国在本届冬奥会上的第二枚金牌,成为中国冬奥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卫冕的冠军,中国队也实现了这个项目的冬奥三连冠。

短道速滑的比赛场地面积为30m×60m,跑道每圈周长111.12m。

关于王蒙在决赛中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王蒙在决赛过程中的位移是500m

     B.王蒙在短道速滑5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1.61m/s

     C.起跑加速时冰面对王蒙的作用力大于王蒙对冰面的作用力

     D.研究王蒙在短道速滑500m决赛中的动作不能被看作质点

第二题: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θ=30度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N。

答案是:

2/9

难点:

立体的受力图转化为平面图

第三道:

如图,三个质点a、b、c质量分别为m1、m2、M(M》m1,M》m2),在C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b在同一平面内绕c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之比1:

8,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运动一周的过程中,a、b、c共线了____次。

答案:

14次

第四道: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2m,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开始时,a、b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b,然后突然由静止释放,直至a、b物块间高度差为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B.物块b机械能减少了2mgh/3

        C.物块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细绳拉力对它所做的功

        D.物块a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小于其动能增加

答案是:

AB

第五道: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质量为M,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对物块施以水平向右的拉力F,物块m仍能沿斜面运动。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m仍将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块m将沿斜面加速下滑

C.地面对斜面M有向左的摩擦力

D.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M+m)g.

答案是:

B

第06道:

如图所示,倾角37o,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S=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o=0.6,cos37o=0.8,g取10m/s2),下面正确的是:

A、木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2m/s2

B、木块与斜面的摩擦因数μ=0.5

C、地面给斜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斜面对地面的压力70N

答案是:

ABC

第07道:

照明供电线路的路端电压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

可是我们在晚上七、八点钟用电高峰时开灯,电灯比深夜时要显得暗些。

这是因为用电高峰时     (      )

A.总电阻比深夜时大,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小,每盏灯两端的电压较低

B.总电阻比深夜时大,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小,通过每盏灯的电流较小

C.总电阻比深夜时小,供电线路上的电流大,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较大

D.供电线路上的电流恒定,但开的灯比深夜时多,通过每盏灯的电流小

答案是:

C

第08道:

如图所示,空间有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匀强电场。

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长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

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处于水平位置。

现用一个外力将小球沿圆弧缓慢地拉到最低点,此过程小球的电荷量不变。

则该外力做的功为     (     )

A.mgL         B.mgLtanθ        

C.mgLcotθ    D.mgL/cosθ

答案是:

C

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的水平分力就是mgcotθ。

电场力和重力做功!

电场力竖直方向与重力成平衡力,水平分量是它们的合力,乘以L

即可!

第09道: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今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θ角不变,使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

(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答案是:

C

显然,没有力的时候,静摩擦是0.逐渐增加时,必然有静摩擦力平衡F的水平分量,同时对地面压力减小;当物体滑动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而压力在减小,所以这时滑动摩擦力开始减小。

所以先大后小。

第10道:

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

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              D.F的功率不变

答案是:

AC

第11道:

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

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

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

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

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

答案是:

C.

而D项只说了电场力做负功、不排除外力对它做了正功,总功为正功.

第14道:

如图所示,关闭动国的航天器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A处对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空间站绕月轨道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周期为T。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题中条件可以求出月球质量

B、航天器由C至A做加速运动

C、航天器在A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

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求出航天器在空间站所在轨道绕月球运动时,航天器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答案是:

D

第十五道:

如图所示,具有一定质量的小球A固定在轻杆的一端,杆的另一端挂在小车支架的O点,用手将小球提起使轻杆呈水平,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放手使小球摆下,在B处与固定在车上的油泥撞击后粘合在一起,则此后小车的运动状态是(      )

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

C.静止不动D.无法判断

答案:

选C,因为这一题已经说明粘合在一起,则此后小车的运动状态

动量守恒应该选择C。

第16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

B.氨原子跃迁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C.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

D.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答案是:

D。

第17道:

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

(   )

答案是:

AD。

第18道:

地球赤道上有一个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同步卫星所受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

A.F1=F2>F3                                B.a1=a2=g>a3

C.v1=v2=v>v3                            D.ω1=ω3<ω2

答案是:

D

要知道3点就行了,一是同步卫星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二是v=根号下GM/(r^3).w=根号下GM/r,三是太空中做匀速圆周的物体有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而在地球表面的物体万有引力大多提供重力

第20道: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b两部分。

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

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

答案是:

BD

因为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

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稀薄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

稀薄气体扩散体积增大,压强必然减小。

BD正确。

第21道:

M、N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M点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由M点运动到N点,其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在N点动能小于在M点动能

B、N点电场强度小于M点电场强度

C、若作该电子运动的v-t图像则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大

D、电子运动的轨迹为曲线

第21道答案是:

B

A选项肯定错了!

在M点动能为零,不可能比零更小的啦!

B选项: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变化量ΔEp=Eq*x,可看出图像斜率对应的是力F,即从斜率可以看得出电场强度E,由图可知E越来越小,因此B正确,C选项错!

D不一定是曲线!

或者引用上楼lliiqiang的解释:

A脑残才选它,M出是静止,怎么可能有动能

B是正确的,因为当向N运动时,相对于位移,电势能变化率越来越小,也就是说电场力变小,电厂强度变小

C像上面说的,电场力变小,加速度变小,速度斜率变小

D不一定因为可能电场力是同一个方向,只不过大小不断变化,所以电势能变化是个曲线。

第22道:

凸透镜的弯曲表面是个球面,球面的半径叫做这个曲面的曲率半径,把一个凸透镜压在一块平面玻璃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下图),从上往下看凸透镜,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圆环状条纹,这个现象是牛顿首先发现的,这些环状条纹叫做牛顿环,下列关于牛顿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环是凸透镜折射造成的

B、牛顿环是由凸透镜两个表面反射光干涉造成的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观察到的圆环状条纹间距变大

D、如果换一个表面曲率半径更大的凸透镜,则观察到的圆环状条纹间距变大

答案是:

D

选D。

它们是由球面上和平面上反射的光线(或者说是空气层)相互干涉而形成的干涉条纹。

用紫光照射时,是观察到的圆环状条纹间距变小。

第23道:

如图所示,本盒内放置一小球,小球恰与木盒各面相接触,现给木盒一向上的初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木盒底部对小球有弹力作用

B.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木盒顶部对小球有弹力作用

C.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木盒顶部对小球有弹力作用

D.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木盒底部对小球有弹力作用

答案是:

C、D。

第24道:

面积很大的水池,水深为H,水面上浮着一正方体木块。

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水的1/2,质量为m。

开始时,木块静止,有一半没入水中,如图所示。

现用力F将木块缓慢地压到池底。

不计摩擦。

这个过程中()

A、木块的机械能减少了mg(H-a/2)

B、水池中水的机械能不变

C、水池中水的机械能增加了2mg(H-a/2)

D、水池中水的机械能增加了2mg(H-5a/8)。

答案是:

AD。

第25道:

在竖直平面内有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