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docx
《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有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并着重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形式。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指导游戏。
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性和可变性。
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幼儿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规程》和《纲要》确定了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教学活动的地位,将游戏融入到幼儿园的各个教育领域,是对其价值的充分肯定。
由此意义出发,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幼儿游戏,并在日常生活中、集体教学中为幼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支持与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游戏活动的概述
一、什么是幼儿游戏活动?
(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幼儿的游戏活动)
幼儿游戏是幼儿自主参与、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情节是虚构的、内容角色来源于生活;其特征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其定义是幼儿喜爱的、积极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基本活动,是现实生活反映的活动。
二、幼儿园为什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除了刚才介绍的《规程》和《纲要》中对幼儿游戏重要性的阐述,现推行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同样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以“幼儿为本”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我们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游戏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其价值体现有:
1.游戏促进了幼儿身体发展。
发展运动技能、锻炼肢体肌肉动作、增强适应能力。
2.游戏促进了幼儿认知发展。
(1)感知能力得到提高。
(2)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4)想象力得到发展。
3.游戏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提供社会交往机会、学习各种社会角色、摆脱自我为中心。
4.游戏促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
5.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初级的学习行为。
三、幼儿游戏的类型
幼儿游戏的类型多样,因不同的分类依据而不同。
比如:
◆按认知理论分(皮亚杰):
1、实践性游戏(机能性游戏)幼儿反复练习感知觉动作。
如:
反复地丢拣玩具或物品
2、象征性游戏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
如:
用小篮代替汽车方向盘、“假装咱们受了伤”
3、有规则游戏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的情节。
如:
体育游戏、棋牌游戏等
◆按社会行为分(美国帕顿):
1、无所事事幼儿不在玩,而是在东游西逛,玩弄自己的身体,或从椅子上爬上爬下,再就是注视着某些事情或发呆。
2、单人游戏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兴趣集中在自己的活动上,不在意周围其他伙伴的活动。
3、旁观行为关注着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偶尔搭话或提问,但始终不加入到游戏中去。
4、平行游戏幼儿单独游戏。
玩具材料与其他人相类似,看起来好像是在一起玩,其实幼儿是在同伴旁边玩。
5、联合游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中出现相互模仿的行为,但没有具体目标进行组织,是凑在一起玩。
6、协作游戏形成小组做游戏。
游戏中有分工和协作,有共同的目的和方法,通常会有一两个孩子组织指挥。
◆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前苏联学前教育学):
1、创造性游戏
(1)角色游戏:
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2)结构游戏:
利用积木积塑、沙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游戏。
(3)表演游戏:
按照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2、有规则游戏
(1)智力游戏:
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增进知识、发展智力。
(2)体育游戏:
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的游戏。
(3)音乐游戏:
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
(4)娱乐游戏:
以娱乐为主的游戏。
◆按幼儿对游戏的体验分(比勒):
1、机能游戏
幼儿反复做某个动作或活动以示快乐和满足。
2、想象游戏
模仿周围成人的某些行为,再现成人生活的游戏。
3、接受游戏
幼儿通过看电视、听故事而获得乐趣的活动。
4、结构游戏
幼儿用积木、粘土、沙或纸制品制作物品,进行造型活动。
◆我国目前常见的分类有创造性游戏和教学游戏。
我们来看看示意图。
比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属于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音乐游戏、数学游戏就是教学游戏。
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化就是将教学融入到游戏之中,用一种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学到知识。
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
今天我们主要来分享这方面的内容。
(一)体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体育游戏是由走、跑、跳、平衡、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组成,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情节和比赛因素,是综合了运动、游戏和指导三个要素的身体练习活动。
1.体育游戏的内容
◆以基本动作为主线的游戏内容
1)根据基本动作确立相对应的身体素质培养。
2)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顺序和游戏目标选择内容。
3)划分难度等级。
◆以游戏性质为主线的游戏内容
1)模仿性体育游戏
2)竞赛性体育游戏
3)有主题情节的体育游戏
4)球类体育游戏
5)躲闪类体育游戏
6)民间体育游戏
◆以游戏器械为主线的游戏内容
1)常规器械
2)传统民间器械
3)感觉统合器械
4)自制废旧器械
5)直接可利用的废旧器械
2.体育游戏的指导原则
1)经常性原则
体育游戏不能仅仅安排在集中教育活动时间内开展,应根据体育游戏的不同类别和特点,灵活、机动地将其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和自由结伴开展游戏活动。
2)安全性原则
A考虑游戏范围、场地布置、参与人数、游戏器械的可靠性等。
B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形成安全意识。
C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适量的运动。
D动静交替
E注意因人施教
3)多样性原则
A设计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情境
B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C专业的教师
4)发展性原则
尊重幼儿自身的动作发展顺序,考虑孩子发展的差异性,注意身体各部位基本运动功能的全面协调发展,避免单调的身体运动专项训练,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3.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的指导要点
小班
在体育游戏中的表现:
1.体力较弱。
2.基本动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动作缺乏协调性和准确性。
4.喜欢模仿,但注意力不集中。
5.对游戏动作、角色、情节感兴趣,对结果不大注意。
6.集体观念、纪律、配合、协调能力较差。
体育游戏的指导要点:
1.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情境。
2.游戏情节要简单,角色要少。
3.游戏规则要简单,易于遵守。
4.游戏中的基本动作练习的类型要少,最好只有一种。
5.主要角色一般由教师担任。
中班
在体育游戏中的表现:
1.体力比小班有增强。
2.动作协调性、平衡能力有明显进步,能辨别方向。
3.有信心完成一定难度的动作。
4.注意力易集中,能控制自己,在成人的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
5.喜欢有情节、角色、追逐性的游戏。
体育游戏的指导要点:
1.游戏情节可多样化,适当增加游戏角色。
2.可进行多种动作的游戏。
3.尝试简单的竞赛性游戏。
4.引导幼儿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大班
在体育游戏中的表现:
1.身体状况更强壮,体力更充沛。
2.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动作的基本要领。
3.动作协调有力、灵活自如。
4.开始具有组织游戏的能力,责任感、控制力和专注力逐步提高。
5.喜欢挑战性游戏,关注游戏的胜负结果。
体育游戏的指导要点:
1.增加竞赛性的游戏。
2.游戏动作增多,难度也可增大。
3.游戏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复杂。
4.可接受语言讲解。
5.增加游戏的复杂程度,可在游戏中加入更多的任务要求。
(二)音乐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1.音乐游戏的结构和内容
◆自娱性音乐游戏。
是指幼儿自发产生的,没有目的,没有功利性,纯粹的自然游戏。
如:
自发的表演唱、自编的舞蹈、自由的表演等
◆教学性音乐游戏。
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设计并组织的专门性音乐游戏。
1)听力游戏
听力游戏是以丰富幼儿对声音的听觉印象,提高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对声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特征的分辨能力为目的的音乐游戏。
2)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是指以唱歌形式开展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享受歌唱的乐趣,培养音乐感受力,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3)韵律游戏。
韵律游戏是指幼儿在音乐或歌曲的伴奏下,随着节奏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舞蹈动作。
4)节奏游戏。
节奏游戏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方式来锻炼幼儿节奏感的游戏。
2.音乐游戏的指导原则
1)随机性原则
应当在自然的状态下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趣味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富有童趣的音乐游戏。
3)活动性原则
应采用多样化活动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形体表现欲望。
4)主体性原则
应充分关注到幼儿喜欢参与和乐于表现的特点,让每个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来。
3.音乐游戏的指导要点
1)做好充分的游戏准备
教师应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目标来设计游戏,确立好游戏主题,研究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为幼儿准备充足的道具。
2)有效发挥教师的角色影响
跟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教师的角色应随着游戏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变化。
要善于利用游戏性语言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应为幼儿提供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的音乐示范。
3)合理地调控幼儿的情绪
要求教师能够将幼儿群体的情绪保持在一个适度的兴奋水平上,有效地避免兴奋点的转移或扩散。
4)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
教师应有效地利用音乐优美的韵律所创造出的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各年龄段幼儿音乐游戏的指导要点
小班
幼儿音乐游戏的具体表现:
1.有强烈的情感依附要求。
2.具有“吸收和感觉”的学习特点。
3.主要靠倾听积累音乐感觉和经验。
幼儿音乐游戏的指导要点:
1.给幼儿多听音乐的时间,但不要过长,内容要经常变化。
2.要运用身体语言与幼儿交流,表情、眼神要亲切。
3.在集体游戏时允许各班幼儿玩自己的游戏。
4.选择重复的游戏形式。
中班
幼儿音乐游戏的具体表现:
1.有初步的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和积累,更喜欢音乐游戏活动,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2.小肌肉群动作能力比小班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能够较熟练操作盒使用物体,也有兴趣探索各种打击乐器。
幼儿音乐游戏的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的选择,采纳幼儿的意见并将其运用到活动中。
2.要为幼儿的动手操作和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和机会。
3.为幼儿提供同伴间合作和配合的机会。
大班
幼儿音乐游戏的具体表现:
1.自主控制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接受挑战的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不满足于较简单的游戏活动,有设计、组织游戏的需求和能力。
幼儿音乐游戏的指导要点:
要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的创意,采纳幼儿的建议,为幼儿自主游戏创造条件。
(三)语言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语言游戏是指以语言要素为载体,以兴趣为本位,从而达到娱乐或教育教学等目的而非交际目的的一种语言活动。
1.语言游戏的内容
◆音能游戏
1)发声、听音、辨音的游戏。
A发声游戏。
(特别适合小班)
B听音、辨音游戏。
C易发错音和较难发音游戏。
2)声调的练习
A纠正方言的游戏。
B语调的游戏
◆词能游戏
1)名词游戏
2)动词游戏
3)形容词游戏
4)代词游戏
5)量词游戏
6)反义词游戏
7)礼貌用语游戏
8)成语游戏
◆句子游戏
1)句式游戏
2)缩句和扩句游戏
3)对话游戏
◆故事等其他游戏
◆识字、阅读游戏
2.语言游戏的指导原则
1)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2)体验游戏过程与提升语言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3)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4)肯定性评价与建议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3.各年龄段幼儿语言游戏的指导要点
小班
幼儿语言发展的状况:
1.注意和记忆时间短暂。
2.处于牙牙学语状态,词语贫乏,语音不准。
3.语句不完整,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
4.喜欢模仿、重复别人的语言。
5.喜欢听和谐、悦耳的声音,有与他人交谈的意愿。
6.能听懂简单的指令。
幼儿语言游戏的指导方法:
1.关注幼儿情感,设定幼儿熟悉而有趣的游戏情节。
2.游戏情节使用富有儿童特点的重复性语言。
3.游戏内容以练习发音和听音能力的游戏为主。
4.丰富幼儿的词汇,教幼儿学习说完整的句子。
5.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尽量使用正确的发音、丰富的词汇、规范的语法。
中班
幼儿语言发展的状况
1.语言器官已发育成熟,已具备正确发音的生理条件。
2.说话欲望比小班强烈,喜欢与同伴和成人交流。
3.能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倾听。
4.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5.词汇量比小班时有大幅度增加,在交流中开始出现复杂的词汇,但不准确、完整。
幼儿语言游戏指导方法: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2.培养幼儿清楚地吐字,学习调整声音的强弱,富有表现力地讲话。
3.按原有的语言范例添加、更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
4.培养倾听习惯。
5.用暗示方法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
6.学习正确运用各种动词,练习运用形容词来描述事物。
大班
幼儿语言发展状况:
1.词类范围扩大,对词义理解加深,能掌握一些抽象、概括的词。
2.有较好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和别人交谈时,用词交恰当。
4.能完整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或围绕一个主题编故事。
5.不仅能熟练地运用简单句,而且还会使用各种复合句,能够用连接词来连贯、有条理地进行独立讲述。
6.成人的语言修养、讲述的技巧、语言的感染力等因素成为幼儿语言模仿的对象。
幼儿语言游戏指导方法:
1.利用各种条件间接帮助幼儿完成游戏。
2.教师要成为观察者、评价者。
3.加强对幼儿日常生活语言的指导。
4.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
(四)数学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数学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创设一定的游戏环境,巧妙地借助游戏情节,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通过生动有趣、具体直观的操作手段,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依托游戏来实现,以激发幼儿相互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与好感,是数学启蒙的有效途径。
1.数学游戏的内容
◆操作性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它也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情节性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和角色,特别适合于年龄小的幼儿。
通过游戏情节的安排来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竞赛性数学游戏
带有竞赛性质的数学游戏更适合于中、大班,不仅能满足幼儿的竞赛、好胜心理,而且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运动性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指寓数学概念或知识于体育活动之中的游戏。
◆口头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不用直观教具,只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游戏。
◆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强调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强调幼儿对数、形知识的充分认识。
◆数学智力游戏
这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为主的游戏,适用于大班。
2.数学游戏的指导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应将数学经验与概念隐藏在游戏的材料和规则中。
2)趣味性原则
游戏情节的设计必须富有童趣。
3)差异性原则
游戏必须符合幼儿的个体差异。
4)互动性原则
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
3.数学游戏的指导要点和方法
◆数学游戏的指导方法
数学游戏的导入
1)从生活经验引发思考
2)巧妙运用生活情境
3)设置挑战性任务
数学游戏中的语言
1)准确表述
2)有效提问
◆各年龄段幼儿数学游戏的指导要点
小班
幼儿数学游戏的具体表现:
1.单一行动,独自玩,喜欢独占玩具,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玩具。
2.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喜欢最熟悉的生活内容的游戏。
多半是与手中的玩具进行交流,而不是与同伴交往。
3.愿意与身边的伙伴玩重复多次的游戏。
幼儿数学游戏的指导要点:
1.提供数量充足的相同玩具,能够满足幼儿独自操作玩具的需求。
2.提供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操作材料,材料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能够引起他们操作兴趣。
3.活动时间灵活,地点随意,内容自主,环境开放,可在区域中让幼儿进行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中班
幼儿数学游戏的具体表现:
1.游戏内容和情节与小班相比更加丰富多彩。
2.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不长,求知欲望比较旺盛,在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身边奥秘的兴趣日渐浓厚。
3.思维方式是简单的具体形象思维。
4.渴望与同伴交往,但缺少交往技能,经常产生纠纷。
幼儿数学游戏的指导要点:
1.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置身于数学游戏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2.营造适合幼儿自主学习的环境,按照数学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投放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
在材料提供中,注重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物品。
3.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参加创造活动,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培养幼儿专心致志的品质,树立其自信心。
4.鼓励幼儿大胆交往,学习与别人合作。
大班
幼儿数学游戏的具体表现:
1.游戏的主题与内容都更加新颖、有创意。
2.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迅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会运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
3.处于合作游戏阶段,能与同伴一起有计划的游戏。
4.会协商解决简单的问题。
幼儿数学游戏的指导要点:
1.数学学习生活化,教师应当注意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导幼儿学习。
2.幼儿动手能力增强,要多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创造一定的空间。
3.活动过程中以小组的形式培养幼儿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观察幼儿,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帮助幼儿找到简单易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简单了解这几种教学游戏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其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它能有效地调动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整个儿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必须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幼教同仁的重视。
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在针对幼儿游戏的内容以及指导这块就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接下来我园老师将会为大家带来集体教学活动以及现场游戏互动,从中大家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和发展,谢谢大家!
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的学习活动。
而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化就是将教学融入到游戏之中,用一种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学到知识,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
寓教育于游戏中,能较好地完成目标,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了相关经验。
幼儿园的教学和游戏都是不可替代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呢?
我们认为要实现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首先必须在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的性质及其价值的基础上,依据社会需求、教育资源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以游戏为载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循序渐进地进入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
而不是片面化的认为,在一节教学活动后牵强的加入个别游戏,那就是游戏化的教学了。
在教育实践中,如若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幼儿游戏就会成为“游戏幼儿”,教学活动也会由于搞形式化的一套而变得低效或无效。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作用具有互补性,这两者的优化整合能使整个的幼儿教育变得完善,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
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由活动,但是在幼儿园它从来就不是作为自发自为的活动存在的,而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正确认识游戏、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着大量的学习活动,因此应当被纳入教学指导的范围。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幼儿园教学应当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以游戏为基本途径。
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且还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
游戏不仅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的重要途径,而且,游戏也具有生成课程的重要功能,根据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与需要,教师可以结构新的课程,使课程自然生成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
因此,我们应该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幼儿园游戏、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
举例(李敏活动中角色扮演游戏的意义)或是视频案例
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大量讲授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如要求学龄前儿童会背多少唐诗,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位的加减法等。
有的幼儿园用教会孩子多少学科知识来扩大知名度,而家长也多以孩子识了多少字或会多少算术题来评判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游戏化的活动就是避免这些小学化错误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幼儿园特有的教学。
总之,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是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环节。
而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指导游戏需要我们的童心、细心和耐心,更需要我们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