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684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docx

四年级数学7单元教案文档

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忠窑小学沈正辉

第1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二、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

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

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

4.反馈后板书:

A=1J=11Q=12K=13

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

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教学例一

1.个问题之前,朱老师想知道通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

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

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朱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

4.反馈后说:

如果我比他大20岁,那我今年多大?

你怎么知道的。

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当他1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2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12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A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在这,A表示什么?

A+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

还体现出朱老师和他年龄间什么关系?

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

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

(任何一个自然数)

如果,用b表示朱老师的年龄,那么,该同学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

当朱老师60岁时,该同学几岁?

(三)教学例二

说到年龄,我记得在你们大时学过的一首青蛙绕口令,你还记得吗?

(全班齐说)

也许你在下面可以说的很好,今天,谁敢当着全班同学来表演一下?

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可以说得又快又好又准确。

(学生表演)

你能说的这么好,你有什么窍门没有?

给大家说说。

(具有倍数关系,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多,眼睛数是嘴数的2倍,腿数是眼睛数的2倍(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继续问: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那两只、三只、四只、五只、十只、100只、1000只、2497只、一堆呢?

下面请你任意确定青蛙的只数,以最快的速度将数量关系表填充完整。

青蛙(只)

嘴(张)

眼睛(只)

腿(条)

 

 

 

 

 

 

 

 

 

 

 

 

 

 

 

 

 

 

 

 

谁能想个办法,把所有同学说的青蛙只数全包括进去?

(学生反馈,用字母,教师板书)

他说用字母()表示,还可以用别的吗?

这里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用一个字母来代替?

(表示青蛙的只数,由于青蛙的只数可以是1、2、3、4、5……不能确定,所以用一个字母来代替。

用字母代表青蛙的只数,那它都能代表几呀?

现在你们已经同意用字母来代表青蛙的只数了,那青蛙的嘴数、眼睛数、腿数呢?

请你填在数量关系表

(2)里。

青蛙

(只)

(张)

眼睛

(只)

(条)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如)

青蛙嘴眼睛腿

xx2×x4×x

师:

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x代表青蛙的只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根据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它就有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

那咱们来对比一下表

(1)和表

(2),你看到了什么?

(相同点:

意思相同

不同点:

①表

(1)用数字表示,表

(2)用字母表示

②表

(2)更简明)

看咱们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吧!

现在谁能用最快的方法说出青蛙的绕口令?

(x只青蛙,x张嘴,2乘以x只眼睛,4乘以x条腿)

看咱们大家经过讨论之后,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如此简单

(四)、练习应用。

1.书上第1、2题。

(集体完成)

2.书上第3、4、5、题。

(先独立完成,再校对)

3.说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6人,到站后下车a人。

“36-a ”什么?

(2)四年级种树120棵,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多种X棵,“120+X”表示什么?

(3)学校买来X个小足球,每个24.5元,“24.5×X”表示什么?

(4)甲乙两地相距8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X小时。

“86÷X”表示什么?

4.以我们班有a个男生,b个女生,且a>b。

小组合作,看看哪组找到的含有字母的算式多,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

做《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组一架天平、砝码、标有重量和没标重量的实物若干

2.每组准备4个透明盒子、一盒火柴

3.练习纸、表格每位同学各一份

盒子数量

火柴数量

方程

每盒火柴数

备注()

4.电脑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方程

1.活动一:

认识等式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

每组同学桌上有许多实物和一架天平,请用标有重量的实物若干放入天平左右两边托盘里,使天平两边保持平衡,并写出算式。

②组汇报结果

③引导“等式”,并加深理解

提问: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根据回答(板书:

“等式”)

2.活动二:

认识方程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把标有重量的一个实物换成没有标重量的实物,天平发生什么变化?

再用砝码去使天平平衡,并写出算式。

不知道重量的实物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②组汇报结果

③组讨论:

两次所写的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汇报结果:

第一次写的等式中等号两边的数都是已知的。

第二次写的等式等号两边的数有的是未知数(板书“未知数”)

引导得出方程:

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指第二次写的等式)根据回答指出: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

方程)

3.活动三:

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

随意地把其中一已知重量的实物换成另一已知重量的实物,看天平的变化情况,并写出算式。

②组汇报结果

③理解什么是方程

(二)认识方程的解

1.游戏:

猜一猜

①游戏规则:

每组同学用4个透明容器,其中一个同学将若干根火柴放入若干个盒子中,放好后写出一个方程,再让其他同学猜一猜ⅹ的意义和ⅹ等于几?

②教师示例,边讲边操作,边填表。

(我们用6根火柴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方程是2ⅹ=6,ⅹ是每盒3根。

盒子数

火柴数

方程

每盒火柴数

备注

2

6

2ⅹ=6

3

③组活动,汇报结果

④实物投影填表

三、练习与反思

1.判断题。

(是方程的画√)

8-2ⅹ=6()6+ⅹ>13()

143ⅹ=286()40÷ⅹ=2()

30-20=10()ⅹ+y=15()

2.看图列出方程

3.用方程表示

⑴我的岁数加上12是22岁,我有多少岁?

⑵我的岁数的4倍是44,我有多少岁?

四、引导学生小结和质疑

引导: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习新知识后有什么新想法?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天平游戏一(等式的性质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让学生经历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学习过程。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在探索发现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天平)师: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

(天平)这节课咱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游戏中可隐藏着不少规律呢!

想做这个游戏吗?

让我们共同进入“天平游戏

(一)”,探索游戏中的奥秘!

揭示课题:

天平游戏

(一)

  

(二)、操作观察,感知规律

  1.想一想:

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生说)

  2.(演示:

先在天平左边放入5克砝码,再在天平右边放入5克砝码)问:

你发现了什么?

能用等式表示出来吗?

  3.(继续演示:

在天平的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问:

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4.(演示:

左侧放入的砝码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入10克砝码,天平平衡。

)你能用等式表示出天平两边平衡的状况吗?

追问:

x=10,既是一个等式,又是一个?

  5.(继续出示:

天平的左侧又加上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5克砝码。

)能用方程表示出来吗?

  6.师:

通过上面的操作、观察,(出示教材91页第一组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思考后小组交流)[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更多数学教案]

  7.生汇报:

天砰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课件出示)

  (三)、提出假设,验证规律

  1.师:

同学们推想一下,要使天平左右平衡,除了在两侧加上相同的质量,还可以进行怎样的操作?

(“天平两边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

  2.这名同学的推想正确吗?

我们来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91页第二组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明他的推想是否正确。

  (生结合图说明)出示:

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平衡。

(齐读)

  2.师:

通过上面的两组天平游戏,我们写出了四组等式,(课件出示)你能总结出关于等式的规律吗?

(自己想一想,说一说)指名生说,师随机板书: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强调:

这就是等式的性质。

(板书)问:

在这个性质中,你认为哪些词语很关键?

(生说)

  (四)运用规律,解方程

  1.师:

我们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能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是多少。

  2.(出示插图)看图列方程。

  3.同学们试一试,求出y+8=10中的未知数y。

  ①直接算

  ②用等式的性质

  a、学生说出解方程的过程,师随机讲解、板书。

追问:

为什么两边都要减8,依据是什么?

刚才我们在做什么?

(求未知数y的过程)对!

求未知数y的过程也叫做解方程。

  b、介绍方程的书写格式。

  c、引导学生对方程进行检验。

  (五)练习

  1.尝试应用。

完成91页“试一试”:

求未知数x,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X-19=23+n=5

  2.判断并改错

  X+2.1=4

  解:

X+2.1-2.1=4-2.1

  X=2.9

  n-3=2

  解:

n-3+3=2+3

  n=5

  3.解方程x–9=5t+0.6=1.8

  4.发展练习

  ①列方程并求出未知数X。

  X加上5等于11

  X减3的差是6

  ②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X=5。

  □+X=13X-□=2

  (六)全课总结

  师: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天平游戏

(一)等式的性质一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y+8=10

  解:

y+8-8=10-8

  Y=2

  检验:

2+8=10

(七)作业:

做《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天平游戏二(等式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不为0的)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材分析〗

在“天平游戏

(一)”的学习基础上,本节教材直接提出问题:

“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

”让学生思考、猜想,交流各自的想法。

然后,在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师:

昨天我们学习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今天,我们接着探讨等式的性质。

2.知识导入。

求未知数x.

x+17=36x-4.5=6.8

二、探讨解方程的规律

1.推想。

师:

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

(小组讨论)

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2.验证。

师:

既然我们有两种不同的答案,那我们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好吗?

请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天平。

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5克的砝码,天平两边平衡。

用算式表示:

x=5

左侧加两个x克砝码,右侧也加两个5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

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

天平仍然平衡,用算式表示为:

3x=3×5。

师:

如果左侧加六个x克砝码,右侧也加六个5克砝码,还会平衡吗?

(平衡)

师:

通过你们的实验和所列的算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以上的规律?

生:

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

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还会成立吗?

下面同学们用天平验证一下好吗?

师:

刚才我们验证后知道,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三、小结

师: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两个规律,谁能把这两个规律概括为一句话呢?

生1:

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

等式两边能同时除以0吗?

0能做除数吗?

 生2:

0不能做除数。

师:

那我们应该怎样修改呢?

 师3:

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不为0的)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

五、拓展思维

有8个大小完全一样的球,其中一个是次品,已经知道次品球比其他球稍微轻一些。

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称几次可以找到这个次品球?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做《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猜数游戏(解方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方程

通过淘气和笑笑做猜数游戏,引出用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探索方法。

1、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猜数游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鼓励学生探索游戏的奥秘,列方程解决。

对于解设和答题,只要能说清楚即可。

2、如果淘气想的数为x,那么2x+20=80,x=30

也可以这样写:

解:

设这个数是x

2x+20=80

2x=60

X=30

三、解决问题

1.在解第二个方程时,学生可能感觉到直接猜出结果不太容易,从而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得普适性。

2.列出的方程可以是:

3x+3.6=11.4

3.列出的方程可以是:

2x+40=60,50-5+4x=61,5x+7=42

4.引导学生学会看“线段图”,列出的方程可以是:

3x+200=2000,4x+1400=11000

四、总结

五、作业:

做《同步练习》。

板书:

解:

设这个数是x

2x+20=80

2x=60

X=30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邮票的张数(解方程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P96-97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得意义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通过一家人在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要求学生根据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二、探索方法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并起来就是4个x”

解:

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

姐姐有135张邮票,弟弟有45张邮票

想一想

可以仿照例题解答

三、解决问题

2、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方程一:

设岚岚x岁,妈妈的年龄是6x岁,x+6x=35

方程二:

设岚岚x岁,爸爸的年龄是7x岁,7x-x=30

3、可以列出方程:

30x=600

4、设x后,钟状菌的高度可以赶上竹子。

列出方程:

25x-4x=31.5

板书:

解:

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

姐姐有135张邮票,弟弟有45张邮票

四、总结

五、作业:

做《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图形中的规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P100-101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2.通过摆图形,找规律的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摆图形,找规律的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展新知

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寻找所摆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方法

1、鼓励学生从图形、数等多种角度寻找关系,并加以对应,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

并将这一关系用算式表达出来,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来:

2n+1。

(1)2×26+1=53(根)

(2)2n+1=63,2n=62,n=31,能摆31个三角形

2、通过列表、观察图形找出正方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列出算式来表示需要小棒的根数,从中发现规律。

在每个算式中,都有加1,一个正方形3×1再加1;2个正方形3×2再加1;3个正方形3×3再加1,从而推出n个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数是:

3n+1。

(1)3×12+1=37(根)

(2)3n+1=46,3n=45,n=15。

能摆15个正方形。

三、解决问题

利用上面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方法,找出摆八边形的规律

(1)、摆一个八边形,需要7×1+1=8根小棒,摆2个需要7×2+1=15根小棒,摆3个需要22根小棒

(2)摆n个八边形需要7n+1根小棒。

四、总结。

五、作业:

做《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