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1305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docx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一含答案

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全真模拟卷

(一)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áo)挟持(xié)炽热(chì)矫揉造作(jiāo)

B.酝酿(niàng)豢养(huàn)哺育(pǔ)铢两悉称(chèn)

C.狡黠(xiá)契合(qì)愧赧(nǎn)舐犊之情(shì)

D.抽噎(yē)遒劲(jìn)拙劣(zhuō)茅塞顿开(s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详云宵入目三分轻歌曼舞

B.服侍帐蓬语无伦次眼花潦乱

C.震撼喧闹重峦叠嶂持之以恒

D.妥帖狡辩惊慌失错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

火神山医院从1月23日筹建以来,到2日完工整10天。

10天时间,一座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正式落成。

这是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实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泰山压顶不弯腰,危机来临有定力。

越是在艰难困苦和重大斗争之时,越是能充分理解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的道理。

A.宣称深刻深切

B.宣布展现深刻

C.宣告展示深刻

D.宣布展示深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家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中式服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而且百年的传承从未间断。

B.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科学家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

5.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B.①②③⑤④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⑤③④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般是用韵的。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2)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

(3)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5)《桃花源记》中展现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景象的句子是:

,。

(6)当我们登上苍山,放眼望去,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此时会想起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

(一)(抗击疫情)综合学习(5分)

根据下列资料,完成8-9题。

材料一:

2003年SARS期间,面对恐慌的群众、甚至是恐慌的医护人员,钟南山说:

“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

”他以身作则和自己的同仁说: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2020年,当我们再一次面临疫情的考验时,钟南山再一次成为了一名“逆行者”。

1月18日,他一边告诉群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挤在高铁餐车的一角,昼夜兼程地赶往武汉。

钟南山就像一针镇静剂一样,不管是在17年前的SARS中,还是在17年后的今天,他都是最受欢迎的全民英雄!

材料二:

80岁的海派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韩天衡在朋友圈晒出一件别具意义的新作--钟南山院士的姓名印章。

韩天衡先生解释,他一般不主动刻章,但近日被钟南山先生刷屏,又从新闻上了解到钟南山院士所言所行,为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所以篆刻一枚,待疫情平息时转赠给钟南山院士。

(图为韩天衡朋友圈)

材料三:

对于钟南山院士的所作所为,人民日报微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8.请给材料二拟写一则新闻标题。

(不超过20字)(2分)

9.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请你给最美的逆行者-钟南山院士拟写一则颁奖词。

(3分)

(二)名著阅读。

(3分)

题目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遭白匪追逐造反者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的由来在长沙的日子苏维埃运动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同红色农民谈话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真正的”红军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游击战术红军战士的生活

(有删节)

10.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

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

A.毛泽东B.周恩来C.彭德怀

(三)汉字书写(2分)

11.请把下面书法作品用简体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三.阅读(8-26题,共40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4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2.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2分)

13.试分析这首诗歌,通过描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登山里许,飞流汨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峰。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曲真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

地名。

②幔亭峰:

山峰名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略无阙处阙:

(2)登山里许许:

1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

16.【甲】文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7.【甲】【乙】两文都写“山水之景”,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写作顺序有何不同?

(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10分)

人也是“路”走出来的

何冠军

①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

其实,换个视角思考,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也是“路”走出来的。

②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

人们每天所走过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视野范围、认知角度、思考方式。

可以说,道路如同“压模”一般,于无声中在个人身上留下印记,并塑造着我们的处事态度、行为习惯。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不易察觉却客观存在。

③因此,走什么样的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选择,也体现为人对道路环境的理解和认同。

可以说,在选择道路的同时,个体也将自身融入环境中,就能成为道路风景的一部分。

④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往往只能“取一瓢饮”;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专注走好内心认定的那条道。

据说有人曾问米开朗琪罗创作经典雕像大卫的秘诀,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很简单,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

了。

”看清自己“想要的那块石头”,朝着认准的目标,踏实笃行,我们才不会在前行的道路上迷茫焦虑、逡巡不前。

⑤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

”有时候,即便选准了前进的道路,身处于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也会有相异的心态。

譬如,有的人一开始激情充沛,可一旦遇到麻烦、挫折,就开始变得萎靡、消沉。

他们被问题难住、被困难吓倒,甚至认为奋斗无用,索性选择后退或绕路。

其实,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力量。

回望过去,谷文昌以人生一粒种,换来“漫山木麻黄”;杨善洲退休又钻山沟沟,20余年绿荒山;袁隆平一生扎进水稻田,解决了无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事实证明,那些朝着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久久为功者,终能实现人生价值。

⑥相对来说,平坦、起伏较小的道路,的确比较好走。

但正是这样的路,反而容易让人对潜存的风险放松警惕!

正如古人所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打逆风球、啃硬骨头的能力!

当心智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⑦一位作家曾写道:

“老马识途,仅是一方面;"途"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马,从姿态到个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其实也是路“走”出来的。

“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

”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追遥、再崎岖,我们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9.第4段中的“想要那块石头”指的是什么?

(2分)

20.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和作用。

(3分)

21.下面材料最适合充当哪一段的论据?

为什么?

(3分)

从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脸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青蒿抗疟研究课题取得了巨大成功。

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更是攻下无数科研难题,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

(14分)

画家厨师

胡玲

①经营二百多年的醉翁酒楼,传到老秦这已是第七代了。

老秦年迈,希望儿子子墨能接管酒楼生意,可子墨喜舞文弄墨,一心要做个逍遥画家,不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

②有一天,子墨离家来到江南桐城,期盼有朝一日能见到他最崇拜的画家陈非凡,聆听他的教诲。

两年后的一天,子墨在新闻里看到陈非凡举办“夕阳美”画展的消息,欣喜若狂,奔向现场。

子墨看到所展画作画的均为老人,画中的老人瘦骨嶙峋,满面沧桑,皱纹毕现,视觉冲击力、画面震撼力强大。

③画展期间记者问陈先生,这次展出的作品为什么全画老人?

陈非凡说,我喜欢画老人,他们的每条皱纹里都饱含着智慧,每根白发里都藏着故事。

记者又问,展品里,你最喜欢哪幅?

陈非凡说,我最喜欢《父亲》这幅作品。

记者要他谈谈《父亲》的创作过程。

陈非凡对记者说,父亲离世前,我从未觉得他有多重要,但离开我们后,才发现我这辈子依靠的大山轰然倒塌了。

那几天,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画我的父亲。

每画一幅都是一挥而就,原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内心,植入骨髓。

从那时起,我开始画老人,画我认识的每一位老人,我要留住他们在世间的模样。

又有记者问,能谈谈您的什么创作心得吗?

陈非凡说,画画时,心中有温度,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鲜活的。

④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

这话父亲说过,他太熟悉了。

当时子墨对父亲说,做不好菜,无法接管酒楼生意。

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

⑤子墨盯着《父亲》中的老人,大脑一片空白。

蓦然间,他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飞入画中,与画上老人重合为一,慈祥地朝他笑着。

子墨想起了父亲。

孩童时,父亲做面点时,把面粉涂在他脸上,他顶着一张“花猫脸”在酒楼上蹿下跳,逗得客人哈哈大笑。

念书了,冬天从学校回来,冷得浑身发抖,父亲把他拉到后厨的炉火旁,端给他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莲藕汤,他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浑身温暖舒坦。

读大学初次离家时,父亲打包一盒酒楼的卤鸡爪给他,在火车上吃的时候引得邻坐的小孩直流口水……

⑥子墨默默走出展厅,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母亲,听到他的声音,母亲泣不成声。

他叫父亲接电话时,母亲哭得更厉害了。

母亲说,你爹每天关在房间里摆弄他做菜的炊具,一句话也不说……

⑦子墨突然有了新的决定。

他回到家后,看到醉翁酒楼大门紧闭。

母亲说,你爹年事已高,实在无力撑起酒楼,关门了。

⑧子墨说,妈,你把钥匙给我。

干什么?

开门做菜。

很快三菜一汤端出来了。

子墨拉着摆弄炊具的爹说,爹尝尝我做的菜。

老人家每道菜都尝了尝,露出意外的神色问,这是你做的?

子墨说,是的,我从小在酒楼长大,耳濡目染,味道差不了。

他认真地看着父亲说,爹,从明天起,咱们的酒楼重新开张。

父亲问,当真?

不做画家了?

子墨说,做菜不耽误画画,画画也不误做菜。

⑨子墨接过炊具,醉翁酒楼重新营业。

⑩子墨潜心钻研厨艺,他发现画画和做菜是相通的,他把画画的技巧运用到厨艺中。

画画讲究色彩搭配,菜也要做得好看有菜色。

工笔画下笔时讲究细致,不拖泥带水,切菜配菜也要细致利索。

画面不能画得大满,留白才有韵味,做菜也一样,无须大多调料,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才能保留食物的原味。

画画崇尚写意,洒脱自由,炒菜也要行云流水,不拘泥于形式……

⑪子墨自创了一套做良心菜的方法。

食材只取最新鲜的,每天清早赶往乡下,买农民刚从田地里摘来的蔬菜。

取消酒楼的点菜环节,他买到什么做什么,食客就吃什么。

酒楼每天最多接待五桌客人,客人来吃饭必须提前预定。

⑫母亲觉得子墨这样做恐怕要关门。

他说,出色的画家惜墨如金,出色的厨师视菜如命,世间之事宁少勿滥,多了肯定要应付。

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

⑬有食客听闻子墨以前是画家,好奇问他,老板,为何不见你画画?

子墨一笑说,画在心中,好菜如画,画在菜中。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4期)

22.请梳理小说的情节,将下面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分)

①子墨想做画家,不愿接管父亲酒楼生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子墨打理的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

23.选文用了很多笔墨写陈非凡先生讲述自己创作《父亲》这幅画的过程,有什么作用?

(3分)

24.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4分)

(1)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

(加点词“温度”的含义)

(2)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

(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25.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为什么会名声大震?

(2分)

26.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小说标题“画家厨师”的理解。

(3分)

四.作文(5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我们的校园生活,五彩斑斓。

运动场上,我们挥汗如雨,为着班级的荣誉而奔跑、拼搏;课堂上,为一个问题,我们激烈辩论,常常争得面红耳赤:

宿舍里,我们高谈阔论,当然也有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图书馆(室)里,我们遨游于浩瀚的文海书山,领略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社团里,我们结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艺术节上,我们以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姿,唱出少男少女的声音,舞出青春的活力……

请以“校园纪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020年云南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

(一)

全解全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2分)【答案】C

【解析】A.有误,“矫揉造作”的“矫”应读为“jiǎo”;B.有误,“哺育”的“哺”应读为“bǔ”;C.正确;D.有误,“遒劲”的“劲”应为“jìng”。

故选:

C。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

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读多写每一篇语文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

2.(2分)【答案】C

【解析】A.有误,“云宵”中的“宵”应为“霄”;“入目三分”中的“目”应为“木”;

B.有误,“帐蓬”中的“蓬”应为“篷”;“眼花潦乱”中的“潦”应为“缭”;C.正确。

D.有误,“惊慌失错”中的“错”应为“措”;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读多写每一篇语文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

3.(2分)【答案】B

【解析】‘宣称’意为‘公开的用语言、文字表示’,‘宣布’意为‘公开正式告诉大家’,这里形容火神山医院的筹建,应为公开告诉公众,据此可以知道第一空应填‘宣布’。

排除A、C两项。

第二空根据‘展现……的优势’的固定搭配可知应填‘展现’。

排除D选项,故选B。

4.(2分)【答案】B

【解析】

A.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而且”改为“但是”;B.正确;C.有误,语序不当,将“使用”与“收集”调换位置;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黑洞”后添加“的照片”。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5.(2分)【答案】A

【解析】

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猪有智慧”的文段。

④句首先指出人们对“猪”错误的认识,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

②①句具有明显的衔接关系,“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信息点,指出猪的聪明。

⑤句指出猪的“认知能力”,③句对“认知能力”进行举例说明。

所以正确顺序应为:

④②①⑤③。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解答此题需要细读文段,仔细回答。

6.(2分)【答案】C

【解析】

ABD.正确。

C.有误,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注:

很多学生认为文学常识题很难,但是其实让学生多注意语文课文后面的注释

(1),出题老师一般会从每一课课文下面的注释进行考察。

7.(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晓驾炭车碾冰辙(3)不尽长江滚滚来(4)青鸟殷勤为探看(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

加粗字体为学生容易写错的字。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

(一)【答案】(5分)

8.(2分)80岁篆刻名家韩天衡为钟南山院士印章。

9.(3分)示例:

,您是最美逆行者——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

17年前是您领军战胜非典,17年后是您逆行武汉。

您冷静无畏,以院士的专业挽救生命;您严谨专业,以国士的担当应对疫情。

重任在肩,担当于心,时代楷模,为国为民。

【解析】

8.本题考察的是拟写标题

拟写标题做题方法:

(1)主要人物(单位/组织)+主要事件

(2)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意义

当题目限制字数时我们用方法

(1),当题目给出具体时间,地点,没有限制字数时用方法

(2)

所以本题选用方法

(1)

主要人物——80岁篆刻名家韩天衡钟南山院士

主要事件——做印章

80岁篆刻名家韩天衡为钟南山院士印章。

9.本题考察的是考语交际中的颁奖词题型。

颁奖词题型的基本要求:

首先概括人物事迹(语言简洁),其次评价精神品质(语言深刻),最后表达赞美敬佩之情。

(蕴含情感)

颁奖词做题方法:

称谓+事迹+精神品质+赞美/敬佩之情

您是最美逆行者——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称谓)17年前是您领军战胜非典,17年后是您逆行武汉。

(事迹)您冷静无畏,以院士的专业挽救生命;您严谨专业,以国士的担当应对疫情。

(精神品质)重任在肩,担当于心,时代楷模,为国为民。

(赞美之情)

(二)

10.【答案】

示例1:

A、毛泽东。

我认为应从他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等方面来选择内容。

他童年时曾跟父亲进行“斗争”,上学时也曾因不满国文教员的粗暴而逃学罢课,这些可以突出他的反抗精神;他退学后到省立图书馆坚持执行“自修计划”,研读群书,长见识,开眼界。

这一内容可以体现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和求知欲。

示例2:

B、周恩来。

我认为要从他所受的教育和革命经历等方面选择内容。

本有文学天赋的他,后因接受“开明”教育,而投身到社会革命中,这体现了他“书生造反者”的特点;后来,他组织了上海起义、八一起义等,这些经历体现了他的革命追求和信仰。

示例3:

C、彭德怀。

我认为应从他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军事才能登方面来选择内容。

他脱棉衣给小号手的细节体现了他从心底爱护民众,体贴部下的特点,他讲述游击战术的内容能突显他的谋略和智慧。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解答此题,要根据题意,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位领袖,进行作答。

要凸显人物的特点,就需要通过他的生活经历和为人处世进行分析。

(三)

11.【答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注:

同学们在书写时要尽量避免试卷上出现涂抹,从而影响得分。

三.阅读(8-26题,共40分)

(一)【答案】(4分)

12.描写了松柏冢累累、兔、稚、旅谷、旅葵等景,渲染凄凉、悲伤的心情.

13.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揭示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以及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解析】

12.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诗通过描写家中哀败的景象“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以哀景抒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

13.通过突出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