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制作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 表格评价.docx
《幼儿园课件制作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 表格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件制作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 表格评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课件制作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表格评价
幼儿园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
严雪云
1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仅凭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或者再加上一台现代化的设备就可以进行教学了。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这说明21世纪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已不同于以前的教师,需要具备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也就是说,教师不但需要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不只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而且涉及到整个学科内容、教学体制、教师素质的变革,而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素质真正成为工具性素质是改革的主体性内容和动力。
信息技术融入各方面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这一形势下,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越来越重视了,无论是在中小学、在大专院校,甚至在幼儿教育领域课件制作已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对多媒体教学理论和方法理解不透,教师们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教学中难免还有一些偏差,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有作用,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对此,将对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做一个大体的介绍,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幼儿教学服务。
2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
教学的优化原则——联系幼儿园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是对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在幼儿园教学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使用课件。
课件教学价值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课件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择和表现策略上。
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必须要明确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即要解决什么样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训练幼儿哪些方面的技巧,扩充幼儿哪些方面的知识等等。
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是否需要制作课件。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选取那些传统上一直采用讲述教学,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的教学内容作为多媒体课件素材,利用媒体图、文、视、听多角度的特点优化教学结构以顺利实现幼儿对新的语言知识的顺应,更新或重建幼儿语言的认知结构。
信息量适度原则
尤其是在幼儿园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因为学前儿童的年龄等各方面的元素,所以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不能太“深”,要遵循信息量适度的原则,避免信息量过小或过大。
有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课件呈现的信息量越大,媒体的优越性体现得越充分。
例如:
教师在讲解“稻田”一词时,给幼儿呈现了大量与之有关的图片,甚至影片、歌曲。
尽管课件的图片精美,影片、音乐有趣,幼儿也欣赏得津津有味,但是这并不是本活动的重点,教师的讲授重点可能被淹没在出现的大量新信息中,从而变得模糊不清花,从而影响到其它内容的教学。
实际上,在这里教师只需要通过几张图片对该词进行简单的介绍即可。
但如果是作为文化欣赏课来讲解“稻田”教学,那么大量的与之相关的信息呈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谨记媒体和课件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千万不要被这些手段牵着鼻子走,舍本逐末。
课件中展示的信息量应以能否出色完成教学目标为依据,“适”量而不“过”量。
操作简易性原则
教学课件应符合操作简易性原则。
操作简易性原则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课件的安装或运行快捷,即课件可以自由、快速地安装或复制到计算机硬盘上,运行速度快。
音频或视频文件对播放器往往有特定的要求,课件中所选择的音、视频文件格式通用性强,所用的播放器运行速度要快。
2)操作简单、灵活、可靠,链接清楚、便于操控。
课件要有目录菜单,目录与内容互相链接,便于查找,音、视频的播放方便可靠。
3)兼容性强。
课件中所需的运行工具、插件兼容性强,选用的字体(如音标字体等)应是较常用的、可在大部分计算机中显示,课件应该能够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兼容,避免出现运行中的“死机”问题。
画面简约性原则
课件的画面在符合幼儿视觉心理(即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分散幼儿注意力的无益信息的干扰。
画面简约性原则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课件画面布局应重点突出,同一画面上的对象(文字或图片)不宜过多,少用与讲授主题无关的装饰性图案,避免配以全程无法关闭的音乐,尽量不用运动不停的动态标题等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2)画面上文字数量不宜过多,电脑屏幕上过多的文字不仅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感,而且不利于他们对活动过程的感知,除阅读性材料外,知识讲解的课件页面每屏不超过12行,字号也不要小于28号。
3)课件画面切换应该避免过于繁琐、复杂,内容的跳转最好淡入淡出。
在画面切换时控制使用好音效。
画面艺术原则
简约性和艺术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画面上应该是简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艺术表现力强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
这就要求课件的画面应色彩柔和,搭配合理,展示的对象结构匀称,生动逼真,声音和动作的搭配要流畅和谐。
简言之,课件制作要以简约为本,兼顾艺术性。
制作课件的目的是达到教学的最优化,课件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认真选题,并处理好课件内容和课件表现形式的关系----内容为教学服务,形式为内容服务,避免片面追求课件画面的华丽和动感而牺牲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影响到幼儿对语言的认知。
同时,要处理教师、课件、幼儿在课件教学中的关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讲授者、课件的演示,幼儿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重点,课件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课堂教学的优化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课件追求的唯一目标。
此外,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多媒体软件提供的语言指示是否清楚明确;课件系统对于幼儿的错误如何反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语法、词汇、拼写及文化背景知识等如何寻求帮助;课件提供的图片和声音等是否与语言学习相关,对教学是否有帮助;课件使用的有效性如何,是否配有评价系统,是否鼓励幼儿学习等等(王琦,2006)。
3课件界面的配色
在课件的界面设计中,色彩搭配十分重要。
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给幼儿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应学习一些色彩学方面的知识。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明显的差别与相互关系,称为色彩的对比。
而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合理搭配,产生统一和谐的效果,则称为色彩的调和。
在色彩构成中,色彩对比与调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色彩的对比是寻求颜色之间的差别,以获得刺激、强调、热烈的作用。
而色彩调和是寻找色彩之间的内在关系,减弱对比,强化联系,使画面产生统一、含蓄、和谐的色彩感觉。
1)色相对比。
以色相差异为主要形式的对比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色彩对比中非常重要的对比,它既可以发生在纯度高的颜色中,也可以出现在纯度低的颜色中。
色相对比可分为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冷暖色对比、褐色对比等多种情形。
2)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指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
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色彩的层次、质感、空间关系主要靠明度对比来实现。
每一种颜色都体现出不同的明度,例如,柠檬黄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你明度。
3)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指以色彩三要素中的纯度差异为对比关系而呈现出的色彩效果。
其中,以高纯度为主的色调能给人以丰富多彩、色感强烈且积极的色彩感觉,会使人们联想到节目气氛;以中纯度为主的色调,可以给人以厚实、丰富、稳定的感觉;以低纯度为主的色调,则给人以典雅、温馨、柔和的感觉。
4)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指由色相环上间隔180度的颜色搭配而形成的色彩对比。
这类对比最强烈、最饱满、最充实,它让色彩的对比达到了最大的鲜明程度,并且极大地提高了色彩的相互作用。
5)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
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
基本配色方法
色彩搭配应以大众的审美习惯为标准,同时兼顾课件作品的特点。
配色时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是色彩的合理性,色彩要漂亮、引人注目;第二是色彩的独特性,色彩搭配要与众不同;第三是色彩的艺术性,色彩要与课件的主题相适应。
在课件设计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配色。
1)同类色配色法。
同类色配色是只选用一个色相,非常容易调和,需要在明度与纯度上进行变化(加黑、白、灰)后配色。
同一色相配色是统一性很高的调和配色。
同一色相的色彩搭配给人以简洁、清爽、单纯和调和美感,但过于类似将会显得单调,因此应加强明度和纯度上的变化。
2)邻近色配色法。
这种配色方法是先选定一种色彩作为主色调,然后选择它在色谱中相邻区域的颜色作为补色,如蓝色和绿色互为邻近色,黄色与橙色互为邻近色。
邻近色搭配可以使整个页面不花哨。
3)对比色配色法。
对比色是指处于色相环上对立位置上的两种颜色,这种配色因色相的对比关系明显,具有明快、活泼、强烈甚至刺激性、戏剧性的效果。
但如果处理不好,会产生令人烦躁的不调各感觉。
每一种色彩均可作为对比色使用,但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使它占有较大的面积,同时辅以对比色起到点缀丰富的作用。
4课件的使用与评价
课件的使用与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把握课件使用和展示的时机,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以往的教学经验,预测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可能发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使学习有效地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展示应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因此,在课件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教师、课件、学习者三者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课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控制好课件展示的时机,注意课件的切换速度,留给学习者足够的思考空间,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
3)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适当地使用板书,以防止学习者的视觉疲劳,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学习上。
4)注意学习者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间相互转换,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活跃状态转化,满足学习者合理的表现欲,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课后反思则是对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使用效果等对制作的课件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对课件的成形以及下一轮使用该课件提供反馈信息,进行适当地调节控制,缩小课件内容教学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价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价,既是对多媒体外语教学评价,也是对多媒体课件的评价。
要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必须有一个完备的指标体系。
一个完备的指标体系应是对多媒体教学课件教育价值的细化,其内容应该完整地反映课件在教与学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教育价值。
纵观国内外对教学课件的评价,其指标基本上包括课件的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等五个方面。
在参考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原则,我对幼儿园教学课件的评价指标做以下解读:
1)教育性。
幼儿园课件制作的教育性评价包括教学内容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内容应符合《幼儿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体培养目标,符合幼儿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符合本活动的教学目标,课件展示内容的重点突出、难点明晰,对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课件素材的选取适当,有针对性,能对幼儿的听、说、探索、进行有侧重的训练或进行全面训练;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有利于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学效果好。
2)科学性。
科学性的评价包括课件内容的语言规范性和教学媒体使用的科学性。
语言的规范性应体现在对内容题材的科学选择,课件展示的内容具有典型性和思想性;文字表述正确无误,大小写、标点符号书写规范。
媒体使用科学规范应体现在文字与图片、图表和音、视频素材的合理布局,媒体的采用与教学内容合理搭配;动画模拟效果逼真,能正确反映科学原理;录制的语音标准、音量适当,影片素材中的对话与字幕搭配适当。
3)技术性。
技术性的评价包括课件制作的技术水平和软件运行效果。
课件的制作水平反映在软件的运行性能上,即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兼容性好,容错力强,在不同配置的计算机上运行无障碍;操作灵活,界面新颖,可控性好,前后内容可随意链接切换。
软件运行效果应体现为:
课件解说清楚,声画同步;技术手段先进,程序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以在网络上运行,实现资源共享。
4)艺术性。
艺术性的评价可从课件的界面设计水平和整体设计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界面设计水平应表现为:
界面美观,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得体美观;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图像清晰稳定,音乐、动画流畅,搭配合理。
整体设计水平应体现在:
文字、声音、色彩搭配和谐,表现力强,满足幼儿的视觉和听觉的心理要求,符合外语教学目标需要;画面流畅,节奏紧凑,层次分明,图形图像与解说及说明文字协调统一。
5)实用性。
实用性评价应体现科学实用,课件创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推广价值,即:
选题科学合理,有用多媒体展示的必要,不牵强附会;内容选择恰当并富有启发性;采用正常的语言解释语言点存在一定的难度时,借用多媒体手段却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寓教于乐;课件实用、操作方便,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我将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课件综合评价形成一个“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表,如下表所示: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评价表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指标说明
得分
教育性
(25)
教学内容
目的明确
教学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学目的与课程标准一致。
(0-5分)
结构合理
知识结构符合教学目标,展示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明晰,对各年龄层幼儿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能起到促进作用(0-5分)
教学效果
针对性强
教学素材选取适当,有针对性,能对幼儿的看、听、说、探索进行训练;(0-5分)
互动交际
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有利于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0-5分)
特色鲜明
教学效果好,能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0-5分)
科学性
(20)
语言规范
选材科学
演示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思想性
文字规范
文字表述正确无误,大小写、标点符号书写规范。
科学规范
合理搭配
文字与图表和音视频素材的布局合理,媒体的采用与教学内容合理搭配
媒体控制
动画模拟效果逼真,能正确反映科学原理;录制的语音标准、音量适当,影片素材中的对话与字幕搭配适当。
技术性
(20)
技术水平
运行稳定
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兼容性好,容错力强,在不同配置的计算机上运行无障碍(0-5)
操作灵活
界面新颖,使用灵活,可控性好,前后内容可随意链接切换。
(0-5)
运行效果
技术先进
课件解说清楚,声画同步;技术手段先进,程序设计合理
资源共享
运行稳定,可在网络上运行,实现资源共享。
艺术性
(20)
界面设计
界面美观
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得体美观;(0-5)
布局搭配
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图像清晰稳定,音乐、动画流畅,搭配合理。
(0-5)
整体效果
视觉效果
文字、声音、色彩搭配和谐,表现力强,满足幼儿的视觉心理要求,符合各活动教学目标需要。
(0-5)
展示效果
画面流畅,节奏紧凑,层次分明,切换过渡自然;图形图像与解说及说明文字协调一致。
(0-5)
实用性
(15)
科学实用
科学合理
选题科学合理,有用多媒体展示的必要,不牵强附会。
(0-5)
实用效果
创意新颖,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教学意图,切实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能寓教于乐。
创新性
应用推广
课件实用、操作方便,有一定的推广价值(0-10)
5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师在新知识、新信息中,往往与幼儿处在同一起跑线,甚至由于教师思维不如年轻人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较慢而处于劣势,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主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于自学有一定困难的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媒体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等。
培训内容应与外语教学的特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更新内容,紧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