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1027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8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57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57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5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2.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A. 种类多样性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

3.干旱会使水稻减产或绝收。

这一事实说明()

A.水稻产量与阳光无关B.水稻产量与温度有关

C.水对水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D.水对植物分布有影响

4.七星瓢虫吃蚜虫。

为了获取蚜虫分泌物中的蜜露,蚂蚁又驱赶七星瓢虫,七星瓢虫与蚜虫、蚂蚁与蚜虫的关系分别是()

A.种间斗争、种间互助B.种间互助、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互助D.种内互助、种间斗争

5.最早用“双名法”给动植物确定学名的是(  )

A.达尔文B.李时珍C.米勒D.林奈

6.现今,人们借助于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手段观察、记录动物的一切,这种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记录法    

C.观察法 D.综合法

7.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  )

A.全部活细胞B.茎、叶的绿色部分

C.种子的细胞D.根细胞

8.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⑤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9.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他探究的是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组别

实验材料

空气

水分

温度

光照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0℃

10粒菜豆

充足

适量

25℃

A.空气B.水分C.温度D.光照

10.下面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壁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B.细胞内的有害物质能通过细胞膜排出

C.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碳属于有机物

11.一个细胞连续三次分裂,形成的细胞有()。

A.3个B.2个C.6个D.8个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

B.细胞膜从中间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

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1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的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14.大脑主要由下列那种组织构成(  )

A.

B.

C.

D.

15.下列农产品属于根的是(  )

A.

莲藕B.

土豆

C.

萝卜D.

荸荠

16.沙漠中的骆驼刺,有着发达的根系,根的结构中细胞体积增大的最快的部位(  )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17.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们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人们在这些蔬菜生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它们(  )

A.肥料B.水分C.光照D.适宜的温度

18.养金鱼时,人们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

A.提供生活场所B.提供能量

C.增加水中二氧化碳D.增加水中氧气

19.气孔关闭时,下列活动受阻的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以上三种都受阻

20.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片的结构中,含有较多叶绿体的是()

A.上下表皮B.栅栏层C.海绵层D.叶脉

21.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D.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22.农谚说: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B.有机物C.适宜的温度

23.农业生产上的耕种时松土的主要目的是

A.施肥前的准备工作B.为了除去田间的杂草

C.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D.这样做不利于杂草的生长

24.馍(馒头)是我市市民的主食之一。

小麦是制作馍的原料,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胚芽B.胚轴C.子叶D.胚乳

25.下列哪一项不是叶结构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

A.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上有气孔

B.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叶片阔而扁平,提供了较大面积接受阳光

D.叶片在秋天时变成黄色或红色

26.在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

A.花柄B.花被C.花托D.花蕊

27.

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如图看出,该图所示的花既是完全花又是两性花

B.只有[4]、[5]、[6]组成的雄蕊才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C.图中结构[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D.受精后,图中结构[3]将发育成果实,[6]将发育成种子

28.一棵茂盛的桂圆树要结出好吃的桂圆,要经过哪些复杂的过程(  )

A.开花→受精→传粉→果实成熬B.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成熟

C.受精→开花→传粉→果实成熟D.传粉→受精→开花→果实成熟

29.下列有关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应绘出校园绿化现状示意图,对原状一般应作较大变动

B.应在原绿化基础上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C.应多从立体空间设计方面考虑

D.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

30.有一年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你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河域沿河两岸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

B.当年的雨水量过大

C.长江的各个支流向长江输送了过多的水

D.长江下游的水面过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31.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如土壤需要通过耕和耙而变得松软,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______.

32.你种过花吗?

让我们一起养一盆美丽的风仙花吧!

(1)选种子:

要选取怎样的凤仙花种子,才能保证长出健壮整齐的苗?

(2)准备花盆:

最好使用盆底有小洞的瓦盆,这是为什么?

(3)播种:

把疏松的土倒进盆中,挖约3cm深的小洞,把种子埋人,浇透水,放一温暖安全处。

想一想,种子萌发所需要什么外界环境条件?

(4)发芽:

大约几天(7-10天)后就会有小苗破土而出,植株的这部分结构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成的?

(5)开花:

经过一段时间(约2-3个月)的生长发育,风仙花就可长出花苞,然后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开放,这些美丽的花朵对凤仙花本身有什么作用?

(6)结果:

花凋谢后开始结果,果实由小变大,由绿变黄,选一个黄色的果实,用手指轻轻弹一下,种子会立刻飞弹出来,这一特性对风仙花的分布有什么意义?

(7)收获:

收集颗粒饱满的成熟种子,用纸包起来,写上名字,为了来年春天我们可以种更多的美丽的风仙花,应当把它们保存在什么地方最好?

33.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为喜爱运动的人提出一些有关选择锻炼环境的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4.下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

(2)图②(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图⑦用黒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________。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________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______。

(4)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变蓝色的部分是________(填“见光部分”或“遮光部分”),

(5)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A.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生物都能够生长和繁殖后代。

因此,此项属于生物共同特征,B符合题意;

C.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有的生物能运动,如动物;有的生物不能运动,如植物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因此,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严重旱灾,水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绝产。

因此干旱会使水稻减产或绝收,体现了水对水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七星瓢虫吃蚜虫,蚜虫被七星瓢虫吃,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是捕食关系,蚂蚁常守在蚜虫旁边,来获得蚜虫产生的“蜜露”做食物,并防止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因此蚂蚁与蚜虫的关系是互助关系。

故选A。

5.答案:

D

解析:

解:

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不符合题意。

B、李时珍是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

不符合题意。

C、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不符合题意。

D、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

在其著作《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符合题意。

故选:

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查阅资料,据此作答。

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科学家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

6.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种探究方法的特点。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可见,人们借助于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手段观察、记录动物的一切,这种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

A

解析:

解:

由分析可知,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

B、C、D错误。

故选:

A。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据此解答。

关键知道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的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

8.答案:

B

解析:

解:

A、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错误;

B、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B正确;

C、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酵母菌还有液泡,C错误;

D、⑦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叶绿体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场所,D错误。

故选:

B。

由动物和植物细胞示意图可知: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②细胞膜既具有保护功能又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③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⑥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⑦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据此解答。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

C

解析:

解:

从表格中看出,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他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选:

C。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

10.答案:

A

解析:

解:

A、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错误;

B、细胞内的有害物质能通过细胞膜排出,正确;

C、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正确;

D、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碳属于有机物,正确;

故选:

A。

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

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

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

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并具有保护作用。

11.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分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细胞分裂次数和个数的关系,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

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个新细胞。

因此一个细胞3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3═8(个)。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

解:

A、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正确;

B、动物细胞分裂的最后是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以缢裂的形式分裂的,正确;

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正确;

D、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因此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不会减少一半,错误。

故选:

D。

(1)动物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1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的基本组织有: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不符合题意;

B.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不符合题意; 

C.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接受刺激后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符合题意; 

D.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观察人体的几种组织,识记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形态是解题的关键。

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比较如下:

组织名称

主要结构特征或功能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大脑属于器官,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选项中,A是上皮组织,B是肌肉组织,C是结缔组织,D是神经组织。

故选D。

15.答案:

C

解析:

解:

A、莲藕的食用部分是它的茎。

B、土豆的食用部分是块状茎。

C、萝卜的食用部分是它的根,根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D、荸荠的食用部分是它的球茎。

故选:

C。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难度一般

16.答案:

B

解析:

解:

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的生长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的结果。

故选:

B。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如图所示:

分清根尖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即可解答。

17.答案:

C

解析:

解:

韭黄和蒜黄之所以呈现黄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

如将韭黄和蒜黄移到光下,韭黄和蒜黄中将有叶绿素形成,因而将变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故选:

C。

本题考查叶绿素的形成条件,可以从植物所处的环境来考虑。

关键知道光是形成叶绿素的重要条件。

18.答案:

D

解析:

把一些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而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

因此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可以供鱼呼吸利用。

故选D。

19.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气孔的功能以及张开和闭合原理,首先明确气孔是怎样的一种结构。

气孔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气孔的特点掌握。

植物叶片的表皮上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的下表皮,它是指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当气孔关闭时,植物体内部的水分无法散发到体外,从而影响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外界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水、氧气等气体无法进入植物体,由于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影响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又由于呼吸作用的原料之一是氧气,从而也影响了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叶片的结构,熟练掌握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A.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A不合题意;

B.叶肉细胞中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B符合题意;

C.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C不合题意;

D.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细胞里含叶绿体很少,D不合题意。

故选B。

21.答案:

D

解析:

解: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

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

D。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据此解答。

蒸腾作用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

22.答案:

A

解析:

解:

A、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A正确。

B、农谚中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B错误。

C、农谚中说明植物的生长不是适宜的温度,C错误。

故选:

A

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植物生命活动需要,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能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农谚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2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应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在农业生产上给农作物深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4.答案:

D

解析:

解:

A、胚芽是胚的一部分,不是单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A错误;

B、胚轴是胚的结构,将来发育成根与茎相连的部位,B错误;

C、子叶是胚的一部分,是双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C错误;

D、胚乳是小麦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D正确。

故选:

D。

小麦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

种皮、胚乳和胚,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如图所示玉米种子的结构:

可见面粉就是小麦的胚乳加工来。

明确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

D

解析:

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组成。

叶片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是表皮有角质层,无色透明,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光照;栅栏组织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