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834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说明.docx

《景观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观设计说明.docx

景观设计说明

湖北省赤壁市砂子岭社区

同城上都平安家园

———-—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节设计总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区域概况

赤壁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隔蟠河与湖南省临湘市接壤,东与咸安区相邻,南与崇阳县交界,东北与嘉鱼县连接,西北隔长江与洪湖市相望。

天然地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

扼潇湘咽喉,控江夏通衢,素称“湖北南大门"。

赤壁地处鄂南边陲,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

境内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内,年平均气温16。

9°C,年平均无霜期247~261天,降雨量1251~1608毫米,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赤壁市交通便捷。

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兴建的武广高速铁路、宁樟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拥有长江赤壁深水码头,赤壁市又是国际旅游轮的停靠点。

即将动工的武广高速铁路、宁(波)(西藏)樟(木)高速公路、仙(桃)洪(湖)赤(壁)高速公路及赤壁长江大桥的兴建,将使赤壁处于中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交汇处。

在赤壁境内京珠高速公路有三个出口,全线首个市区内有两个火车站,首创县级市具有一个货运站,一个客运站的格局.

2、基地概况

项目地块位于赤壁新城内,为规则的矩形,北临深圳大道,南临平安路,西临东风路,东临周瑜路。

东西长约440米,南北纵深约371.7米。

地块尚未平整,无任何拆迁.

项目位于赤壁新城区块,赤壁新城行政服务中心,距离高铁北站约1公里,距离商业中心约2公里,深圳大道现正紧张施工中,目前进度已经到达北干渠一线.北侧规划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用房等行政办公项目,路西侧为检察院等公建项目,再往西为武广高铁站前商业广场,大型商业广场、超市等配套丰富,南侧同为住宅用地和已建成的长城花园等成熟社区,东侧至北干渠为学校、城市景观带,整体环境优雅,生活配套资源佳.项目周边以高档住宅为主,整体以行政办公区和高端住宅项目集中区被认同。

本案将打造出区域内标志性城市生活示范楼盘,创造优雅人居环境,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现代化高品质居住社区.

二、设计依据

1、《住宅设计规范》

2、《住宅建筑规范》

3、《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7、关于该地块的电子地形图和红线图

8、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9、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环境是住区的血肉,是和谐自然的先决条件。

本案以“花园社区”这一设计理念为依托,将小区的组团与景观相融合,尽可能的加大景观纵深和景观层次,住宅被绿化所环绕,建筑掩映在绿林翠柳之间,洋溢着静谧无忧的生态氛围,定制富有诗情画意的塞纳河畔水岸生活.

三、总平面布置

项目整体地块呈长方形,讲究中轴对称的空间序列建筑格局,遵循最大化享有景观、通风、采光的建筑法则。

借助优势的地段和景观资源,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气氛,确立高端住宅楼盘定位。

项目规划内部以“与城市周边协调共生”为准则,通过不同体量的建筑布局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天际线,同时,将住区内部留出视觉通廊,让自然和建筑融入城市。

结合地形,商业采用围合布局,周边已发展的商业消费群为基础,以提高周边商业价值,促进整体发展出独特而别树一帜的商业群组;而住宅采用中间高层向两边降低成多层的布局,使覆盖率最小化,场地绿地空间最大化,以纵横绿化为住宅设计核心,将大自然环境融入住宅群中。

小区占地较大,分四个开发商共同建设,统一规划.车行出入口临街各设置一个,出入口两侧呈对称,形成入口广场景观。

通过点板高层围合出中央花园即本案的核心空间;人行主要出入口结合入口商业而设计,直通中心景观区,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小区建筑布局呈围合式,入口左右对称,建筑的布置沿道路自然分成的组团展开,在面向主入口附近,以点式的高层住宅为主,沿用地周边是板式多层,增加社区内的空间通透性,整个小区的天际线是由入口广场向南逐渐升高,同时居住区内部建筑空间高低错落有致,使得城市的天际线更加丰富。

商业布置结合住宅主楼与地形展开设计,沿街设计2层商业。

地块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及结合小区出入口,便于消防车到达每个单元.商业布置为业主及周边居民提供多元化活动消费形态及充足的动力消费能力,以提升周边片区整体生活品质为目标,即能自给自足,亦提供充足人流、消费力以带动周边片区整体商业规模发展。

地块整体布局强化了沿城市道路的空间布局,保持街道景观界面的通透性和渗透性,形成沿城市道路丰富而具有韵律感的建筑天际线,塑造大气正面的城市形象。

高层住宅底层架空处理,形成通透开敞的视觉景观效果,使景观更具有通透性和纵深感。

从小区大堂式入口进入小区,即可面向小区中心花园,无不体现典雅华贵、精致的设计理念.

中心景观布局归纳为:

“一心“、“一环"、“二轴”

整个地块采用围合布局形式,在地块中心围合成小区中心景观,形成“一心”。

围绕“一心”,自然形成了人行路线兼顾消防的环路,而形成一环.

围绕“一心”,形成两条主轴:

以小区入口为主的南北向景观轴线和东西向景观轴线。

从景观轴的景观中心平台引申出小区的形象和标志性景观的展示空间;入口与开敞式空间相结合,使空间张弛有度,充满活力,这样也增强了对外的景观渗透,使得景观层次得以丰富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

地块内部道路以环形为主,解决小区内部的消防车道问题.

四、交通设计

1、路网布局及交通组织

地块内路网布局结构紧凑,交通便利.根据地形轮廓及原有道路现状,依据用地构成和交通空间的需求,将功能与景观融于一体,道路结构形式与设计构思联系紧密,做到形式与功能完美统一。

住宅区内人车分流,最大限度保证住宅的居住环境以“安静”“安全”和景观设计的自由度。

一般车辆由北面和东面车行入口直接进入架空车库,减少机动车对小区的噪声污染。

特殊情况下,如消防车、搬运车等需要进入时,可由消防车道直达每栋住宅。

基地内对外交通便捷顺畅,简化交通冲突点,尽量减少交通对内部环境的干扰。

沿街人行出入口的设置也符合规范要求。

2、交通设施

●地块设置架空车库,主要为汽车库。

●小区内部主要道路(组团级道路):

路宽6M

●场地内道路组织兼顾消防设计要求,使每幢高层建筑均能满足环形消防车道与消防登高场地要求。

五、绿地布置和环境景观设计

景观风格延续欧式古典园林风格,围绕一条中心景观轴,两大水体形状进行景观演绎。

中心景观轴位于北入口,由里及外,由入口处景观石、喷泉水景、仪仗树阵、聚散广场、休闲平台构成层层进的归家礼仪。

整个工程环境以绿地和硬质铺地为主,穿插一些景观小品构成本工程的景观主体.通过地面景观、架空层的整体化设计,形成一体化景观系统。

1、景观设计

1)中心绿地、庭院绿化,二级的绿化划分使景观环境有明确的主次区分,各有其服务的目的和对象

a.一级环境——小区的中心绿化环境。

小区的中心一般是主要的绿化环境带,主要的活动都会集中在这里,因此在中心区设有活动中心、活动广场和各种活动设施。

b。

二级环境-—小区的庭院绿化环境.庭院绿化是整个小区绿地景观的最小构成单位,也是较活跃的点式景观,适合几户人家的交流与休憩,主要以草坪为主,配以灌木和少量造型优美的乔木,此外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也是该区的主要景观。

2水体景观

水景是小区内重要的景观,围绕着小区内的水资源设计了多处景观.亲水游线体现一个“趣"字闲趣和嬉戏的乐趣。

亭、台、桥与水的结合使水景达到最佳的效果.水面上的岛屿是小区内水景点与面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使景观元素更加丰富。

3绿化设计

植物群落的规划

植物的配植千变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地点,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有许多种不同的组合和种植方式。

植物的配植是建立在植物的生活习性基础上,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合理搭配形成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根据创造的景观效果不同,可以采用独植、丛植、聚植、群植、林植、散点植等形式。

2)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①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并重的原则

除无毒无害能够调节和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防尘防沙等功能以外,在选择树种时,既考虑生长快速,能发挥生态效益的树种,同时也兼顾树种的美化功能,尽可能选择观花、观果、观色的树种。

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依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和观赏特性,结合当地条件和景观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

以达到设计的效果。

③以乔木为主,灌、藤、草、花卉相结合的原则

园林绿化通过乔木的种植,形成绿化的基本骨架,同时合理地搭配亚乔、灌木、藤本、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形成高低错落,种类多样的特色景观。

④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观景树与经济树相结合的原则

不同类型的树种合理地搭配,确保绿地景观四季美观。

⑤地方性树种花卉为主的原则

地方性的树种花卉,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最强,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在绿化配置中多采用地方性树种和花卉,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步,适度引入一些外来的优良树种进行丰富。

六、公建配置

在围合庭院的整理规划布局前提下,适宜在小区沿路布置社区商业,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同市也易于营造社区的生活氛围。

小区内部庭院空间宜设置内部居民相对独享的生活设施。

(如广场、儿童嬉戏空间、运动场地、内部景观小品等),为充分利用架空的景观亭廊并丰富其功能层次,使小区内部功能空间划分为更为明确合理,可以设置一些室内配套功能空间(会所、物管用房、公厕、居委会、社区医疗用房、幼儿园等)。

利用庭院空间中预留的弹性空间,允许某些功能以及功能所需空间自发形成或调整,以引发规划无从设计的空间细节,从而在改善住宅组织结构、重组各功能设施之间的关系。

基于本方案皆为小高层、高层建筑,建议按层设置垃圾容器,并有明显标记,保持垃圾容器(或垃圾桶)清洁、无异味;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应当相对独立,布局合理,相对封闭,四周设置绿化隔离带。

垃圾应当日产日收,厨房垃圾直接进入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可回收利用物资进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其他分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社区内的垃圾站服务半径不宜大于70米.主要道路及公共活动场地均匀配置废物箱,其间距小于80米,且废物箱防雨、密闭、整洁、美观,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

七、竖向规划

在保证建筑群体效果的前提下,场地内标高也依所处地块与市政道路关系适当抬高,同时满足防洪、市政等要求,同时尽量减少地下室整体的挖土方量,并利用斜坡绿化过渡高差关系。

考虑中高端住宅私密性要求和空间利用创新的要求,建议将小区内场地标高抬高,结合景观设计布置地下的服务功能、车库等。

层高设计要求:

多层住宅层高3米,小高层、高层住宅层高3。

0米,架空层4.2米.

八、消防设计

1.总图

建筑周围消防道路环通,消防道路四米以上。

高层建筑落地边长满足消防规范要求,高层建筑前留有足够的登高场地。

高层建筑按规范要求设消防登高场地,建筑高度50米以上,距离建筑10-15米范围外设置6米消防登高面.

满足消防登高要求。

2.建筑

1)防火分区

每个防火分区面积按规范限定值设计,并设自动喷淋系统。

2)安全疏散

a.地面建筑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两个安全疏散口;架空车库每个防火分区保证两个以上疏散口,并至少有一个疏散口直通室外。

b。

安全疏散口分散布置,各主要疏散门、通道宽度达到规范要求。

c.建筑物室内设计中任一点到达最近疏散口的距离均达到规范要求。

3)消防电梯

单元式住宅不大于18层,单元之间隔墙为防火墙,单元之间通过屋面可以连通。

塔式高层住宅不大于18层,每个单元设有一部防烟楼梯,一部消防电梯,楼梯间出屋面,户门都为甲级防火门.楼梯间对外可开窗。

一类高层建筑,每幢住宅标准层均设计有一台消防电梯,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其面积为大于4。

5平方米,满足消防要求。

3.建筑构造

a.防火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分区之间连通口设甲级防火门或特级防火卷帘.

b。

管道井、电缆井、排烟井分别独立设置,管道井与电缆井每层在楼板处做防火分隔,采用材料同楼板,井壁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

c。

变配电、空调机房、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其他设备用房房间采用甲级防火门.

d.钢结构表面防火处理,表面喷涂防火涂料达到耐火要求。

第三节建筑设计

一、建筑功能设计

商业:

建筑形态结构为2层。

整体布局采用围合式空间布局,以两层为主,道路相互贯通,交通方便.主要功能为相对可分割商业单元,满足不同的需求,结合市场的发展分配,既能适应经营需要又能满足物业管理。

住宅:

单体设计中力求造型的多样统一、功能的合理性、材料搭配的协调性等。

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单体设计分成几种面积不等的类型,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应顺应地形,考虑朝向景观,因地制宜的单独设计。

因此,平面上能出现许多灵活的布局方式,以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住宅套型提倡精细化设计,追求套型结构合理化的配置.以起居室为中心,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功能空间灵活可变,动静分布合理,布置紧凑,走道短捷,提高户型的利用率和得房率.户型结构中主卧室均朝南,布置远离楼电梯以避免噪音干扰。

厨卫空间提倡人性化设计,厨房设计考虑橱柜系统及冰箱的摆放位置,尽可能地为住户提供更完美的户内外空间.

地下室为一层,为机动车停车位。

二、建筑设计

1、本案建筑单体设计采用了简洁大气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力图通过高品位的格调打造出如完美画卷般的空间景象。

2、建筑形态及立面:

造型采用纯粹的几何形态、强化建筑简洁大气的形象,主体外立面采用仿面砖涂料,裙房仿石材涂料及石材,同时注重细部刻划形成丰富立面层次。

刚劲的竖向线条及其光影变化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建筑整体造型设计注重塑造群体形态的可识别性,通过群体空间组合体现整体造型美,整体轮廓跌宕起伏,形成通畅的视觉通道,力争成为区域的建筑景观标识点.

“优雅、现代、精致”是造型设计的主题,设计中运用细腻、精致的细部和协调的比例关系,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设计中结合传统细部和现代设计手法,强调外立面虚实对比同时,也注重为建筑内部创造了明亮、开放、健康的服务空间。

立面重点处理顶部及接近人的裙房部位,中端主体则以简洁大气为主。

建筑顶部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柱式,中段以米黄色面砖为主,裙房和住宅下部采用咖啡色仿石涂料,挺拔稳重的同时又有变化。

沿街商业也是以深灰和米黄色为主题来穿插变化,变化中求统一,各段商业立面各有特点但又形成统一典雅质朴的商业风格.

3、小区总建筑面积约44。

6万平米,分别设有各种户型,兼顾了舒适豪华与经济实用两个方面。

商业,服务,消防、卫生防疫等各种公共配套设施齐全。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环保并具有天然质感的外墙材料,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协调。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A区块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

数值

备注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50587。

9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146704

 

住宅建筑面积

135675.8

高层建筑面积

73218。

7

54。

0%

小高层建筑面积

44477

32.8%

多层建筑面积

17980.1

13。

2%

商业及配套公建建筑面积

11028。

2

地下室建筑面积

9800

建筑占地面积

14164

容积率

2.90

建筑密度

28%

绿地率

35%

住宅户数

1222

高层户数

657

小高层户数

405

多层户数

160

停车位

840

地下停车位

280

地面停车位

560

B地块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

数值

备注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50483。

9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146403

 

住宅建筑面积

135091。

1

高层建筑面积

73373。

3

54。

3%

小高层建筑面积

45349.7

33.6%

多层建筑面积

16368.1

12.1%

商业及配套建筑面积

11311.9

地下室建筑面积

9800

建筑占地面积

14135

容积率

2。

90

建筑密度

28%

绿地率

35%

住宅户数

1208

高层户数

657

小高层户数

403

多层户数

148

停车位

839

地下停车位

280

地面停车位

559

C区块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

数值

备注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33257。

7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93121

 

住宅建筑面积

83995。

9

高层建筑面积

43582

51.9%

小高层建筑面积

36516.2

43.5%

多层建筑面积

3897。

7

4.6%

商业及配套公建建筑面积

9125.1

地下室建筑面积

8200

建筑占地面积

9312

容积率

2.80

建筑密度

28%

绿地率

35%

住宅户数

777

高层户数

406

小高层户数

337

多层户数

34

停车位

678

地下停车位

215

地面停车位

463

D区块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

数值

备注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21365.2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59822

住宅建筑面积

52870。

6

高层建筑面积

43914。

8

83.1%

多层建筑面积

8955.8

16。

9%

商业及配套商业建筑面积

6951.4

地下室建筑面积

1700

建筑占地面积

5982

容积率

2.80

建筑密度

28%

绿地率

35%

住宅户数

526

高层户数

446

多层户数

80

停车位

342

地下停车位

50

地面停车位

292

E区块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

数值

备注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2877.2

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4603

建筑占地面积

1294

容积率

1.6

建筑密度

45%

绿地率

25%

停车位

18

第四节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混凝土异形柱技术规程》JGJ149-2006

2.国家及湖北省有关设计文件、规范和规定。

二、自然条件

1.本工程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处深圳大道以南、平安路以北、东风路以东、周瑜路以西位置。

该地区基本风压值取为0。

40KN/㎡(重现期n=50),对于单体建筑高度大于60m的高层住宅,由于对风荷载比较敏感,在承载力设计时按0.44KN/㎡计算;地面粗糙度取为B类。

基本雪压值取为0.55KN/㎡(重现期n=50)。

2.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

3.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

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表,赤壁市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05g,按抗震设防烈度六度进行设计。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本场地尚未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建议业主待方案确定后根据勘察规范要求和建筑总平面布置及时对该地块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为工程的基础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三、结构计算及荷载取值

1.各部位楼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

卧室、客厅2。

0KN/㎡

厨房、餐厅2。

0KN/㎡

外挑阳台2。

5KN/㎡

卫生间(有/无浴缸)4。

0/2.5KN/㎡

商铺用房3。

0KN/㎡

电梯机房7。

0KN/㎡

上人屋面2。

0KN/㎡

不上人屋面0.5KN/㎡

走廊、楼梯2。

5KN/㎡

消防疏散楼梯3.5KN/㎡

室内地下室顶板面5.0KN/㎡

室外地下室顶板面10.0KN/㎡

消防车道20。

0KN/㎡

设备用房按专业功能要求取值

2.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的多、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TAT、高层建筑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以及钢筋混凝土地基基础设计软件JCCAD等进行辅助设计计算.

四、结构选型及结构措施

本次工程设计的A~E地块范围内,上部建筑中包括有高层住宅(含4幢25层、2幢23层、10幢17层、1幢16层、3幢15层、1幢14层、15幢11层住宅)、多层住宅(含12幢6层住宅)、三层的农贸市场一幢、以及两层的沿街商铺和物业用房等若干.A~D地块内地下各设局部地下室一个.各单体结构选型及技术措施分述如下:

1.本工程中的高层住宅根据建筑条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其中11层、14层及17层住宅的框架抗震等级四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三级;23层及25层住宅的框架和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三级.设计中将框架及剪力墙沿主轴双向均匀布置,共同抵抗竖向及水平力的作用,其中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楼、屋面采用梁板结构体系,梁板、楼梯等均为现浇,结构梁双向交叉设置,确保楼层平面刚度,对于建筑平面中部有较大凹入的部位,则加设连接梁、板以加强平面刚度.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均匀,避免刚度突变,楼层受剪承载力均不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90%,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小于110%。

在设计计算中还注意控制下述各项参数均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要求:

①.框架及剪力墙轴压比小于规范限值;②。

结构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大于楼层平均值的1。

5倍;③。

结构扭转为主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比小于0。

9;④.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框架-剪力墙结构小于1/800;⑤.为满足结构稳定要求,框剪结构的刚重比需大于1.4。

对于长度较大单体,为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而不设缝,设置1000宽施工后浇带以减少温度和收缩应力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2.多层住宅中,6层住宅根据使用功能要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四级.楼屋面采用梁板结构体系,结构梁双向交叉设置,确保楼层平面刚度.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均匀,避免刚度突变,楼层受剪承载力均不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设计中严格控制异形柱轴压比∟形小于0。

50,⊥形小于0.55。

对于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