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625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docx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模拟题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

模拟测试试题(100道题,每题1分)

一、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考试内容1、场地勘测:

1单选: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的钻孔深度计划一般最深不超过

a.50米b.80米c.100米d.120米

2单选:

地震安全性评价Ⅱ级工作的钻孔布置应

a.为2个钻孔b.为3个钻孔

c.能控制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d.能控制土层结构

3单选: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需要编制的基本图件是

a.剪切波速随深度分布图b.覆盖层等厚线图

c.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图d.钻孔分布图及柱状图

4多选:

一个工程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场地勘察范围应为工程建设规划的范围,具体可为

(1)工程红线退线后以内范围

(2)工程红线以内范围(3)工程红线外几米以内范围

(4)工程红线外几公里以内范围(5)工程红线外15公里以内范围

5多选:

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应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包括

(1)工程地质

(2)水文地质(3)地形地貌(4)地质构造(5)地震动衰减

6多选: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的目的是

(1)为了确定工程场地条件

(2)为了评定在地震作用下的场地地基承载力

(3)为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提供场地相关资料

(4)为给出场地基岩地震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5)为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场地相关资料

7判断:

有专业人士认为:

钻孔中的泥浆可以传播剪应力,所以地震工程勘察剪切波速测试时波速探头可以不紧贴在钻孔井壁上有泥浆就能得到真实的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8判断:

城市或开发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必须编制工程地质分区图。

9判断: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测必须进行场地地脉动测试。

10填空:

Ⅰ级工作钻探应有不少于3个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m/s的钻孔。

考试内容2、地震地质灾害的场地勘查:

11单选:

地基土液化勘查测试手段为

a.压缩波速测试b.剪切波速测试c.标准贯入测试d.静力触探测试

12单选:

规范定义的粉土粘粒的粒径为

a.大于0.5mmb.0.5—0.05mmc.0.05—0.005mmd.小于0.005mm

13单选:

建筑抗震设计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烈度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应分别大于

a.30m和60mb.60m和90mc.90m和120md.120m和150m

14多选:

烈度7度以上地区,下列地下15米深饱和土层应进行液化判别

(1)黄土

(2)砂土(3)粉土(4)粉土(不含黄土)(5)淤泥质土

15多选:

土壤震动液化初判不液化的条件有

(1)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底下水位深度符合一定条件时;

(2)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烈度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16时;

(3)饱和砂土或粉土的埋深在15—20米深时;(4)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5)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以后时。

16多选:

II级工作应收集工程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影响资料有

(1)软土层厚度分布及软土震陷资料;

(2)地形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古河道资料;

(3)崩塌、滑坡、地裂缝和泥石流资料;(4)历史海啸与湖涌资料;

(5)历史地震造成的液化现象。

17判断:

地震烈度6度区不会产生土壤震动液化。

18判断:

同样设防烈度时,地震影响远、近不同,土壤震动液化判别的标准也不同。

19判断:

工程场地在某一地震动水平可能同时发生轻微液化、中等液化和严重液化。

20填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建筑应避开主断裂带,最小避让距离为:

烈度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8

专门研究

300m

200m

-

9

专门研究

500m

300m

-

考试内容3.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

21单选:

在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单幢建筑,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

a.1个,b.2个,c.3个,d.4个,数据变化较大时,可适量增加;

22单选:

对小区中处于同一地质单元的密集高层建筑群,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可适量减少,但每幢高层建筑下不得少于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3单选:

工程场地地震安性评价场地岩土力学性能测定的土动力试验方法包括

a.检层法b.跨孔法c.表面波法d.共振柱法

24多选: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场地初步勘察阶段,对大面积的同一地质单元,测量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应为

(1)不超过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3

(2)不超过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4

(3)不少于控制性钻孔数量的1/5(4)至少要有1个

(5)山间河谷地区可适量减少,但不宜少于3个。

25多选:

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3)覆盖土层厚度不小于3米。

(4)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5)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26多选:

进行竖向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时,应取得

(1)纵波波速度值;

(2)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值;(3)压缩模量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

(4)瑞利波波速度值;(5)阻尼比与轴应变关系曲线。

27判断:

Ⅰ级工作应对各层土样进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

28判断:

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对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动三轴和共振柱试验。

29判断:

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

30填空:

完成如下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表

土的类型

岩土名称和性状

土层剪切波速范围(m/s)

坚硬土或岩石

稳定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vs>500

中硬土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500≥vs>250

中软土

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fak≤200

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可塑黄土

250≥vs>140

软弱土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流塑黄土

vs≤140

考试内容二、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

31单选:

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式中

log10A=C1+C2M–C3M2–C4log10[C5exp(C6M)+R0]

考虑大地震震中附近高频地震动饱和的项为

a.C1+C2Mb.C3M2和R=C5exp(C6M)c.C4log10[R+R0]d.R0

32单选:

已知区域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标准差为0.5,由此得到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合理的标准差可大致为

a.0.2b.0.3c.0.4d.0.6

33单选:

人工地震波强度包络函数主要反应了

a.震源远近的特性b.幅值非平稳特性

c.相位非平稳特性d.数据点2的n次方特性

34多选: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有

(1)对数衰减模型

(2)点圆模型(3)椭圆模型(4)断层距模型(5)大震饱和模型

35多选:

缺少强震记录地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确定可采用如下方法

(1)极值分布法

(2)烈度转化法(3)对数正态分布法(4)借用法(5)确定性法

36多选:

最新研究表明,地震动衰减与如下哪些因素有关

(1)震源机制

(2)地形影响(3)盆地结构(4)场地条件(5)震源尺度

37判断: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地震动参数衰减不确定性校正的原因是要应用其方差。

38判断:

应采用有仪器测定震级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应体现近场烈度饱和并与远场有感范围相协调。

39判断:

人工地震波强度包络函数应表现上升、平稳、下降、趋近于零四个阶段的特征。

40填空:

填全如下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式中的参数

log10A=C1+C2M–C3M2–C4log10[C5exp(C6M)+R0]+C7+C8+C9

并说明含义:

考试内容三、区域性地震区划

41单选:

区域性地震区划图的的概率水平个数应为

a.1个b.2个c.3个d.不固定的

42单选:

区域性地震区划计算控制点的分布要求,应不大于地理经纬度

a.0.5°b.0.3°c.0.1°d.0.05°

在结果变化较大的地段,应加密控制点。

43单选:

地震区划图比例尺宜采用1:

500000

a.1:

100,000b.1:

500,000c.1:

1,000,000d.1:

2,000,000

44多选:

区域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表述方式可采用

(1)工程地质单元分界线

(2)地震动参数分区线(3)场地分类分界线

(4)地震动参数等值线(5)地形地貌分界线

45多选: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区域性地震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区界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潜在震源区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可变动范围及其对结果的影响;

(2)历史强地震观测记录的地震动参数;(3)地形、地貌的差异;

(4)历史强地震地质灾害的程度;(5)区划参数的精度。

46多选:

区域性地震区划的编图图面要素包括

(1)时间年限

(2)地震带的选择(3)编图参数(4)潜在震源区(5)设防水准

47判断:

可依据地震危险分析的确定性结果编制区域性地震区划图。

48判断:

区域性地震动参数区划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可不考虑本地地震潜在震源。

49判断:

区域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首先给出的应是中硬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

50填空:

完成地震区划图加速度分档的参数值范围:

加速度分档

参数值范围

<0.05g

<0.04g

0.05g

[0.04g,0.09g)

0.10g

[0.09g,0.14g)

0.15g

[0.14g,0.19g)

0.20g

[0.19g,0.28g)

0.30g

[0.28g,0.38g)

≥0.40g

≥0.38g

考试内容四、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51单选: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需要提供的最重要的地震动参数是

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地震反应谱c.地震动持续时间d.地震动时间过程

52单选:

工程场地地面的地震动有几个分量

a.2个b.3个c.4个d.6个

53单选:

已知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分别是M、K和C,周期T是

a.T=M/Kb.T=2πM/Kc.T=(M/K)1/2d.T=2π(M/K)1/2

54单选:

已知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系数分别是M、K和C,阻尼比ζ是a.ζ=C/Mb.ζ=2πC/Mc.ζ=C/[2(KM)1/2]d.ζ=2πC/(KM)1/2

55单选:

2001年建筑物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一共划分成

a.3段b.4段c.5段d.6段

56单选:

二维及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时,有限元网格在波传播方向的尺寸应在所考虑最短波长的范围内取值为

a.1/6——1/4b.1/8——1/6c.1/8——1/6d.1/12——1/8

57多选:

影响地震反应谱的主要因素有

(1)地震大小和地震远近;

(2)地震动持续时间;(3)地震的破裂方向;

(4)土层软硬与厚薄;(5)局部变化较大地形;(6)建筑房屋基础埋深.

58多选:

地震动反应谱的重要性在于

(1)是不同结构的最大反应;

(2)是建筑抗震设计等级划分的指标;

(3)能反映地震动的频谱特性;

(4)是地震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参量;

(5)是各中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普遍采用的规定;

(6)由于地震烈度不能反映地震动的谱特性.

59多选:

强地震动持续时间Td对结构破坏的影响主要有

(1)地震断裂释放能量地点复杂引起地震波放大效应,从而产生严重破坏;

(2)长持时Td使地震弹性最大反应A,V,D有增加;

(3)长持时Td使地震非弹性反应A,V,D略有增加;

(4)长持时Td使地震最大耗能反应成倍增加,从而导致结构低周疲劳破坏;

(5)长持时Td容易引起结构地震动共振效应。

60多选:

使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Tg加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建筑较矮时

(2)场地埋深较深时(3)震级M加大时

(4)地震波转播距离R加长时(5)场地更软厚时

61多选:

使地震反应谱平台高度Smax提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建筑较矮时

(2)场地地形更高些时(3)震级M加大时(M大时饱和)

(4)地震波转播距离R加长时(M大时饱和)(5)场地更软厚时

62多选:

Ⅱ级工作和地震小区划应采用下列三者之一作为地震输人界面:

(1)钻探确定的基岩面;

(2)剪切波速不小于700m/s的土层顶面;

(3)剪切波速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

(4)下层刚度突然加大(两倍以上)的层顶,且其下无更软层;

(5)钻探深度超100m,且剪切波速有明显跃升的土层分界面或由其他方法确定的界面。

63判断:

地震动双参数(峰值加速度,特征周期)方案自动考虑了场地地震反应谱随场地条件与地震大小、距离的关系。

64判断:

地震烈度是等级划分,不是物理量。

但地震烈度能反映地震动的谱特性。

65判断:

地震学家用的数字记录,可用来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和远震影响。

66判断:

SH波是水平向传播的运动,SV波是竖向传播的运动。

67判断:

强震持时的组成为,整个震源破裂完成时间;地震波传播过程到达先后的时间差;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多次反折射的延时。

68判断:

地震动由断层上许多断裂点释放的多种地震波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叠加合成,包括了体波和面波两种,其中R波水平运动,Q波椭圆滚动。

69填空:

什么是谱?

给出地震动反应谱的定义

70填空:

Sa(T,ζ)是加速度反应谱,Sd(T,ζ)是位移反应谱,地震反应谱之间可得下述简单近似关系

Sa(T,ζ)=ωPSV(T,ζ)=ω2Sd(T,ζ)

其中PSV(T,ζ)称为。

考试内容五、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71单选:

地震触发的滑坡是什么样的工程力学问题:

a.强度问题b.刚度问题c.重力稳定性问题d.地震动地形影响问题

72单选:

土壤液化对上部结构的危害主要来自

a.不均匀震陷b.喷砂冒水c.场地卓越周期加长d.剪切波速变小

73单选:

活断层的地质灾害以地震形式表现为地震地表断层,其灾害主要类型有几种

a.1种b.2种c.3种(地表错动、地裂缝、地面形变)d.4种

74多选:

地震地质灾害包括:

(1)地表变形

(2)地基不均匀沉陷

(3)土壤震动液化(4)滑坡(5)断层破裂

(6)海啸与湖涌(7)淤泥软化(8)黄土崩塌

75多选:

地震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所应遵循的原则为

(1)模糊综合评判原则;

(2)灾害重复性原则;(3)构造类比原则;

(4)综合判别与区划原则;(5)最不利判别原则。

76多选:

隐伏断层活动性鉴定的技术方法,应说明下列问题:

(1)隐伏断层位置确定的依据及确定的精度;

(2)隐伏断层错动的速率;

(3)所用技术方法和探测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4)隐伏断层的与所测地震的位置关系;

(5)上断点埋深和断距所在地层时代确定的依据。

77判断:

地基失效——沙土液化,滑坡等是影响地震动的重要因素。

78判断:

土壤震动液化判别属于工程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必需进行的工作内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只是对这项工作进行复核和必要的分析补充。

79判断:

断裂破碎带对地震波传播具有减震作用,因此断层两盘震害往往轻些。

80填空:

根据术语的解释填出几个术语,并理解其含义与相互关系

与地震孕育和发生有关的地质构造。

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分两类)。

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断层。

晚第四纪以来有活动的断层(与发震断层的关系)。

考试内容六、地震小区划

81单选:

某一城市地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加速度峰值为0.15g,因此该城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相邻分区或两条等值线地震动峰值的差别应该为:

0.05g

a.0.010gb.0.015gc.0.020gd.0.030g

82单选:

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相邻分区或两条等值线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差别宜不小于

a.0.025秒b.0.050秒c.0.075秒d.0.100秒

83单选:

地震动小区划的钻孔控制点每平方公里不应少于

a.4个b.3个c.2个d.1个

84多选:

地震小区划应包括:

(1)建筑抗震场地分类小区划;

(2)地脉动卓越周期小区划;

(3)地震动小区划;(4)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小区划;

(5)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

85多选:

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分区图的加速度峰值应根据

(1)参考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研究确定

(2)参考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表研究确定

(3)硬土场地参考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

(4)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研究确定

(5)计算控制点上的地震动参数统计确定

86多选:

地震动小区划获得反应谱特征周期的方法主要有

(1)由建筑抗震场地分类结果统计确定;

(2)由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参考确定;

(3)由地震动反谱数据统计确定;(4)由地脉动卓越周期统计确定;

(5)由地震动峰加速度和峰速度双参数统计确定。

87判断:

一般地震小区划图编图比例尺达到1:

5万就是小区划了。

88判断:

做过地震小区划的地区就可以不再做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了。

89判断:

地震小区划土壤震动液化判别应根据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进行。

90填空:

地震小区划报告最后应编写说明书。

考试内容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91单选: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工作的等级属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

a.I级工作b.II级工作c.III级工作d.IV级工作

92单选: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工作,中硬场地与基岩场地0.1g地震动参数的对应放大关系是

a.1.50b.1.40c.1.33d.1.18

93单选: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工作表述的地震动峰值共分为几挡

a.4b.5c.6d.7

94多选: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需要。

(1)对工程场地区域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资料进行收集和补充调查。

(2)对工程近场区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资料进行收集和补充调查。

(3)对工程场地相关潜在震源区及参数进行论证。

(4)对工程场地类别进行划分。

(5)对工程场地覆盖土层进行地震反应分析。

95多选: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应采用编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使用的

(1)地震活动性参数。

(2)本地地震震源参数。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

(4)地震动反应谱衰减关系。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越概率水平。

96多选: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IV级工作的内容包括

(1)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

(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附近的一般建设工程。

(4)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地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

边远地区、沿海海域等)的一般建设工程。

(5)比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的资料要更详细、精度更高。

97判断:

建筑抗震场地类别划分中的中硬土场地一定是II类场地。

98判断: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应确定中硬场50年超越概率63%、10%和2-3%的工程场地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99判断:

根据给出某工程场地实际场地类别给出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复核结果。

100填空:

国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T17742-1999)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在VII度时对应的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是98.1c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