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490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漳平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福建省漳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查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却作用也很大的营养物质是(  )

A.水B.糖类C.维生素D.纤维素

2.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的食物是(  )

A.甜食B.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C.谷类食物D.含脂肪多的食物

3.如图是人体消化管示意图,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①B.②C.③D.④

4.小松的妈妈是糖尿病患者,小松应建议妈妈少吃下列哪样食品()

A.绿豆B.海带C.大豆D.果酱

5.学习完合理膳食后,晓涛同学为家长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哪份午餐食谱营养最合理(  )

A.米饭、鱼、鸡、猪肉B.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

C.鱼、鸡、猪肉D.鱼、青菜、萝卜、苹果

6.在抽血或输液时,护士会用橡皮管将手臂捆扎起来,找到上面的一条条“青筋”,然后在扎紧的下方扎入针头,其原因是(  )

A.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流回心脏,让动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B.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流回心脏,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C.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流回心脏,让毛细血管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D.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流出心脏,让静脉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

7.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视野,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和分支情况,标号①、②、③分别是()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8.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9.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B.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

C.肺循环是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心脏左侧

D.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10.下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动脉B.静脉C.心脏D.肺

12.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A.鼻B.咽C.喉D.气管

13.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B.喉C.气管D.肺

14.痰生成的部位是()

A.喉腔的侧壁B.气管和支气管黏膜C.鼻腔的黏膜D.食道黏膜

15.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D.环状软骨扩大

16.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血管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

B.动脉血中的含氧量不一定比静脉血中的高

C.健康人肾静脉中的尿素含量一定比肾动脉中的少

D.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动的一定是静脉血

17.根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B.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C.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

D.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18.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玩耍,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是()

A.口腔B.眼睛

C.呼吸道黏膜D.鼻腔

19.在失血严重急需输血而又没有同型血时,可给需输血者输入少量的(  )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

20.微创换瓣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新技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优势。

某患者左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倒流。

医生从患者大腿的股动脉处切开一小口,将治疗仪器沿股动脉上行,最终送达该动脉瓣进行手术。

仪器上行过程中最后经过的血管是(  )

A.下腔静脉B.主动脉C.肺动脉D.股动脉

21.在一次郊游中,某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你认为应该怎样急救()

A.赶紧去医院

B.用止血带将近心端扎住,然后拨打120去医院

C.用消毒布包扎

D.用手指将血管的远心端压住

22.下列有关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A.主动脉、肺静脉B.主动脉、肺动脉

C.肺动脉、下腔静脉D.肺静脉、下腔静脉

23.如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甲模拟呼气动作,乙模拟吸气动作

B.气球模拟肺

C.甲膈肌收缩,乙膈肌舒张

D.橡皮膜模拟膈肌

24.食物中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A.糖类、脂肪、蛋白质B.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C.糖类、脂肪、无机盐D.蛋白质、糖类、无机盐

25.下列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图解,此过程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地方是()

空气

呼吸道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

二、判断题

26.判断题

(1)口腔是消化淀粉的起始部位。

(____)

(2)人胖还是瘦,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生活条件、膳食结构、体育锻炼无关。

(____)

(3)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

(____)

(4)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心脏为联系,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

(____)

三、综合题

27.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回答问题:

(1)我们的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④]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虽然其不含_______,但它可帮助脂肪消化。

28.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消化该物质的器官是_______。

(2)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④]_______,在该器官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______,其最终消化的产物是_______。

(3)D是______,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9.观察放入抗凝剂的血液的实验中,将10mL的新鲜的人体血液和抗凝剂混合,24小时以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分层现象。

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中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成分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填字母)部分,其主要构成成分是_______,除上述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2)氧气进入血液以后,主要由图中________(填字母)部分血细胞来运输。

(3)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存在于图中的__(填字母)部分,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血细胞存在于图中的____(填字母)部分。

(4)静置一段时间以后,量筒中的C部分会变成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

30.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发声结构位于[__]___。

(2)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__]__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3)从外界吸入的气体通过[__]__进入血液。

(4)[1]指鼻腔,从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分析,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___。

31.下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_____,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_____血。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内被利用。

32.救治一朵“心蕾”,迎接一片阳光。

空军总医院“心蕾工程”自2009年10月发起以来,足迹已遍布全国,他们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无偿解除了病痛,为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幸福和希望。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问题: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________的壁最厚,里面流动着________血。

(2)⑩房室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症之一,如图所示,①与③之间出现部分缺损,导致耐力降低、多汗等症状,图中①与③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

(4)治疗患有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的手术是在病人的大腿静脉处注射一种封堵物,这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由________(填血管名称)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33.下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E]______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与氧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________。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________循环。

34.我国历史上少数帝王曾妄想“长生不老”,盲目服用“仙丹”,其结果大多英年早逝。

当今一些生物学家在研究小白鼠实验时,发现了“返老还童”的生命现象,这或许给人们延缓衰老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下是该课题的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准备:

(1)选取健康且生命特征相同的18月龄白鼠和3月龄白鼠若干只备用。

(2)分别抽取3月龄和18月龄白鼠的血液若干毫升,分装到不同的瓶中备用。

组别

A组

B组

C组

备注

实验材料

18月龄白鼠10只

18月龄白鼠10只

3月龄白鼠10只

3月龄白鼠为年轻鼠,18月龄白鼠为年老鼠

实验步骤

注射等量18月龄白鼠血液

注射等量3月龄白鼠血液

注射等量18月龄白鼠血液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探究

(1)要探究“年轻白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白鼠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应选取______组作为对照组。

(2)实验方案中的B组和C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题意,预测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现象的是_______组。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葡萄糖不需要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相应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不能消化吸收纤维素。

【详解】

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吸收的。

故选:

D。

【点睛】

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关键点:

膳食纤维是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不能消化。

2.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少,但其作用却很大,如无机盐中的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物质,青少年缺钙易导致佝偻病。

因此,处于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多种无机盐的食物。

【详解】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储存能源的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谷类食物谷类食物包括大麦、玉米、燕麦、大米、小麦等,能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等物质。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点睛】

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每天应获得合理、充足的营养。

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3.D

【分析】

分析图可知:

图中①是咽,②是食管,③是胃,④是小肠。

【详解】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

4.D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特点,糖尿病患者要减少糖类的摄入,可以从食物的含糖量方面来切入。

【详解】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

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减少糖类的摄入。

绿豆、大豆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可以适量食用;海带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无机盐,可以适量食用;果酱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用超过100℃温度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也叫果子酱,因此果酱中含有大量的糖类.故小松应建议妈妈少吃果酱。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5.B

【分析】

平衡膳食指南要求合理营养要做到: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

【详解】

平衡膳食指南要求合理营养要做到: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所以,B选项的午餐设计营养最合理。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合理营养的概念。

6.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详解】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

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

所以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知道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7.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②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故而是毛细血管,故标号①、②、③分别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点睛:

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8.B

【分析】

打“哈欠”是脑部缺氧的表现,在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由于教室内学生较多,呼吸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产生打“哈欠”现象,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详解】

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氧气增加,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充沛。

所以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故选B。

【点睛】

考查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9.D

【分析】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详解】

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A不符合题意。

B.血液可以分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B不符合题意。

C.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C不符合题意。

D.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输来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利用,还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血液循环途径。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根据图示中箭头可以判定:

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正确。

考点: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1.C

【解析】

心脏是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心脏收缩时会将血液压出心脏。

所以说,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2.B

【分析】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详解】

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

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13.D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等构成的肺,其中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肺能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4.B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消化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

故选:

B。

【点睛】

只有呼吸道的气管和支气管才能产生痰,改变痰形成于咽喉的错误认识。

15.C

【分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详解】

鼻子吸入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

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腭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

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

吞咽完毕,软腭、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

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会厌软骨的作用。

16.C

【分析】

血液可以分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动脉血是在体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静脉血一般指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右心房到肺动脉中的血液。

【详解】

A.静脉血一般指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右心房到肺动脉中的血液。

由于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因此动脉血管中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血液的颜色是有差别的,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含氧量越高颜色越鲜艳。

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因此动脉血中的含氧量一定比静脉血中的含氧量高,B不符合题意。

C.肾动脉进入肾脏,逐渐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再分支出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外面,然后再汇集成肾静脉。

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健康人肾静脉中的尿素含量一定比肾动脉中的少,C符合题意。

D.通过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流进心脏的左心房,左心房的血液流入左心室。

因此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血液循环途径。

17.A

【分析】

图示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从血流方向可以判定,a是动脉血管,c为静脉血管;血液流经人体某一器官后血液成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根据血液成分的变化来判断该器官的名称。

 

【详解】

A、血液流经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明显增加,但血液中氧的含量会明显减少,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B正确。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C正确。

D、血液流经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明显增加,但血液中氧的含量会明显减少.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减少;因此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循环的途径。

18.C

【分析】

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

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

【详解】

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

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玩耍,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