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318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docx

部分行业资料整理

行业资料一:

2012年磨料磨具行业仍存问题亟待解决

磨具磨料是工业的牙齿,涉及的范围从航天航空至医疗卫生等几乎所有领域截至目前尚不可替代。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磨料磨具经历了市场的发展调整,基本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已成为磨料磨具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

磨料磨具行业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磨料磨具全行业生产能力已成规模,但具体生产能力较分散、企业规模小,规模效益差。

企业的规模结构仍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小型企业仍占较大比例。

企业及产品竞争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特别是不利于环保和技术升级改造。

  2、产能过剩。

刚玉生产尤为突出,产能过剩、产品低档同质化将越来越不被市场所接受,特别是进入七月份以后,局面更加严峻,南方五省持续干旱,特别是贵州,七月份到现在电力严重不足,冶炼企业全部停产。

  3、新品研发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已成为磨料磨具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

国内磨料磨具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产品技术含量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内高端技术产品缺乏,主要依靠进口。

高端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比差距大,且只能满足汽车、航天航空、机床、轴承、机车车辆和船舶几大支柱产业需求的30%;产品出口大部分维持传统的中低档品位,出口平均价只为进口产品平均价的1/10.

  4、产业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磨料磨具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磨料冶炼的问题。

目前国内棕刚玉的状况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下一步国家政策的重点将是淘汰刚玉行业的落后产能,关停部分高耗能的中小刚玉生产企业,淘汰小功率的冶炼炉,鼓励优势企业做强做大。

行业资料二“2011年磨料磨具行业运行情况及走势分析

2011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

GDP增幅9.6%,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8%,均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作为工业发展的原材料和工具的磨料磨具行业,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形势下,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

但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燃油价格上调,运输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企业利润率降低,棕刚玉、绿碳化硅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跌,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准确的说,档次高、质量好的产品产销利润却比较好,大路产品、质量差的受影响大。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

1.产销整体增长较快,但各类产品增长幅度不均衡。

据行业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67%,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46%。

但从几大类产品分别来看,产销增幅不均衡,棕刚玉同比增长3.84%,白刚玉同比增长59.24%,绿碳化硅同比增长14.73%,黑碳化硅同比减少3.19%,磨具方面陶瓷砂轮同比增长8.90%,树脂砂轮同比增长11.29%,橡胶砂轮同比增长105.19%,磨石同比增长16.02%。

2.产品价格小幅震荡,利润增幅收窄。

上半年在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棕刚玉、白刚玉、黑碳化硅磨料价格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吨价浮动在50—100元之间。

绿碳化硅变化很大。

磨具品种比较多,价格不等,不一一列举,普通磨具价格变化不大,但质量好、高档磨具价格上升。

成本上升幅度大,据统计,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2.7%,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4.9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01.62%,职工工资总额同比增长24.21%(个人工资增幅10—15%左右),销售收入增长29.4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19%。

由于成本不断上升、价格增幅不大,企业利润率不高;高档磨具利润率比较高。

3、出口稳定,价格增长,但增速减缓。

棕刚玉出口33.2万吨,金额2.141亿美元,比2010年32.35万吨,金额1.7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25%。

FOB每吨644.75美元,同比2010年每吨529.43美元,增长21.78%。

碳化硅出口11.03万吨,金额2.757亿美元。

2010年同期为10.62万吨,金额1.868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3.86%和47.63%,FOB每吨2499.26美元。

2010年同期为每吨1758.27美元,同比增长42.14%磨具出口9.73万吨,金额1.425亿美元。

2010年同期为7.65万吨,金额为1.031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27.31%和38.35%,2011年FOB每吨1464.83美元,2010年同期为FOB每吨1347.94美元,同比增长8.67%。

二、行业运行分析

1、下游行业形势整体较好,加大了对行业产品的采购量。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钢铁产量3.5亿吨,同比增长9.6%;建材行业水泥9.51亿吨,同比增长19.6%,平板玻璃3.8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9.1%,建筑陶瓷产量4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卫生陶瓷产量7652万件,同比增长3.7%;有色金属行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7.27%;造船同比增长4.4%,汽车生产量同比增长2.48%;整体看国际经济形势缓慢回升,出口贸易稳中有升,上半年行业产销量处于上升态势。

2、企业改造升级,调整产品结构,高品质产品产量增加,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抗风险的能力。

上半年企业运行遇到了诸多困难,上半年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6次提高贷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付款多采用承兑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运作;缺电。

今年一开始,一些企业对形势的把握不够准确,棕刚玉冶炼企业,绿碳化硅冶炼企业加大了冶炼量,但市场需求不旺,造成产品滞销,棕刚玉产品价格无力反弹,绿碳化硅产品(块,微粉)价格大幅度下跌。

5月份国家就工业用电价格上调,成本再次上升,不少冶炼企业不得不停产。

根据调查,磨具主要产区,长三角珠三角等,不少企业也都因电力供应不足减产或停产,减量平均达到30%以上。

但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大型或生产有特色产品的企业受影响不明显,产量不降反增,价格不跌反升,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紧紧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即早对企业设备改造升级,加大新产品的研发,舍弃一些普通产品,生产高端领域使用的磨具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造船、钢铁、铁路等领域已部分替代了进口产品。

江苏苏北砂轮厂有限公司生产的1.6米的砂轮已为上海机床厂指定产品;广东创汇与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联合研发的1.2米树脂砂轮已为多家钢厂采用,宁波大华砂轮有限公司,采用上下游企业配合,捆绑发展的方式,降低成本,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从对34家磨具企业统计资料的分析,其中24家产量,产值,利润率是上升的,其余的产量、产值略有下降但利润是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调整了产品结构,高档产品增加,低档产品减少,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

3、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不少企业加大了对老旧设备改造的力度,建设自动化生产线,开发热能综合利用等取代了老旧设备及粗放式生产方式,从数十家经改造的企业运行情况来看,效果明显,新设备普遍节能30%—40%左右,这些企业分别获得所在地政府几十万至上百万数额不等的节能减排奖励。

4、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

上半年,新上、扩容的棕刚玉企业增速减缓了,但350万吨的产能并没有减少,在建工厂一旦投入生产,产能仍将增加。

原有企业转行的并不太多,产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今年上半年河南地区开工率仅三分之一,山西仅二分之一,主要靠贵州供货,市场需求并没有感到紧张,一些企业仍然感到产品滞销。

原因是市场需求饱和,其实卖不出去的是过剩部分。

绿碳化硅产品目前大量用做太阳能切割刃料,由于欧美市场需求放缓,日本年初的大地震影响,国内的一些太阳能生产企业没有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因此绿碳化硅微粉的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但一些生产企业,及外行业选择转型生产绿碳化硅的都是高估了市场需求,大量生产或大规模建厂。

目前产能已经达到100万吨左右,年底预期产能可达150万吨左右,再加上回收料25万吨,已远超国内外总需求55—60万吨的需求量,导致价格低迷甚至大幅下降,块由9500元/T—10500元/T降到8000元/T左右,微粉由原来的27500—28000元/T降到下半年23500元/T左右。

三、下半年走势

    1、要谈下半年行业经济走势,行业同仁们在思想上必须要有个明确地认识,企业怎么发展,围绕什么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重点扶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重点培养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做文章,对企业的改造、产品的研发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挂钩。

上次会议上对行业“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解读,7月份工信部批准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产品磨料磨具方面,重点发展磨料深加工产品,为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磨具(高效、高速、重负荷、精密和超精密磨具,新型低温结合剂等)。

明确了行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磨具方面讲的已非常清楚,有企业问什么是磨料的深加工,简要讲高档磨具制造所需磨料,高档涂附产品制造所需磨料,磨料的煅烧、镀铱、太阳能产业所需微粉、半导体制造所需磨料等并可根据高档产品的发展所需,来延展磨料开发的种类。

    局面将不会很快消除,产能过剩、产品低档同质化将越来越不被市场所接受,特别是进入七月份以后,局面更加严峻,南方五省持续干旱,特别是贵州,七月份到现在电力严重不足,冶炼企业全部停产。

部分企业利用峰谷电炼几炉,量太少,出口交货都有困难。

在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明后两年电力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

银根的紧缩,企业贷款困难。

中央有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但贷款选择上会向有潜力、产品有竞争力、有还贷能力、信誉好的企业倾斜。

市场的规律是无情的,适者生存,一些生产低档产品的小企业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人民币下半年还有升值的可能,世界经济在复苏中,但复苏进程很不平稳、很脆弱,欧美经济增速出现回落,欧洲经济又出现债务危机,这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对出口会造成一些影响。

再就是替代产品已占领部分市场,我们下游行业在增长,但对我们行业产品的采购量上升幅度不大,特别是耐火材料方面,矾土的均化料已经进入耐火材料行业,这又将挤占棕刚玉一部分市场。

金刚石线锯原来由日本生产,在4月份的机床展上已看到实物,目前国内有几家超硬制品生产企业也已投入生产,必将对绿碳化硅微粉市场产生冲击。

其实这些不利因素也不是什么坏事,面临严峻的局面,能使身处逆境的企业老板们冷静思考,重新谋划,再次创业,使企业再上新台阶。

    3、几点建议

    

(1)、紧跟国家政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企业领导在这点上头脑一定要清楚,否则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被淘汰。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磨具、碳化硅、微粉等企业调整格局已基本清晰。

有些企业目前已经调整了产品结构,对原有产品进行扬弃,舍弃无竞争力的低端产品,研发高端产品,企业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在痛苦中挣扎。

建议有能力的企业,与院校,研发机构联合,舍得投入些资金,研发新产品,尽快投放市场,产生效益;也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把各个企业之间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规模化生产,赢得政府的重视,也增加市场抗风险的能力;还有一些企业可以采取转行(其实已经有部分企业这样做了)。

    

(2)、有针对性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大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下游企业深入作些调查,看对方需要什么品质的产品,增加产品生产的针对性。

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精,关键是生产的产品要产销对路。

生产有特色的产品,下功夫是可以做到的。

低层次,随大流已经没有出路。

下游行业涉及面非常广,深入一个领域做精、做细,企业就可生存发展。

    (3)、下大功夫做好节能环保工作。

这是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中的一项,与我们行业密切相关,在磨料磨具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未来磨料磨具生产在能耗、节能减排设备和工艺上改进发展,不但企业可降低成本,关键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赢得市场,能赢得政府支持,企业就有发展的支点。

    新的产品在等待我们研发,新的道路等待我们开拓,我们要在国家新兴产业政策引领下,开辟出磨料磨具行业新天地。

行业资料三:

磨料磨具行业成为机床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

据悉,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组织编制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通过由工业和信息化组织的专家审查及论证,于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正式对外发布,并开始在全行业组织实施落实。

其中,磨料磨具等超硬材料行业被定位为重点发展行业。

据中国机床网(M)了解,规划前言中,对磨料磨具等超硬材料行业在过去十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明确肯定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和出口国,人造金刚石总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

  在重点产品与技术部分,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及制品类被鼓励发展的有磨料深加工产品、为数控机床配套的高档磨具(高效、高速、重负荷、精密和超精密磨具,新型低温结合剂等)及涂附磨具(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涂附磨具及全聚酯布高强度重负荷砂带、特殊涂层砂带等)。

粗颗粒(两毫米以上及宝石级)和细颗粒(纳米级)超硬材料及CVD金刚石、超硬复合材料;各类超硬材料制品(数控机床用高速高效高精度超硬材料砂轮、成型修整滚轮等磨具;精密高性能镗、铣、铰削等特殊刀具;IC、IT行业晶圆加工用系列工具;高档金刚石专用锯片;纳米级金刚石制品及金刚石地质钻探类工具等。

这些被鼓励发展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IT、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与规划中提出的打造机床工具行业绿色制造工程,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契合。

同时,规划提出磨料磨具行业要提倡创新工艺、节能、减排、废物回收再利用等,向低碳环保生产模式转变。

大力发展具有明显低碳环保特性的超硬材料及制品,并加快其普及应用。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认为,《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布,给予了超硬材料行业充分的重视,也体现出了超硬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和蓬勃发展趋势,政策扶持和本身的优势相结合,相信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行业资料四:

料磨具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一、行业概况

磨料磨具行业现有大小生产企业约2000家,其中80%为民营企业。

行业总经济规模(现价产值)218亿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刚玉产能为300万吨左右,正常年份产量约为150万吨,其中出口约为75万吨,产量约占全球的75%左右;碳化硅产能在110万吨左右,实际产量约为95万吨,其中出口23万吨(实行配额许可证总量控制)。

磨具产能约为50万吨(不包括涂附磨具),实际年产量45万吨左右,其中出口约为14万吨,出口多为中低档砂轮、油石。

 二、行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通过积极调整改造,使传统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1、企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行业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企业已占主导。

磨料企业中,年产4万吨以上企业占冶炼企业10%,达20多家,年产5000吨磨具企业已为行业中坚,万吨以上树脂磨具生产企业已达3家。

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2、规模以上企业工装设备得到大部更新。

3000KVA以下刚玉冶炼变压器和5000KVA以下碳化硅冶炼变压器已基本淘汰。

磨具企业中,除了成型加工设备更新改造外,突出表现在烧成窑炉的更新,先后新建30多座新型现代化节能环保型抽屉窑和多条现代化隧道窑,在实现行业窑炉现代化更新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3、在机床工具行业“精心创品牌”活动推动下,行业涌现全国著名产品和地方著名产品企业有30多家,有力地推动了产品结构调整,陶瓷树脂磨具接近发达国家3:

7的构成比例;进口替代产品达50多项。

  4、由于产品品位的提升,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还促进了产品出口。

磨料出口由精加工(粒度砂、微粉)产品替代了过去相当数量的初级产品(冶炼块),并达到量增价升,双双创历史水平,刚玉和碳化硅出口价分别达700美元/吨和1000多美元/吨,低价恶性竞争局面得到很大改观。

普通磨具出口比“十•五”末又增长了62.7%,达到14万多吨/年。

  5、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促进下,企业大都进行了环保改造,规模以上企业烟尘都达标排放。

特别是碳化硅行业有企业(新疆伊犁麦斯特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启动了碳化硅冶炼废气回收再利用技术,为行业节能减排、创新工艺、提高经济效益开创了新路。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企业的规模结构仍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小型企业仍占较大比例。

而且存在大型企业大而不强,产业带动作用小,小型企业散而不专,相互间协作能力差,企业及产品竞争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特别是不利于环保和技术升级改造。

  2、产能过剩在行业依然存在。

刚玉生产尤为突出,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已经淘汰的3000KVA以下冶炼变压器又重新起动生产,对已经较为稳定的市场产生冲击。

  3、总体工装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比有较大差距;新品研发能力薄弱。

  高端产品性能与国外产品比差距大,且只能满足汽车、航天航空、机床、轴承、机车车辆和船舶几大支柱产业需求的30%;产品出口大部分维持传统的中低档品位,出口平均价只为进口产品平均价的1/10。

  4、产业节能减排、适用低碳经济的要求任重而道远。

  5、行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缺乏,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行业企业目前呼声最高的问题之一。

  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机遇以及低碳经济的要求等新形势变化,着重关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七大战略性产业目标以及全球新兴产业将持续涌现对行业产品的要求和需要,切实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广泛研发和采用国内外科技发展新成果,推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增强行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十二•五”目标及重点任务和应对策略

  1、在调整升级的基础上,力争行业经济(现价产值)每年增长10%左右,至期末超过300亿的规模。

  2、调整企业结构,抑制产能过剩。

支持和鼓励等量和减量置换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若干大型企业,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过战略性技改创新投入,自主培育成能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的龙头企业;中小型磨具企业应通过更新改造,重点向精而专方向发展。

实现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和精专型小企业并重的发展格局。

  3、加大科研投入。

大型企业应创造条件设立研究机构,专业院校应加强科研实验基地的建设。

与此同时积极探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新路子。

为改变目前磨料磨具生产大部分仍是传统的技术堆砌加模仿,并实现技术更新模式由“替代进口消化型”逐步向“自主创新型”的转变创造先决条件。

  4、积极开发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以智能、高效和环保为方向,继续改造传统的磨具生产工、装,包括成型、加工、烧成窑炉等生产设备和磨料冶炼炉容量升级及加工技术升级改造。

  5、磨具的发展重点是先进制造业所用的高效、高速(80~150米/秒)、重负荷、精密和超精密磨具,努力满足数控磨床发展的需求,争取至期末,达到能满足主要产业数控磨床高档磨具需求的70%以上;鼓励新型低温结合剂及其磨具的研发、制造和使用;树脂陶瓷磨具构成比例达到发达国家7:

3的水平。

  6、磨料的重点是深加工产品。

如粒度小于F230的刚玉和碳化硅精密微粉,以适用和满足快速增长的工程陶瓷以及高级耐火材料市场的需求。

加强国内新型磨料的研发,以适应高档磨具生产及特殊磨削用途的需求。

  7、推进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一些重大技术改造,支持节能减排等新技术、新工艺,特别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8、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在行业著名产品评价活动基础上,推动行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的评价目录,并力争有行业中国名牌产品涌现。

  9、要积极研究和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修订和制定行业标准,引导和促进传统产业调整升级。

  10、加大和改善适应产业升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在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优势的同时,继续推进产、学结合办学,加强对行业在职人员的培训。

  11、继续保持和发展行业产品出口优势,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抑制消耗能源资源的低品位磨料出口的情况下,扩大磨料精加工产品和争取中高档磨具产品出口。

在保持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同时,多元化地开拓有潜力的市场,如中东、中亚、拉美、非洲、东欧等市场。

力争普通磨料磨具产品出口在7亿美元/年的基础上有一定增长。

  五、政策措施建议

  1、对磨料磨具行业要有客观认知,并给予应有的支持扶持。

磨具磨料在国民经济中虽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但涉及的范围确是从航天航空至医疗卫生等几乎所有领域。

传统说法,磨具磨料是机械工业的牙齿,截至目前尚不能替代,所以不可或缺。

振兴机床工业,磨床的现代化、国产化,数控磨床升级和迅速发展,如果与之配套的传统磨具磨料不能跟进,将留有缺陷。

先进的数控磨床若长期依赖进口高档磨具,将是无奈之举。

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将磨料磨具行业置于鼓励传统产业升级之列,给予行业企业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的扶持和支持。

对行业联合攻关和设立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办学等等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对用户使用新试制的高档磨具给予补贴。

  2、磨具为机械产品,应鼓励出口,出口退税应恢复到11%。

  3、严格控制8000吨规模以下,仅使用现有技术生产普通产品的新建磨具生产项目;并争取进入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

  4、建议提高和建立行业准入标准,经国家正式批准执行,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5、支持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享受国家工信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相关的信贷、财政政策和国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鼓励政策的支持。

行业资料五:

磨具制造及工作原理介绍

磨具是用以磨削、研磨和抛光的工具。

大部分的磨具是用磨料加上结合剂制成的人造磨具,也有用天然矿岩直接加工成的天然磨具。

磨具除在机械制造和其他金属加工工业中被广泛采用外,还用于粮食加工、造纸工业和陶瓷、玻璃、石材、塑料、橡胶、木材等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磨具在使用过程中,当磨粒磨钝时,由于磨粒自身部分碎裂或结合剂断裂,磨粒从磨具上局部或完全脱落,而磨具工作面上的磨料不断出现新的切削刃口,或不断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磨具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切削性能。

磨具的这种自锐性,是磨具与一般刀具相比突出的特点。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应用天然的磨石来加工石刀、石斧、骨器、角器和牙器等工具了;1872年,在美国出现了用天然磨料与粘土相结合烧成的陶瓷砂轮;1900年前后,人造磨料问世,采用人造磨料制造的各种磨具相继产生,为磨削和磨床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后,天然磨具在磨具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磨具按其原料来源分,有天然磨具和人造磨具两类。

机械工业中常用的天然磨具只有油石。

人造磨具按基本形状和结构特征区分,有砂轮、磨头、油石,砂瓦(以上统称固结磨具)和涂附磨具五类。

此外,习惯上也把研磨剂列为磨具的一类。

固结磨具按所用磨料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磨料固结磨具和超硬磨料固结磨具。

前者用刚玉和碳化硅等普通磨料,后者用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超硬磨料制成。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品种,如烧结刚玉磨具等。

普通磨料固结磨具是由结合剂将普通磨料固结成一定形状,并具有一定强度的磨具。

一般由磨料、结合剂和气孔构成,这三部分常称为固结磨具的三要素。

磨料在磨具中起切削作用。

结合剂是把松散的磨料固结成磨具的材料,有无机的和有机的两类。

无机结合剂有陶瓷、菱苦土和硅酸钠等;有机的有树脂、橡胶和虫胶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陶瓷、树脂和橡胶结合剂。

气孔在磨削时对磨屑起容屑和排屑作用,并可容纳冷却液,有助于磨削热量的散逸。

为满足某些特殊加工要求,气孔内还可以浸渍某些填充剂,如硫黄和石蜡等,以改善磨具的使用性能。

这种填充剂,也被称为磨具的第四要素。

表示普通磨料固结磨具特征的项目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