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298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自考论文温小莲 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docx

5自考论文温小莲国家不幸词家幸浅谈李煜词

JIANGXINORMALUNIVERSITY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GraduationthesisofSelf-studyexam

题目:

国家不幸词家幸

---浅谈李煜词

 

姓名:

温小莲

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

周兴泰老师

完成时间:

2013年5月

 

目录

首页…………………………………………………………1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3

引言:

………………………………………………………4

一、李煜词的创作分期及其思想内涵

(一)前期:

描写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6

(二)后期:

抒写思乡之情与亡国之恨…………………7

二、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一)直抒胸臆……………………………………………8

(二)善用比喻……………………………………………9

(三)善用对比……………………………………………10

(四)多用白描……………………………………………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国家不幸词家幸

---浅谈李煜词

摘要:

李煜,南唐末代的一国之君,又是我国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他的一生短促而又传奇,人生历经沧桑,即由皇帝变为囚徒的巨变,兼有亡国之君和杰出词人的双重身份;政治上他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然而,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造诣,为中国词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的词优美婉转,含蓄中增添几许忧愁、无奈,记录了他的欢乐,也倾诉着他的悲哀,他的词率直纯真、不加雕琢、自然,流露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李煜;人生经历:

词:

艺术特点

 

引言

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年乞巧节黄昏时分,在古城金陵的一座富丽堂皇、高墙深院的王府里,突然传出一阵清脆激越的婴啼划破了四周细雨滴翠、风停花落的静寂夜空,它宣布着一个幼小的生命又来到了人世间。

这就是王府主人、二十二岁的吴王李璟通的第六子,也是后来的南唐亡国君主李煜从此诞生了。

李煜的出生,注定了他的一生将历经传奇与磨难,生在帝王家的他,却无心于政事,从小立志要做隐士之人。

可是事不愿人为,一心不想当帝王的他最终还是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王位,在公元961年的7月继位于金陵,时年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

然而李煜即位当皇帝的时候是五代十国的后期,他所面临的天下大势正处于分久必合的过程之中,此时的南唐国家已经风雨飘摇,他已是弱国君主,面对天下即将归为宋太祖赵匡胤的趋势,面对着自己残破的江山,由此注定了他成为时代祭坛上的牺牲品,成为跪倒在强者脚下的囚徒。

终于在公元975年,南唐为宋所灭,李煜被封为“违命侯”,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被宋太宗赐药毒死,终年四十二岁。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蓬居士。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及音乐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做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柔靡,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1】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代表作品有《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之情。

故有词云:

后主虽拙于治国,然在词中又不失为南面王!

李煜虽贵为一国之君,可是造化弄人,空有满腹才华的他却不懂经世治国之道,在治理国家上毫无疑问是失败的,最后将自己的南唐江山赠与宋太祖,成为亡国之君的悲剧帝王。

然而,他在词坛的成就,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2】吧。

作家李煜的词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他们如何能留给世人那么大的影响,又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呢?

我们可以从他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中找到答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曰: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3】李煜之词,胜在情真意切,不矫揉,不做作,在艺术上能直抒胸臆,不加雕饰,语言朴素洗练,形象鲜明,意境深沉,对后代颇有影响。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4】作为一个君主,李煜毫无疑问是无能、失败的,他最终没能保住自己的国家,成为了一代亡国之君;但与此同时,也成就了他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错位帝王的他,却是一位天才的、杰出的文学艺术家。

李煜的词是五代词人中最为耀眼的,就数量上来说,可信为他本人所作的,不过三十余首,比起温、韦及冯延巳来,可说较少。

但他的词,却能以己少许,胜人多许。

如清.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说:

“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

”【5】李煜的词至今为人们所传颂、源远流长。

一、李煜词的创作分期

尽道诗言志,挥毫以畅谈。

观李煜之词,可晓其心志;以其身世沉浮、世事变迁为依据,可以明确的将其词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描写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

在降宋之前,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6】性格,从他的词作品集中,我们可以看出前期的词多为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男欢女爱间的情事之作。

如《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店遥问箫鼓奏。

”这首词真实地记录了李煜前期所过的腐朽的帝王生活,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奢华淫逸的景象;又如《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为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据马令《南唐书》载,这是他与小姨子即后来的小周后偷情之作,全词体现出浓浓的男欢女爱之情;再如《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首词是宫庭享乐生活的真实写照,写的是后主与妃子宫女歌舞宴饮,彻夜狂欢。

“明肌雪”、“鱼贯列”、“吹断水云”、“歌遍彻”,准确描写出后妃宫女之美艳、娱乐队伍之庞大、歌声之响彻云霄和欢宴时间之持久。

词的上阕,描写春夜宴乐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嫔娥妆成,等待歌舞的开始,后两句描写听曲观舞的快乐;后阙描写乐终醉归的情景,全词带有浓厚的富贵气、脂粉香。

虽写后主的糜烂生活,但纯真任纵,还是给读者比较真切的感受。

还有《一斛珠》等等。

(二)后期——抒写思乡之情与亡国之恨

由皇帝变为阶下囚,不仅李煜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的思想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抒发亡国之痛和怀旧伤今之情,风格沉郁,和前期的词作相比,后期内涵更为丰富、感情更为复杂,李煜的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如《相见欢》、《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等。

是皆为以泪洗面、去国怀乡之忧思、痛如切肤的难眠随想;点睛之句比比皆是,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不加雕饰的写出了内心的情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好似江水绵绵不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秦淮残梦忆繁华,对于往事可回想而不可及的无奈;还有《破阵子》中“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空对娥”一个亡国之君颜面尽失的尴尬与痛楚。

我个人看来,李煜后期的词总有一种千篇一律之感:

几乎所有的词作都含有怀旧和悲叹之情。

二、李煜词的艺术特点

(一)直抒胸臆

李煜与其他词人不同的是,他曾为一国之君后又沦为别人的阶下囚,所以会有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想法,也因此前期和后期词风差别很大。

但无论是前期描写宫廷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生活,还是后期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词,他都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他的词抒情的方式直接奔放,喜乐悲愁直抒胸臆,毫不作态,因此动人动情。

试看李煜的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他的亡命之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

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

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的美好时光,不堪回首,在东风吹拂的夜晚,金陵的故国生活更是不堪回顾了。

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物是人非。

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无穷无尽。

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更表现出愁之深、思之切;上片即景抒怀,下片抚今追昔,抒发了作者亡国后的哀痛。

结尾两句,用滔滔不尽的春水比喻自己难以排遣的长愁,形象生动、具体艺术感染力强。

宋代王铚《默记》卷上“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闻声于外。

太宗闻之,大怒。

又传‘小楼昨夜又春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7】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

这首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情感:

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

本人认为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不仅仅是因为以水喻愁的生动比喻,更是由于词人对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毫不掩饰的加以表露,从而引发许多人的共鸣。

对于李煜的真情表露,王国维认为“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8】为李煜诚实的说自己的话,是因为他阅世甚浅阅世浅则性情愈真,愈保有赤子之心,愈有真情之流。

但本人并不这样认为,正是由于经历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又经历了亡国之痛,思乡之苦,前后巨大的反差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真性情的表达。

(二)善用比喻

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李煜词的一大特色。

文学是靠感情的力量来拨动人的心弦,但感情这东西是抽象的、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所以要是感情具有动人的力量,就必须使感情具体化、形象化,而生动独特的感情形象又离不开贴切巧妙的比喻,新鲜别致贴切的比喻不但能增添情趣,增加文采,而且能使形象生动、诗意盎然,加强艺术的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物以貌求,文以理应。

刻镂声律,萌芽比兴。

”【9】识到了借外物形象表现内心世界,要运用“声律”和“比兴”。

李煜写词,用新鲜巧妙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如《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

这首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写林华凋落,景色鲜明。

词中巧设比喻,以花开花谢喻人生的盛衰、苦乐。

从全词看,其意可分四层:

一是以“林花谢了春花,太匆匆”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二是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三是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喻帝王生活一去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四是以“水长东”喻自己的愁苦不断,怨恨无穷。

四层意思层层相接,全词的意境也就豁然可见了。

【10】再如另一首《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下片“剪不断”三句,李煜用“麻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

这就使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通过这一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形象化,突出了离愁连绵不断、复杂、难以抑制的特点,等。

(三)善用对比

李煜词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善于运用对比,感染力增强。

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破阵子》来进行分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为李煜被宋俘虏以后,回首往事,痛心疾首之作。

上片写亡国俘虏前宫廷惬意生活的回首,从今忆昔,今昔对比,无限悲哀悔恨,无颜面对三千里山河,结构上前四句极力铺陈故国河山、宫殿楼阁的壮丽辉煌,至歇陡转,结构的裂变反映出词人命运的剧烈变化,文情相得益彰。

下片转写归为臣虏之后的处境。

他不便直说生活的困窘、心情的恶劣,只以外貌的变化来含蓄表现。

最后三句,又有眼前折回过去,临别南唐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当初拥有时觉得平平常常,现在一旦被人夺去,内心的屈辱可想而知。

他忘不了“仓皇”离开金陵时的惨痛情景,那是他从天堂掉进地狱的关口。

对宫娥垂泪,是李煜当时真情实事的写照,这也符合了他懦弱的性格特点。

再如前面说到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与一去不返的往事作对比,良辰美景依旧,而往事成空。

周而复始的“小楼”“东风”与“不堪回首”的“故国”相对比。

往日的“雕栏玉砌”与如今的“朱颜改”对比。

整首词在鲜明的对比中,交织着潜在的感性,也隐含着理性的灵光,令人深深震撼。

(四)多用白描

李煜是一位语言大师,平常而不落俗套。

吴小如先生说:

“一个作者能于朴实之中体现匠心,才是真正的白描高手。

”【11】后主词中惯用白描来表现本真的特色,不加雕饰,虽千锤百炼却不见斧凿痕迹,虽自绚丽中来却褪尽芳华,虽平淡却深有韵味。

而他的“情真”也正是通过这些白描之句得到了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表现,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李煜的词善用白描写法,纯任性灵,直吐心声,语言清新明净。

如他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本首词在语言的运用上多用白描,淡笔勾勒,明净自然,极有韵致。

后主词所撷取的喻像多系身边日常所见之物,但往往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周之琦评价说“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12】再如《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做起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这首词为秋夜抒怀之作,全篇没有用典,语言朴素、自然、真切、直白,首两句写秋夜风雨,完全是白描化手法。

表面看来,风雨大作十分嘈杂的,其实除了“飒飒秋风”之外,此时更无别的声音,反而见出夜的寂静。

令读者觉得其境过清,几乎要倒出一口冷气。

五六句作者直抒胸臆,真实自然地流出人生的匆忙虚幻,渲染了深重的失落感,既无浓墨重彩又五曲折隐晦,却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可见后主白描写法的运用是炉火纯青的。

结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李煜: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使大,感慨遂深,遂便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至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13】的确,综观李煜的词,我们不得不为之赞叹,他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是我国文学词坛上的集大成者,他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千古杰作,丝丝悠淡的闲愁,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

也许很多人认为李煜跌宕起伏的人生是不幸的,然而我个人认为:

幸与不幸是很难权衡的,作为皇帝可以说是他的不幸,但正因为有了他当帝王的经历,有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由此才造就了他的文学地位,写出了一曲曲脍炙人口的词作。

所以我认为李煜是国家不幸词家幸,他的作品、他的故事一直影响着我们后人,而我们也会深深地记着这位伟大的绝代才子、杰出的词作家。

 

参考文献:

【1】王河.《谈李煜及其词》【J】.江西社会科学杂志,1982(05)

【2】杨荫深.《李后主》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4】高兰孟祥鲁.《李后主评传》【M】.齐鲁书社,1985

【5】清.谭献.《复堂词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6】田居俭.《李煜传》【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7】李煜.《李煜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

【8】王国维.《人间词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9】南朝.刘勰《文心雕龙》【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

【10】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9

【11】王河.《谈李煜及其词》【J】.江西社会科学,1982(05)

【12】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2.9

【13】王国维.《人间词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