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009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 2.docx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结题报告修改稿2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有人说:

“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

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数学课的前半段,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有效地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就显得更加重要。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地提问,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近年,工作室学员们深入到全县各校的初中数学课堂,发现新课改理论让老师们的课堂悄然发生着变化,然而在听课中也发现很多数学老师的提问却陷入了教学误区,迷失了方向,课堂中的无效提问和低效提问无处不在。

二、教学现状分析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培养学生的解答问题能力要重要得多。

作为教师,除了要明确提问的作用、原则等理论问题外,还要十分注意提问的方法和提问技巧。

好的提问,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研究、对比、探索,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和思维上的成长。

现实中,多数教师难以做到提问的有效性,有的老师只管自己讲,不提出问题;有的存在着为问而问,提问频繁而随意,满堂问答,集体问答,问题简单平淡,没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效果;有的提问偏离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偏离主题;有的提问主要是优秀生,学困生回答的较少,不能照顾大面积;有的提问,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有的提问不能追加学生问题,扩大知识面……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这当中,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数学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要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一步一步进行正确引导,化难为易。

这是实施有效引导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三、课题界定

(一)提问提出问题要求回答。

(二)课堂教学提问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索的正确答案时学生的接受度和效率。

四、理论依据:

(一)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来自西方,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

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克勒的顿悟说;2、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3、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5、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6、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把认知学习理论运用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来,主要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要根据教材提出问题,让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解决问题,把学生对知识的模糊感消除,发挥学生认知的能动性。

(二)主体教育理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顾明远教授就提出了: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理论,并在其后编写的《教育学》一书中有专门的论述。

之后,关于主体教育的理论,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为以后主体教育在实践中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积极、大胆、有效地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实验”;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北京海淀区28所学校的“和谐教育”实验等。

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视下,在著名教育专家方明、朱小曼、著名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健及当代教育家杨瑞清等一批仁人智士直接参与和帮助下,周弘老师全身心致力于赏识教育的理论科研和普及推广。

赏识教育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思想的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提问中尽可能多地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五、研究目标

(一)掌握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现状;

(二)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三)通过实践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提问设计的有效性;

(四)总结提炼有效提问应遵循的原则、策略与技巧

六、主要内容

(一)初中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

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觉得数学课应有什么样的问题及如何提问,为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及采用适当提问方式奠定基础。

(二)制定初中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方式并付诸实践。

(三)引导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课堂提问的个案研究。

七、研究方法

针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调查法:

在确定本课题研究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进行调查,为课题研究确立依据。

(二)行动研究:

自己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提问的有效性。

(三)反思总结:

每次的课堂提问,都要精心设计,课后更要反思总结,不断寻求提问的有效性。

八、研究过程

(一)实际调查,分析原因

为了真正了解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情况,主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谈话,表明老师的提问随意性较大,有些问题比较浅显,也有的比较繁难,提问质量较差,课堂提问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造成了浪费时间的现象。

(二)加强学习,理论支撑

为了有效研究该课题,通过网络,报刊学习相关理论,向领导咨询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其他事项,认真书写该课题开题报告,并要提高对该课题的认识,并积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为本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践研究,反思总结

结合本课题准备的调查资料,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进行深刻反思,对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如:

准确把握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课题界定,课堂提问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设计问题,课堂提问的技巧,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等等。

通过探讨,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一起研究教法,精心设计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起编写设计导学案《分式》、《因式分解》、《直线射线线段》、《几何图形》中的教学提问。

课题组成员之间相互听评课,重点探讨课堂中老师提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经过实践,教师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都有了巨大进步,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分类整理,总结经验

2013年7月以后,是本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首先,我们进一步收集与此课题研究相关的调查分析、案例、教学反思、提问策略等,进行分类整理;随后,我们重新审读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反思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失,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加工;最后,根据课题研究的过程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研究论文,典型案例。

九、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取得的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首先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其次在创设卓越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真正落实了三维目标。

(二)教师方面:

在课题研究中发展了自己,在理论认识中丰富了自己,在把握规律中端正了自己,在借鉴他人中完善了自己,在反思总结中提升了自己。

从而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本课题组书写优秀论文15篇,如市级一等奖论文本课题的直接成果:

王伟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视角究竟在哪里》、李洪兵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小议》,同时这两篇论文还分别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5期和2013年第1期上。

同时王伟的论文《观摩课的视角》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1期上;李洪兵的论文《豁然自然盎然昂然——中考模拟试卷评讲的一种尝试》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数学》2013年11月刊上。

(三)课堂提问方面:

1.数学课堂上应提什么问题

 问题:

(1)能绷起思维神经的问题。

(2)徘徊于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

(3)竖着思维导向路标的问题。

(4)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

(5)能扩展思维时空的问题。

(6)能引进创新思维火花的问题。

设问要避免:

(1)没有思考性。

(2)口头禅。

(3)先点后问。

(4)表述不清楚。

2.教师在提问中处理好了以下几个关系:

教师通过提问,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

提问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

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

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

(2)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教师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厌倦反感,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3)难与易的关系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4)提问对象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有的学生想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低头或逃避老师的目光不想回答。

因此教师提问后要寻找这些表现。

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提示与探询、鼓励是必要的,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3.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的目的应该服从总的教学目标,特别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课堂提问还有特定的目的,即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此,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计提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②选择教学的突破口设计问题;③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设计问题;④在教学概念容易混淆处设计问题;⑤在教学内容总结处设计问题。

通过有目的的设计课堂问题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效性原则

即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确定好提问的明确目标,是为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还是考察知识前后联系,或者是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这一点必须做到胸有成竹。

同时要注意提问语言须准确明白。

有效的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只有获得真实信息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热衷于追求课堂上的热烈气氛,常常提问:

“是不是?

”“对不对?

”这种“一问齐答”式的随意性提问,并非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应尽量避免。

(3)针对性原则

由于学生群体中总有好,中,差之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备教材,而且更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和能力来设计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设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