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9422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人民版必修2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阐讲】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生严重失误的问题及其相互影响。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

在探索中发生严重失误的两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成为以后党的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②在反右影响下,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思想抬头,浮夸风和“共产风”等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反右顿”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造成三年严重经济因难。

“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文革”十年动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2、1957—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严重失误的原因。

客观原因: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完全要自己去探索,产生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②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坚持对中国封锁和孤立;苏共20大后中苏关系恶化。

这就迫使中国必须把经济迅速搞上去,导致“左”倾错误的产生。

主观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②在思想路线上,毛泽东和一些领导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主观主义地进行政策决策,脱离了中国的客观实际。

③在组织原则上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党内缺乏民主。

④好大喜功,急躁冒进也是产生失误的原因之一。

④毛泽东和一些领导人违背和实际上修改了八大决议,把阶级斗争重新当作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上的错误必然导致实践上的错误。

3、怎样认识和评价1957—1966年这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总的应该有以下认识和评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历史从未经历过的伟大事业,没有任何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探索。

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是探索的十年。

十年中既有宝贵的经验和巨大的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和深刻的教训。

这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

但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正视困难,纠正错误。

七干人大会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伟大的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4、中国共产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

①毛泽东提出《论十大关系》:

为准备中共八大的召开,毛泽东总结建国以来的建设经验,并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于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论十大关系》,为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②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6年秋,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正确决策有:

第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第二、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第三、在经济建设上,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作出的正确决策,为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对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毛泽东于1957年春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

的公式。

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5、“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①1957年,中国共产党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改进领导作风。

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决定开展整风运动。

但是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猖狂进攻。

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动了一场反右派斗争。

这是必要的。

但是,党中央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了。

被划为右派的人达到几十万人。

其主要影响是:

第一,误伤了大批同志和朋友,给他们个人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教训是沉痛的。

第二,在理论上,动摇和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这就成为党后来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第三,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左”倾错误开始滋长起来。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的形势,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

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同时,主观上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因此,1958年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避开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1959年,毛泽东发动了批判彭德怀等人所谓反党集团的“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总之,毛泽东和党中央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左”倾错误的滋长、泛滥和进一步发展,使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严重失误,造成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成为1960年到1962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主观原因。

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及实践经验。

这主要是指党的八大前后一年多的探索,庐山会议以前纠正“左”倾的探索和1960年冬天以后的五年调整的探索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另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功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

这主要是指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庐山会议“反右倾”等错误。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问题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上,力争现实可能的、讲求效益的、持续稳定的较高速度,这本是必需和正确的,超过这个界限,追求主观臆想的、盲目冒进的高速度,那就是错误的,并带来严重后果。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上,重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警惕和平演变和出修正主义的危险,这本是必需和正确的。

但超过真理的界限,把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甚至人为制造所谓的阶级斗争,对和平演变的形势夸大其辞,把许多正确的思想政策当作:

“修正主义”来批判,那是错误、有害的。

应看到,十年探索中,正确的和错误的发展趋向并非截然分开的,相反在许多时候都是相互渗透私交织的。

8、1956—1976年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

概括指出其中前十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后十年导致“文革”发生、发展的国内外因素。

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归纳前后两个十年我国历史的不同特点?

(1)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因素:

①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③中共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的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印度支那停战,国际局势趋向缓和,周边和国际环境良好。

(2)十年“文革”的内外因素:

①建国后党内“左”倾路线继续发展;②党内民主遭破坏,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盛行;③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④60年代中期。

我国周边国际局势趋于紧张,中国政府对形势估汁过于严重,助长了国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3)两个十年的不同特点:

①政治上:

前十年党的政治、思想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后十年“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

②经济上:

前十年虽然时有挫折,但取得的成就巨大;后十年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损失惨重。

③外交上前十年,周边局势良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但中苏关系恶化,中美英严重对立;后十年,我国周边局势趋于紧张,但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9、本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中共在经济方面临着哪些严重的困难7简述其原因。

为了克服困难,中共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从中你可得到什么认识?

(1)40年代初:

困难及原因:

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减少的一半,财政经济十分困难;日军“扫荡”,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严重的自然灾害。

措施: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丰衣足食,精兵简政。

(2)50年代初:

困难及原因:

新中国财政困难,物资奇缺,通货膨胀,战争创伤,人民困苦,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大肆掠夺;战争严重破坏,投机商人投机倒把。

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通过“银元之战”,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完成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削减国家机构经费,普遍开展增产节约和技术革新运动。

(3)60年年代初:

困难及原因: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自然灾害,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措施;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规模。

认识:

①坚持中共正确领导,就能克服任何困难;②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10、传大的转折。

(1)前提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冲破了教条主义和“左”倾禁钢。

(2)标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意义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方针,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全方位的拨乱反正。

对内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对外开放,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1、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作用。

①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

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改革:

第一,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第二,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第

三,改变计划经济的流通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

12、根据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两次会议的正确决策在贯彻过程中的不同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1)“八大”背景:

①借鉴苏联教训,总结了“十大关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三大改造完成,国家经济结构和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变化。

③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已颁布,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全国人民面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

(2)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①长期的“左”的错误和十年浩劫,全国经济陷入困境,必须尽快改革。

②文革虽已结束,但“左”的思想政策仍在继续推行,必须拨乱反正。

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禁锢开始被冲破。

(3)不同结果:

“八大”的正确决策很快被从理论上修改,“左”倾错误随之迅猛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得以全面落实,并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4)主要原因:

①五六十年代,中共党内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十分严重,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能够推行;八九十年代,中共吸取教训,纠正错误,重新确立正确思想路线。

②新中国几十年的建设经验和教训,提高了全国人民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阔了党和人民的眼界,坚定了以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念。

1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四大”,我国国民经济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特点、原因和历史地位。

①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特点:

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

原因: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地位:

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②1953—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

特点:

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原因:

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③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特点:

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原因:

中共缺乏建设经验,借鉴苏联的经济模式。

地位:

造成严重经济困难,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就。

④“文革”结束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特点:

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地位: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正向小康水平过渡。

14、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

化时期,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具体包括: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56—1978年):

它是建国以来形成的。

其特征是生产销售过程高度集中、高度统一,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三大改造,都起过积极作用。

这种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3)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985年以后):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

15、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第一次:

土地改革。

(1)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

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

农业合作化。

(1)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次:

人民公社化。

(1)原因:

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四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

(3)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16、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

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

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

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第二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

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1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

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

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

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

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

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典例题】

【例题1】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

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3)读下图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o

(4)读上图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2001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为什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如何加强?

(2001年·苏、浙、吉等省文科综合题)

〖考查要点〗本题以我国农业问题为中心考查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

题目所涉及的均为各科的重要基础知识,故难度不大。

〖活学导析〗解答

(1)问时应注意时间限制是1840~11949年间,中心是解决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要求点明即可。

解答

(2)问的关键在于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是土地所有权和运用权的分离,作用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答(3)、(4)问的关键是读懂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分析归纳出其特点。

(5)问重在考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措施,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

(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如答)《兴国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等亦可)。

(2)实质: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作用: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3)耕地比重较小,森林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

(4)农业产值比重偏高,牧业、林业1渔业产值比重偏低。

(5)①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我国可耕地少、人口多。

②要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一靠改革,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的破坏,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趋于崩溃,其原因是

①多年战争的破坏   ②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③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④工农生产急剧下降 ⑤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⑤

2.观察右边的宣传漫画,最早出现于下列运动中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3.“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②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③到1957年超额完成任务   ④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任务之一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

4.下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其中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5.新中国建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

土改、红卫、建国、援朝、跃进等。

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

A.土改B.跃进C.援朝D.红卫

6.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解放”指的是

A.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C.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7.在我党历史上,做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决策的重要会议有

①“八七”会议②遵义会议  ③七届二中全会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右图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  

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  

D.使农村改革走向专业化

9.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

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下图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

A.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C.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D.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11.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

……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福建被确定设置经济特区的最有利条件是

A.靠近港澳、华侨众多B.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大

C.历史上是最早开放的地区D.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13.下列各项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的是

①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③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15.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体现在

①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③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④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下图反映的时代经济是

A.计划经济B.新民主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D.市场经济

17.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①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阶段②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提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18.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并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发展乡镇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