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402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名师教学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四则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

为什么?

  预设: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

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我想》

  1、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⑴ 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⑵ 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⑶ 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⑷ 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⑸ 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① “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② “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⑹ 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⑺ 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3、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⑴ 师:

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⑵ 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⑶ 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⑷ 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

  1、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⑴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⑵ 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⑶ 学生质疑,释疑。

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

如: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

这说明什么?

  2、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⑴ 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⑵ 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⑴ 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⑵ 生探究、发现。

   ⑶ 交流感悟。

   ⑷ 师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⑸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⑹ 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⑺ 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4、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⑴ 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 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 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A、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

“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 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⑵ 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

具体说说。

     A、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B、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

   ⑶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⑴ 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 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 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 在江面上打水仗。

      ……

   ⑵ 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⑶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

 

    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⑴ 《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

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⑵ 《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⑶ 《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 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A、“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B、“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C、“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② 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A、在街头看书。

     B、在溪边钓鱼。

     C、在江上游泳。

    ③ 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⑴ “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⑵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⑶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⑴ 很有韵味。

   ⑵ 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有兴趣的,可以试着写一首儿童诗。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读读记记“花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像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

  1、听《童年》,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导语引入。

二、初读

  1、自由读。

  2、同桌合作读。

  3、指名读。

  4、默读,说说你的感受。

三、学习《我想》

  1、再读小诗,勾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说一说为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汇报,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

  4、小结:

    想像力的丰富,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动词的准确使用。

  5、续写小诗。

四、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自由读小诗:

    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其他人补充:

    街头:

鲜明的对比(喧闹与宁静)。

    溪边:

动静结合,色彩艳丽。

    江上:

点面结合。

  4、指导朗读。

五、拓展

  学完这课,你想说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