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173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docx

第二篇丹霞山地质及地貌实习基地

第二篇丹霞山地貌与环境保护实习基地

第一章丹霞山地质、地貌与植被

一、丹霞山的地质基础

丹霞山地区在构造上属南岭的一个山间盆地――丹霞盆地。

其间沉积了一套白垩纪的红色沉积地层――丹霞组(上部)与长坝组(下部)。

世界闻名的丹霞地貌发育在丹霞组地层的基础上。

丹霞组地层主要被北北东向的断裂切割,在丹霞盆地内部出露的有三大片区域:

一是东部地区,锦江东岸-浈江西岸-两江汇合后的浈江两岸区域,大致包括丹霞山、金龟岩、白寨顶、五马归槽、风火山一带,面积约126平方公里,是丹霞盆地中丹霞组分布最广的区域;二是锦江西岸与岭头-暖坑-茅坪一线之间,北东向分布,包括上天龙、田螺寨、矮寨等,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三是韶汝公路以东,岭头-暖坑-茅坪一线以西,包括巴寨、燕岩、穿岩等,面积约26平方公里。

二、丹霞山的地貌

丹霞山的地貌以丹霞地貌闻名于世,其类型丰富,形态奇观。

丹霞山是研究与考察构造地貌、丹霞地貌、陆源沉积环境的好场所。

(一)丹霞山地貌分类(见表2-2)

由于发育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构造条件、外动力因素等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丹霞地貌类型。

目前关于丹霞地貌的分类主要依据物质基础、地质构造、主导动力、地貌形态、发育阶段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某些因素再划分为次级类型。

1、依据岩石特征和碎屑组成分类,丹霞山属于砂砾岩丹霞地貌;

2、按照岩层产状丹霞山大部分属于近水平丹霞地貌,局部属于缓倾斜丹霞地貌;

3、按照气候区划分,丹霞山属于湿润区丹霞地貌;

4、按主导动力,丹霞山属于水蚀丹霞地貌;

5、按照地貌组合形态,丹霞山属于峰林、峰丛式丹霞地貌;

6、按照发育阶段,丹霞山属于中年期丹霞地貌。

其中,依据单体形态划分为正地貌和负地貌,然后再根据其形态特征分为表中的若干类型。

表2-2丹霞山地貌单体形态分类

正地貌

类型

指标依据

特征

实例

丹霞崖壁

坡度>60°,高度>10m的陡崖坡

多直立陡崖,可因岩性差异呈层状组合;壁上多顺层凹凸和竖向流水蚀槽

锦石岩大崖壁等各山头的陡崖坡

丹霞方山

(石堡)

近平顶,四面陡坡,长宽比小于2:

1

岩层近水平,山顶平缓,四壁陡立,呈城堡状、宫殿式丹霞地貌

火烧石、巴寨、平头寨、燕岩等

丹霞石墙

长度大于2倍宽度,高度大于宽度

山块顺断裂构造线延伸,呈薄墙状,低缓者可称石梁

细美寨(阳元山)等

丹霞石柱

孤立石柱,高度大于直径

方形或圆形孤立石柱,低矮者可称石墩

阳元石、蜡烛石等

丹霞石峰

有大面积裸露岩石,锥状的陡坡山峰

四面陡坡,局部有陡崖,但山顶面不发育,呈锥状山峰

翔龙湖乘龙台、望仙台等

丹霞丘陵

局部有陡崖,山顶浑圆化的低缓丘陵

无连续陡崖坡,总体上呈圆化丘陵状

瑶塘村周围小山等

丹霞孤石

浑圆状风化、蚀余球状石

由坚硬的厚层、巨厚层砂岩或砂砾岩风化或侵蚀而残余的球状石

董塘东南的牛牯石

崩积堆和

崩积巨石

陡崖下不规则锥状崩积体和巨石块

块状崩塌堆积,叠置洞穴;石块大小不同,单块巨石大可至几百立米

丹霞山宾馆附近石块,

翔龙湖中的大石块

负地貌

类型

指标依据

特征

实例

沟谷

同一般沟谷

主河谷多宽谷;支谷多峡谷;源头多巷谷;落差较大的支谷底部多壶穴(局部旋转水流挟带砂石磨蚀出窝穴)

主河谷:

锦江河谷;支谷:

翔龙湖谷地;巷谷:

一线天

顺层凹槽

顺软岩层发育的凹槽,深度小于槽口高度

岩性垂向差异使崖壁上软岩层快速风化成凹槽,顺层可连续或不连续

丹霞山许多崖壁上都有顺软岩层风化成的凹槽

丹霞洞穴

深度大于外口最小尺度(高或宽)的凹穴

崖壁上顺软岩层或流水侧蚀部位延伸较长(宽)的扁平洞穴,深度不等

锦石岩洞穴群,海螺岩洞穴群等

丹霞穿洞

蚀穿山块的通透洞穴

通透洞穴即穿洞(穿岩,石窗);洞顶厚度小于跨度者为石拱;拱跨在河谷者称天生桥

阳元山通泰桥,天罡桥等;大石山穿岩等

竖向洞穴

高度大于宽度,垂直方向延伸的洞穴

顺垂直裂隙发育的垂向洞,或崖壁表面水流侵蚀的竖向洞穴

阴元石,锦石岩马尾泉下洞穴等

(二)丹霞山地貌主要类型

丹霞山的单体地貌基本上可以涵盖湿润区丹霞地貌的所有类型,当之无愧成为这一类地貌的命名地和典型代表。

比较典型的地文景观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丹霞崖壁

赤壁丹崖的绝壁一般是崩塌面或经过风化剥蚀改造后的崩塌面。

沿垂直节理发生大规模崩塌,使崖壁突然沿节理面平行后退,露出新鲜的丹崖赤壁。

锦石岩大陡崖就是这种赤壁丹崖的典型代表,该陡崖高200余米,延伸1000余米,极为壮观,把丹霞组巴寨段及锦石岩段的红色砂岩、砾岩暴露无遗,形成一处天然标准剖面。

赤壁丹崖在形态上成直立陡崖,多因岩性差异形成层状组合,表面多纹理,有水平顺层凹凸(差异侵蚀)和竖向流水蚀槽(溜痕)。

其中溜痕是由于崖顶的片状水流在一定范围内稍作集中并向下流动,侵蚀崖壁而成平行细沟,在比较平齐的崖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丹霞山宝珠峰西北坡,长约1公里许的砂岩岩壁上,连续发育许多自上而下的平行细沟,人称晒布岩,但其长度则比武夷山的晒布岩长3-4倍。

每当大雨,则形成千百条小瀑布有如万道银蛇下地,蔚为壮观。

新鲜的崖壁呈现出丹红色上,故称为丹崖;加上岩层的层理变化,把崖壁装点成如—幅幅美丽的织锦,在不同的光照下,崖壁色调恰似霞彩,丰富多变,“丹霞”一名正反映了这种色彩特征。

这是由于近于水平产状的红色砂砾岩系沉积时,当时丹霞山所在的华南板块处于北纬14~17度,气候则比较干热,形成强氧化环境,铁矿物呈Fe3+形式存在于岩石的胶结物中,—般Fe2O3含量有干分之几就可以把岩石染成红色,而丹霞组中Fe2O含量商达1.24%,这是丹霞组岩层呈红色的原因。

2、方山、塔状山、单斜山地貌

丹霞山是壮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的特点是山块离散,大多呈孤立的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形态。

山块由不同尺度的赤壁丹崖坡面组合而成,整体上一般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坡面特点。

丹霞盆地地层由长坝组和丹霞组组成,长坝组岩性较软,在地貌上多表现为低山缓坡丘陵,植被容易生长;丹霞组岩性坚硬,地貌上表现为赤壁丹崖发育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裸露,阳刚十足;平缓的顶部保留了较厚的风化层,而生长有茂密的植被。

在断裂作用下,有些岩层被不均衡抬升,会形成单斜地貌。

丹霞盆地中单斜地貌的特色是顶部比较倾斜,形成缓坡,而另一侧则极陡,形成陡崖,陡崖下仍为缓麓。

例如锦江断裂(丹霞盆地中最大的断裂,呈北东向),造就了丹霞盘地西侧(锦江西侧)的单斜地貌,形成上天龙等景色。

3、石墙、石柱、石蛋等地貌

随着侵蚀的发展,丹霞组地层方山地形,沿软弱的层面侵蚀,崖面崩塌后退,形成堡地形,进一步发展可在上面形成墙地形,墙下穿洞,会形成桥地形,如果墙地形分裂,可形成柱地形,有些残峰留在高处,形成蛋地形(人面石等)。

它们与方山地形一起,构成了丹霞山各种造型地貌景观。

阳元石、蜡烛峰、望夫石等等是典型的石柱地貌;观音石(一帆风顺)等是石墙地貌;人面石、雷公石等为石蛋地貌。

4、巷谷与峡谷

巷谷又称“线谷”或“一线天”,是一种由流水沿着红层垂直节理侵蚀而成的狭窄巷道,一般宽度1m左右,上下几乎等宽。

即使是在阳光明媚的白天这里仍然幽暗潮湿,具有一种神秘的气氛。

在长老峰一带就有4条,最典型的要数位于锦石岩的百丈峡,长百余米,高约20m,宽不到1m,只能容纳一人单向通行。

本次考察发现的最长、最深的巷谷是韶石顶一线天,长约600m,深约150m,底部宽度0.5-2m,上口宽度2-3m,景观价值很高。

但是最具有神秘感的巷谷是姐妹峰巷谷群,这里的山块好像被刀切的一样,巷谷纵横交错,宛如迷宫;而且里面局部较大的空间曾是古山居,入口的门额上有“云客山”字样,很具开发价值。

峡谷是已经展宽的巷谷,底部宽度大于3m,丹霞地貌的峡谷一般上下等宽,也有上部稍宽。

丹霞山迄今为止已知的最长、最深的峡谷是评公峡。

位于韶石山景区羊州寨区域,长约800m,深度超过130m,宽约10-20m;谷底植被茂密,但长相细高,多藤本,保持着原始的峡谷植物群落。

在峡谷一侧半腰的位置有一额状洞穴,洞深5-10m,长约100m,内有巨大的崩积岩块,口外保存“评公石寨”寨门,内部保存了一定人类活动的遗迹和摩崖石刻。

5、天生桥和穿洞

丹霞山有多种成因类型的天生桥和穿洞。

①侵蚀天生桥在一些陡崖坡上,水流沿平行坡面的节理渗入岩体内并从下部的隔水层上渗出,使节理外侧下部的岩体被侵蚀、溶蚀形成穿洞,再经崩塌、风化,使上部的岩体悬空成为天生桥。

如阳元山天生桥、东坑迳仙人桥、山里坑天生桥等都是这种成因。

本次调研中发现多处天生桥以及发育中的天生桥。

最大的仍然是阳元山通泰桥,长50m,内跨达38m,拱高15m,桥面宽6-8m,桥身最薄处厚约3m,是丹霞山已发现的多处天生桥造型最好的一座,被誉为“岭南第一桥”。

②侵蚀穿洞流水沿垂直节理或巷谷在一定部位汇聚而顺岩层的某一薄弱地带在地下侵蚀穿透山梁,不断侵蚀扩大并可能伴随一定崩塌,则发育侵蚀穿洞。

目前丹霞山发现的最大穿洞是白寨顶大穿岩,长50多m,宽13-15m,高3-5m。

其次较大的还有金龟岩穿洞,长36m,宽6-8m,高1.8-2.5m。

③风化穿洞和石拱若山体或石墙两侧的同一层位都有额状或扁平洞穴发育,有可能把山体或石墙蚀穿,形成穿洞。

如丹霞山细美寨的风车岩、韶石山的金龟岩及穿窿岩等是这种岩洞。

若上述穿洞,继续受到风化剥蚀及洞顶崩塌作用,则会继续增高、扩大,当穿洞的高度大于顶上的岩层厚度时,则成为风化石拱(风化天生桥)。

丹霞山区的这类石拱首推本区西缘的穿岩。

该石拱位于穿岩顶(海拔457.7米)东侧,风化剥落及崩塌作用把一条向南东东伸延的山脊蚀穿,成为穿岩石拱。

④崩积穿洞和崩积石拱崩积物的相互堆迭,还可形成崩积穿洞。

如蕉冲岩西南侧的穿窿岩,完全是由崩积岩块所堆成的穿洞,小路从这个穿洞中经过。

“龙蹯虎踞”北侧的巨大崩积岩块互相堆迭也形成穿洞,进入其内有扑朔迷离之感。

崩塌的条状岩块,横架在沟谷上,形成崩积天生桥。

在僧帽峰南侧谷地、大瑶山北侧的溪坑上,就有小型的崩积天生桥,水从桥下流,人从桥上行。

阳元山狮子岩的第一道山门“云门”,则是一座崩积石拱门。

6、岩洞

丹霞山分部有众多的岩洞,包括水平洞穴、穿洞、天井等,形成的原因包括水蚀、风化、崩塌等。

景观价值比较高的有韶石山的金龟岩岩洞、丹霞山细美寨的风车岩等。

金龟岩岩洞是目前发现的岩洞中比较典型的,其规模较大,洞高2-3米,洞内面积达几百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百人,洞口处常有阵阵凉风吹过,周围植物植株高大,小气候非常宜人。

①风化岩槽

岩壁上较易风化剥蚀的泥砂岩层发生凹进,形成岩槽。

其高度视该岩层厚度而定,其深度由数厘米、数十厘米至数米不等。

这是风化洞穴的初期阶段,在许多丹霞地貌区的岩壁上,皆有这种岩槽地貌发育。

丹霞山许多崖壁上都有凹槽,是崖壁岩性垂向差异使导致软岩层快速风化形成深度小于槽口高度的微地貌景观,在崖壁上形成装饰性纹理。

②风化-崩塌额状洞风化岩槽的一部分进一步加深,则会使洞顶的砾岩层过度悬空而部分发生崩塌作用,使洞顶增高。

因洞口附近生成较早,风化、崩塌时间较长,故较高,有如额状,故称为额状洞或额状岩。

这种洞穴在丹霞地貌中分布极为广泛。

③风化-崩塌扁平洞额状洞的一部分在风化及崩塌作用下,继续加深,除洞口附近仍呈额状之外,而整个洞身则受软岩层控制成为扁平状。

这种扁平洞穴的横断面是底部较平坦、顶部呈平缓拱状,越向内越低,越向内越窄。

丹霞山的许多大型洞穴均属此类。

但是这种洞穴在形成初期,往往存在重要的流水侵蚀作用。

这类洞穴大多状如石室,是开辟石窟寺和岩居的良好场所。

④水蚀洞穴河、溪平水期水面附近的岩壁受水流、波浪侵蚀时间最长,特别是凹岸,岩层可被蚀凹进,形成水平洞穴。

特别是水面附近为软岩时,这种水面附近的水平洞穴,发育得特别明显。

在一些小溪凹岸的水面附近是软岩时,则可被侵蚀成为凹岸洞穴。

当地壳抬升或流水下切再次快速时,洞穴可能被抬升到较高的部位,形成高位洞穴。

往往被开辟为石窟寺或岩居。

⑤大型蜂窝状洞穴这是在红色砂岩层中(其上、下层为砾岩)发育的一种特殊洞穴。

这种洞穴的直径常在0.5-2.0米左右,洞口、洞身皆呈浑圆状,片状风化剥落的现象甚为清晰。

⑥小型峰窝状洞穴小型蜂窝状洞穴,往往发育于大型水平洞穴内,是这些大洞穴内的次一级小型洞穴。

以丹霞山锦石岩洞穴内的龙鳞片石最为典型,在接近内缘的顶部及北侧洞壁的砂岩层表面,有一宽约1m左右并横过整个后侧洞壁的小型蜂窝状洞穴带。

这些圆形小蜂窝的直径,由5-10cm不等,深度由1-2cm至十几厘米不等。

它们密密麻麻的互相紧挨在一起,并为厚约1-2cm的砂岩脊隔开,而且在较大的蜂窝内还有小蜂窝发育,看去如鳞片,故称为龙鳞石。

龙鳞石的表面皆为绿色的藻类所覆盖,其颜色春季为嫩绿色,夏季为深绿色,秋季为黄绿色,冬季为褐黄色,故又称为“变色龙”。

如此奇特的绿色小蜂窝状洞穴地貌,确为罕见。

⑦崩积岩洞崖麓的巨大崩积岩块,相互堆迭,其间的空洞,常成为崩积岩洞。

有的崩积岩洞还相当大,如蕉冲岩西南的真仙洞府,巨大的崩塌岩块把这段小溪坑盖起来,形成许多大岩洞。

一般作为科普旅游点和观赏、纳凉之用。

7、壶穴及圆潭

在部分基岩河床上,水流携带卵石作旋转运动,磨深凹下之处,形成深进岩床的壶穴,或扩大加深岸边凹进之处,形成浑圆深潭。

这种情况在小溪基岩河床上很常见,特别是飞花水瀑布下游基岩河谷,发育了串珠状的壶穴,是目前在丹霞地貌区发现的最好的壶穴群。

8、坠石景观

在崖麓及崩积缓坡上,常堆积着许多巨大的岩块,在翔龙湖和丹霞山西北坡等多处崖麓都可见到。

丹霞地貌崖壁崩塌过程形成了大量的坠石景观,与水体、植物、流水等结合,组成比较好的景观效果,有的受到局部地形影响,还可形成洞穴。

典型的实例如翔龙湖中的坠石,与湖面融为一体,再被赋予人文内涵,更提升了观赏价值。

又如在九龙峰发现的坠石岩洞,洞顶是一块巨大的坠石,洞内大小石块错落堆积,形成丰富的空间,丰雨季节泉水潺潺流过,更突显洞内清幽的气氛。

对坠石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将坠石与其他景观要素紧密结合,同时可以作为丹霞地貌科普知识的内容之一。

三、丹霞山的植被

丹霞山位于南亚热带的北缘,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这是由于南岭山脉对北方南下寒流的阻隔以及本地区的丹霞地貌,加强了局部的湿热条件,使植物群落比同地区的常绿阔叶林有更大比例的热带成分。

具有明显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特征。

是丹霞地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自然遗产区域。

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维管植物9科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7种,Ⅲ级保护植物1种;其中有模式标本种丹霞梧桐(Firmianadanxiaensis)。

还有省级保护的渐危种5种。

(一)植物种类

据历年多次植物调查和有关资料统计,丹霞山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达1389种,隶属于197科740属,其中蕨类植物30科48属81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60科636属1156种。

植物种类以热带、南亚热带区系种类较丰富,占70%,木质藤本丰富,占14%,特别是雨林的绞杀,茎花、附生现象和典型热带科如桫椤科、莲座蕨科、蚌壳蕨科、番荔枝科、水东哥科、桑科、棕榈科、芭蕉科、天南星科、竹亚科的藤竹等植物较普遍。

本区主要野生树种有樟树、阴香、黄樟、鸭公树、潺槁、枫香、白桂木、胭脂木、小叶胭脂木、小叶榕、笔管榕、红车、黄牛木、鸭脚木、紫陵蒲桃、秀丽椎、柯、青栲、青冈栎、乌岗栎、黄椆、甜槠、苦槠、紫玉盘柯、硬斗柯、光皮桦、飞蛾槭、樟叶槭、网脉山龙眼、丹霞梧桐、银木荷、荷木、蕈树(阿丁枫)、黄杞、杨梅、翻白叶树、冬桃、山乌桕、光叶山黄皮、马尾松、刺柏等。

常见灌木有桃金娘、檵木、罗伞树、小石积、杜鹃、杨桐、九节、乌饭树、梅叶冬青、黄栀子、盐肤木、密花树、水杨梅、毛捻、油茶、胶让木、杨梅、叶蚊母树等。

人工树种有马尾松、油桐、大叶相思、大叶桉、尾叶桉、隆缘桉、木棉等。

本区南亚热带季雨林特征明显,种类丰富,优势种不明显,以秀丽锥、白桂木、鸭脚木为常见种,在500平方米样地中,乔木树种29种,灌草植物47种,热带、南亚热带种类占70%,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占14%,板根明显,常见的树种有榕树、胡桃科的黄杞。

在翔龙湖和庙仔坑沟谷地带,已经发现片状分布的大型蕨类活化石植物——桫椤,其中最大的群落生活着30多棵桫椤。

主要藤本植物有华南省藤、买麻藤、油麻藤、锡叶藤、藤黄檀、刺果藤、鸡血藤、雀梅藤、香港瓜馥木、光叶紫玉盘等。

亚州热带典型的棕榈科藤本植物华南省藤在沟谷里很普遍,形成华南省藤层或群落。

绞杀现象常见有榕树绞杀黄杞、乌岗栎、百日青。

常见的附生植物有槲蕨。

常见茎花现象有对叶榕,水冬哥科的水东哥、买麻藤科的小叶买麻藤。

草本有芒萁、乌毛蕨、铁线蕨、江南星蕨、海芋芒草、类芦、五节芒,石珍芒、河八王、野古草、纤毛鸭嘴草等;常见大型草本植物有天南星科的尖尾海芋、莲座蕨科的福建莲蕨、芭蕉科的野芭蕉。

竹类有藤竹、金竹、苦竹、箬竹、毛竹、撑篙竹、坭竹、粉单竹、吊丝竹等。

(二)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

丹霞山有国家保护植物9种,省保护植物5种。

表2-3丹霞山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

科名

种名

类别

保护级别

水韭科

*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

渐危种

国家Ⅰ级

桫椤科

桫椤(刺桫椤)Alsophilaspinulosa

濒危种

国家Ⅱ级

蚌壳蕨科

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

渐危种

国家Ⅱ级

安息香科

银鈡花Halesiamacgregorii

渐危种

国家Ⅱ级

梧桐科

丹霞梧桐Firmianadanxiaensis

稀有种

国家Ⅱ级

樟科

樟树Cinnamomumcamphora

渐危种

国家Ⅱ级

豆科

缘毛红豆Ormosiahowii

渐危种

国家Ⅱ级

桑科

白桂木Artocarpushypargyaea

渐危种

国家Ⅱ级

茜草科

巴戟Moridaofficinelis

渐危种

国家Ⅲ级

柏科

刺柏Juniperusformosana

渐危种

广东省级

壳斗科

秀丽椎Castanopsisjucunda

渐危种

广东省级

卷柏科

卷柏(还魂草)Selaginellatamariscina

渐危种

广东省级

莲座蕨科

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fokiensis

渐危种

广东省级

紫萁科

华南紫萁OsmundavacheliiHook.

渐危种

广东省级

*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在1979年期间覃朝锋教授等编写的《丹霞山植物名录》有记载。

(三)古树名木与风景树

据不完全统计,本区分布的古树名木和风景树种约800株,分属20科18属36种。

主要以樟科、壳斗科、桑科榕属、金缕梅科、山茶科、榆科等植物为主。

其中一级保护(300年以上)古树名木64株,二级保护(100-290年以上)古树名木730多株。

表2-4丹霞山古树名木与风景树统计表

序号

种名

其中:

一级保护

二级保护

主要分布点

树龄

树高/胸径

m/cm

株数

树龄

株数

1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100-250

342

各景区均有分布

2

刺柏Juniperusformosana

100

2

丹霞山

3

百日青Podocarpusnerifolius

400

14.5/65

1

别传寺

4

樟树Cinnamomumcamphora

300-350

17/155-212

8

100

27

车头、黄竹、大富等

5

黄樟Cinnamomumporrectum

100

3

丹霞山

6

香叶树Linderacommumis

100

1

车头

7

小叶榕Ficusmicrocarpa

210-400

9

150-200

12

车头、夏富、黄竹、大富

8

笔管榕Ficusvireno

100

1

别传寺(绞杀树)

9

白桂木Artocarpushypargyaea

110

1

海螺峰

10

甜槠Castanopsiseyrei

100-130

5

巴寨、燕岩

11

秀丽椎Castanopsisjucunda

300-400

12-16/

110-150

3

100-150

27

丹霞山(半山亭)

12

青栲CastanopsisArmata

100

1

黄沙坑

13

青冈栎Cyclobalanopsisglauca

320

22/120

1

100

8

白泥坌

14

乌岗栎Quercusphillyraeoide

300

9/79

1

100-150

27

丹霞山、巴寨、燕岩

15

白椆Lithocaousglabar

100-130

5

大石山

16

黄椆Lithocarpuschrysocomus

100

2

大石山

17

银木荷SchimaargenteaPritz.

100

3

巴寨

18

荷木Schimasuperva

400

25/98-125

3

100-150

21

海螺岩、巴寨、燕岩

19

铁冬青Ilexrotunda

150-200

2

水南

20

杨梅Myricarubra

300

14/86

1

巴寨

21

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

300

28/100

3

100-150

73

各景区均有分布

22

蕈树(阿丁枫)Altigniachinensis

300

22/115

1

100-200

7

珠宝峰

23

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

100-130

4

丹霞山

24

厚壳树Ehretiaacuminata

100-120

4

丹霞山、车头

25

黄皮Clausenalansium

300

6/50

1

别传寺

26

橄榄Canariumalbum

100

1

桂花园

27

黄杞Engelhardtiaroxburgjiana

350

26/104-170

3

150

2

朝阳岩、桂花园

28

白兰Micheliaalba

100

1

丹霞山

29

朴树Celtistetrandra

100-130

1

车头、夏富

30

秋枫(重阳木)Bischofiajavanica

110

1

董塘

31

胶让木Daphniphyllumlongistylum

110

1

珠宝峰

32

多花山竹子Garciniamultiflra

110

1

珠宝峰

33

乌桕Sapiumsebiferum

100-120

6

车头、夏富、水南

34

丹霞梧桐Firmianadanxiaensis

50

3

丹霞山等

35

长春油麻藤Mncunasemperviens

100

1

燕岩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