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694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x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

合肥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3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2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其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卷上的答题栏内。

1.中国的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魅力和未来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在购买力,致使国外以宝马、日产、大众等跨国公司为代表的汽车巨头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发起新一轮冲击。

如果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还像传统汽车一样,在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再去学习它,那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悲哀。

这启示我国汽车产业要

A.实行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积极应对挑战,消除全球化的冲击

C.拓展国外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D.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生产要素收益和经济效率挂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但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B.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

C.把促进公平放在首位D.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3.2010年10月1日是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六周年的日子。

六年来,我国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02起,召回缺陷汽车394.6万辆。

国家这样做体现了

①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合法权益②强化法律保障,根除市场自发性

③促进公平竞争,坚持社会责任④解决市场弊端,参与企业经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4.2010年9月1日《安徽日报》刊文:

《安徽全面启动“阳光村务工程”建设》。

“阳光村务工程”的主要内容:

村级监督委是由村民代表会议直接选举产生并接受其委托对村“两委”(村支部、村委会)工作实施监督的村级常设监督机构,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纪委指导下,村级监督委独立行使监督权,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阳光村务工程”有利于

①扩大公民监督权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③完善基层民主制度④推进基层党风建设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5.2010年8月23日,《代表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此次修改的重点内容之一。

下列属于人大代表行使权利的是

①选举、任命、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②参与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③对政府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④通过代表“博客”征求群众意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6.据统计,自人民政协成立以来,全国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等,共提交提案8.5万余件,仅十届全国政协5年间就受理提案23000多件。

如果用一句话对此进行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是

A.政治协商,服务大局B.民主监督,决策为民C.参政议政,建言献策D.民主团结,汇聚力量

7.“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委、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文化建设,文化投入大幅增长,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惠民”让城乡百姓的生活更加精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

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②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建设④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8.传统习俗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以适应时代、适应百姓的文化需求。

随着时代发展,看春晚、短信拜年、旅游过年等新的过年方式逐渐涌现,网上“围炉夜话”、动漫春晚等展现个性的“新年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

这表明

A.传统的春节文化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B.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D.科学技术是传统习俗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

9.2010年7月28日,重庆全面启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束缚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各地都在苦苦摸索破解之法,重庆的做法将为各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这是因为

A.共性与个性之间相互包含B.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共性与个性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10.在实际生活中,文明、分享、服务、奉献的理念能够给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带来积极的变化。

这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B.真正的哲学是人类认识精神上的精华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

11.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

“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

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

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

”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可以创造新的具体联系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B.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

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谛

13.“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处是

A.西晋都城是洛阳B.造纸术已经发明C.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14.“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15.2010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胆小懦弱”,最终被奥巴马解职。

由此表明美国

A.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极力维护区域和平

16.针对韩国向两国有争议的海域进行的军事演习,朝鲜于2010年11月向延坪岛猛烈炮击。

韩国国防部于12月7日表示:

如果遇到敌人的打击,各级部长指挥官可行行使自卫权。

造成上述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历史原因是

A.美苏间的军备竞赛B.冷战的阴影C.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D.朝鲜核试题

17.1759年,一位经济学家指出: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作者的出发点主要为了

A.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弊端B.缓和社会矛盾C.避免经济危机出现D.缩小贫富差距

18.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1976—1989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89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国民收入

4.3

3.2

1.0

劳动生产率

3.3

3.1

A.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D.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19.“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①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②否定基督教③废除天主教会的等级制度④反对专制王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

20.梁启超说:

“我支那四万万余人大梦唤醒,是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200兆之后始也”。

“大梦唤醒”的含义主要是指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B.推行“新政”,“预备立宪”

C.变法图强,救亡图存D.民共主和,三权分立

21.右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④冲击了两极格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④D.①②③

22.“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贅(贅:

男方到女方落户)。

”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①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②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③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④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2010年11月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也是当年连续发射的第四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据此回答23—24题。

23.在卫星发射季节

A.三江平原小麦播种B.华北平原秋高气爽C.黄海正值休渔期D.江南丘陵泥石流多发

24.北斗导航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

A.对皖北平原的春小麦进行估产B.统计分析合肥市的人口状况

C.动态监测巢湖的水污染状况D.准确测量黄山主峰的海拔

下表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状况。

当日天气晴朗,曰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5时。

读表回答25—26题。

25.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当地该日

A.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减小B.12时、15时出现逆温

C.受低气压控制D.8时前后大气最稳定

26.这一天该地有可能出现的是

A.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B.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C.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D.日落时间为17时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荒漠带,据此回答27—28题。

27.导致图中荒漠带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D.海陆分布

28.图中各地,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下图表示某国四个年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29—30题。

29.图示国家可能是

A.中国B.印度C.英国D.尼日利亚

30.若按图中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未来10年该国最可能出现的是

A.国防兵员不足B.劳动力严重短缺C.人口老龄化加剧D.人口数量锐减

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作物生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回答31—32题。

31.该地水资源最缺乏的月份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3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该地雨热同期时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夏玉米B.春玉米C.冬小麦D.水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2分)

33.(28分)读世界两著名岛屿图,回答相关问题。

(1)简述A岛的地势特点及判断理由。

(8分)

(2)评价B岛的水能资源开发条件。

(10分)

(3)2009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水温出现明显的异常升高现象,该现象被称为_____现象;受此现象的影响,A岛与其同纬度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分别有哪些?

(10分)

34.(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从2006年起,在我国西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建设蚕桑基地项目,它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桑蚕业中心的战略大转移。

材料二:

“西气东输”II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2012年将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材料三:

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我国将在图中甲市建设石化工业新区,新区规划面积27平方千米。

材料四:

珠三角地区桑蚕西移主要方向和“西气东输”II线工程示意图

(1)分析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桑蚕生产区位优势逐渐减弱的原因。

(10分)、

(2)“西气东输”II线工程完工后,对珠三角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10分)

(3)分析甲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12分)

35.(28分)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我国正在进行着第六次人口普查。

这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血缘宗法制度下,人们非常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风俗流变》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

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

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国人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观念的主要原因。

(14分)

材料三: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

1700年增至70万。

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

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

毛泽东说: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

(6分)

材料五:

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

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

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

……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五,提炼作者的核心观点。

(4分)

(4)上述材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4分)

36.(28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

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特别是利玛窦神父,敏锐地看到中国人的数学知识虽然并不落后,却未能将其应用在诸如天文学这样的领域。

不过,耶稣会传教士确实希望唤起中国人对欧洲科学的兴趣,并借此发展传教活动。

——瑞尔《寻找文化的契合点——论早期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5分)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莱布尼茨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

(6分)

材料四:

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

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下:

……

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二、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三、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四、各人权利必要保护。

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五、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

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

(3)材料四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7分)

材料五: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05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止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

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成为天安门地区的又一个标志。

——上述材料均摘自互联网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8分)

(5)综合上述材料,不同文明的交融对我们有何启示?

(2分)

37.(28分)

材料一: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值5年平均增长30%以上,占GDP的比重已达4%左右,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

材料二: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

201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有关部署,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大家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机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安徽的支柱产业。

材料三:

宣城市是著名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宣城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发展宣纸、宣笔、徽墨等传统文化产业,培育和启动了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

筹划建设“徽派工艺产业园”,立足现代审美需求,对传统技艺进行整合和创新,展示徽派工艺的深厚内涵和创新趋势,扩大徽文化关联产业在宣城的流通和集聚,以产生良好的产业效益。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安徽省文化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新引擎”的现实意义。

(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的理解。

(8分)

(3)宣城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举措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12分)

38.(28分)

材料一: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

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材料二: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贯彻落实好这个纲要,对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有同学认为,“人才战略一定意义上支撑了一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8分)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政治生活依据。

(12分)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