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495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docx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观察与思考(3页)

1.这些植物生殖方式的共性是:

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这种生殖方式就叫做无性生殖。

2.比如马铃薯、竹的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个体的速度比较快间一般比较长,有利于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个体,并且后代的性状较为一致。

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果实等,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在进化上更有意义等。

练习(5页)

1.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

2.在种植菊花和芦荟的时候,一棵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

这是因为它们的萌蘖能力较强。

可以将它们分株繁殖。

3.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白薯是先育秧,然后再扦插。

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观察与思考(9页)

1.⑤→②→①→⑥→④→③;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

比较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幼虫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

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虫

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

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

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讨论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2.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它们都是进行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

3.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正确。

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

因此,此句诗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这样既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又不失艺术性。

练习(11页-12页)

1.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2.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

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

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3页)

1.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畸形蛙可能是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练习

1.图中三位同学所提问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①蝌蚪在发育的过程中,随着四肢的逐渐长出,尾部也逐渐消失。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蝌蚪的这种发育现象是受基因(遗传物质)控制的,就好像是按照编好的“程序”使蝌蚪尾部细胞死亡消失,因此科学家将此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②刚孵出的小蝌蚪不会取食,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的卵黄获得营养,2~3天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

③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在蛙的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蝌蚪生活在水中,具有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等特点,说明生物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2。

比较

早期蝌蚪

成  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3.

(1)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有一些水草(如金鱼藻)。

(2)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

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

还应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3)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文中的问题提示

1.孵化出的雏鸟有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雏鸟孵出时即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经睁开,腿脚有力,图2早成鸟(左)和晚成鸟(右)在绒羽干后,可随亲鸟觅食。

大多数地栖鸟类(如鸡)和游禽类(鸭)属于早成鸟(图2)。

晚成鸟出壳时雏鸟尚未发育充分,体表光滑或微具稀疏小绒,眼不能睁开,全仰亲鸟的喂食。

待在巢内完成发育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麻雀等。

还有一些躯体大而凶猛的鸟也属于晚成鸟。

2.鸟类只有在繁殖期间,才到鸟巢中产卵、孵卵、育雏,鸟巢并不是鸟的家,当过了繁殖期后,它们就离开巢穴,有的鸟在下一年的繁殖期,可能再来此进行繁殖。

3.只有受精的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孵出雏鸡。

养鸡场的产蛋鸡群,无论是单独散养还是笼养,所产的蛋均为未受精卵,不能用于孵化。

为获取种蛋,必须在饲养的母鸡群中配以一定数量的公鸡。

受精后鸡卵的胚盘较大、色深(呈白色),辨别方法可用照蛋灯来识别。

当在照蛋灯的照射下,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表明该鸡蛋是受精的鸡卵,不透光的斑点为胚胎发育的部位。

观察与思考

1.卵壳和卵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2.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

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练习

1、在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反映鸟筑巢时的占区行为。

2.(略)

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表中列出的鸟卵是依次增大,如鸭蛋比鸡蛋大,鸡蛋比鸽蛋大,鸵鸟蛋的大小大约是其他鸟蛋的数倍甚至十几倍。

而从表格中列出的各种鸟卵的孵化时间也是逐渐增长,由此可以推测鸟卵孵化的时间长短与卵的大小有关。

4.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

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一生中不同发育阶段,适应不同的食物和生活环境。

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的特征,只适于在有水的环境中生活。

鸟卵的结构复杂,胚胎的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

此外,鸟类能营巢、孵卵、育雏,这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

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鸟巢内,让这些鸟为其孵卵、育雏。

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现状

观察与思考

1.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并不能知道自己的所有性状。

肉眼仅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结构、行为特征,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等。

2.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5.不是。

比如,麦田中水肥充足的地方,麦苗比正常的要粗壮,这一性状差异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并未涉及到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

资料分析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练习(略)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观察与思考

1.23对。

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3.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练习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体细胞

精子

卵细胞

玉米

20

10

10

水稻

24

12

12

64

32

32

3.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

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练习

1.当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当惯用左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2.不能,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隐性基因d,所以无酒窝的夫妇决定有无酒窝的基因型都为dd,当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只能将d传递给子代而不会出现显性基因D,所以,其子女是无酒窝的。

3.不合适。

宝玉和黛玉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是不能结婚的。

如果近亲结婚,其后代有害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观察与思考

1.最后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2.左图为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右图为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

3.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明显区别:

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4.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中,都只有1条性染色体。

男性有2种精子,分别含X、Y性染色体;女性只有一种卵细胞,含X性染色体。

练习

1.不科学。

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基因,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

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这种说法不科学。

2.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

如果统计众多的母亲所生的孩子,男女比例会接近1∶1。

所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整体比例大致为1∶1。

但如果只生一个孩子,或是男孩或是女孩,不可能1∶1,同样道理,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出现男女比例不是1∶1是不奇怪的。

3.这种做法不对。

如果人们单纯追求男孩或女孩,将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人类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探究

3.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

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不一定,要看控制花生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

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а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

大花生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а,如果是AA,其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а,其后代就有大和小两种可能。

(也可回答:

不一定。

如果大花生的大小是一种数量性状,则大花生中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有大有小,但平均值仍和原大花生品种相近,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话)。

练习

1.“南橘北枳”是说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

原因:

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3.这种变异能够遗传。

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

使用化学试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产生可遗传变异。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资料分析

1.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2.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

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3.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练习

1.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

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

另外,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2.(略)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资料分析

1.在资料1中,科学家采用了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进化顺序的方法。

在资料2中,采用了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是由始祖鸟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在资料3中,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

2.3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

3.根据上述3个资料,对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作出如下的推测: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资料1表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进化顺序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资料2表明,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资料3表明,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练习

1.有的化石人类还未发现;有的生物没有留下化石;地壳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化石的毁灭等等。

2.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因为任何生物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进化的历程是漫长的,而且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在由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异,并经自然选择将这种变异保存和遗传下来。

从进化的角度看,鸡这一物种形成时,鸡和鸡蛋同时形成。

从基因水平看,鸡和鸡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也是无所谓先后的。

3.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练习

1.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曼彻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尽量恢复正常并得到保护。

2.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3.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

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

4.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

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

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资料分析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

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

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3.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练习1.

特点

说明

举例

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流感),结核杆菌(肺结核),HIV(艾滋病),肝炎病毒(肝炎),蛔虫卵(蛔虫病),淋球菌(淋病)

有传染性

传染病能在人群中通过不同的途径相互传播

流感和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肝炎和蛔虫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①在一定条件下,有的传染病可呈爆发、流行以至大流行;

②有的传染病只限于在某地区流行;

③有的传染病受气候影响,只在一定的季节发病。

①流行性感冒

②血吸虫病

③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有免疫性

人们在患过某些传染病并痊愈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受该病的感染。

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

可以预防

只要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方面的工作,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见教材第71页图Ⅷ-3

2.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

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3.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

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等等。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以备将来一旦天花出现时,可以及时利用保存的天花病毒生产疫苗。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资料分析

1.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2.当人体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人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人体的血液、淋巴液等组织中以及人体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3.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练习

1.可能的原因有:

(1)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

(2)这个人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

2.不能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因为有的病毒或细菌能够在人体内或其他环境中潜伏很多年。

不能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因为这种传染病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例如从国外传到我国等。

3.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方法来预防。

因为有的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并没有生产出来,如艾滋病等。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资料分析

1.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2.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3.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药效。

练习

1.不一定。

因为上次没吃完的药可能已经过期,因此,在服用前首先要检查药物是否在有效期之内,否则不能服用。

第三章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略)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探究

1.低浓度的酒精(0.25%以下)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这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内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浓度高时酒精主要对神经起麻醉作用。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2.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对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

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

练习

1.“吸烟有害健康”这个结论是经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

也就是说,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中患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人要明显增多。

“一辈子吸烟,照样活八九十岁”的人是极少数,并不能说明吸烟的危害不严重。

3.可以帮助家人制定营养早餐和晚餐;与家人一起积极锻炼身体;如果家人吸烟,还应该劝他们戒烟;注意与家人多沟通,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心情;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