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740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docx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一):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艰辛历程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

这种灯因燃烧煤油或煤气,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

更严重的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酿成大祸。

多少年来,很多科学家想尽办法,想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电灯。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

但这种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

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这一天最之后到了。

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透过长期的反复试验,最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

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

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

他一生只在学校里念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其发明创造了电灯、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等1000多种成果,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爱迪生12岁时,便沉迷于科学实验之中,经过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学和实验,16岁那年,便发明了每小时拍发一个信号的自动电报机。

之后,又接连发明了自动数票机,第一架实用打字机、二重与四重电报机,自动电话机和留声机等。

有了这些发明成果的爱迪生并不满足,1878年9月,爱迪生决定向电力照明这个堡垒发起进攻。

他翻阅了超多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决心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

他从白热灯着手试验。

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

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刚一通电可立刻就断裂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许正因那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又帮忙炭丝燃烧,致使它立刻断掉!

”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

一通电,果然没有立刻熄掉。

但8分钟后,灯还是灭了。

可不管怎样说,爱迪生最后发现:

真空状态时白热灯显得十分重要,关键是炭丝,问题的症结就在那里。

那么应选取什么样的耐热材料好呢?

爱迪生左思右想,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要算白金啦!

于是,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虽然使电灯发光时刻延长了好多,但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很不理想。

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

他先后试用了钡、钛、锢等各种稀有金属,效果都不很理想。

过了一段时刻,爱迪生对前边的实验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

接下来,他与助手们将这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可试来试去,还是采用白金最为适宜。

由于改善了抽气方法,使玻璃泡内的真空程度更高,灯的寿命已延长到2个小时。

但这种由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昂贵了,谁愿意化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2个小时的电灯呢?

实验工作陷入了低谷,爱迪生十分苦恼,一个寒冷的冬天,爱迪生在炉火旁闲坐,看着炽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语道:

“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条已经试过,该怎样办呢?

爱迪生感到浑身燥热,顺手把脖子上的围巾扯下,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脖,爱迪生脑海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

对!

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

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刻,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

他留意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十分高兴,紧接又制造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多次试验。

灯炮的寿命一下子延长13个小时,之后又到达45小时。

这个消息一传开,轰动了整个世界。

使英国伦敦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煤气行也出现一片混乱。

人们预感到,点燃煤气灯即将成为历史,未来将是电光的时代。

大家纷纷向爱迪生祝贺,可爱迪生却无丝毫高兴的样貌,摇头说道:

“不行,还得找其它材料!

“怎样,亮了45个小时还不行?

”助手吃惊地问道。

“不行!

我期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

”爱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个小时固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适宜呢?

爱迪生这时心中已有数。

他根据棉纱的性质,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材料。

于是,马拉松式的试验又开始了。

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爱迪生都做了试验,甚至连马的鬃,人的头发和胡子都拿来当灯丝试验。

最后,爱迪生选取竹这种植物。

他在试验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显微镜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

于是,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

这下,爱迪生最后松了口气,助手们纷纷向他祝贺,可他又认真地说道:

“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结构不尽相同,我们应认真挑选一下!

助手深为爱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所感动,纷纷自告奋勇到各地去考察。

经过比较,在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最为适宜,便超多从日本进口这种竹子。

与此同时,爱迪生又开设电厂,架设电线。

过了不久,美国人民便用上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

竹丝灯用了好多年。

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提高,一向沿用到这天。

当人们点亮电灯时,每每会想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是他,给黑暗带来无穷无尽的光明。

1979年,美国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举行长达一年之久的纪念活动,来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一百周年。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二):

发明家名人故事:

爱迪生的科学发明故事

1877年秋天的一个早晨,爱迪生从美国一个叫梅罗国的地方,来到纽约一家杂志修改部办公室。

他留意翼翼地捧着一个奇形怪状的小东西。

这小东西上方有一根长长的金属杠,一端有一个大点的轮子,另一端有个小把手。

爱迪生把摇手摇转,然后把一小张锡纸裹上圆筒,再装上一根小针,对着圆筒唱了一句婴儿催眠歌。

动作完毕,机器又重新转动起来,它竟一字不漏地把催眠歌重新唱了出来。

形容当时在场的人的第一个感想,仅仅说惊异是不够的了。

人们大乐不支,所有修改部的人都互相大声传告,说爱迪生带来了一架会说话的怪物。

在短时刻内,市内各家报馆的新闻记者象潮水般地涌来,都争着要看一看这个在世界上最新奇的机器,一时把报馆挤得水泄不通

这一发明一经传出,激起当时社会急速而巨大的狂热达数月之久。

铁路特开专车去参观。

许多人开始不坚信这个发明,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

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地从机器中重复发出来时,他们才坚信这东西没有半点虚假。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留声机问世时的情景。

人们在赞叹之余,都称发明者爱迪生是个“妖魔”。

其实,“妖魔”这个雅号远不是从留声机这一件发明才有的,而是伴随他的整个一生的。

正因他的发明创造实在太多了。

电灯、电话、电影、电报机、发电机、蓄电池、打字机、磁铁矿分离机、压力表等等,都是他的发明。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他发明第一台自动数票机的1869年至1910年,他一共领得1328种发明专利权,约计在此时期,每11天他就有一个发明。

正正因这样,他被人们称为“妖魔”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这个“妖魔”人物的真正魔力究竟出自哪里呢?

他自己这样说:

“一分灵感,九十九分血汗”。

“顽强的毅力、惊人的勤奋,正是他真正的‘魔力’所在。

汤姆斯?

爱迪生,生于1847年美国的渥海渥州。

他只念过三个月的小学。

学校老师说他"愚呆",亲友们也都这样称呼他。

而他的母亲并不坚信这一点,亲自做他的教师,引导他去读一些书。

不到12岁,他就读完了不少难读的书,他的父亲还引导他攻读过牛顿原理。

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

爱迪生很喜爱科学。

他很小就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储存了几百个各种试验用的瓶子,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

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全部花在购买化学用品和化学仪器上。

但光靠这个钱是不能满足试验需要的、于是,他就到火车上当卖报童。

他每一天清晨登车,晚上9时后回家,搞完试验常常到深夜才能休息。

之后,他发现火车上行李车厢中有一间吸烟室未用,他就把家中地窖里的试验品搬到这上来,坚持做化学试验。

在那里,他还学会使用陈设在这儿的一台印字机,并能用电报号码记录当地新闻,办了一份报纸。

这份报纸大受欢迎,销路可观,此时他才12岁。

有一天,火车摇晃,行李滑下来,把他试验用的一支磷杆摔到地下,车厢立即着火。

火被赶到现场的人扑灭了,但是车长却打聋了他的耳朵,造成终身残废。

车长还把他的“四轮实验室”和“旅行印刷房”里的东西统统踢到车下。

困难和挫折没有影响爱迪生搞科学实验的决心,他又在家中建起了试验室。

遭电打、烧毁衣服,在试验中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他的脸部被硝酸烧得不成模样了。

既使这样他也从不灰心。

爱迪生最早所作的发奋,大大有助于他以后的发明创造。

但是,和其他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爱迪生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他当过夜班电报生。

在书摊和图书馆消磨很多精力。

但由于几次失业,最后不得不到纽约投奔朋友。

爱迪生不辞千辛万苦来到了纽约。

这个时候,他口袋里连一个小钱也没有。

他饿急了,只好向人讨了点茶水喝,这是他到纽约后的第一顿饭。

在那里,他好久才找到朋友,但他的朋友也处在失业之中。

饥因交加的爱迪生,容仪拙陋,衣着褴褛,被人看不起。

之后,他被允许夜宿在一家电池室里。

刚好室内设置一台发布市价的通信机器,在他到来的第三天早上,这部机器出了故障,由于他留心钻研,很快帮忙人家修好了这台机器,而被留下来,这才找到了工作。

从这以后,他奋发发奋,与人合作改革,市价通信机而崭露头角。

不久,他开设了一个生产这种通信机的小工厂,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三):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到了一八八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就连他的助手也灰心了。

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这一次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优异,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

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

直到一九0八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

爱迪生在这以后开始研制的碱性蓄电池,困难很大,他的钻研精神,更是十分惊人。

这种蓄电池是用来供给原动力的。

他和一个精选的助手苦心孤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时刻,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失败,一会儿他以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会儿又知道错了。

但爱迪生从来没有动摇过,而再重新开始。

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方才到达目的。

众所周知,托马斯·爱迪生是一。

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总共获得1093项发明专利,是实行专利制度以来获得个人专利最多的人。

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为激励人们勤奋发奋的座右铭。

能够说,爱迪生的贡献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

在他众多的发明中,爱迪生认为电灯最重要,但他最钟爱的是留声机。

下方是电灯发明的过程: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

19世纪以前,人们一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

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

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刻为社会创造财富。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

但这种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

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的这一天最之后到了。

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透过长期的反复试验,最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

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

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

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爱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

他对电器个性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

前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最后用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

他留意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

灯炮的寿命一下子延长13个小时,之后又到达45小时。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最后,爱迪生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

爱迪生发明的这种炭丝电灯与以往的电弧灯相比,无疑显得实用多了。

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使用电灯的历史正式开始。

然而,这种炭丝电灯亮度不理想,灯丝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使用的寿命也不是很长。

因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白炽灯的改善。

在炭丝电灯诞生30年后的190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库里基发明了以钨丝做灯丝的电灯泡。

这种电灯与炭丝电灯相比,又前进了一步,但由于通电后钨丝极易变脆,因此它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