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556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docx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

25EQY—19-199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

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

2.技术内容

加工余量表

(一)

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

平面长度

平面宽度200以下

平面宽度200以上

小于100

0.3

 

100-250

0.45

 

251-500

0.5

0.6

500-800

0.6

0.65

 

 

 

说明:

1.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

2.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

3.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

4.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

毛坯加工余量表

(二)

I:

园棒类:

(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

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凸凹模以及推杆、推销、限制器、托杆、各种螺钉、螺栓、螺塞、螺帽外径必须滚花者。

(毫米)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70

71-120

121-200

201-300

301-450

直径上加工余量

≤32

1

2

2

3

4

5-10

33-60

2

3

3

4

5

4-6

61-100

3

4

4

4

5

4-6

101-200

4

5

5

5

6

4-6

 

 

 

 

 

 

 

当D<36时并不适应于调头夹加工,在加工单个工件时,应在L上加夹头量10-15。

(2)工件的最大外径有公差配合要求,光洁度在▽以上,例如:

外圆须磨加工的凹模,挡料销、肩台须磨加工的凸模或凸凹模等。

      

(毫米)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L

车刃的割刀量和车削二端面的余量(每件)

<50

51-80

81-150

151-250

251-420

直径上加工余量

≤15

3

3

4

4

5

5-10

16-32

3

4

4

5

6

5-10

33-60

4

4

5

6

6

5-8

61-100

5

5

5

6

7

5-8

101-200

6

6

6

7

7

5-8

 

 

 

 

 

 

 

当D<36时,不适合调头加工,在加工单个零件时,应加夹头量10-15。

毛坯加工余量表(三)

Ⅱ:

圆形锻件类(不需锻件图)

(1)不淬火钢表面粗糙度在▽以下无公差配合要求者,例如:

固定板、退料板等。

(毫米)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L

<10

11-20

21-45

46-100

101-250

直径上加工余量长度方向上余量

150-200

55

55

55

56

57

201-300

56

56

56

57

68

301-400

57

57

57

68

89

401-500

78

58

68

79

910

501-600

78

68

68

710

1011

 

 

 

 

 

 

注:

表中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毛坯加工余量表(四)

Ⅲ:

矩形锻件类:

表内的加工余量为最小余量,其最大余量不得超过厂规定标准。

工件直径(D)

工件长度L

≤100

101-250

251-320

321-450

451-600

601-800

长度上加工余量2e

5

6

6

7

8

10

工件截面上加工余量(2a=2b)

≤10

4

4

5

5

6

6

11-25

4

4

5

5

6

6

26-50

4

5

5

6

7

7

51-100

5

5

6

7

7

7

101-200

5

5

7

7

8

8

201-300

6

7

7

8

8

9

301-450

7

7

8

8

9

9

451-600

8

8

9

9

10

10

 

 

 

 

 

 

 

平面、端面磨削加工余量表(五)

一、平面

平面每面磨量

宽度

厚度

工件长度L

<100

101-250

251-400

404-630

<200

<18

0.3

0.4

 

 

19-30

0.3

0.4

0.45

 

31-50

0.4

0.4

0.45

0.5

>50

0.4

0.4

0.45

0.5

>200

<18

0.3

0.4

 

 

19-30

0.35

0.4

0.45

 

31-50

0.40

0.4

0.45

0.55

>50

0.40

0.45

0.45

0.60

 

 

 

 

 

 

二、端面

端面每面磨量

D

工件长度L

<18

19-50

51-120

121-260

261-500

>500

<18

0.2

0.3

0.3

0.35

0.35

0.5

19-50

0.3

0.3

0.35

0.35

0.40

0.5

51-120

0.3

0.35

0.35

0.40

0.40

0.55

121-260

0.3

0.35

0.40

0.40

0.45

0.55

261-500

0.35

0.40

0.45

0.45

0.50

0.60

>500

0.4

0.40

0.50

0.50

0.60

0.70

 

 

 

 

 

 

 

注:

本表适用于淬火零件,不淬火零件应适当减少20-40%

粗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

如需磨两次的零件,其磨量应适当增加10-20%

环形工件磨削加工余量表(六)

工件直径

mm

35、45、50号钢

T8、T10A钢

Cr12MoV合金钢

外元留量

内孔留量

外元留量

内孔留量

外元留量

内孔留量

6-10

0.25-0.50

0.30-0.35

0.35-0.60

0.25-0.30

0.30-0.45

0.20-0.30

11-20

0.30-0.55

0.40-0.45

0.40-0.65

0.35-0.40

0.35-0.50

0.30-0.35

21-30

0.30-0.55

0.50-0.60

0.45-0.70

0.35-0.45

0.40-0.50

0.30-0.40

31-50

0.30-0.55

0.60-0.70

0.55-0.75

0.45-0.60

0.50-0.60

0.40-0.50

51-80

0.35-0.60

0.80-0.90

0.65-0.85

0.50-0.65

0.60-0.70

0.45-0.55

81-120

0.35-0.80

1.00-1.20

0.70-0.90

0.55-0.75

0.65-0.80

0.50-0.65

121-180

0.50-0.90

1.20-1.40

0.75-0.95

0.60-0.80

0.70-0.85

0.55-0.70

181-260

0.60-1.00

1.40-1.60

0.80-1.00

0.65-0.85

0.75-0.90

0.60-0.75

 

 

 

 

 

 

 

注:

φ50以下,壁厚10以上者,或长度为100-300者,用上限

φ50-φ100,壁厚20以下者,或长度为200-500者,用上限

φ100以上者,壁厚30以下者,或长度为300-600者,用上限

长度超过以上界线者,上限乘以系数1.3

加工粗糙度不低于▽,端面留磨量0.5

φ6以下小孔研磨量表(七)

材料

直径上留研磨量(毫米)

钢45

0.05-0.06

T10A

0.015-0.025

Cr12MoV

0.01-0.02

 

 

注:

本表只适用于淬火件

应按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来留研磨量

淬火前小孔需占铰粗糙度▽以上

当长度e小于15毫米时,表内数值应加大20-30%

导柱衬套磨削加工余量表(八)

衬套内径

与导柱外径

衬套

导柱

外元留量

内元留量

外元留量

25-32

0.7-0.8

0.4-0.5

0.5-0.65

40-50

0.8-0.9

0.5-0.65

0.6-0.75

60-80

0.8-0.9

0.6-0.75

0.7-0.90

100-120

0.9-1.0

0.7-0.85

0.9-1.05

 

 

 

 

镗孔加工余量表(九)

加工孔的直径(mm)

材料

轻合金

巴氏合金

青铜及铸铁

钢件

细镗前加工精度为4级

 

加工

性质

 

粗加工

精加工

粗加工

精加工

粗加工

精加工

粗加工

精加工

直径余量(mm)

≤30

0.2

0.1

0.3

0.1

0.2

0.1

0.2

0.1

0.045

31-50

0.3

0.1

0.4

0.1

0.3

0.1

0.2

0.1

0.05

51-80

0.4

0.1

0.5

0.1

0.3

0.1

0.2

0.1

0.06

81-120

0.4

0.1

0.5

0.1

0.3

0.1

0.3

0.1

0.07

121-180

0.5

0.1

0.6

0.2

0.4

0.1

0.3

0.1

0.08

181-260

0.5

0.1

0.6

0.2

0.4

0.1

0.3

0.1

0.09

261-360 

0.5

0.1

0.6

0.2

0.4

0.1

0.3

0.1

0.1

 

 

 

 

 

 

 

 

 

 

附注:

当一次镗削时,加工余量应该是粗加工余量加工精加工余量。

表7-1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制造方法

本道工序经济加工余量(单面)/mm

经济加工精度

表面粗糙度Ra/μm

刨削

半精刨

0.8~1.5

IT10~12

6.3~12.5

精刨

0.2~0.5

IT8~9

3.2~6.3

划线铣

1~3

1.6mm

1.6~6.3

铣削

靠模铣

1~3

0.04mm

1.6~6.3

粗铣

1~2.5

IT10~11

3.2~12.5

精铣

0.5

IT7~9

1.6~3.2

仿形雕刻

1~3

0.1mm

1.6~3.2

车削

靠模车

0.6~1

0.24mm

1.6~3.2

成形车

0.6~1

0.1mm

1.6~3.2

粗车

1

IT11~12

6.3~12.5

半精车

0.6

IT8~10

1.6~6.3

精车

0.4

IT6~7

0.8~1.6

精细车、金刚车

0.15

IT5~6

0.1~0.8

IT11~14

6.3~12.5

粗扩

1~2

IT12

6.3~12.5

细扩

0.1~0.5

IT9~10

1.6~6.3

粗铰

0.1~0.15

IT9

3.2~6.3

精铰

0.05~0.1

IT7~8

0.8

细铰

0.02~0.05

IT6~7

0.2~0.4

无导向锪

IT11~12

3.2~12.5

有导向锪

IT9~11

1.6~3.2

镗削

粗镗

1

IT11~12

6.3~12.5

半精镗

0.5

IT8~10

1.6~6.3

高速镗

0.05~0.1

IT8

0.4~0.8

精镗

0.1~0.2

IT6~7

0.8~1.6

精细镗、金刚镗

0.05~0.1

IT6

0.2~0.8

磨削

粗磨

0.25~0.5

IT7~8

3.2~6.3

半精磨

0.1~0.2

IT7

0.8~1.6

精磨

0.05~0.1

IT6~7

0.2~0.8

细磨、超精磨

0.005~0.05

IT5~6

0.025~0.1

 

仿形磨

0.1~0.3

0.01mm

0.2~0.8

成形磨

0.1~0.3

0.01mm

0.2~0.8

坐标镗

0.1~0.3

0.01mm

0.2~0.8

珩磨

0.005~0.03

IT6

0.05~0.4

钳工划线

0.25~0.5mm

 

钳工研磨

0.002~0.015

IT5~6

0.025~0.05

钳工抛光

粗抛

0.05~0.15

0.2~0.8

细抛、镜面抛

0.005~0.01

0.001~0.1

电火花成形加工

0.05~0.1mm

1.25~2.5

电火花线切割

0.005~0.01mm

1.25~2.5

电解成形加工

±0.05~0.2mm

0.8~3.2

电解抛光

0.1~0.15

0.025~0.8

电解磨削

0.1~0.15

IT6~7

0.025~0.8

照相腐蚀

0.1~0.4

0.1~0.8

超声抛光

0.02~0.1

0.01~0.1

磨料流动抛光

0.02~0.1

0.01~0.1

冷挤压

IT7~8

0.08~0.32

 

 

 

 

 

注:

经济加工余量是指本道工序的比较合理、经济的加工余量。

本道工序加工余量要视加工基本尺寸、工件材料、热处理状况、前道工序的加工结果等具体情况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