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360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8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6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6讲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6讲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下)新人教版选修6

题一: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

题二: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答题。

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题三:

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

(1)-

(2)题.

(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四:

读下面四幅地表景观图,填空回答:

(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的称叫______。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

题五:

下表为浙江省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数据表(km2),下图为浙江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关于浙江省水土流失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比西部严重  B.北部比南部严重

C.湖州波动幅度最小D.丽水波动幅度最大

(2)与1987年相比,xx年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________趋势。

(3)简述嘉兴市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小的主要原因。

(4)浙江省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

题六:

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

A是;B是;C是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

D是,其作用是。

E是,其作用是,同时,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什么影响?

题七:

读部分国家灌溉土地盐碱化情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盐碱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灌溉水源是________,简要分析这两个国家土地盐碱化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2)分析表中数据,中国与美国相比灌溉总面积大的是________,从气候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其原因。

(3)我国黄淮海平原与江淮地区相比,土地盐碱化出现的季节差异是:

黄淮海平原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江淮地区则出现在____月,为什么?

题八: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

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

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

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题九:

材料1:

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2:

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3:

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

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题十:

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题。

1.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

2.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题十一: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回答

(1)~

(2)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十二:

发展农牧业,应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因地、因时制宜。

读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表中的信息,说出影响内蒙古地区土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并简述其规律。

(2)在典型草原地区的降水欠年却按照常年状况放牧牲畜,从生态角度看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题十三: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

请根据右图及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

试分析农业侵入牧区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3)请按因果联系将下列四项填入下图字母所示的方框内(只填数码代号),完成荒漠化加剧示意图,并提出两种抑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办法。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过垦过牧③贫困饥荒④土地生产力下降

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十四: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原进行了放牧试验。

下面的甲图表示这次试验后统计出来的科尔沁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密度的变化,乙图表示1980年至xx年科尔沁草原的变化。

  

(1)图中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题中的土地利用问题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题十五:

21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关注全球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问题:

  

(1)近几十年以来,M海平面与Q湖面的相对高度加大,请分析原因。

(2)说明图示区域土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题十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6个国家的25名专家组成的以“寻找最后的白鳍豚”为主题的长江豚类科考活动于2006年12月13日结束,该科考队宣布:

在为期38天、来回3336千米的考察中未发现一头白鳍豚。

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类,它们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城中没有任何天敌。

白鳍豚的眼很小,它们利用声呐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

(1)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东北虎和朱鹤等,都如白鳍豚一样濒临灭绝。

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物种?

题十七: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

读图,完成下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气候更干早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

(3)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十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羊绒品质最高的阿尔帕斯羊生长在我国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羊绒产量受草场载畜量的限制。

(1)结合图10分析,假设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全球变暖对所示地区羊绒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针对鄂尔多斯高原出现的环境问题,简述鄂尔多斯羊绒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题十九: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商都县20世纪50年代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甲图分析人口、耕地、土地荒漠化增长的关系,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它们在成因上的关系。

(2)结合乙图分析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该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是如何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

(3)在不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题二十: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7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5%。

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

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左右。

材料2:

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

A.人口众多B.山地多,平地少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2)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

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二十一:

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A位于__________游;B位于__________游;C位于__________游。

2.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题二十二:

读我国部分湿地类型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975~xx年我国上述湿地面积和湿地总面积的变化特点。

(2)我国青藏高原新增湿地1.3万多平方千米,分析其可能的自然原因。

题二十三:

读“吉林省某地1970~xx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题二十四: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

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侧》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

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题二十五: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区出现在______附近。

(2)导致图示地区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地面沉降,可能给A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解决地面沉降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第26讲环境保护(下)

题一:

B

解析:

此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

此区域地处南回归线附近,气候干燥,铁矿石开采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

题二:

B

解析:

根据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可知,该地区坡度陡,地形起伏大,能源中薪柴比重最大,对植被破坏严重,即可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水。

题三:

(1)D

(2)A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喀斯特地貌,是沉积岩区域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溶蚀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②是地堑,是内力作用的结果;③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属于外作用;④是岩浆活动,是内力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

(1)D

(2)A。

题四:

(1)A峡谷

(2)B风蚀蘑菇(3)C角锋(4)D三角洲

解析:

读图可知,A为峡谷景观(流水侵蚀作用)、B为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C为角锋(冰川侵蚀作用)、D为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题五:

(1)D 

(2)上升 (3)地形平坦 

(4)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工程措施(护坡工程等)。

解析:

(1)、

(2)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得答案。

第(3)题,嘉兴地处沿海平原,地表坡度小,又处于亚热带季风区,植被好,水土流失面积小。

第(4)题,根据山区面积大,地形坡度大等特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护坡工程的建设等工程措施。

题六:

(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台湾、福建、江西

(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

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

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①对径流量的影响:

使径流量的变化趋于缓慢。

②对水质的影响: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可使河流含沙量减少,中、下游含沙量减少。

森林在保护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森林的环境效益、破坏森林带来的后果、森林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是本节主要的考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林业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生态林建设状况及森林的生态作用。

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的横断山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

我国的生态林工程主要有:

“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防浪。

题七:

(1)冰雪融水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技术落后

(2)中国中国西部非季风区降水少,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差异大,东西部都需要灌溉;美国东部降水较均匀,灌溉面积较少。

(3)春(秋)季7、8月黄淮海平原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风大,蒸发旺盛;江淮地区7、8月伏旱,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不同地区,因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的程度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结合地区自然特征和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具体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盐碱化的特征以及对策。

题八:

(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2)35° 10° 10°~30°

题九: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

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

题十:

合理化建议: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题十一:

解析:

(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为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

(2)题,读材料1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

第(3)题,读材料2可知,石漠化在南坡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第(4)题,读材料3可知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

合理化建议主要考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题十二:

1、C2、C

解析:

1、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风蚀严重;选C。

2、当地群众生活用能紧张,主要靠砍伐薪柴,使得该区域的土地进一步退化;选C。

题十三:

(1)D

(2)A

解析:

(1)题,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东部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带提供农副产品,而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牧业加工产品,由此说明农牧交错带不可能以增加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为方向。

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商品粮生产。

从图中看,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说明该地适合草类植被生长,可建为草场,发展畜牧业。

(2)题,通过对图中箭头所示内容的分析可知农牧交错带在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故其应是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西部草原牧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故处于中间的农牧交错带,具备东部农耕区生态屏障的功能。

故①正确。

同样可知,东部农耕区向其西部地区提供粮食,故②④不正确。

由图可知,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这一方面说明其是西部牧区的饲草料供应基地,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农牧交错带牧草生长状况好于西部牧区,故其具有涵蓄水源的功能,可作为降水稀少的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

答案:

(1)降水;降水多的地区产草量多,降水量少的地区产草量少;降水多的年份产草量多,降水少的年份产草量少。

(2)不合理;降水欠年,产草量少,按照常年状况放牧牲畜,会造成草场超载,进而导致土地荒漠化。

解析: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影响土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其规律要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描述。

(2)降水少,产草量减少,不减少牲畜的放牧数量,会造成草场的超载,导致土地荒漠化。

答案:

(1)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一年中干湿季明显交替。

成因:

纬度低,一年中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2)①压缩草场面积,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②草地变成耕地(旱地);③劳动力需求导致人口增加,需求更多的耕地;④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等。

(3)填图:

A③B④C①D②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严禁过垦过牧等

解析:

本题以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载体,考查对荒漠化的理解。

题十四:

(1)土地(草地)退化

(2)草原的产草量减小,草质变差,草场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

(3)由于人口压力大,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

(4)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方式,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和“草库伦”,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

解析:

(1)题,读图可知从1992年到1996年,在重牧的情况下,植被密度下降;从乙图中可看到,科尔沁草原从1980年到xx年逐次渐过渡到荒漠,土地明显退化。

(2)题,草质退化最终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第(3)题,主要从人口迅速增长,对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去分析。

第(4)题,合理的措施要从原因上寻找。

如人口快速增长是造成一切的源头,我们就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入手解决等。

题十五:

(1)主要是由于Q湖面下降引发两者相对高度增加。

Q湖面下降的自然原因:

气候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

大量生活生产使用入湖河水。

(2)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解析:

读图中经纬度可知,Q湖是西亚的死海,M地是地中海。

死海湖面下降导致地中海水位差增大,其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人们大量使用R河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图示区域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蒸发强度大,盐碱化土地面积广。

题十六:

(1)主要是人为原因:

不法分子对白鳍豚的捕杀;滥捕滥捞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也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并影响白鳍豚的洄游;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等。

(2)完善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植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解析:

本题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及培养保护珍稀动植物物种的意识和责任感。

(1)题,主要考虑人为原因,白鳍豚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和其自身价值引发人类的捕杀是根本原因。

(2)题,保护珍稀物种,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行为,同时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保护基金等。

题十七:

(1)A

(2)A(3)A

解析:

(1)题,野骆驼遗骸分布区主要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地区,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野骆驼文献记载区主要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即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2)题,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主要在温带荒漠区,分布区与以前相比,气候更干旱。

第(3)题,根据野骆驼分布区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野骆驼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影响其分布区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对野骆驼的大量捕杀。

题十八:

(1)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羊绒产量减少,影响羊绒业的发展。

(4分)

(2)合理利用资源(放牧、樵采、开垦、采矿);培养良种羊;人工培育优质草场;退耕还草等。

(答其中的3项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解析:

(1)题,假设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全球变暖会导致鄂尔多斯高原蒸发量增加,会使该地区更加干旱,导致草场退化,进而影响羊绒产量,影响羊绒产业的发展。

(2)题,鄂尔多斯高原环境问题主要是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羊绒业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保护当地环境,避免在开矿、放牧等生产活动中的生态问题,另外要加强对草场和牧羊的科学管理。

题十九:

(1)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增长,人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产粮食,而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化、退化,荒漠化面积扩大。

(2)该区农牧民开垦草原为耕地以增产粮食(或过度农垦);以增加牲畜头数来增加畜产品(或过度放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乱挖发菜、中药等以高价倒卖(或过度樵采)。

这最终导致草原生态失调,荒漠化日趋严重。

(3)加强对草原生态、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退耕还草,适度放牧,禁止乱挖中药材等;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畜种;发展畜产品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牧民收入。

解析:

此题主要结合图表来考查分析具体环境问题的能力。

分析图表是解题关键。

题二十:

(1)B 

(2)①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解析:

(1)题,明确题干“耕地比重小”即在土地构成中所占比例小这一关键信息。

(2)题,读图明确生态退耕还林、草、湖等,故应从对林、草、湖三方面的影响分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题二十一:

1.上下中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使洪涝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1)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型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