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657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docx

实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

 摘要:

本文参考国内外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际,结合我国目前大学生科研能力

培养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基于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立体互

动式能力培养模式。

对该模式的提出背景、指导思想、现实意义、主要内容等进行了具

体阐述,并设计出针对该模式的具体试验方案。

关键词:

科研能力;立体互动式;培养模式;探索性;试验方案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课

堂知识,而且还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

下,介入科学研究(以下简称科研)。

大学生

从事科研活动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重要体

现。

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直接体

现,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基于我国目前大

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不健全、研究效果不

显著等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

果,我们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的立体互动式能力培养模式”,并设计针对该

模式的具体试验方案。

1.培养模式的提出背景

1.1国际背景

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在培养学生学习知

识的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

相当关注。

国外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

良好的机制,呈现出显著的特点:

(1)大学生

科研活动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并且由

学校(主要是教研室)选派专门教师进行科研

指导;

(2)设置专门的研究课程,课程内容包

含更多的科研成分。

美国大学中就有科研理

论和方法课程,有研究性的讨论课和实验课,

采用“独立研究”或“个别调查研究”等方式;

(3)大学生科研活动形式多样,课内与课外科

研活动相结合。

如俄罗斯在课内就有科研性

质的作业、实习、生产、论文系统的专题研究,

学生科研讨论会等,在课外有大学生科研小

组、设计局、大学生科技联合组织的研究活

动;(4)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同教学、专业学习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美、俄等国注重在教

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以此来促

进教学质量。

“教学科研化”和“专业性研究”

成为欧美许多国家组织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原

则;(5)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大学生开始参加科

研活动。

在美国,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在早

期进入科学研究领域。

可见,国外大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机

制已经相当成熟,形式灵活、内容丰盈,学生

可以很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自由地运用到科

研活动当中去。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

鉴的。

1.2国内背景

在我国,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已经相当

普遍。

无论是从学校教育质量的角度,还是

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从

事科研活动都是有必要的。

一方面,学校要

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必须注重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科研能力就是其中

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大学生所面

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也要求其从事科研活

动,如科研成果可以为就业增加砝码、为今后

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获取推荐免试

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提供可靠依据等。

我国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组织一般由学校

团委、教务处负责,也有自发组织各种科研兴

趣小组的,但由于缺乏一条有效的专业学习

与科研相结合的途径,往往一方面导致大学

生的科研活动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另一方

面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

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

大学生科研水平无法提高、成果的社会价值

也不大。

可见,探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

式,以指导大学生科研行为,已是刻不容缓。

2.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及现实意义

2.1指导思想

从本质上来讲,大学生科研是深化性的

专业学习,是基于专业知识学习的一种探究

性的学习活动。

基于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的立体互动式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以教与学

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立足于实际,实事求是,不仅强调大学生学习

课堂知识的重要性,更强调在学习课堂知识

的同时,将平日所学应用到科研活动当中。

此外,该模式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特别注重

应用针对性的试验和对比分析,使研究建立

在科学的试验基础之上。

2.2现实意义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即“教学相长”,

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

用。

长期以来,国内外比较重视研究课堂教

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

双边活动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但对课堂外的

师生业务活动的互动机理研究不多,尤其是

探讨结合课堂学习的科研互动机理就更少,

而把教师课堂教学、教师科研、学生课堂学

习、学生科研、管理五个环节结合起来进行

“教学与科研”的模式分析更不多见。

目前,

就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愈来愈重视课

堂教与学以外的其他环节,认为课堂教与学

是根本,但其他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且其他环节的训练是为了更好地搞好课堂

教与学。

所以,研究以课堂教与学为核心的

五个环节的互动机理,探讨基于课堂教学与

科研相结合的立体互动式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具有广阔的前景,该模式的研究及应用对于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促

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该模式结合了教师课堂教学、教师科研、

学生课堂学习、学生科研、管理五个环节,构

建了这五个环节的内部联系机制,探索了它

们之间的互动机理。

该模式的探索与形成基

于实践中的观察分析和对试验样方的专门试

验,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教师教学质量和促

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为主要目的,是一个

新型的、系统的、互动的科研与教学模式。

3.1课堂教学与教师科研之间的互动机理

对课堂教学与教师科研两者之间的互动

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教

师的科研思路和心得,或多或少都来自于平

时的教学活动,而后又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以指导新一轮的教学

工作。

该模式首先对课堂教学与教师科研之

间的关系进行一般性的探讨。

其次结合课题

组成员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与所承担的课程的

教学工作,来探讨课堂教学与教师科研之间

的内在联系。

最后,通过对二者互动机理的

探讨,揭示如何做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

科研。

3.2课堂学习与学生科研之间的互动机理

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前提是要有良好

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堂学习不抓紧,没有掌握

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就无法从事有效的科

研活动。

试验中将试验样方按照年级进行分

组,然后在不影响其正常的课堂学习的情况

下,通过二到三年的科研试验,探寻课堂学习

与学生科研之间的关系。

3.3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堂学习之间的互

动机理

大学生科研思路的来源途径比较广泛,

除了通过各种媒介(图书馆,网络等)获取信

息之外,通过课堂学习,从任课老师处了解到

学科和课程的最新进展和与科研活动相关的

其他方面的信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试验中分别对试验者(课题组成员)和试验样

方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找出教师课堂教学

与学生课堂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

3.4教师科研与学生科研之间的互动机理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自己

的科研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这

也正是许多大学推出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基

本目的。

国内许多大学,如南开大学在这方

面就走在前列,大胆尝试,收到了极好的效

果。

该模式对比分析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与学

生自发科研之间的差异,探寻教师如何结合

自身科研活动引导学生从事科研和学生如何

结合课堂学习参与教师科研。

3.5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和

教与学的互动机理

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学生管理是教师

教学与科研、学生课堂学习与科研取得良好

效果的基本保障。

该模式分析教学管理、科

研管理和学生管理同教师教学、科研及学生

课堂学习、科研之间的关系,探寻如何加强管

理,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使整个立体互动机

制更为合理。

4.试验采取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措施

试验主要采取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

具体拟采取的研究

方法及主要措施如下:

(1)观察分析:

课题组

各成员结合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进行日积月累式的观察分析。

(2)专门试验:

从低年级中选择若干名不同成绩段的同学作

为试验样方,同专业同年级的其他未被选择

的同学为对比方,比较组织参与互动与自发

参与互动的差别,探讨最佳互动模式。

试验

样方从参加试验到毕业,为一个试验周期,约

二至三年。

试验期间,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

不定期的效果检验,对试验过程中不能按要

求完成任务的同学实行淘汰制,试验结束后

再运用定量分析法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

4.1试验样方的选择

基于年级和人数的限定(对低年级学生

进行试验,在时间上具有可操作性;在人数方

面,数量适中,既可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又可减

轻工作强度),我们选取了我院地理教育专业

两个低年级班级的部分学生(一个为2002

级,一个为2003级)作为样方,共54人。

2002级试验样方的选择:

经过个人申请

和课题负责人随机选取,共选择试验对象35

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26人。

35人中,无

一人有过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

根据个人意

愿,将其分成了4个试验小组。

2003级试验样方的选择:

经过个人申请

后,课题负责人将新生先按省区分类,然后随

机抽出。

共选择试验对象19人,其中男生5

人,女生14人。

19人中,无一人有过科研经

历和科研成果。

根据个人意愿,将其分成了

2个试验小组。

4.2试验措施

(1)每学期原则上至少听2次学术报

告,试验期所听学术报告不少于20次(其中

非本专业学术报告5次)__

 

(2)每学期原则上至少读1本专业学术著

作,试验期所看专业学术著作不少于10本。

(3)每学期原则上至少看10篇专业论

文(学校规定核心期刊),试验期所看专业论

文不少于80篇。

(4)每学年至少写1篇专业小论文。

(5)试验期至少有一项科研立项(可合

作)或参加一项指导教师科研项目。

(6)正式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至少为第

二作者)。

5.试验的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的观察分析和专门试验,课题

组希望达到如下的效果:

(1)使试验样方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

包括基本的科研理论和科研的基本程序等;

(2)使试验样方熟练掌握科研论文的写

作格式与论文架构;

(3)使试验样方掌握科研论文投稿的方

法与技巧;

(4)使试验样方养成自觉遵循科研伦理

和学术规则的习惯。

总之,课题组希望通过上述工作,使试验

样方不仅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同时也

能够在科研方法和学术道德上得到锤炼,为

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