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297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导游词阆中.docx

英语导游词阆中

英语导游词阆中

篇一:

阆中古城导游词

评委老师,我抽到的是川东旅游片区,我自选景点是景点是阆中古城,请问我开始了吗?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城。

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西北部。

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

所以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紧跟团队,注意安全,保护景区环境,不要乱刻乱画。

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们将依次参观张飞庙、贡院,锦屏山等景点。

希望大家游览愉快。

阆中古城在周朝时期是巴国别都,于公元前314年置县,汉时为巴郡,隋朝时期改称为阆内县,宋代以后才称为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了。

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

很多文人墨客为阆中留下了众多赞美的诗篇。

诗圣“杜甫”为阆中留下了“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除此之外,阆中还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风水古城”。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是因为古城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修建的一座城市,四面环山,水绕三方。

在这里山、水、城融为一体。

朋友们,一路说说看看,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闻名遐迩的张飞庙了。

张飞庙也就是汉桓侯祠。

桓侯祠主体建筑均沿中轴线布局,由南向北。

主要由山门、敌万楼、木牌坊、大殿、后殿、墓亭及张飞墓和墓后园林组成。

走过山门。

穿过敌万楼。

现在来到的是张飞庙大殿,大家请看,中间正壁那尊竖眉瞠目,不怒而威的塑像便是张飞了,张飞,字翼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

刘备称帝后,被封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长达七年之久。

这尊塑像2米多高。

头戴王冠,身着锦袍,手捧玉笏。

大多数人都疑问说张飞不是武将吗?

为什么会塑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呢?

原来啊!

是因为:

在清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所以这里塑了他冠冕文身的塑像。

这旁边的是张飞生前使用过的兵器——铁鞭和铁矛,。

这个铁鞭有一米余长,共有29节,重约20公斤,由此可见要想将这个铁鞭挥舞自如,得需要多大力气。

从这里我们就能想象得到张飞是多么力大无比了。

这个铁矛上端的刀刃曲折如蛇,这就是传说中张飞在战场上使用的“丈八蛇矛了”!

大殿后实为墓亭,墓亭古雅简朴,肃然卓立。

亭柱一副对联:

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

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

上联写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遗憾。

下联说他死后,此墓虽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忠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关于无头之躯,这里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张飞被杀后,凶手范、张二人割下头颅,想拿到东吴献给孙权,他们乘船时听说:

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惶无措就把张飞的头抛入江中,浮到云阳地界被一位渔翁捞起,葬在云阳凤凰山麓。

这就是为什么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悲壮故事了。

大家请看,张飞墓,高约6米,方圆100多平方米,全用黄土垒成,宛如一个椭圆形的小山峦,岁月沧桑,墓穴仍安然无恙。

墓上古木森森,碧草丛生,似乎印证出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这位勇猛刚强、嫉恶如仇的”张三爷”的敬爱。

墓亭下的拱穴内,端坐着张飞的武身像。

墓像前,盘龙石斗窝叫”长明灯”。

千百年来,后人为张飞墓添油点灯,这盏长明灯灯火不灭。

好了,朋友们,关于张飞庙我们就聊到这儿了,下一站,我们一起去品——贡院吧!

我的景点讲解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篇二:

阆中古城导游词

阆中古城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来阆中古城景区。

我是为大家提供景点讲解服务的导游员小李。

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好啦,我们已经来到古城状元坊牌楼下旅游示意图前,今天我们游览的线路有:

先去参观华光楼,秦家大院,风水博物馆,川北贡院和张飞庙等景点,时间大约3小时。

请紧跟我,注意安全,慢慢行。

“人杰地灵嘉陵水,古城秀色满园春”。

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我们前往古街一路参观游览,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座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城山环四面,水绕三方,融山、水、城于一体,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

“南丽江、北平遥、东歙县、西阆中”。

阆中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XX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风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千年古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华光楼。

据史书记载:

阆中古代有”阆苑十二楼”,华光楼因其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而被称作“阆苑第一楼”。

华光楼坐落在阆中城南,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与嘉陵江对岸的南津关遥遥相对,与南津关同为阆中的门户与咽喉。

华光楼的特点可用三个字来概括:

古、高、灵。

华光楼的古,说的是它的年代久远。

华光楼建于唐朝,是唐朝滕王李元婴在阆中做刺史时所修建的,从唐朝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光楼是清代同治6年重建的,至今也有142年代历史。

小李请大家猜猜华光楼有多高?

华光楼是阆中古城最高的地方,楼为4层,通高36米,“阆中有座华光楼,半截插在天里头。

”想必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大家都比较熟悉,华光楼比岳阳楼还高出近15米、比滕王阁更高出18米。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吧!

华光楼的灵,说的使它的灵验。

小李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华光是指的是什么?

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那么现在我就来告诉大家“华光”之名,是由民俗崇拜祀奉火神“华光大帝”而来。

华光”是一位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

华光本家姓马,华光是归位后封的。

因他凭着三只如电神目察遍三界善恶,为凡间广播福荫、惩恶扬善,被人间万世拥戴,玉帝龙颜大悦,再封其为南华帝君,主管天下四方火神,世称华光大帝或华光天王。

华光楼为四层,一层为过街门楼,是我们出入古城的重要通道。

二楼陈列的是历代华光楼的建筑模型;三楼陈列的是与阆中有关的书法艺术作品。

朋友们,还记得刚才我说过华光楼是整个古城观景的最佳处吗?

对了,四楼就是最佳的观景平台。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眼馋了吧?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上去一饱眼福吧。

由于楼梯狭窄,游客又比较多,请大家上楼的时候注意安全。

这边走,慢慢行。

谢谢!

篇三:

武侯祠导游词

武侯祠讲解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小周,希望。

首先让我们来看这幅平面图,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南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大约210多亩,这里是最富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等蜀汉英雄纪念地,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可以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只美誉。

1961年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正式成立博物馆,于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20XX年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呢,现在将武侯祠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以及正在打造的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今天带大家参观的部分是三国历史遗迹区,我们的游览顺序是:

从大门进入后,依次参观游览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近几年迁建的进来的三义庙,最后,通过红墙夹道到达惠陵,游览时间大约1个小时。

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了,当时因为蜀汉皇帝刘备去世,下葬于惠陵,按照汉朝的陵寝制度,有陵必有庙,所以在惠陵旁边修建了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

由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如鱼和水,密不可分,大约在南北朝的时候,又将成都少城内纪念诸葛亮一家的武侯祠迁建到了汉昭烈庙旁边。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蜀献王朱椿为了突出君权,下令拆掉武侯祠,将武侯祠并入于汉昭烈庙内,使两庙合二为一。

明朝末年,张献忠兵败四川,对四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武侯祠祠庙荒废,但惟独惠陵保存完好。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祠庙,是在清康熙11年既公元167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前殿为纪念刘备及蜀汉文臣武将的汉昭烈庙,后殿才是真正意义上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正是因为这样的建筑格局,是的成都武侯祠成为了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初游武侯祠的朋友常常会问小周这样一个问题,这刚才进来时,大门上明明悬挂着“汉昭烈庙”的牌匾,汉,是刘备见过时的国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顾名思义,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

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由此可知,是世人对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十分崇敬,总是习惯了把这个地方叫做武侯祠。

从唐代开始,碑刻艺术就成为了武侯祠的一大文化特色,武侯祠现存碑碣50余通,分别镌刻于唐代,明代、清代以及近现代,其中以我们前方的这通唐碑最具代表性,它是选用石质较为坚硬细腻的硖石所凿刻而成,碑身高3.67米,宽0.95米,全名为《蜀臣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碑文分为铭和序,正楷22行,每行大约50个字。

唐碑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也就是公园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领27位僚属来到武侯祠拜谒,令节度府掌书记裴度撰写碑文,裴度,字中立,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先后辅佐了唐代的四个皇帝也是唐代中后期的中兴名相。

他在碑文部分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文章序文部分开始便写到:

度常读旧史,详求往哲,或秉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无治人之术,四者备矣,兼而行之,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意思是说我裴度读前代的史书,详尽的搜罗了前贤先哲的行事,有的具备臣子对待君主的气节,但是没有开创国家的能力,有的深得立身处世的道理,但是没有治理民众管理官吏的办法,如果说有谁兼备这四种美德,并能运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么就只有蜀国丞相诸葛亮了,

序文部分还提到了“隆中对”“结吴抗曹,拥蜀称汉”以及“南征”“北伐”等和诸葛亮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铭文中称赞了诸葛亮的文治武功,强调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和治国才能可以与管仲、乐毅、姜尚、伊尹,萧何等人相媲美,最后铭文描写了“古柏森森,遗庙沈沈”的武侯祠,以及蜀人怀念祭祀诸葛亮的场景。

文章写好以后,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书写,从他书写时那种端正的字体结构和凝重的笔意变化就可以看出,他在书写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的精神境界,观其字,则如见其人,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柳公绰的名气和成就,都不如弟弟柳公权,但是在灿若群星的唐代书法家中,他的书法造诣也是堪称一绝的。

石碑左下角这里,镌字人鲁建,五个大字。

鲁建是当时蜀中最著名的刻工,我们说,好的刻工要懂得书法,才能够准确的把握住书法作品的精髓,从鲁建的刻技来看,下刀刚劲有力,技法精湛,准确的再现了书法作品的原貌。

正是因为唐碑的文章、书法、镌刻都非常精彩,所以被世人称为“三绝碑”它是四川迄今为止保存完好的少数几通石碑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一级文物,距今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了。

由于它的历史悠久,再加上四川气候潮湿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唐碑下面的字体没能完整的保存下来,据《潜研堂金石跋尾》及民国《华阳县志古迹四》记载这通在明宪宗时期,由当时的四川官员腾嵩进行过修补,现存碑文与《文苑英华》《唐文萃》上的内容略有出入。

唐碑周围的这些小字,是历代文人墨客来武侯祠拜谒时,提的跋语(“跋”与“序”相对,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

一般认为,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称为“跋语”。

在唐碑右下角,这里有明弘治10年,由四川巡按荣华在碑上提的跋:

“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相与垂于不朽也”在这里赞美了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和柳公绰的书法。

清代布政使宋可发还在这里写到“读唐碑,文瑰丽,书端严,堪称双绝”

碑阴部分还刻有武元衡及其27位僚属的姓名和爵禄。

明碑

唐碑对面的这通呢就是明碑了,全名为《诸葛武侯祠堂碑记》立于明嘉靖26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由当时的四川巡抚张时彻撰文,成都府同知高登立碑。

碑文主要介绍了武侯祠的历史沿革。

碑身下面是赑屃(碧戏)碑座,相传赑屃是龙的儿子,形如龟而有齿,力大能驮,所以常常被用作为碑趺(一声)出现在中国的建筑当中。

二门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二门,匾额上“明良千古”四个大字,意思是说明君良臣,千古垂范,这是由清人吴英撰书。

门楣上这幅长联: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这幅对联是由近代人刘咸滎所书。

上联意思是:

汉昭烈庙里供奉这蜀汉君臣的塑像,其中有祖孙、父子、兄弟、君臣关系,臣子辅佐君王,维护人伦纲常,自古以来王侯将相的生死存亡斗争,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国家争得正统地位,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来之不易,经历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等地方,艰难立国,受到后人景仰,建庙逢祀,君臣一堂,千秋永在。

外面这幅对联、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意思是说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使人信服,刘备三顾茅庐可谓频繁,才求的诸葛亮安邦定国的天下大计,刘备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就如同鱼得到了水一样,这样的君臣关系成为千古典范,昭示后人,上下一堂享受着人们的祭祀,此联为清嘉庆7月由四川总督蒋攸铦题,在1982年时由魏传统补书

汉昭烈庙

川过二门以后,我们就进入了汉昭烈庙,根据《史记正义谥法》所记载:

昭德有劳曰昭,有功安民曰烈,昭烈就是刘备的谥号,汉昭烈皇帝就是指的刘备,正前方的这座殿就是刘备殿了,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石柱砖墙,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富丽堂皇。

殿前置一双龙抱口九龙鉄鼎,为明朝时期的遗物,铸工精细。

殿中匾额所写“业绍高光”四个大字,业即基业,绍

是继承发扬的意思,高乃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光乃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整个匾额的意思是:

刘备继承并发扬了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基业,这幅匾额强调了刘备为汉室后裔,蜀汉是三国中的正统地位,并把他与汉高祖和光武帝相提并论,给予了刘备极高的评价。

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巴蜀系汉朝终始,移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这幅对联和横匾,都是又完颜崇实所撰书的,意为:

刘备是天下的英雄,汉王朝的正统地位,理应属于他,聚集在他家乡高大桑树顶端的帝王之气,就是明证。

巴蜀是汉朝开始和终端的地方,后裔尚在,雄图霸业已成过去,只留下这古柏森森的祠堂供人瞻念祭拜。

大殿正中的这位便是刘备的塑像了,它塑于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他身高3米,是武侯祠47尊塑像中最大的一尊,全身贴金,头戴冕冠,身着黄袍,耳大臂长,面目慈祥,手执玉圭。

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州人,生于公元161年,自称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时随母亲以“织席贩履”为生,虽读书不多,但是在社会中不断的磨练自己。

年轻时“好结交豪侠”“喜怒不形于色”。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曹操的重要谋士郭嘉曾说:

“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所以说刘备是一位深得人心,受人拥戴的英雄式人物。

公园184年,黄巾起义爆发,24岁的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等人,投入到了正压农民军的行列当中,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初露头角。

为了兴复汉室,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得隆中对,公元208年经过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迅速得到发展,

公元211年,受益州牧刘璋邀请入蜀,两年之后拿下成都,自领益州牧,公元219年,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刘备经过了30多年的艰苦奋战,于公元221年4月再成都登基,国号汉,史称蜀汉,季汉,时年60岁。

由于孙权派兵袭杀了关羽,夺去了荆州,刘备为之盛怒,称帝不久后,他不听群臣劝阻,即率大军伐吴,史称夷陵之战,被东吴年轻将领陆逊采用火攻,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刘备打败,逃回白帝城,羞愧恼怒,一病不起,于223年4月,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将儿子和国事托付于诸葛亮,史称白帝城托孤享年63岁,5月灵柩运回成都,8月下葬于成都南郊惠陵。

刘备的成功之处,除了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礼贤下士,善待部下,谋臣大将都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力,论计谋,他比不上诸葛亮,庞统。

论指挥作战,他比不上关羽张飞,但是他们都对刘备心悦诚服,真心拥戴,始终追随刘备。

所以说,刘备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在临终前,他还告诫自己的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绝对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就去做,也不能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只有用自己的贤良美德,才能使人信服,这一点就充分表现出了“仁义之君刘备”一生追求完美品质的集中体现,而刘备的42年国祚,也确实是实至名归的业绍高光。

在这个殿里,我们会发现没有刘备儿子刘禅的塑像,刘备一生艰苦创业,儿子刘禅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守不住江山。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攻打蜀国,刘阿斗为了保全性命采取谋臣谯周的建议献国投降,还乐不思蜀,北宋成都武侯祠也曾出现过刘禅的塑像,明代以后人们在祠中只塑有刘谌像,而不在塑刘禅的像了。

张飞殿

前面这位就是张飞的塑像了,塑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