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254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病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心病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心病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心病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心病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病证.docx

《心病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病证.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病证.docx

心病证

心病证

心痛

一.概述

[病名]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等病理产物阻于心脉,而引起心脉挛急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痛又名厥心痛、胸痛。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其诱发因素常为寒冷、饱餐、劳累及情绪激动。

[沿革]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均有记载。

《灵枢·五邪》篇指出:

“邪在心,则病心痛”,又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云: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关于治疗在同书“胸痹心痛短气病”篇说:

“胸痹心痛,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均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西医相关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

二.病象

心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闷痛不适。

轻者偶发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较剧烈,可以为灼痛、绞痛、刺痛,可以向左肩背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放散,持续时间较短,多伴有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汗出肢冷,休息、祛除诱因或服用芳香温通药物后,疼痛可以缓解。

三.病位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因为心之生理活动赖肝的疏泄以助之,肾精濡养以敛之,脾之生化、转输以升清降浊、鼓舞心阳。

四.病类

本病分虚和实两大类。

寒凝心脉、气滞心胸、痰浊闭阻、瘀血痹阻所致者为实;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而致者为虚。

五.病性

病性为本虚标实。

其本虚分气、血、阴、阳之虚;标实为痰浊、气滞、瘀血、寒凝。

六.病程

一般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七.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

心脉挛急。

心痛是由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侵袭、年老体虚等原因,使心、肝、脾、肾功能失常,导致气、血、阴、阳亏虚,在正虚基础上形成气滞、血瘀、痰浊,引起心血运行不畅,心脉挛急而成。

1饮食不当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不化,湿聚成痰,痰阻经脉,或痰留日久,痰瘀交阻,均可使气机不畅,在诱因作用下,使心脉挛急而成本病。

2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升降受阻,运化呆滞,脾虚生痰;恚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生痰,横逆犯脾,升降受阻,聚湿生痰,日久气滞血瘀痰浊阻于心脉,在诱因作用下,使心脉挛急而成。

3寒邪侵袭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阴占阳位,寒主收引,或气候突变,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在诱因作用下,使心脉挛急。

4年老体虚

年老体虚之人,肾气不足,肾阳虚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肾阴亏虚,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虚。

气虚血行不畅,阴虚经脉失于濡润,均可使心血运行不畅,在诱因作用下,使心脉挛急。

八.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

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至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兼有心悸。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用芳香温通药物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过度劳累等诱发。

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的。

4休息时心电图示心肌明显缺血,心电图运动实验阳性。

(二)鉴别

1.与胃脘痛鉴别

心痛之不典型者亦可出现近胃脘部的疼痛而与胃脘痛相似,二者不同点在于,胃脘痛多伴有嗳气、呕吐、泛酸等胃系症状,而心痛多伴有心悸、气短的症状。

2.与心厥(真心痛)鉴别

心厥乃心痛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心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伴有汗出、肢冷、唇紫面白、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正如《灵枢·厥论》说: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3.与悬饮鉴别

悬饮之胸痛与本病相似。

但心痛为当胸闷痛,并可引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常于劳累、饱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服用药物后可以缓解;而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且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多伴有咳嗽、喘息的肺系症状。

九、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疼痛的性质灼痛多为阴虚、痰热;闷痛多为气滞、痰阻;绞痛多为寒凝、阳气虚;刺痛多为瘀血、痰瘀互结;隐痛多为气虚、阴虚。

2.辨疼痛的轻重顺逆发作次数少者轻,发作频繁者重;持续时间短者轻,持续时间长者重;容易缓解者轻,不易缓解者重。

(二)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三)分证论治

1.心血瘀阻

主症: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

兼次症:

胸闷心悸,时作时止,日久不愈,或眩晕,或因恼怒而致心胸剧痛。

舌象: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或黄腻。

脉象:

沉涩,或弦涩,或结、代。

分析:

瘀血阻于心脉,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加重。

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胸闷心悸。

恼怒则肝气郁结,气滞则加重血瘀,故常因情志波动而疼痛加重,时作时止,日久不愈。

肝郁化热伤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眩晕或头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涩或结、代,皆为瘀血内停,气机阻滞之候。

舌苔白腻或黄腻,为痰浊或痰热内结之征。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

血府逐瘀汤。

2、痰浊内阻

主症:

胸闷痛如窒,痛引肩背

兼次症:

疲乏,气短,肢体沉重,痰多,或时有胸闷刺痛、灼痛。

舌象:

舌质淡,或紫暗,苔厚腻,或黄腻。

脉象:

滑,或弦滑,或滑数。

分析:

痰为阴邪,重浊粘滞,阻于心脉,胸阳失展,气机不畅,故胸闷痛如窒。

心之络脉、支脉布两肩,通背俞,因痰浊盘踞,阻滞心之脉络,故痛引肩背。

痰浊困脾,脾失健运,故肢体沉重。

心脾气虚则疲乏气短。

痰多,舌质淡,苔腻,脉滑皆气虚而痰浊内阻之征。

久痛入络,久病必瘀,痰阻血瘀,痰瘀互结,则胸闷时刺痛,痛处不移,舌质紫暗,苔厚腻。

若痰浊化热,痰热互结,则胸闷时灼痛,舌质或淡或紫暗,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

栝蒌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

主症:

胸痛如绞,时作时止,感寒痛甚。

兼次症:

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舌象:

舌质淡红,苔白。

脉象:

沉细,或沉紧。

分析:

素体阳虚,寒从中生,阴寒凝滞,胸阳阻遏,复感寒邪,可突发绞痛,因“胸痹缓急”,故时作时止。

胸阳痹阻,气机不畅而胸闷,气短,心悸。

阳虚生寒,不达四末,故面白而四肢不温。

舌苔白,脉沉细,均为阴寒凝滞,阳气不运之候。

若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沉紧者,为阴寒凝滞之重症。

治法: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

栝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膻香。

4、气阴两虚

主症: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

兼次症:

心悸心烦,疲乏,气短,头晕,或手足心热,或肢体沉重,肥胖,胸憋闷而刺痛。

舌象:

舌质嫩红或有齿痕,苔少,或薄白,或舌质淡青有瘀斑,苔厚腻或黄腻。

脉象:

细弱无力,或结、代,或细数,或细缓,或沉缓而涩,或沉缓而滑,或沉滑而数。

分析:

心痛日久,气阴两虚最为常见。

气虚无以运血,阴虚则络脉不利,均可使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而胸闷隐痛,时作时止。

因气虚则疲乏,气短,舌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因阴血虚则心悸,眩晕手足心热,脉细数。

气阴两虚重症,气不运血,血不养心,气血瘀滞则可见脉细缓或结、代。

偏于气虚,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而见肢体沉重,肥胖,苔厚腻,脉沉缓而滑;偏于阴虚则心悸,手足心热加重,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

如兼有血瘀则胸闷而刺痛,舌质淡青有瘀斑,脉沉缓而涩。

若痰浊化热则脉沉滑而数,舌苔黄腻。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

生脉散合人参营养汤。

5、心肾阴虚

主症:

胸闷痛或灼痛,心悸心烦。

兼次症:

不寐,盗汗,腰膝酸软,耳鸣,或头晕目眩,或胸憋闷刺痛,或面部烘热,汗多,善太息,胁肋胀痛。

舌象:

舌质红绛或有瘀斑,苔少或白。

脉象:

细数,或促。

分析:

病延日久,阴虚而血滞,瘀滞痹阻,故见胸闷灼痛,时作时止。

肾阴虚,五脏失其滋润,心肾阴虚,阴虚生内热,故见心悸心烦,盗汗不寐,耳鸣,腰膝酸软。

若水不涵木,阴虚阳亢则见头晕目眩。

若肝肾阴虚,肝气郁结,则颜面烘热,善太息,胁肋胀痛。

热迫汗外出则汗多。

因瘀血阻滞,故时有胸憋闷刺痛。

舌质红降、有瘀斑,苔少或白,脉细数,或促,均为阴虚内热,瘀血阻络之征。

治法: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

左归饮。

6、心肾阳虚

主症:

胸闷痛气短,遇寒加重。

兼次症:

心悸、汗出,腰酸,乏力,胃寒肢冷,唇甲淡白,或胸痛扯背,四肢厥冷,唇色紫暗,脉微欲绝,或动则气喘,不能平卧,面浮足肿。

舌象:

舌质淡,或紫暗,苔白。

脉象:

沉细,或脉微欲绝,或沉细迟,或结代。

分析:

心肾阳虚,胸阳不运,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故胸闷气短,遇寒加重。

心肾阳虚则心悸,汗出,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若阴寒凝聚,胸阳阻遏,复感外寒,则胸痛扯背,四肢厥冷,唇色紫暗,脉微欲绝。

心肾阳虚,开合失常,水饮凌心射肺,而动则气喘,不能平卧,面浮足肿。

舌质紫暗,脉沉细迟或结代,皆为心肾阳虚,瘀血阻络,水饮凌心所致。

治法:

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方药:

参附汤合右归饮。

(四)其它疗法

滋心阴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用于阴虚明显者

冠心苏合丸每服1丸。

用于气滞寒凝者。

配合选用葛根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

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

急性发作时10~15粒舌下含服,治疗心痛之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

补心气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用于气虚明显者。

十.转归与预后

本病治疗及时,辨证准确,症状一般可得到控制和缓解,若失治误治易发展成心厥,以致危及生命。

十一、预防与预后

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激动。

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

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膏粱厚味,少食多餐,晚餐不宜过饱。

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体育锻炼。

十二、小结

心痛是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在寒冷、饱餐、劳累及情志刺激诱因下发病,其病机关键为心脉挛急。

治疗上区分气血阴阳之虚及痰浊、瘀血、气滞、寒凝之实的不同,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辨证论治,配合科学的护理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病证

心衰

一.概述

[病名]心衰是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脉“气力衰竭”,心体受损,心动无力,血流不畅,逐渐引起诸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心悸,喘促,尿少浮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危重证。

[沿革]《内经》无心衰之名,但有关于心衰临床表现及病机的论述,并名之曰“水”,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足胫肿曰水。

”《素问·逆调论》又说: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素问·水热穴论》又说:

“水病,下为腑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也。

”《素问·评热病论》还说:

“诸水病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内经》所论“水”之惊悸,呼吸困难,咳喘不得平卧,卧则喘甚,足胫肿,甚则腹大颈脉张而动等证候,极符合现代所论之心衰。

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明确提出“心水”之名,从其证候表现看,即是今之心衰。

如“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又“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

《止园医话·怔忡》曰:

“此症原因,不外心脏衰弱,……治不得法,多取死亡之转归。

”明确指出怔忡是由心脏功能衰弱所致之症状,预后不良。

心衰之名,始见于《备急千金药方·心藏门》,该书载:

“心衰则伏。

”伏者,《脉确》解释说:

“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俱伏。

”《四海回春》认为“心脉无力之中,又带迟伏之脉,是心脉不足而又寒矣,即断以怔忡。

”张仲景更明确的将脉沉伏与“水”病联系在一起,他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篇》说:

“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

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这些论述,符合心衰之心阳虚损,鼓动无力,水液温化失常之病机及四肢厥逆、小便难、水肿、脉伏等表现,古人也认为是怔忡之候。

:

《圣济总录·心藏门》又说:

“心衰则健忘。

”并说:

“健忘之本,本于心虚,血气虚少。

”《诸证提纲》说:

“怔忡日久则生健忘。

”《明医指掌·惊悸怔忡健忘证》有:

“日久不已,精神短少,心气空虚,神不清而生痰,痰迷心窍,则遇事多忘,……名曰健忘。

二.病象

心衰在临床是有急、慢之分。

急者:

怔忡,气急、不能平卧,呈坐状,面色苍白,汗出如雨,口唇青黑,阵咳,咳出粉色泡沫痰,脉多疾数。

慢者:

心悸,短气不足以息,夜间尤甚,不能平卧或睡中憋醒,胸中如塞,口唇、爪甲青紫,烦躁,腹胀,右肋下癥块,下肢浮肿。

脉或数、或迟、或促、结、代、雀啄、屋漏。

三.病位

主要在心,但与肺、脾、肝、肾均有关。

心衰为心脉气力衰竭,心之体用俱病的危重证候,故以心为主。

心肺同居于上焦,“肺朝百脉”,助心主治节,管理、调节血液运行,心与肺为气血为用的关系,若心血运行不畅,则肺气郁闭,壅塞不畅,故见咳喘,呼吸困难。

心主血,肝藏血,肝气和则心气通,肝气滞则心气乏。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旺则血液充盈,心有所主;脾气健旺,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

肾为五脏之本,生命之根,内藏真阴真阳。

心有赖于肾之真阳的温养及真阴的濡润。

四.病类

分急性心衰、慢性心衰两大类

临床分为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阳衰气脱证。

五.病性

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本虚:

气虚、阳虚、也有兼阴血不足者。

标实:

气滞、血瘀、水结。

气滞为因虚而滞。

本病多在阳气虚损的基础上兼气滞、血瘀、水结,且气、血、水三者又可相互转化。

心衰属急、危、重证,多为虚中夹实、实中夹虚、标本俱伤之恶候,死亡率极高。

六.病程

一般急性心衰者,病程较短,慢性心衰者病程较长。

七.病因病机

古人曰:

气为阳,阳为气之体,气为阳之用。

若阳气不振则心气虚,心气虚则心动无力,久之则心力内乏,乏久必竭,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心气虚衰而竭,则血行不畅,引起机体内外局部血虚和血瘀的病理状态。

病机关键:

心肾阳虚,肺肝血瘀。

1源于心

久患心脏之疾,如心悸、心痹、心痛、克山病、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心气内虚,日久心体肿胀。

若再遇外邪侵袭,或情绪刺激,或因过劳,进一步损伤心体,侵蚀心阳,心阳不振,心力乏竭,不能鼓动血液运行,使瘀血阻滞,心脉不通。

一则脏腑、肌腠缺血而失养,二则迫使血中水津外渗,进而出现脏腑功能失调,水饮凌心射肺或停积局部及水湿泛溢肌肤之证候群,发为心衰。

2源于肺

肺失宣肃之力,则呼吸困难;肺失治节之功,血行不畅而为瘀,则口唇青紫;肺失通调之能,水津内结,则尿少浮肿。

久患肺心同病,损伤肺体,因肺朝百脉,肺伤则不能助心主治节,致使血行不畅,心血瘀阻不通,日久心力乏竭,心体受损,发为心衰。

3源于肝

久患肝脏之疾,或暴怒伤肝,导致肝失疏泄之机,条达之性,肝所藏之血不能施泄于外,血结于内,心气内乏,鼓动无力,血循不畅,瘀阻于心,引发诸脏因缺血而功能失常或血中水津外泄而致浮肿,喘咳等证候,发为心衰。

4源于肾

久患肾脏之疾,日久不复,则肾体受损,肾阳受伤,命火不足,不能蒸精化液生髓,髓少不能生血,血虚不能上奉于心,心体失养;心阳亏乏,心气内脱,心动无力,则血行不畅,瘀结于心,导致心体胀大,发为心衰。

5源于脾

久患脾胃之疾,或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致使中气虚衰,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奉养心主。

心气内乏,鼓动无力,血瘀在心,日久心体胀大;或津血不足,心体失养,体用俱损,也可发为心衰。

总之,心衰为全身性疾病,“心者,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则诸脏失养,肺气闭而不宣,见呼吸困难,咳喘难卧;肝失疏泄,所藏之血瘀而不泄,则见胁下癥块,肌肤黄染;脾失健运则腹胀纳呆;肾失开阖温化而尿少、浮肿。

故心衰可出现上述证候表现。

反之,他脏病变,伤于心阳,阻于心脉,使心血运行受阻,亦可发生心衰。

八.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病史有久患各种心疾及肺心同病、尿毒症等病史。

2临床病象

3四诊所见口唇、爪甲青紫,坐位呼吸,颜面及下肢浮肿,舌体胖大,舌质青紫,脉疾数,或促、结、代,或雀啄、屋漏、虾游等

4现代理化检查心界增大,心动过速,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双肺可闻及湿罗音或哮鸣音。

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及血离子等均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

1急性左心衰与过敏性哮喘鉴别

急性左心衰竭者,原有心脏之疾,如心动悸(心肌炎)、心厥等。

由某种诱因引发(如过劳、情绪激动、感染等)。

临床以卒然心悸,喘急不能平卧,汗出烦躁,常伴咳吐粉色血沫痰为特征。

过敏性哮喘者无心脏疾患,有接触过敏物质史,以反复发作为特征。

2与肾风水肿鉴别

肾风水肿多起于头面、眼睑,伴面色苍白,无心脏病史及心界增大,化验:

尿蛋白阳性,尿素氮、血肌酐增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减少。

心衰呈下垂性水肿,兼腹胀、厌食、心悸等症状,查体心界增大,心率快,右肋下可触及癥块。

九.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性与慢性(见病象)

2辨诱因

外感可有发热、咳嗽、咯黄痰

询问病史可有感染,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等诱因。

3辨原发病证

①心痹:

常先有肢体痹证之病史,两颧潮红,心脏听诊可闻及典型杂音,心脏彩超示:

心脏瓣膜狭窄或(兼)关闭不全。

②胸痹心痛:

多发于中老年人,以心痛为主症,多呈闷痛,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③心动悸(心肌炎):

青少年多发,发病前多有急性喉痹或泄泻史,化验心肌酶增高,病毒抗体阳性。

④高血压性心脏病:

常伴头晕,头痛,血压升高。

4.辨标本虚实

本虚:

有气虚、阳损、阴伤或气阴两虚,或阴阳俱损之分。

气虚者,多为心衰之初期,症见气短,乏力,活动后心悸加重。

阳损者,在气虚证的基础上见畏寒,肢冷,面色青灰,下肢浮肿,多为心衰之中期表现。

阴伤者,可见形体消瘦,两颧暗红,口干,手足心热,心烦等。

气阴两虚者为气虚证与阴伤证并见,多见于心肌炎之心衰。

阴阳俱损为阴伤与阳损并见,为心衰之重证。

标实:

为气滞、血瘀、水结。

气滞者,证见胸闷,胁腹胀满,脘胀纳呆;血瘀者,证见面色晦黯,口唇、爪甲及舌质青紫,脉促、结、代,或涩;水结者,证见面浮肢肿,呕恶脘痞,喘悸难卧,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二)治疗原则

《难经·十四难》说: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

”《素问·调经论》说: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

心衰之疾,为体用俱病,阳衰气弱,血瘀水结为病机核心,发时为危,为重,缓时无危及生命之征。

故其治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标,调其营卫,祛邪为务;治本,益气温阳为主,兼阴虚者应养阴。

基本治法为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期

(三)分证论治

1.气阴两虚证

主症:

心急气喘,动则加重,甚则倚息不得卧,疲乏无力,头晕,自汗盗汗。

兼次症:

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

舌象:

舌红,少苔。

脉象:

脉细数,或沉细。

治法:

益气养阴。

方药:

生脉散。

加减:

①阴阳两虚,症见畏寒、肢冷者可用炙甘草汤加减。

②气虚重者加黄芪。

③浮肿者加泽泻、车前子、白术。

④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莱菔子、砂仁。

2.阳虚水泛证

主症:

心悸气喘,畏寒肢冷,腰酸,尿少浮肿。

兼次症:

腹部膨胀,纳少脘闷,恶心欲吐。

舌象:

舌体淡胖有齿痕

脉象:

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

温阳利水

方药:

真武汤加减

加减:

①喘促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地龙。

②伴腹水者可合用《千金》鲤鱼汤:

鲤鱼1尾(四两重),紫皮蒜3头,胡椒10g,绿茶20g,商陆20g,葶苈子50g,大枣3枚。

③腹胀者加大腹皮、莱菔子、厚朴。

④恶心呕吐者加生姜汁、半夏、旋覆花。

3.气虚血瘀证

主症:

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左胸憋闷或疼痛,夜间痛甚。

兼次症:

两颧潮红,口唇青紫,胁下癥块。

舌象:

舌紫黯,苔薄白。

脉象:

脉沉涩,或结代。

治法:

益气化瘀

方药:

补阳还五汤

加减:

①水肿较重者,可合用五苓散。

②心痛甚者加瓜蒌、薤白、郁金,或合用芳香化瘀类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心可舒、银杏叶片等。

4.阳衰气脱证

主症:

喘悸不休,烦躁不安,汗出如雨或如油,四肢厥冷。

兼次症:

尿少浮肿,面色苍白。

舌象:

舌淡苔白。

脉象:

脉微细欲绝,或疾数无力。

治法: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

急救回阳汤。

加减:

①阴竭阳绝,兼舌干而萎,口渴者,可改用阴阳两救汤:

熟地、附子、人参、菟丝子、枸杞子、茯神、远志、炮姜、紫河车。

②病情转安后,可用生脉散调治。

(四).其他疗法

1静点

参脉注射液60-120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每日1-2次,静点。

用于心衰轻证。

黄芪注射液20-60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日一次,静点。

用于心衰偏阳气虚者

参附注射液20-50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

用于阳衰者。

丹参注射液8-20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

用于血瘀、心痛者。

肺宁注射液60-120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

用于伴肺内感染。

2验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要用于水饮凌心射肺而以喘促为甚者。

苓桂术甘汤,用于水饮凌心,阻遏心阳者。

抗心衰合剂:

人参、川芎、鸡血藤、附子、桂枝、白茅根、茯苓、葶苈子、桑白皮、黄芪

抗心衰Ⅰ号:

葶苈子30-50g丹参10-15g枳实10-15g

强心汤:

葶苈子10-20g北五加皮10-15g益母草、泽泻、茯苓、桔梗。

强心方:

葶苈子25g枳实10g丹参15g黄芪20g茯苓30g桑白皮15g

抗心衰方:

赤芍15g川芎15g鸡血藤15g党参15g坤草25g附子15g北五加皮15g泽兰15g。

主要用于右心衰竭。

3外治法

养心安神膏,贴檀中穴。

大戟、芫花、甘遂等量研末,取少量敷脐中,利尿消肿,用于心衰尿少浮肿者。

4有强心作用的中药

北五加皮、人参、黄芪、附子、葶苈子、罗布麻、福寿草、万年青、泽兰、麦冬等,特别是北五加有洋地黄类制剂样作用,用量大可中毒,引起传导阻滞等。

应从小剂量(2-38g)开始。

5有利尿作用的中药

泽泻、车前子、西瓜翠衣、坤草。

十.转归与预后

心衰各证候间可相互转化,气虚可发展为阳虚或兼阴虚,气阴两虚可加重而转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