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122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docx

完整公共安全教育四年级

第一课交通法规我遵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安全问题对我们的重要性。

2.我们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

3.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优秀的交通小天使。

教学媒体:

电脑.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活动

1.放故事录音:

“丁丁今年刚满七岁,可爸爸还是不放心他一个人上街,说他不会走路。

”丁丁很不高兴,撅着嘴说:

“谁说的,我不但会走路,而且会跑呢!

不信,我跑给你看。

”爸爸笑着摇着头:

“我不是说你没学会走路,是说你还没学会在马路上走路。

”丁丁奇怪的问道:

”在马路上走路还用学吗?

”爸爸点点头,说:

“是的,不但要学,而且应该记住一些规定。

2.,爸爸让记住的这些规定是交通规则,我们应该怎样记住交通规则呢?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新内容(板书: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看说比学,掌握规范:

1.认识交通信号灯。

(出示交通信号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红灯.绿灯.黄灯各表示什意思吗?

(学生说出后引导条理语言: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了解走路规范.(课件出示三图)

图一:

小朋友背着书包走在马路人行道上。

图二:

小朋友走在人行横道上准备过十字路口。

图三:

小朋友放学回家走在过街天桥上。

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的小朋友们走在了什么地方?

他们是怎样走的?

(学生边看图边比较,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行道“.“人行横道”.“过街天桥”)

教唱儿歌,认识过街天桥。

(过街天桥空中跨,横空马路作用大。

行人靠右快速过,千万不要贪玩耍。

3.小朋友怎样走路才能最安全?

联系身边发生的事与小朋友讨论。

①把小朋友身边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增强安全意识。

②小组讨论后得出:

走规定路线,看交通指挥灯,不看书不乱跑,不爬栏不玩耍。

4.礼貌候车,学拦“出租车”。

①听故事:

《徐特立爷爷排队候车的故事》

②学生听后,说说应该怎样候车?

(像徐特立爷爷那样排队候车,不挤不抢)

③情景表演:

学拦“出租车”。

(引导学生懂得:

站在人行道,对车挥挥手,话语要礼貌,双方都喜欢)

三、回顾所学,交流体会

同学们,今天的安全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四、明辨是非,认识升华

1.课件出示图,辨别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说说为什么?

j放学路上,小明与小伙伴们边走边踢球。

k红灯亮了,小红从人行横道通过。

l几个小朋友走在马路中央去上学。

五、夸夸同学,发红花

1.夸夸咱们班自觉遵守交通规范的好同学。

2.给这些同学发交通红花,并评出“安全小天使”。

六、.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安全课,同学们认识了交通信号灯,还懂得了行路的规定。

为了我们的安全,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优秀的交通小天使,好吗?

七、听歌曲,学唱《交通安全儿歌》

 

第二课食物中毒要预防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和急救预防措施;掌握和应用食物中毒急救和预防措施;参与应急生存教育知识的传播,促进其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学生培养生存自救和救护他人的能力,增强辨别食品安全隐患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获取信息能力。

3.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遇事冷静处理,挻身而出,救人危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

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课前准备:

青番茄,长斑红薯,发芽土豆.生四季豆等直观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述最近发生的瘦肉精事件和地沟油事件以及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

2.简述卫生部办公厅通报2013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5月7日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4起,中毒755人,其中死亡18人。

这些数字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但与前4年同期平均数基本持平。

3.结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本,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监督打击力度,打造一个健康的食品市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同时老百姓也要多多学习有关食品健康常识,才可在生活中辨别食品的优劣并且在不慎食物中毒后能够紧急救治。

二.授新:

1.什么叫食物中毒?

人吃了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有毒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该类食品多为变质的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等。

毒物性食物中毒是人误食了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该类食物如河豚鱼.毒蕈.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酸败的油脂或喷有农药的蔬菜和水果等。

3.常见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

4.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6.常见的几种食物中毒

a.豆角中毒;b.发芽马铃薯中毒;c.河豚中毒;d.生豆浆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e.毒蘑菇中毒;

7.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

①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品要新鲜卫生。

②食品要生.熟分开。

③厨房要有防蝇.防尘和防鼠的设备,避免食品被污染。

④食物要烧透煮熟,,充分杀灭细菌。

⑤饭菜要现做现吃;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吃。

⑥不吃本身带有毒素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蕈.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等。

⑦避免误食含有化学性毒物的食物,如汞.有机磷.亚硝酸盐等。

8.食物中毒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a.催吐

救治食物中毒者应以催吐为主要手段。

通过人工办法引起中毒者呕吐,将中毒食物吐出来,达到清除毒素的目的。

方法是用手指.羽毛.筷子等物伸入中毒者口腔,刺激咽喉部位,引起中毒者恶心而呕吐。

此方法可反复进行。

直到将胃内食物吐尽为止。

在进行催吐时,还应根据食入有毒食品的种类采取辅助措施,如水产品中毒可在催吐之前让中毒者喝几杯盐水或苏打水,以利解毒和呕吐;如食用蘑菇中毒,可在催吐前多喝白开水或盐水;如野菜.马铃薯中毒,可喝茶水.醋水后催吐。

b.导泻

中毒后期即食物经胃消化后全部进入肠道,毒素己被肠道吸收较多,中毒症状较重了。

这时作为自救或他人救助手段应以导泄为主。

即采用必要措施,加速肠内残留食糜及粪便的排泄减少吸收,排出毒素,减轻中毒。

常用的导泄手段是服用硫酸镁制剂,可以较快地造成腹泄。

但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备有此制剂,还是去医院由医生处置为好。

c.解毒

三.课堂练习:

1.填空:

常见的食物中毒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尤以___________最为常见。

2.说一说:

①什么叫食物中毒?

②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③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四.课堂小结

经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对于食物中毒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习了一些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那老师不只希望你们能够在这里学到这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将你所学到的知识宣传给你的亲人朋友,在生活中注重食品卫生,遇到食物中毒事件时可以冷静处理,灵活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努力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后记:

 

第三课面对敲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盗的重视。

2、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盗知识和遭遇敲诈的自救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课前准备:

1、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盗知识。

2、了解一些被敲诈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盗的事例。

2、呈现主题。

(2)学习课本中的事例

(3)小组讨论:

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盗?

(4)防盗知识

1、自己的东西自己要保管好。

2、不要丢三落四。

3、外出时,要把门锁上,晚上在家也要把门反锁起来。

4、贵重物品不应该全部放在一个位置,要分散开来。

5、帮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上锁.开门先看猫眼等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有情况先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5)明确什么是敲诈勒索?

引导学生谈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敲诈勒索案例。

读课本中的案例,你们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哪些启示?

(6).学生应对敲诈勒索和抢劫的方法

1、反抗法。

当对方力量与你相当或不及你时,你要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乘其不备,控制对方;如你发现地上有反击物(石块.木棒)时,可佯装蹲下系鞋带捡起震慑对方。

2、感召法。

通过讲道理,晓以利害,开启对方;或义正词严地怒目斥责对方,使其自我崩溃,放弃违法行为。

3、周旋法。

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

4、耍赖法。

突然倒地打滚喊叫嚎哭,引来围观者,趁机报警。

5、呼叫法。

突然大吼“救命啊„„”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

6、认亲法。

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认识,直呼“二叔”.“三婶”。

7、放线法。

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报警。

八.抛物法。

把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向远处抛去,当歹徒忙于捡钱物时,快速脱身报警。

(七)小结:

1、学生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2、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

无希望这节课的学习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敲诈.防盗知识和被敲诈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教学反思:

 

第四课正确上网作用大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善于交流.乐于交流,在交流中找出问题,想出办法。

2.通过活动,分析出问题,从而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网络资源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与弊。

难点:

找出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学会利用网络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

学法:

分享交流,讨论辩论

四.教学支持:

多媒体课件.视频.案例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阶段

PPT展示学生QQ群里的聊天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平时自己都使用网络做些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大胆交流,不做是非评判,只要求他们说出真实的事情。

(二)工作阶段

1.观看视频《你知道吗?

学生交流观后感。

【引导】网络的飞速发展带给社会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它冲击着人的头脑,同时的确带给人们很多便利。

从你自身的网络运用精力来谈感受,或者讲一讲自己利用网络资源对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帮助。

2.案例展示: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相关报道。

学生交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悲剧?

【引导】分析案例中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痴迷于网络游戏,或者有特别爱好网络游戏的同学谈一谈自己在玩网络游戏时是怎样的心情,你觉得从游戏中能获得什么?

3.辩论:

你认为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以便交流,老师一边板书。

我们不能否定网络资源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帮助,我们可以通过它老拓宽视野,来节省时间,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让万能的网络来更好的服务大家,而不能让网络毁掉我们。

(三)结束阶段

1讨论: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帮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教师归纳。

【提示】

(1)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他人。

(3)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课堂小结

我们都是新时代潮流的引导者,接受新鲜事物也比成人快很多。

未来网络的发展也得依靠大家,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正确上网.文明上网,让网络成为我们的工具而不是主人。

教学反思:

 

第五课了解地震学避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成因,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了解地震前兆,提高防震意识。

2.能力目标:

通过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能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让学生明白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在困难中要学会关爱,学会互动。

二.教学重点:

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

三.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案例,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将学生分组,搜集与地震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幸存者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地震,情景导入

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是自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灾害。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汶川.北川地区被夷为平地,六余万同胞遇难,三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那短短的三分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汶川“5·12”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也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

(二)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是由于地壳的运动而引起的。

在地壳中刚性岩石受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发生岩石破裂,导致地面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三)地震前的预兆:

1.教师:

地震发生前会有很多前兆,了解这些预兆,可以及早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你知道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前兆?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预习.收集的地震前兆的资料。

3.教师进行分类总结。

(课件演示)

(四)地震中的避难措施

1.教师让学生观看课件中防震逃生的图片,并指出图片中有些是在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有些是错误的做法。

2.讨论:

地震发生时我们有可能在哪些地方?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避难措施?

(小组之间进行协作学习,组长组织讨论问题,并代表小组回答问题。

(1)如果你在学校——

(2)如果你家中——

五.师小结:

我们不但要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避难措施,还要掌握地震中自我保护的标准姿势:

身体尽量缩小,卧倒或蹲下;一手捂鼻,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物品。

头尽量靠向胸前,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第六课遇事冷静少麻烦

教学目标:

1.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使学生具有遇事冷静.沉着.勇敢.善于动脑思考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学会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具有遇事冷静.沉着.勇敢.善于动脑思考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安全小常识2.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师: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出示课件)

师:

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师:

小文彬缺乏安全意识,使自己受到严重伤害。

可见了解安全常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多么重要。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学会自我保护(板书课题:

学会自我保护)

生齐读课题。

二.安全常识交流会

师: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一些安全小常识资料,现在我

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搜集的资料写在课前制作好的安全小锦囊上。

 生:

组长汇报 

师:

随机板书  

家中:

防火.防盗.防煤气.防电.防骗               

学校:

防拥挤.防碰撞 

上学路上:

防骗.注意交通安全 

公共场所:

电梯防护.超市防盗.防溺水 师:

通过以上的交流活动,同学们了解的安全常识真不少。

 

师:

安全常识中,有三个报警电话非常重要,你们知道吗?

(学生看书43页,教师说明:

三个电话免费拨打,在任何电话上都能拨打,报警时讲清准确地点,不能谎报.误报)  

三.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1.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怎么办?

(出示课件)

2.发现有人触电怎么办?

3.发现有人中暑怎么办?

 

4.自己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情境模拟) 

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师:

当面对这些突发情况时,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教师随机板书:

冷静.沉着.勇敢.善于动脑) 

出示课件:

安全小锦囊。

生齐读 

四.安全知识竞赛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选题,选完题

后由代表答题,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纠正。

每套题满分100分,错一题扣10分。

(出示课件) 

五.小学生安全知识儿歌 

小朋友,我问你,自我保护可知道?

随你问,随你考,安全保护有八条。

 

第一条, 最关键,不碰插座不玩电。

 

第二条, 过马路,两边看,红灯停,绿灯行。

 

第三条, 星期天,去郊游,小河边上不能走。

 

第四条, 坐汽车,坐火车,头手不伸窗外边。

 

第五条, 你的家,住高楼,不爬阳台翻筋斗。

 

第六条, 煤气灶,有危险,千万不能去开关。

 

第七条, 水果刀,大人用,等我长大才能动。

 

第八条, 家里人,都不在,谁叫我都不离开。

 我是爸妈的好孩子,自我保护最安全。

 

六.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师:

一节课时间毕竟有限,关于自我保护的知识还有很多,大家要在生活中,保持冷静,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第七课家务劳动讲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劳动中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防范劳动造成的伤害。

3.树立学生热爱劳动,注意劳动安全.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大话”劳动

活动目的:

1.通过猜谜语.角色扮演讲故事等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认识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忽视劳动安全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劳动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手机有关“劳动中受伤害”的各种案例。

活动方式:

1.教师出示有关劳动工具的谜语“千只脚,万只脚,站不住,靠墙角”(扫帚),激趣引入。

2.由学生扮演劳动工具为大家讲故事,应重点说明劳动工具的作用和劳动中的注意事项。

3.研讨:

你通过故事获取了哪些知识?

4.请学生代表讲述劳动中受伤害的案例。

5.学生交流对伤害者行为的看法。

教师总结: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和公益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收获。

劳动工具是我们劳动的好帮手,在劳动中,我们一定要合理操作,注意安全,别让我们在劳动的快乐打折。

(二)活动二:

错在哪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注意劳动安全的重要性,辨别有关劳动安全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帮助身边的人改掉不注意劳动安全的毛病。

2.教育学生要时刻把劳动安全记在心间。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两把扫帚。

2.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值日情况编排一个情景剧。

活动方式:

1.活动活动师生一起观看“学生值日打闹”的情景剧。

2.师生讨论:

剧中同学劳动时的行为错在哪里?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学生谈改正错误的办法,给剧中的几位同学提出意见与建议。

4.根据讨论结果,全班同学编制《劳动安全备忘录》。

教师总结:

劳动是光荣的,我们都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可是劳动时,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安全,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我们在劳动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文明劳动,安全劳动,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中。

(三)活动三:

交流展示会

活动目的

交流展示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注意劳动安全的重要性,体会忽视劳动安全造成意外伤害而给伤者带来的痛苦。

活动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收集劳动时造成意外伤害的案例,相关图片及宣传劳动安全的标语。

活动方式:

1.各小组根据收集相关资料的情况逐一展示。

2.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3.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达成共识

4.小组合作,制作一期以注意劳动安全为主题的小报。

教师总结:

无论参加集体.公益劳动,还是参加家务劳动,我们都要正确使用劳动工具,遵守劳动纪律,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中。

如果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伤害,就要用正确的处理办法减轻劳动伤害,注意不要耽误治疗的时机。

活动4:

制作班级劳动安全手册

活动目的:

1.深入了解劳动方法不正确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进一步明确如何安全劳动及如何处理劳动伤害。

2.通过制作班级劳动安全手册,使所学知识更加清晰.有条理。

活动准备:

师生课前查阅和整理资料。

活动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安全劳动,发生劳动伤害后如何处理。

将讨论结果整理成班级劳动安全手册,并配以真实的数据.故事.图片等进行说明。

2.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并提出明确要求加以规范。

3.各组互相展示成果。

4.采用问答的方式在安全手册中寻找答案,也可以及时补充资料,使安全手册更全面.更具体。

5.互相赠送安全手册,共享劳动成果。

6.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深入开展研究活动,对安全手册进行一不完善。

教师总结:

劳动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收获,但有时忽视劳动安全也会带来意外伤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劳动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必要的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今天,我们大家齐动手,一起制作班级劳动安全手册。

希望同学们将这本手册作为你的保护伞,使它成为你劳动时的好伙伴,帮助你远离伤害,安全劳动,尽情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第八课预防传染保健康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首先了解和认识,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

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

都生过什么病啊?

学生自由发言:

有,感冒,发烧等等

师:

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

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性的高峰期了。

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程提醒大家这时候该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

师:

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

学生自由回答:

我只是体会过而已……

师:

现在老师告诉你们,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

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

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

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

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

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三)辨析

1.给学生看一些片段和图片,从视觉上认识流感。

2.以本班某同学的病症判断是否属于流感?

为什么?

(1)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

(2)天该同学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