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851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9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docx

模电仿真课程设计

无锡太湖学院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Multisim1的电路仿真

2011—12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

电信102

姓名:

陈源

学号:

1022057

指导教师:

钱老师匡老师

 

报告提交时间:

2012年6月28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有利于巩固课本理论知识

2,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我们初步接触专业软件,有力专业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仿真一单级放大电路

一、仿真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二、虚礼仿真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仿真步骤

3、仿真结果

记录数据,填入下表

仿真数据(对地数据)单位:

V

计算数据单位:

V

基级

集电极

发射级

Vbe

Vce

Rp

2.67193

6.54807

2.04581

0.62612

4.50226

15k

★Rp的值,等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乘上百分比。

动态仿真一

他们反相

动态仿真二

★可以单击T1和T2的箭头,移动如图所示的竖线,就可以读出输入和输出的峰值。

注意:

峰峰值变为有效值除以

记录数据如下表:

(注此表为RL为无穷)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

计算

Vi有效值

V0有效值

Av

10.5mv

353.6mv

33.7

填表: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

计算

RL

Vi

V0

Av

5.1KΩ

4.71mv

82.50mv

17.52

330Ω

4.71mv

11.79mv

2.50

4、其他不变,增大和减小滑动变阻器的值,观察V0的变化,并记录波形。

Vb

Vc

Ve

画出波形

Rp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Rp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动态仿真三

填表: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

计算

信号发生器有效电压值

万用表的有效数据

Ri

5.817mv

1.961uA

2966

2、测量输出电阻R0

如图所示:

☆万用表要打在交流档才能测试数据,其数据为VL

填表:

仿真数据

计算

VL

V0

R0

116.456mv

222.526mv

2511

思考题

元件水平翻转:

右击元件,点击FlipHorizontal

垂直翻转:

右击元件,点击HipVertical

更改元件数值:

双击数值,value,改数值

VIRTUAL表示虚拟元件,只有虚拟元件才能改变其参数

仿真二集成运算放大器运用的测量

一、仿真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运算关系及基本测量方法。

二、虚礼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集成电路741

三、仿真原理与步骤

仿真结果:

管脚

1

2

3

4

5

6

7

直流电

0

483.246uV

-546.546uV

-14V

0

12.347mV

14V

最大功率测试

15.3uW

记录数据如下表: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

计算

Vi有效值

V0有效值

Av

0.47mV

4.12mV

8.77

仿真三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仿真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负反馈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开环和闭环仿真方法。

4、学习掌握Multisim10交流分析

5、学会开关元件的使用

二、虚礼仿真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3、仿真步骤

1.启动Multisim9,并画出如下电路

2.条节信号发生器V2的大小,是输出端10在开环情况下输出不失真。

3.启动直流工作点分析,记录数据,填入下表

三极管Q1

三极管Q2

Vb

Vc

Ve

Vb

Vc

Ve

3.68090

7.28408

3.04294

3.35745

4.02630

3.43393

4.交流测试

 

RL(图中R11)

Vi

V0

Av

开环

RL=无穷(S2打开)

1.47mV

0.566V

385

RL=1.5k(S2闭合)

4.5mV

600mV

133

闭环

RL=无穷(S2打开)

5.5mV

140mV

25

RL=1.5k(S2闭合)

5mV

120mV

24

5.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

6.测试放大频率特性

1.在开环情况下适当加大Vi的大小,使其输出失真

闭合开关S1

6.测试放大频率特性

开环

闭环

图形

图形

94.24

373.21K

27.49

1.54M

仿真四差动放大电路

一、仿真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差动放大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差动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

4、学习掌握Multisim10交流分析

5、学会开关元件的使用

二、虚礼仿真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仿真内容与步骤

如下所示,输入电路

1.调节放大器零点

把开关S1和S2闭合,S3打在最左端,启动仿真,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得万用表的数据为0(尽量接近0,如果不好调节,可以减小滑动变阻器的Increment值),填表一:

测量值

S3在左端

Q1

Q2

R9

C

B

E

C

B

E

U

6.37337

-38.49m

-664.31m

6.37337

-38.49

-664.31

-669.787

S3在第二

4.825

-51.607

-664.314

4.825

-51.607

-664.31

-12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如下图所示,更改电路。

把相应数据填入下表:

典型差动放大电路

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双端输入

共模输入

双端输入

共模输入

Ui

100mV

1V

100mV

1V

Uc1(V)

2.449v

487.341mv

2.403v

17.42mv

Uc2(V)

2.401v

487.341mv

2.401v

17.416mv

Ad1=Uc1/Uc2

1.02

1.00

Ad=U0/Ui

48.5

48.04

Ac1=Uc1/Ui

24.49

24.03

Ac=U0/Ui

0.487

0.17

CMRR=|Ad1/Ac1|

0.042

1.00

0.042

1.00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仿真五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一、仿真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单项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3、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指标测试方法

二、虚礼仿真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晶体三极管3DG6×2(9011×2)、DG12×1(9013×1)、晶体二极管IN4007×4、稳压管IN4735×1

三、知识原理要点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框图如图4-1所示。

四、仿真内容与步骤

1.如下所示,输入电路

整流滤波电路测试

1.取RL=240Ω,不加滤波电容,测量直流输出电压UL及纹波电压

L,并用示波器观察u2和uL波形,记入表5-1。

U2=16V

电路形式

UL(V)

L(V)

uL波形

RL=240Ω

13.08

6.86

2.测量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接入负载,并调节R6,使输出电流U0=9V。

若不满足要求,可适当调整R1、R2之值。

3.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

调节输出电压U0=9V,输出电流I0=100mA,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记入表5-2。

表5-2U2=14VU0=9VI0=100mA

T1

T2

T3

10.1V

UB(V)

7.632V

4.935V

14.507V

UC(V)

10.1V

10.1V

9.394V

UE(V)

9.026V

4.282V

仿真六RC振荡电路

一、仿真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

2.学习并掌握RC串并联选频网络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

二、虚礼仿真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仿真内容与步骤

1.如下所示,输入电路

2.断开RC串并联网络

Rw

Uo(mv)

Au

最小

9.8

1.78

最大

48.6

8.84

3.接通RC串并联网络

R(K

C(uF)

Fo(HZ)

16

0.01

972.4

16||10

0.01

2460

16||10

0.02

1261

16

0.02

499.3

三.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体会与建议:

通过一学期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我们初步接触了这门与电打交道的课程。

它主要是讲解电子电路方面的,都是一些很纯粹的理论。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过于单调枯燥以及难于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期结尾,学校开设了模电课程设计这项课程,让我们得以机会去运用学到得理论知识。

在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我们加深了对以前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做电路仿真时,我画好了电路原理图,修改好参数后,使用万能表测量数据时系统总是报错,无论我怎样修改都不行,后来请教同学,他们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

于是请教指导老师,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终于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获益匪浅。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开始是使用万能表测量数据时出现问题,后来是没有差错但出来的仿真波形不是预计中的,这确实很难修改。

输出时仿真波形是一条直线,我弄了一晚上也找不出原因,整个人也显得焦躁不已。

第二天我就请教老师,才发现自己原来有一个节点没有连接,真实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由此可见,设计研究确实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容不得丝毫马虎。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模电知识的理解,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培养了自己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动手能力。

EWB软件的应用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提供一种有力的辅助手段,它必将给学生以极大的创造空间,强化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较早地科研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了这次课程设计,我巩固了以前的理论知识,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学会了自我创新,通过自己的创造,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思维的到拓展。

当然,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钱老师和匡老师的指导,在他们的指导下熟悉Multisim10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在模电课程中不懂的地方弄明白了,在这个课程设计中使我们受益良多。

参考书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大学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