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588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76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1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docx

ZJ40J钻机安全操作规程宝鸡瑞通

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调整检修发动机组、转盘及其驱动装置、绞车、联动机组等传动系统前,摘挂每个挂合手柄前,务必先停止发动机。

◇操作人员进入井场,应戴好安全帽,穿好劳动防护用品。

◇加注发动机燃油等易燃品时,严禁明火及吸烟。

◇发动机启动前,先检查绞车刹车是否刹车,换挡阀(司控台)是否处于空挡。

严禁在松刹或挂挡状态下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启动后,不宜立刻重载运行,应空载或轻载运行一段时间,待各部分温度正常,润滑良好后,方可进行重载工作动作。

◇清洗钻台面时不要淋湿电气控制箱及各种电线(缆)插销。

◇井架起升、下放前,必须清理现场。

◇井架起升、下放时,高处操作必须系安全带。

◇井架起升、下放时,井架上、井架前后不得有人。

◇发动机重载运行后,要怠速运转5分钟后方可熄火。

◇大钩负荷接近最大钩载时,要对井架进行安全检查。

◇注意观察液压站油箱油面位置,发现缺油时立即补充,以免造成油泵等液压元件损坏。

第一编ZJ40/2250J钻机操作规程

第一章钻机的搬迁与吊装

1.钻前施工

(1)根据井位地表特征、承载能力和设计井深,按钻机基础设计图的要求平整井场。

(2)井架底座、机房底座、泵底座基础施工时只准挖方,需填方时采取技术措施。

(3)以井口中心为基准,画出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及所有地面设备基础位置线。

(4)摆放基础(管排基础或钢木基础)。

基础同一平面内允许水平高度偏差不大于3mm;井架底座、机房底座下必须摆放同一种类型基础。

(5)按设备安装摆放图画出设备安装摆放位置线。

(6)按要求挖好泥浆池。

2.搬迁

钻机搬迁可分为整体搬迁和分组搬迁。

2.1搬迁准备

(1)召开全队职工大会,进行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和质量要求,交待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

(2)准备好吊装设备的绳套、绑车的铁丝或绳索及其他用具。

(3)零散物件归类放入材料房或爬犁,并固定牢靠。

(4)吊装罐类容器时,必须先将容器内的液体放净,以保证吊装和行车安全。

(5)各种管线接头均应带保护帽或用干净的塑料纸包扎,防止污染物进入。

2.2整体搬迁(整拖)

2.2.1整拖条件

(1)仅适用于3~15m直线距离短丛式井位之间移动。

(2)有允许整体运移的场地且无不可排除的地面或空中障碍。

(3)土壤承载能力不小于0.45~0.5MPa,否则应采取浇注水泥基础等措施。

(4)移动速度为0.05~0.1m/s。

(5)严禁在环境能见度小于100m,风力大于4级,大雨、大雾和夜晚情况下拖运。

(6)钻台上的钻具必须拆除,工具仪器、仪表应采取防护措施;游车、大钩、水龙头应用钢丝绳与钻台绑紧。

(7)井架与底座应连接牢固、拖运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m,坡度不应大于4°。

(8)整拖设备范围只包括钻机前台、后台和绞车部分,不含泥浆泵、后台发电机组、固控系统、空气净化装置等,总重量约为255T。

2.2.2整拖前的检查与准备

(1)新井按基础摆放设计要求摆放基础,并采取合适的防移动措施。

(2)甩下钻具和大、小鼠洞。

(3)整理、固定钻台面上的钻井工具、仪器、仪表。

(4)拆下高压管线钻台下的过渡管线、导流管、大门坡道、逃生滑道、梯子等外围设备。

(5)拆下泥浆泵护罩、传动皮带、连接装置等外围设备。

(6)紧固件必须齐全、紧固。

(7)整拖牵引功率约需450kW。

牵引动力及滑轮组绳系用户自定。

2.2.3整拖

(1)启动牵引动力,缓慢前进,绷紧整拖大绳,并时刻检查整拖大绳是否跳槽及其他意外情况。

(2)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加大拖拉以低档位前进,将底座拖离原井口50cm后停下,检查井架及底座有无异常,底座在基础上滑动是否正常。

(3)经检查确认一切安全后,即可再次拖动,并时刻检查有无异常。

(4)整拖过程中根据新井位标志及时调整整拖方向,使底座按井口纵向中心线方向就位。

(5)当底座井口中心标记距井口中心100~200mm时,应放慢速度,使其准确就位。

(6)底座就位后检查就位情况,如井口有偏差,及时校正。

(7)井口位置校正完成后,拆除整拖钻机的设备,安装逃生滑道、大门坡道、斜梯、钻台偏房、高压管线、泥浆泵等外围设备。

2.3分组搬迁

2.3.1安全要求

(1)吊装、卸车时必须根据设备质量、尺寸选择安全系数高的绳套,绳套必须挂牢,起吊时设备上、下、起重臂吊装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2)吊装、卸车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严禁盲目蛮干和违章作业。

(3)易滚、易滑设备装车时要垫防滚防滑物,并捆绑牢靠。

(4)超长、超宽、超高设备运输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做安全标志。

(5)拉运设备的货车车厢内严禁乘坐人员。

2.3.2搬迁

(1)吊车到井场后,根据要吊设备的质量停放在合理位置,按规定打好千斤顶。

(2)按照分工,每台吊车为一组吊装设备。

第二章钻机的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钻机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钻机能否正常工作和钻机部件的使用寿命,所以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高质量地完成安装工作。

1.1技术准备

钻机安装及操作人员应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明确要求和规定,熟悉钻机总体、配套及各部件结构特性、重量尺寸等,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1.2安装工具

安装钻机时需准备的测量工具:

钢卷尺、水平尺、百分表、线绳、铅垂等。

安装钻机时需准备安装和调试用的工具:

撬杠、搬手、管钳、大锤、手锤、干油站及吊装用绳索等。

1.3钻机基础

按图2-1基础图的要求建造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图中尺寸为设备外形尺寸。

钻机主要设备的基坑应设置在场地的挖方上,若设置在填方上要进行技术处理。

基坑耐压强度应不小于0.2MPa,基础平面度误差不大于3mm。

2.钻机的安装

钻机主要部件之间的安装顺序应符合下面的要求。

联动机组→动力机组→泥浆泵→固控系统→发电房→气源房

底座→井架→→

转盘→转盘驱动装置→绞车→爬台装置→铺台→井口工具

→水罐→油罐→照明及控制电缆→油气水管线→高压管汇→辅助设备

2.1按确定的井口中心位置,在安装钻机前先放出井口纵向和横向中心线,放出绞车滚筒中心线,两台机泵组中心线及发电房和气源房轮廓线,以便钻机准确就位。

2.2按钻井工程方面要求及钻机配套井场布置图(RT40J钻机总图的井场布置供参考),确定各设备进入井场的先后次序和相应位置。

2.3安装步骤

2.3.1底座的安装和下放

2.3.1.1底座的安装

1)在安装底座之前应先检查基础的平面度,钻机前后台区域内基础上平面的平面度不大于3mm。

基础图中尺寸为设备外形尺寸。

(见图2-1)

图2-1钻机基础图

①基础块的结构和数量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和使用经验决定。

②基础应建在耐压不小于0.2MPa的基坑上。

③基础块顶面应在同一水平高度,每组设备的基础平面度不大于3mm。

④辅助设备的位置与基础由用户自定。

⑤基础四周应有排水措施。

2)按图2-2,以井口标志为基准摆放左、右基座,并检查其相对位置尺寸,用连接架和连接杆将左、右基座连接。

3)安装绞车座。

4)依次安装传动座

(一)、传动座

(二)、传动座(三)、传动座(四)。

5)安装绞车座和4台传动座周围的飘台。

图2-2左、右基座与后台

序号

代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402603.01.00

左基座

1

2

402603.24.00

连接杆

3

3

402603.23.00

连接架

2

4

402603.04

右基座

1

5

402603.07.00

绞车座

1

6

402603.16.00

飘台

1

7

402603.17

飘台

3

8

402603.08.00

传动座

(一)

1

9

402603.09

传动座

(二)

1

10

402603.10

传动座(三)

1

11

402603.18

飘台

1

12

402603.11

传动座(四)

1

13

402603.41

飘台

1

14

402603.25

飘台

1

15

402603.26

飘台

1

16

402603.30

飘台

1

17

500703.19.00

斜梯

2

18

402603.34

盖板

2

19

402603.35

飘台

1

6)将左、右后支架分别装在左、右基座上。

7)安装左后支架与后台之间的斜梯。

8)安装转盘驱动箱梁,其两端用销轴固定在左、右后支架上。

9)安装立根台:

(见图2-3)

a.将立根台面朝下放在地面上;

b.分别把左、右前支架与立根台连接;

c.将立根台和左、右前支架整体翻转至正立方向;

d.整体吊装立根台和左、右前支架,安装到左、右基座上。

10)安装立根台前方的斜梯及左、右大门立柱及大钳尾绳桩。

11)在立根台与装盘驱动箱梁之间安装转盘梁和链条箱架。

12)安装转盘,转盘驱动箱,链条箱。

13)安装立根台与转盘驱动箱梁之间的铺台,安装转盘驱动箱两侧的铺台,台面左右两侧共4个铺台及转盘驱动箱梁后侧1个铺台暂不安装。

14)待井架安装、起升后,再安装其余铺台:

a.安装左侧台与右侧台;

b.安装人字架外侧的2个铺台;

c.安装转盘驱动箱梁后侧的铺台。

15)安装安全滑道、坡道和右侧斜梯。

16)安装前台全部栏杆。

17)安装偏房支架:

a.安装偏房前、后支架;(支架与基座之间的连接销轴为主承力件,支架与铺台之间的连接起稳定作用)

b.安装偏房连接架。

底座前台安装见图2-4,铺台安装见图2-5。

图2-3立根台安装

序号

代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402603.02.00

左前支架

1

2

402603.05.00

立根台

1

3

402603.03

右前支架

1

图2-4前台安装图

序号

代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402603.01.00

左基座

1

2

402603.05.00

立根台

1

3

402603.13.00

转盘梁

1

4

402603.20.00

转盘驱动箱梁

1

5

402603.19.00

左后支架

1

6

402603.22.00

右后支架

1

7

4026033.21.00

链条箱架

1

8

402603.04

右基座

1

图2-5铺台安装图

序号

代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402603.14.01.00

左侧台

1

2

402603.14.02

铺台

1

3

402603.14.03.00

铺台

1

4

402603.14.04.00

铺台

1

5

402613.14.05.00

铺台

1

6

402603.14.06

铺台

1

7

402603.14.07

铺台

1

8

402603.14.08

铺台

1

9

402603.14.09

铺台

1

10

402603.14.10

铺台

1

11

402603.14.11

右侧台

1

18)检查有无错装、漏装件。

至此底座安装完毕。

注:

a.前台高位安装时,请系好安全带;

b.所有销轴及栏杆均须插上别针。

底座的拆卸

底座的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相反,拆卸完后将销轴别针等集中收集,以免遗失。

注意:

 

警告:

 

2.3.2转盘及转盘驱动装置的安装

在底座安装完毕后,即可安装转盘、转盘驱动装置。

2.3.2.1转盘安装:

以底座井口中心为基准将转盘安装在转盘梁上,配焊单双耳板,安装销子及别针即可。

2.3.2.2转盘驱动装置安装:

转盘驱动装置吊入相应位置,以转盘驱动链轮为基准找正,紧固转盘驱动装置底座M30X90连接螺栓,然后安装链条箱、驱动链条即可。

2.3.3绞车的安装

在转盘驱动装置安装完毕后,即可安装绞车。

2.3.3.1安装基准:

以井口中心为基准。

前后位置:

绞车滚筒轴中心到井口中心距离为5300mm。

左右位置:

绞车滚筒体中心偏离井口中心右侧距离为112mm。

2.3.3.2将绞车安装在绞车底座,配焊定位快,用M36x100螺栓把绞车和绞车底座紧固即可。

2.3.3.3钻机出厂时已经按上述安装程序及要求配装合格,二次安装时,只须以定位快为基准把绞车吊装到位,再用M36x100螺栓把绞车和绞车底座紧固即可。

2.3.3.4绞车固定后,再安装爬台条链条及链条箱、安装刹车操纵机构。

2.3.3.5刹把位置的调节:

刹车操纵机构中设有调节装置,通过旋转连杆下端的丝杠即可调节刹把位置。

刹车操纵机构见下图。

刹车操纵机构

2.3.4联动机组的安装

在绞车安装完毕后,即可安装联动机组。

2.3.4.1Ⅰ号联动机组的安装:

在后台机房底座的Ⅰ号联动机组安装位置处,设有调节顶丝,把Ⅰ号联动机组吊到该位置使其底座靠在顶丝端头,然后以绞车的动力输入链轮为基准找正联动机组输出链轮,要求两链轮的共面度不大于2.2mm。

最后用压板压紧联动机组。

2.3.4.2Ⅱ、Ⅲ号联动机组的安装:

在Ⅰ号联动机组安装合格后,分别以Ⅰ号联动机组的驱动皮带轮为基准,安装Ⅱ号联动机组;以Ⅱ号联动机组的驱动皮带轮为基准,安装Ⅲ号联动机组;要求成对皮带轮的共面度不大于2mm。

联动机组就位后再分别安装相应皮带并张紧。

最后用压板压紧联动机组。

2.3.4.3联动机组安装合格后,再安装Ⅰ、Ⅱ号和Ⅱ、Ⅲ号联动机组之间的张紧装置及并车皮带护罩。

2.3.5动力机组的安装

2.3.5.1把3台动力机组吊到相应的安装位置处,以联动机组的动力输入法来为基准找正动力机组。

两法兰端面距离为780±5mm,同轴度误差不大于3mm。

最后用压板压紧动力机组底座。

2.3.5.2安装万向轴及护罩。

2.3.6压风机、节能发电机及泥浆泵的安装

2.3.6.1压风机和节能发电机均由Ⅰ号联动机组经皮带驱动,找正办法与联动机组相同,找正位置后再分别用调节装置张紧各自皮带,最后用压板压紧。

2.3.6.2两台泥浆泵分别由Ⅰ号联动机组和Ⅱ号联动机组经皮带驱动,找正办法与联动机组相同,找正位置后再分别用调节装置张紧各自皮带。

2.3.6.3安装压风机、节能发电机和泥浆泵的传动皮带护罩。

2.3.7发电房、气源房、柴油罐及MCC房就位后,接好各用电设备线路,并详细检查各用电设备的接地情况,再连接钻机的供油、供水、供气、供电等管线及电缆,做到平、稳、正、全、牢、密封严密。

注意:

 

2.3.8井架的安装

2.3.8.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井架安装前应首先将底座安装就位。

(2)检查与之配套的底座与钻机设备是否安装正确,与井架相配合的连接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3)检查井架构件外观,有损坏的应修复或更换。

(4)各导绳滑轮及扶正轮处均应按润滑保养标志牌注满润滑油脂,直至润滑脂从滑轮端面溢出,滑轮用手转动应能灵活为止。

2.3.8.2井架安装程序

1)左下段、右下段的安装(见图JJ-1)

a.将下段中任一段的下支脚用销轴固定在基座上,穿上别针,架体的另一端用吊车吊起支上低支架。

b.按照上一步将另一段也固定在底座基座上,同样用低支架支撑。

c.用销轴及别针将下连接架与左右下段架体连接。

d.在右下段内侧死绳固定器座板上安装死绳固定器。

图JJ-1

2)左中下段、右中下段的安装(见图JJ-2)

a.将中下段中任一段的下端用销轴与该侧下段架体上端连接,穿上别针,架体上端用吊车吊起并将支撑于该侧下段架体的低支架前移。

b.按照上一步将另一段架体用销轴与该侧下段架体上端连接,同样用低支架支撑。

c.用销轴及别针将背横梁、斜撑与中下段两段架体连接;再用销轴及别针将短斜撑与左右中下段两段架体、下连接架连接。

图JJ-2

3)左中段、右中段的安装(见图JJ-3)

a.将中段中任一段架体的下端用销轴与该侧中下段架体上端连接,穿上别针,上端用吊车吊起并将支撑于该侧中下段的低支架前移。

b.按照上一步将另一段架体用销轴与该侧中下段架体上端连接,同样用低支架支撑。

c.用销轴及别针将背横梁、斜撑与左右中段连接。

JJ-3图

4)左中上段、右中上段的安装(见图JJ-4)

a.将中上段中任一段架体的下端用销轴与该侧中下段架体上端连接,穿上别针,上端用吊车吊起并将支撑于该侧中下段的低支架前移。

b.按照上一步将另一段架体用销轴与该侧中下段架体上端连接,同样用低支架支撑。

c.用销轴及别针将背横梁、斜撑与左右中上段两段连接。

图JJ-4

5)上段及天车的安装

a.在地面上将井架上段与天车用螺栓连接牢固后再与井架中上段连接。

(见图JJ-5)

图JJ-5

b.将天车与上段连接体的下端用销轴与该侧中上段架体上端连接,穿上别针,上端用吊车吊起并将支撑于该侧中上段的低支架前移。

(见图JJ-6)

图JJ-6

c.安装登梯助力机构。

d.安装防碰拉杆。

6)大钳平衡重的安装

a.首先将大钳平衡重组装成一个整体。

b.用吊车将大钳平衡重整体吊起往井架体上安装,用M16螺栓连接。

c.将吊钳绳固定在平衡块的提环上。

7)立管台的安装

用吊车将立管台整体吊起往井架体上安装,用销轴及别针连接。

8)井架上管汇的安装

井架上管汇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安装;井架上有固定管汇的支座,将管汇用压板、螺栓、螺母、开口销固定在支座上,水平管及其他管汇待井架起升后再安装。

9)人字架的安装

人字架的安装首先按图JJ-7所示,在地面将人字架组装好,然后整体吊起往底座上安装,用销轴及别针固定。

图JJ-7

10)笼梯的安装

笼梯按照各节笼梯对应于井架体上的位置安装,并用螺栓、螺母、开口销连接固定。

见图(JJ-8)

图JJ-8

11)二层台的安装

首先用吊车将井架整个吊起取掉低支架,支上高支架(见图JJ-11),然后按以下顺序进行:

a.二层台的安装首先按图JJ-9所示,在地面将二层台组装好,挡风墙与栏杆用螺栓连接。

图JJ-9

b.用吊车将二层台整体水平吊起往井架体上安装,用销轴及别针将二层台与井架体连接。

(见图JJ-10)

图JJ-10

c.安装逃生装置

注:

至此井架安装已经完成。

2.3.8.3钻井绳的固定及起升装置的安装

1)钻井绳的固定

a.用钻井钢丝绳依次把游车和天车穿好。

b.将死绳头固定在死绳固定器上。

c.将活绳头固定在绞车滚筒上,并缠上足够的圈数。

2)起升装置的安装(见图JJ-11)

a.穿好井架起升钢丝绳(钻机出厂前已穿好)。

b.将坡道用低支架支起,坡道与低支架之间用斜撑杆连成一体,游车大钩放在坡道上,穿上起升三角架并将起升三角架与起升大绳用销轴及别针连接.将起升钢丝绳短节的绳套挂在井架的专用吊装上,用销轴及别针连接。

图JJ-11

c.悬挂吊钳滑轮及其所有辅助钢丝绳。

d.安装井架上气管线、灯具照明设备,安装死绳稳定器。

e.检查所有安装件是否正确,然后准备试起升井架。

f.井架的试起升是在专人指挥下并经过对井架安装质量和起升前的检查认为无误时才允许进行,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起升前必须做以下检查工作:

★检查电源是否运转正常;

★检查绳卡是否紧固牢靠;

★检查所有钢丝绳是否有干涉现象;

★检查所有螺栓是否紧固牢靠;

★检查所有销轴是否穿上别针;

★以上检查认为无误时才能试起升井架。

注意:

 

2.3.8.4井架的起升

钻机井架在正式起升前应对井架进行以下认真的检查:

(1)检查所有构件之间连接销安装是否正确齐全,别针是否穿好。

(2)检查所有螺栓、螺母是否上紧,防松垫圈、开口销是否带上。

(3)检查所有转动部位润滑是否良好。

(4)检查缓冲气缸工作是否正常(能自由伸缩)。

(5)检查起升大绳和游动系统钢丝绳,如有扭结、断丝、压扁、锈蚀等影响强度的缺陷,超过APISpec9A或GB/T5972有关规定的,应予以更换。

(6)清理井架上一切与起升无关的东西。

井架体上不准有搬手、鎯头等工具及螺栓、螺母、垫圈、销子、别针等安装剩余的物品,以免起升时掉下来砸伤操作人员。

2.4.8.4.1起升井架时最大风速应小于8.3m/s。

2.4.8.4.2起升井架时应采用绞车最低挡,用切实可行的最低速度。

2.4.8.4.3当井架离开高支架约200mm时刹车,并进行检查:

(1)检查并确认起升大绳和游动系统钢丝绳穿绳正确无误,钢丝绳均在绳槽中,挡绳装置可靠。

(2)检查起升大绳灌锌的绳头,有无滑移现象,是否牢靠。

(3)检查死绳固定器,固定钢丝绳的压板是否压紧,死绳有无滑动。

(4)检查起升人字架前后腿支脚、支座、井架大支脚、起升导向轮支座,起升大耳、起升滑轮、井架体立柱和斜横拉筋等有无变形,焊缝开裂等现象,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维修或更换。

(5)按要求检查底座。

(6)检查钻机绞车及动力系统、空气系统。

a)此种低位起升及检查应不小于两次,确认无异常时,方可正式起升井架。

2.4.8.4.4在正式起升中,当井架离开高支架升至与地面约60°夹角时,启动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的操作步骤按缓冲装置控制箱面板所示程序进行。

2.4.8.4.5井架立直后,连接人字架与井架间的U型螺栓,带好螺母。

2.3.8.5井架的找正

井架的找正应用经纬仪校准井架的正面和侧面。

(1)井架的左、右校正是靠调节支座垫片的抽拉实现的:

即将井架高的一侧的调节支座的螺栓松开,用千斤顶将井架顶起,去掉一定的调节垫片,然后将千斤顶落下,检查井架左右是否找正,如已找正,将螺栓上紧;否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找正为止。

(2)井架的前、后校正是靠调节人字架上的顶丝实现的:

即将人字架的顶丝进行上扣或者卸扣来调整井架的前后位置;如井架靠前,则将顶丝进行卸扣来调整;如井架靠后则进行上扣来调整,看井架是否找正,否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找正为止。

注意:

 

 

(3)井架经校正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a.井架正面天车中心对准井架大腿下边开裆8m的中心,此时校正转盘中心,左右偏移应小于10mm。

b.井架侧面、天车轴中心对井架大腿下支点销轴中心之水平距离为980mm,此时校正转盘中心前后偏移应小于12mm。

2.3.9安装钻机地面高、低压管汇。

注意:

2.3.10安装固控循环系统,高压管汇、油、气、水管线等,做到平、正、稳、全、牢、密封严密。

注意:

 

2.3.11安装辅助件。

如各种梯子、栏杆、护罩等。

注意:

2.3.12按照使用要求安装指重表,并检查仪表指示功能是否正常。

2.3.13其余安装部分

(1)安装气动绞车并固定牢靠,吊绳用直径15.9mm整根钢丝绳,钢丝绳长短合适,死绳固定牢靠。

(2)安装连接好B型吊钳。

吊钳绳用直径12.7mm整根钢丝绳,用3个相应尺寸的卡子卡牢,用平衡砣将B型钳高度调节合适,钳尾绳用直径22.2mm钢丝绳固定,用3个相应尺寸卡子卡牢,绳卡距离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

(3)安装液气大钳。

吊钳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