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572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docx

xx小学科技辅导航模教案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小组教学设计

内容

1、介绍飞机发明史

2、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

课时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向学生简单介绍飞机发明史以及开展航模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航模知识,参与航模活动的兴趣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向学生介绍我校科技室器材及开展活动的计划:

首先学习航模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制作和放飞

三、了解飞机发展史

1、介绍人类对飞行的向往;

2、介绍最早的飞行器;

3、中国古代风筝的发明以及风筝飞行对飞机发明的启示;

4、美国莱特兄弟在滑翔机基础上制造的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

5、现代飞机的发展。

四、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

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

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航空模型活动从一开始起就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在航空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航空模型是探索飞行奥秘的工具

2.航空模型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器具

3.航空模型是普及航空知识的玩具

航空模型活动在普及航空知识,培养航空科技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许多著名的航空学家,小时候都非常喜爱航空模型。

美国的莱特兄弟小时候就爱玩飞螺旋(竹婧蜒),从而产生对航空事业的浓厚兴趣。

美国登月飞船阿波罗ll号船长阿姆斯特朗,小时候也酷爱航空模型,他在家里的地下室安装了—个风洞,用来试验自己制作的模型飞机,这无疑对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有着巨大影响。

我国也有许多著名的飞机设计师、火箭设计师,飞行员等,小时候就是航模爱好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从小参加航模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他们一生所走的道路。

五、互动交流

1、你对飞机及航模知识还有哪些了解?

2、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六、总结、要求

我们要学习航模制作就必须了解航模理论知识

7、课外了解

通过网络等媒体资料进一步了解飞机发展史、中国发展史,并了解有关航模的信息。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航模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讲航空模型的基本组成

课时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了解模型飞机五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情感目标

丰富航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技能目标

了解模型飞机各部分的作用为后面制作模型飞机打基础

 

 

 

 

一、向学生介绍20XX年10月17日在西安绿地笔克观看的“20XX年西安国际通用飞机航展”的情况,并投影观看现场拍摄的照片,激发兴趣,进行理想教育。

二、学生交流课外了解的飞机发展史以及航模有关知识。

三、讲解“模型飞机”与“飞机模型”的区别

1、航空模型:

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2、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四、图片演示引导学生认识模型飞机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水平尾翼

垂直尾翼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

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五、图片展示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尾翼上的升降舵和方向舵及其作用

升降舵

六、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并要求课外进一步观察认识模型飞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作用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航模理论基础知识

第二讲航空模型常用术语

课时

第三课时

知识目标

巩固提高航空模型的基础知识,了解航空模型常用术语;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航模知识,参与航模活动的兴趣

技能目标

为提高学生航模制作能力打基础

 

 

 

 

1、提问复习模型飞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航空模型常用术语

机身全长

翼展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前缘

后缘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三、向学生讲解了解航模常用术语的作用并利用教室遥控模型飞机向学生进一步讲解各术语的意义,特别指导认识前缘和后缘

四、学生分小组对照教室的航模飞机介绍模型飞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航模术语的意义

五、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外进一步熟识航模常用术语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航模理论基础知识

第三讲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

课时

第四课时

知识目标

向学生简单介绍飞机飞行原理和航模飞机调整的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航模知识,参与航模活动的兴趣

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实践理论水平

 

 

 

 

1、提问复习飞机五大组成部分及作用和航模飞机常用术语的意义

2、向学生介绍航空模型活动一般包括制作、放飞和比赛三种方式,也可据此划分为三个阶段。

强调放飞阶段要了解飞行调整知识

3、向学生介绍飞机飞行原理和飞行调整知识

1、强调:

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的应用。

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机模型。

2、教师用模型飞机演示并简单讲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

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

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

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

3、教师利用实物演示并简单介绍模型飞机调整的方法

(1)、平衡:

飞机的重心就像杠杆上的支点,机翼和尾翼的升力,像杠杆上的力。

要想使飞机上的俯、仰力平衡,就必须使重心两端的力矩相等。

(2)稳定:

模型飞机在飞行中会不断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如阵风和不稳定的气流等),破坏原来的平衡状态。

如果在外来干扰消除后,模型飞机本身有能力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能力就叫做模型飞机的稳定性或安定性。

飞机上的重心位置,机翼、尾翼的形状,机身的长度,以及机翼的上反角等都对飞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影响模型飞机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还有重心的位置和翼型的形状。

概括地讲,重心在模型上的相对位置越靠前、越靠下,模型的稳定性越好。

翼型的前缘半径越大,中弧线弯曲越小,稳定性越好。

四、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外制作纸飞机,在放飞中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和调整方法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第一节机翼装配

课时

第五课时

知识目标

了解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工作原理,并了解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的特点及机翼装配的要求

情感目标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勇于实践

技能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材料

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

一、投影:

几种飞机图片,简单复习飞机的发明史。

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了解橡筋动力飞机

1、设问:

不同的飞机在飞行时的起飞原理一样吗?

2、模型飞机的动力装置都有哪些?

模型飞机一般常用的动力装置有:

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3、介绍:

橡筋动力飞机是最简单的一种模型飞机,它的原理是——橡筋在人用力绕的时候,把能量储存起来,当飞机飞行时,橡筋释放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向前的拉力,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一定的速度。

3、认识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1、教师逐一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及制作中应注意问题;

2、引导阅读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说明书,进一步了解制作程序和方法。

(1)转配机翼

(2)安装机身

(3)修前机身

(4)试飞调整

四、指导学生装配机翼的方法:

指导学生结合套材中的图纸和教材内容,装配机翼:

1、先把机翼手轻捏成型,用双面胶贴在加强件X-06上。

2、再将定型件X-07分别粘贴在左右机翼的中部。

3、注意:

前后缘不要贴反,机翼左右要对称。

5、学生小组动手装配,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展示,小组间互相评价,修改;

7、总结、要求

学生第一次装配机翼存在问题:

1、急于求成,机翼还未装配成功就安装机身;

2、前后缘有装反的,说明装配不够用心;

3、左右机翼不够对称,手工操作不细心。

学生对模型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不会阅读图纸以及动手能力的相对欠缺使得制作过程问题较多。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第二节机身安装

课时

第六课时

知识目标

了解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机身安装的要领,并能按照要求正确安装

情感目标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勇于实践

技能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材料

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

 

 

 

 

1、复习航模飞机的五大组成部分、作用及航模飞机常用术语的意义

二、提问:

1、尾翼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2、机翼有什么作用?

航模飞机机翼制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什么是前缘?

什么是后缘?

三、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知识修补调整上节课装配的机翼,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评价。

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安装机身

1、小组长引导阅读说明书,了解安装要领

2、小组合作安装机身,教师巡视指导

(1)首先将前机身前管,翼台x-03,插销x-08,4×4木条,尾翼台x-05插接在一起。

(2)用双面胶将垂直尾翼及水平尾翼粘在尾翼台X-05上

(3)用眼从前向后瞄,保证翼台x-03,插销x-08,与垂直尾翼垂直,并且从正面及侧面两个方向看,前后机身都要在同一轴线上。

最后用502胶分别点在4×4木条与插件x-04,及尾翼台x-05接合处,使之固定。

五、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安装前机身

1、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1)修右拉力线,使前机身的最前端向右倾斜

(2)斜面修好后,在前端的正上方切一个三角小口,使机头定位。

(3)装橡筋:

1×1橡筋2g重,长度1.8-2米,盘5圈,一断挂在机头的浆轴钩上,另一端挂在穿橡筋用的铁丝钩上,穿过前机身管;再用铅笔把铁丝过度替换。

注意:

铅笔要与机身上的孔平行,然后将x-08插销插入,取掉铅笔即可。

2、教师引导小组间相互协助,已经完成的小组选派助手指导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操作。

六、学生小组展示,共同评价,并指出制作中存在问题

七、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分析制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八、总结,并要求学生对照别人,寻找自己制作中的不足,下节课再修改调整。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第三节调整试飞

(一)

课时

第七课时

知识目标

试飞模型,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试飞中的问题,调整飞机,获得最佳效果

情感目标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勇于实践

技能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材料

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

 

 

 

 

一、引导学生继续完善模型飞机的安装

1、引导学生小组间观察装配的机翼和机身,互相提出组装不完善的地方,并合作修补

2、小组完善,教师巡视指导

二、引导学生进行总装

1、总装要领:

首先将前后机身插接在一起,再把机翼用橡筋捆在前机身的翼台上,机头长约93mm(机身前端至机翼前缘的距离)。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总装,教师指导。

三、室外指导学生对组装成功的模型飞机进行调整

1、飞机的调整可以使模型飞机具有最佳的飞行效果。

2、教师指导学生对模型飞机进行调整

(1)目测检查:

A、从飞机前方看(正视方向):

机翼左右上反角与水平尾翼的夹角是否相等;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是否垂直。

B、从飞机上方看(俯视方向):

机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有无偏斜;机身是否左右弯曲。

C、从飞机一侧看(侧视方向):

机身是否上下弯曲。

以上检查如有明显偏差,应予校正。

D、检查重心位置是否在翼弦的50%位置,如不是,可用橡皮泥在机头或机尾增加配重进行调整。

(2)动力试飞:

A、先用小动力试飞,橡筋缠绕100~120圈。

试飞时,右手拿住机身重心位置,左手扶住螺旋桨,迎风轻轻平推出手。

B、通过调整垂直尾翼后缘,可以改变飞机的盘旋半径。

C、当出现机头上扬飞机作波状飞行时,应在机头适当增加橡皮泥配重;向下俯冲时则在机尾适当增加橡皮泥配重。

D、飞行正常后可进行大动力飞行,橡筋的最大绕数应根据使用的品种和维护方法来决定。

四、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老师指导对本组组装模型飞机进行调整试飞。

五、总结。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第五节放飞比赛

课时

第九课时

知识目标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试飞中的问题,调整飞机,获得最佳效果

情感目标

通过对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与放飞,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体会科学知识在技术设计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

能够通过对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和放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材料

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

 

 

 

 

1、引导学生把组装好的模型飞机带到室外准备放飞。

2、教师讲解放飞的注意事项;

1、调节平衡:

静态平衡——大拇指和食指支撑在水平尾翼下的主杆上,如果能够平衡即可,如果前头重即把水平尾翼向前移动,如果后头重即把水平尾翼向后移动,即可调节平衡。

动态平衡——按正确的方法给橡筋上劲(手动100圈左右,或用手摇钻可达手动4倍以上的动力),松手后轻轻地水平推出,如果飞机是慢慢滑翔落地而不是重重地往下栽到地上,就说明平衡良好。

如果飞机落地时向下栽即说明前头重,把水平尾翼向前移动,如果飞机飞行过程中尾翼部分向下坠即说明后头重,把水平尾翼向后移动,即可调节平衡。

2、给橡筋上劲

面向自己顺时针拧动,方向弄反即飞机会倒退

3、放飞时

手轻轻地往前推出去,不能用力甩,否则飞机会多受一个外力,失去平衡。

4、放飞的高度要尽量高一些。

三、学生放飞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指导。

4、小组间放飞比赛,教师用秒表进行计时并记录成绩。

组名

第一组

(秒)

第二组

(秒)

第三组

(秒)

第四组

(秒)

第五组

(秒)

第六组

(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五、小结评价学生放飞结果。

1、鼓励学生在比赛中表现较好的方面

2、引导学生分析放飞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引导学生继续调整。

六、总结,提出要求

1、模型飞机的组装和放飞都应像科学家一样有严谨的态度,要耐心细致。

2、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次就成功,失败了要善于分析原因,重新做起,不能失败就放弃。

杏林小学科技活动室航模兴趣班教学设计

课题

初级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第四节调整试飞

(二)

课时

第八课时

知识目标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试飞中的问题,调整飞机,获得最佳效果

情感目标

通过对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与放飞,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体会科学知识在技术设计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

能够通过对橡筋动力飞机模型的组装和放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

材料

P1BO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材料

 

 

 

 

1、室外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模型飞机的检查校正和手掷试飞:

1、引导学生检查校正:

一架模型飞机制作装配完毕后都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校正。

检查的内容是模型的几何尺寸和重心位置。

检查的方法一般为目测,为更精确起见,有些项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目测法是从三视图的三个方向观察模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

正视方向主要看机翼两边上反角是否相等;机翼有无扭曲;尾翼是否偏斜或扭曲。

侧视方向主要看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和它们的安装角差;拉力线上下倾角。

俯视方向主要看垂直尾翼有无偏斜;拉力线左右倾角情况;机翼、水平尾翼是否偏斜。

小模型一般用支点法检查重心,选一点支撑模型,当模型平稳时,该支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检查中如发现重大误差,应在试飞前纠正。

如误差较小,可以暂不纠正,但应心中有数,在试飞中进一步观察。

2、引导学生手掷试飞

手掷试飞的目的是观察和调整滑翔性能。

方法是右手执机身(模型重心部位),高举过头,模型保持平正,机头向前正对风向下倾10度左右,沿机身方向以适当的速度将模型直线掷出,模型进入独立滑翔飞行状态。

一般是无动力或小动力手掷试飞。

手掷方法要多次练习,要注意纠正各种不正确的方法,比较普遍的毛病有:

模型左右倾斜或机头上仰;出手不是从后向前的直线,而是绕臂根划弧线;出手方向不是沿机身向前,而是向上抛掷;出手速度太大或太小。

出手后如模型直线小角度平稳滑翔属正常飞行,稍有转弯也属正常状态。

但不能侧倾急转。

模型产生急转弯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方向舵偏的太多或左右机翼重量相差的太多或左右机翼的安装角不同。

遇有下列不正常的飞行姿态,就应进行调整,使模型达到正常的滑翔状态。

二、引导学生分析试飞中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1)模型发生波状飞行的原因有四种

①头轻,即模型的重心位置在正常位置的后面,则模型飞行时抬头,模型向上飞时易失速,失速后掉下又增加了速度,速度一大模型再次抬头形成波状飞行。

模型飞机波状飞行时飞行时间短。

纠正方法,改变重心位置。

②起飞方法不对,如带有较大迎角起飞会造成这种波状飞行,纠正方法是改变起飞角度,模型初速度太大也可造成波状飞,纠正方法是减小初动力。

③机翼迎角过大,机翼产生的升力就增加了,造成飞机抬头飞形成波状飞行。

纠正方法是改变机翼迎角。

④水平尾翼迎角过小,水平尾翼产生负升力,造成飞机抬头飞,形成波状飞行。

纠正方法是改变水平尾翼迎角。

(2)模型急速下坠的原因有四种

①头重,即模型的重心位置在正常位置的前面,则模型飞行时低头。

②手掷方法不对,如模型向下掷去,手掷力量过小。

③机翼迎角过小,机翼产生的升力减小了。

④水平尾翼迎角过大,结果水平尾翼产生的升力增加,造成飞机低头。

3、引导学生根据试飞情况分析自己制作航模存在问题并继续调整试飞,教师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小组试飞,共同评价,并共同分析各自存在问题及调整方法。

5、学生小组自由调整试飞

六、总结,提出要求

1、模型飞机的组装和放飞都应像科学家一样有严谨的态度,要耐心细致。

2、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次就成功,失败了要善于分析原因,重新做起,不能失败就放弃。

科技兴趣小组航模车模活动教学设计

 

杏林小学

王颖

20XX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