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265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田家炳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

②自然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的意义

③人文景观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④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基本概念及其分类的有关内容,熟识掌握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故①正确。

自然景观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故②错误。

人文景观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的意义,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2.有关旅游活动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旅游业要消耗大量资金,基本上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B.旅游业是综合性服务性行业,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旅游业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带动了第三产业和旅游教育业的发展。

D.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3.文人墨客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绝句,恰如其分地吟出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意境,提升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黄山,天下无山”说明黄山是自然和文化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资源

B.“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说明泰山是纯粹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不到长城非好汉”说明长城是寄托人们信仰的宗教性质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D.“碧莲玉笋世界”说明旅游资源能反映一地的历史文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

【详解】“感受黄山,天下无山”说明黄山是自然和文化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资源,A正确。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说明泰山是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B错误。

长城没有宗教性质,C错误。

“碧莲玉笋世界”是指广西的峰林,说明旅游资源能反映一地的自然特征,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4.清朝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

”反映出旅游资源欣赏时要(  )

A.动静结合B.选择观景位置

C.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

”反映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旅游景观欣赏特征。

考点:

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并能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5.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业。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能吸收大量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也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6.下列风景区,因自然美获得旅游者青睐的是(  )

①中国的黄山名胜区

②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

③中国云南元阳梯田景观

④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类型。

古城和梯田属于人文景观,故主要体现其人工美;黄山和大堡礁属于自然景观,故能体现其自然美。

7.北京的“胡同游”吸引了大批外国旅游者,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

A.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B.促进国民素质提高

C.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D.促进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作用。

旅游业能促进文化繁荣

作用

表现

原因

满足精神

文化需求

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恢复脑力和体力

旅游活动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

扩大知识视野,体验和了解异地的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增进对旅游地的了解,增加生活阅历,提高文化素质

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扩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

旅游业具有涉外性特点,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注意“吸引大批外国旅游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外汇和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8.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可创造性特点的是( )

A.黄山迎客松B.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C.香港迪斯尼公园D.泰山日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旅游资源可分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创造性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香港迪斯尼公园是人文景观。

考点: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征。

点评:

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旅游景观的基本分类和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

9.在欣赏黄山中的“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等景点时要( )

A.把握时机B.发挥想象C.移情于景D.了解构景手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猴子观海”、“梦笔生花”是借助景观,充分想象,形成的独特景观。

选择B项。

10.世界旅游最发达的大洲是(  )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业的发展。

【详解】欧洲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出游率高。

因此,旅游业最为发达。

故选B。

【点睛】欧洲旅游资源丰富,如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沙滩、斗牛比赛;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罗马古迹;希腊的雅典古城;瑞士的世界公园、湖光山色、手表;奥地利的音乐之邦、多瑙河;英国伦敦的名胜;法国艾非尔铁塔等。

11.2014年“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境内共涉及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22处遗迹,它们见证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

丝绸之路沿线众多遗迹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存在明显季节变化B.位于人口稀少地区

C.只与丝绸贸易相关D.易受风化、风蚀影响

【答案】D

【解析】

结合材料2014年“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境内共涉及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22处遗迹,可知这些地区大多位于我国比较干燥的地区,这些地区风力作用较强,易受风化、风蚀影响,故D正确;遗迹中的石窟没有明显季节变化,故A错误;根据材料“它们见证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贸、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动”所以C错误;河南、西安等地的遗迹分布在人口较多的地区,故B错误;所以该题选D。

我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过程中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绝句,恰如其分地吟出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意境;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宣传。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  )

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观

②旅游最好游山

③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特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下列景观同属一种类型的是(  )

A.布达拉宫、西安碑林、泰山日出B.龙门石窟、漓江风景、黄果树瀑布

C.杭州西湖、坝上草原、安塞腰鼓D.青海湖鸟岛、蜀南竹林、椰林风光

【答案】12.C1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

【12题详解】

读懂诗句是解题关键,此诗意为四季山景不同,山景随季节而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3题详解】

A、B、C三项中的布达拉宫、西安碑林、龙门石窟、安塞腰鼓都属于人文景观,杭州西湖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其他的都是自然景观。

D项中的景观同属于自然景观。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4.下图为旅游者拍摄的四地景观。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获得四地景观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  )

A.①——把握观赏时机B.②——选择观赏角度

C.③——抓住景观特色D.④——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欣赏。

【详解】A、B、C三项中的布达拉宫、西安碑林、龙门石窟、安塞腰鼓都属于人文景观,杭州西湖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其他的都是自然景观。

D项中的景观同属于自然景观。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5.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  )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考点:

旅游资源的类型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理念是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水乳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B.风景区中流传的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与审美特征无关

C.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楼阁、桥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

D.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自然美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工美的内容主要包括古典园林、古建筑、民俗风情等,古典园林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使之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除了自然美和人工美之外,许多风景区往往流传着一些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这给夙景区増添了许多传奇情趣,丰富了审美内涵。

17.歌曲“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下列自然景观中具有这种审美感觉的是(  )

A.巍峨险峻的华山B.北京香山红叶C.烟雨迷蒙的西湖D.钱塘江大潮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

【详解】歌曲反映的是朦胧美,烟雨迷蒙的西湖展示的是自然景观的一种朦胧美。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据研究,南岳衡山绝顶的祝融峰景点,总面积477平方千米,一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5平方千米,则祝融峰的极限时经典容量95人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武广客运的开通,使衡山春节游客爆满,产生的影响是

A.旅游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B.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C.为景区今后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D.给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压力

19.旅游安全是旅游活动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不包括

A.旅游硬件设施情况B.自然环境条件

C.个人身体状况D.社会文化环境

【答案】18.D19.C

【解析】

【18题详解】

游客爆满可能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包括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会产生噪音污染、水体污染等,也会影响生态环境,给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压力,故本题选D。

【19题详解】

旅游者重视的旅游安全问题首先是交通安全,其次是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当地政府的旅游政策,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社会治安,自然灾害,政治形势等。

概括起来为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故本题选C。

20.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游途中花费的时间

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

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

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答案】D

【解析】

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因为有的景点景观类型相似,尽量选择距离较近的位置。

21.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

①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②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

③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

④遵守旅游规则,有秩序地旅游观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

在旅游活动中,乱丢废弃物,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白色垃圾;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

这些都是旅游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都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22.若不考虑地形起伏,某人从赤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

最后此人位于(  )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西北D.出发点以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故从赤道出发,朝正东,再向正南走100千米,进入南半球,向西走的纬线长较赤道短,100千米的跨经度较赤道上经度多,故最终回到出发点以西,选B。

考点:

经纬网的应用。

23.关于地球真实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A.篮球似的正球体B.赤道略扁两极稍鼓的椭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D.规则的椭球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麦哲伦环球航行”最后到我们通过从外太空传回的地球的卫星照片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后来通过精确测量,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故本题选C。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4.从M点飞往N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

C.先东北再东南D.先西北再西南

25.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

A.(60°N,80°E)B.(60°S,100°E)

C.(30°S,100°E)D.(30°S,80°W)

26.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MN与PQ等长B.M在Q的东北方向

C.MP与NQ等长D.30°和60°两线最终相交

【答案】24.C25.B26.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仪相关知识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24题详解】

读图可得,M点N和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从M点到N点,沿着所在的大圆飞行其路线是最短的,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东北再东南.C正确。

【25题详解】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的坐标,纬度数是相同的,但所在半球相反,经度数是互补的,且东西经相反。

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所以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60°S,100°E)。

B正确。

【26题详解】

MN的纬度为60°N,PQ为30°N,故相差同样经度的纬线MN短于纬线PQ;M点在Q点的西北方向;MP与NQ相差的纬度相同,故MP与NQ等长;60°N纬线与30°N纬线不会相交。

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7.读下图,图中①~⑤地中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与地图。

【详解】第一幅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①地的地理坐标是(30°N,30°E),②地的地理坐标是(30°N,30°W);第二幅图是斜侧(俯)视图的一部分,图中③地的地理坐标是(30°S,30°W);第三幅图是方格状经纬网图,极点伸展得与赤道等长,属地球的侧视图,图中④地的地理坐标是(30°S,30°W),⑤地的地理坐标是(60°N,90°E)。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经纬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的。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8.③在①的(  )

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

29.⑤的坐标为(  )

A.(20°E,60°N)B.(20°E,60°S)

C.(20°W,60°N)D.(20°W,60°S)

【答案】28.D29.B

【解析】

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根据图示信息,首先要注意图示区域为南半球,故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每两条经线间隔20°,相邻纬线纬度相差20°,据此确定具体的坐标信息,再根据“劣弧定向法”确定两地的相对方向。

【2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图示区域为南半球,故上南下北,左东右西,③与①经度间隔20°,且在①的东侧;根据纬度,③在①的南方,结合起来,③在①的东南方。

【29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故图中方向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每两条经线间隔20°⑤的坐标为(20°E,60°S)。

30.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

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相关知识。

【详解】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左图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右图为南半球,东半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图中经线间隔为20度,③④位于东半球,①②位于西半球。

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经度与纬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北京的地理坐标并结合图示信息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

(3)分别写出北京以地心、地轴和本初子午线为对称点(轴)的地理坐标。

(4)地球上某点甲,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W向东至0°经线 160°E向东至180°经线

(2)(40°N,116°E)。

 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北温带(3)(64°W,40°S) (116°W,40°N)(4)(23°26′S,160°E)

【解析】

(1)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经度范围是20°W向东至0°经线;)20°W向西180°再到160°E是西半球,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经度范围是160°E向东至180°经线。

(2)北京位于(40°N,116°E),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北温带。

(3)根据地球表面上点的对称性特点确定坐标。

(4)根据温度带和半球划分确定该点位置。

【点睛】

经纬网对称点的类型:

关于赤道对称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关于地轴对称,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关于地心对称(也叫对跖点),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32.素有“中国雪乡”美誉的黑龙江省牡丹双峰林场,积雪期长,积雪厚度大,积雪粘度高;中国雪乡因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播出而暴红,这里成了众多冰雪旅游爱好者的天堂。

但2017年一篇名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

别再去雪乡了!

》的文章却曝出雪乡酒店宰客、威胁游客的情况,景区宰客现象让游客心寒,旅游业蒙羞。

试分析雪乡深受南方冰雪旅游爱好者青睐的原因,并针对景区宰客情况,为该地旅游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答案】原因:

雪期长,积雪厚,雪质好,旅游资源质量好;冰雪旅游资源与南方互补性强,对南方游客吸引力大;旅游景区知名度高;有铁路、公路经过,距机场近,交通便捷。

建议:

当地部门完善游客旅游体验网络公开评级、评价机制;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部门对旅游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

【解析】

【详解】吸引南方地区游客的原因可从冰雪旅游资源本身质量高和与南方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来分析;除此之外,旅游景区知名度高;有铁路、公路经过,距机场近,交通便捷也是重要原因。

消费在升级,服务树口碑。

负面风波后,看似这些景点依然不缺游客,实际上更多的回头客和潜在游客都被挡在了景区门外。

成熟的旅游经济并非一锤子买卖,而是要长期呵护来培育市场口碑。

雪乡要从偏僻之地升级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还需要强有力的整治措施恢复市场信心。

如:

完善游客旅游体验网络公开评级、评价机制;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雪乡旅游吃相难看,不只是某家店或某个导游的问题,折射的是多地旅游行业无序发展、监管缺位的普遍现象。

故要加强执法部门对旅游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对涉事导游和旅行社要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33.随着越来越多“银发族”对于养老观念的转变,旅居养老被看成是旅游市场最具潜力点之一。

候鸟型旅居养老,即老年旅游者如候鸟一样,在相应时段选择短期移居到不同的地域,是旅居养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而选择城郊型旅居养老的人则会与村中农户签订一个较长的居住协议,在国内的崇明岛和浙江天目山都存在此种旅居养老项目。

试述城郊型旅居养老产生的原因及其与候鸟型旅居养老相比的优点。

【答案】原因:

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老年人支付能力提高;医疗技术进步,老年人身体素质提高;城市环境污染和居住环境质量下降;城郊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优点:

客源地与目的地距离近,交通成本低;城郊风俗习惯与客源地非常接近;方便子女探望并及时处理旅游者的身体出现的意外状况。

【解析】

本题以旅居养老为载体,考查城郊型旅居养老产生的原因及其与候鸟型旅居养老之间的差异,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城郊型旅居养老产生的原因,主要从老年人口数量、生活水平、支付能力、身体素质、城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角度作答。

城郊型旅居养老的优点主要对比候鸟型旅居养老从交通、习俗与子女距离等角度作答。

【点睛】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3.客源市场: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34.云石山乡位于“共和国摇篮”——江西省瑞金市,距市区仅19公里。

乡内云石山由石灰岩构成,地貌奇特,是长征的出发地,被称为“长征第一山”。

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云石山乡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云石山是长征出发地,革命历史文化价值高,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云石山喀斯特地貌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