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257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docx

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走进食品加工厂鲁人版

2 走进食品加工厂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访问、讨论、交流,了解方便面的加工过程,懂得日常生活与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知道珍惜探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3.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4.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是中国人”第10条内容标准“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与生产劳动的情况”和“走进世界”第5条内容标准“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走进食品加工厂》是本单元的第二个学习主题,包含“参观食品加工厂”和“生活离不开工业”两个主题活动。

在上一个学习主题《粒粒皆辛苦》中,学生以常见的农产品为探究对象,了解了农民辛苦的劳动,透过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食品,对各行各业的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农业有了初步的了解。

也感受到了每一种农产品都包含着很多人的辛苦劳动,都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本学习主题从农业转向了工业,在生活中,工业和农业紧密相连。

方便面的生产既需要农民种植的粮食也需要工人的加工、包装及运输和销售。

我们的生活既离不开农业,也离不开工业。

这两个学习主题的教材编写思路基本相同,教学组织方式也基本一致。

1.参观食品加工厂

参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

我们都知道,观察是感受的基础。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

要让学生关注社会,就要让学生去感知世界的真实情况。

所以说,只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生才能清楚一包方便面经过了多少道工序,经过了多少人的劳动,才能体会到工人劳动的辛苦。

教材是按照“参观前的准备――参观方便面加工厂――讨论交流――谈收获和感受”的思路编写的。

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的活动有:

活动一:

参观前的准备

参观前要制定详细的参观计划,教师要做好参观前的联系工作,确定好参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还要组织学生准备好参观所需要的物品,引导学生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参观,明确要了解的问题,制定好参观计划。

活动二:

参观食品加工厂

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分组参观一处食品加工厂或者其他工厂。

教师要事先和厂方负责人联系好,争取他们的支持,让厂方明确介绍的重点,按照生产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参观。

在参观的过程中,在厂方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人的劳动。

活动三:

讨论交流

第一阶段:

参观的收获。

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参观的收获,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大。

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感受。

第二阶段:

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我们亲自感受到了工厂里工人们辛苦的劳动,在方便面的加工、生产和流通等领域,还有哪些人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请大家仔细想一想。

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四:

我的收获和感受

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

2.生活离不开工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工业,都与各行各业工人的辛勤劳动联系在一起。

教材是按照“假如没有工业生产――各行各业的工业与生活――关注家乡的工业生产”的思路设计的。

教学过程是可以设计的活动有:

活动一:

假如没有工业生产

“假如没有工业生产,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看到这个问题,我们不由得会想到原始社会的生活,食物没有加工,兽皮披在身上,而学生不会有这样的认识。

我们要通过播放图片或音像资料,给学生以清晰的认识。

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资料、图片,了解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活动二:

古今对比

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好?

好在哪里?

活动三:

寻根求源

第一阶段,分组探究:

时尚的衣服、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建筑等都来自哪里?

第二阶段:

还有哪些工业劳动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

第三阶段:

假如没有这些工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活动四:

了解家乡的工业生产

第一阶段:

说说家乡有哪些工业,主要生产什么。

第二阶段:

这些工业与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关系?

第三阶段:

为家乡工业生产献计献策。

【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1.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参观活动。

在学生生活的周围,不一定有类似的方便面加工厂。

另外,限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当前的学校安全教委问题,对于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教师也常感到无可奈何。

对此,教师要注意灵活安排。

参观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工业生产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分工合作、辛苦劳动。

没有方便面加工厂,我们可以参观馒头加工厂、面条加工厂。

教师不方便带领学生参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2.在组织学生参观的过程中,要尽量在工作人员的指导、配合下,组织学生体验工人的劳动。

3.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特别是在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时,要从让学生了解到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今昔对比,学生才能感受到工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假如生活中没有工业生产,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在想象中体会工业与生活的关系,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工业发展,了解工业发展与家乡的关系,为家乡的工业发展出谋划策,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心。

【活动案例】

第一课时  参观食品加工厂

活动目标

1.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访问,了解方便面的加工及流通过程,懂得日常生活与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并尝试合理而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3.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5.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拟定一个活动计划,每人准备一个参观时最感兴趣的问题。

准备参观需要的物品。

教师准备:

联系好参观单位,争取厂区领导的支持,了解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参观准备

(一)引出探究话题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方便面吗?

看来,方便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食品。

关于方便面你们知道哪些?

还想知道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梳理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制定参观计划

1.教师谈话:

我们准备去食品加工厂参观,通过参观了解这些问题。

大家说,参观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1)做好参观前的联系工作,确定好参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2)大家要准备好参观所需要的物品;(3)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4)明确参观内容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5)制定参观计划。

4.分组制定参观计划,准备参观所需要的物品。

5.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活动二:

参观体验

根据学校的实际灵活机动地安排。

活动三:

汇报交流

(一)回顾参观活动

1.教师谈话: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了方便面加工厂,看到了方便面的整个生产过程,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大。

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了吗?

说说你的收获吧!

2.学生谈参观的收获。

教师随机提问:

(1)我们看到很多工人在车间内工作,如果缺少了一个,会怎么样呢?

(2)在车间内我看到都是机械生产,我认为工人们的工作不是很辛苦,大家的感受如何?

3.通过参观、交流,我们知道了一包方便面的生产是需要很多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的,看似简单的劳动,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机械一刻不停的转动,就需要每个人一丝不苟地工作。

(二)扩展认识

1.教师引导:

我们都看到了方便面的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方便面,就是我们吃到的方便面吗?

我们要吃到这些方便面,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教师总结:

方便面出厂后还需要包装设计和广告宣传,还要有运输工人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还离不开商店销售人员的劳动。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5.学生谈感想。

活动四:

记录收获

教师总结:

参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参观的过程中,你感觉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在今后的参观学习中应该怎样做?

了解了方便面的来历,你想到了什么?

想说什么?

赶紧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第二课时  生活离不开工业

活动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了解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

3.尊重并感谢生活中的工业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状况,为家乡工业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调查了解社区的工业生产状况。

了解有哪些工厂,分别生产什么。

2.搜集原始人群生活状况的资料或图片。

教师准备:

搜集现代工业生产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引出探究话题

1.教师谈话: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状况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想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把自己的资料和收获展示给大家?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引导:

听了大家的介绍,你认为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对比我们今天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活动二:

寻根求源

1.教师质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生活中有哪些工业用品呢?

工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发言。

5.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工业品进行分类整理。

6.说说工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7.教师总结:

时尚的衣服、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建筑、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医药等都来自工业生产,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丰富,生活越来越美好。

这单单是工人劳动的结果吗?

活动三:

科技推动工业发展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

工业发展在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

对此,大家了解到哪些?

3.学生交流。

4.教师: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5.学生自由发言。

6.教师总结:

还是依靠科学技术,看来,科技发展不但与农业发展又关系,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更密切。

活动四:

关注家乡的工业

1.说说家乡的主要工业生产,说说这些工业与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关系?

2.为家乡工业生产出谋划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