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178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docx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

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编制依据

(1)国家、交通部、地方镇府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及条例。

(2)现场勘察调查资料。

编制原则

1、认真执行合同及有关文件要求。

2、集中堆放、统筹兼顾、合理利用。

3、减少环境污染,做好环境保护。

编制目的

为加强清表土集中堆放工程项目管理,确保施工进度,防止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明确作业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清表土集中堆放作业施工。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S11芜湖至黄山高速公路路基03合同段清表土集中堆放专项方案。

二、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线路所经地段主要有林地、水田、鱼塘,鱼塘段清表厚度为米,其路段清表厚度为米,合理利用清表土这种难以再生资源,保证公路沿线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拟对清表土进行合理规划。

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南陵县境内,项目所在区地处沿江丘陵平原区,皖南中低山区总体地势特征是南部高、北部低。

项目主要分部在象山河、上马河、漳河两侧,地势平坦开阔,漫滩内水系较发育。

该地貌起伏大,岗冲相间,标高之间。

2)、地质条件

据线路沿线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地理条件、地质构造,本项目内地质情况主要为河漫滩及山间谷地堆积松散岩类中等复杂工程地质区和低中丘侵蚀-剥蚀软岩复杂工程地质区。

河漫滩及山间谷地堆积松散岩区的工程特性为:

1、河谷地段地形平坦开阔,坡地及山间谷地路段起伏较大,地表岩性为粘性土、砂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等,具有双层或多层结构。

第四季松散层厚度一般2-5m,局部厚度5-12m,河床及漫滩主要为中粗砂夹薄层粉细砂、砂砾卵石等。

2、坡地及山间谷地主要为冲坡积、残坡积砂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为主等。

3、地下水类型属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水量极贫乏-中等,单井涌水量<10-1000m3/d,水位埋深1-5m。

低中丘侵蚀-剥蚀软岩区的工程特性为:

1、为斜坡地形,局部为沟谷,基岩大部分被覆盖,局部零星出露,表层覆盖薄层残坡积粉质粘土、碎石土,厚度,局部小沟谷分布有厚砂土、卵(砾)石土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纪上统宣南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含砾细砂岩、砂砾岩、砾岩等。

强风化厚度为3-8m,呈砂土状,碎块状,中风化为软岩,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局部见小型滑坡。

2、地下水类型属红尘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水量极贫乏,单井涌水量<10m3/d。

3)、气象水文条件

本合同段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盛行,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显著。

气候特征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其中,春季冷暖变化大,夏季梅雨高温,秋季气候温和,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地形复杂,小区域气候差异大。

多年平均气温摄氏度,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摄氏度,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3摄氏度。

多年平均降水量,降水时间分配不均,6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

水、旱灾害较为频繁。

平均无霜期长231天,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项目内地表水系发育,属于长江水系中的漳河水系和青戈江水系,地表水系较发育,但大多在丰水季节水量较大,较大的溪流有上马河、漳河。

青弋江、漳河下游,河湖交织,相互串通,港汊密布,水体流向多变,汛期极易形成洪涝灾害,为一纵横交替的水网地带。

水文特点是河流均属于雨源型,表现在径流量的变化与降雨量的一致性。

地表径流的形成主要集中在降雨量丰富的4~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0%~80%左右。

10月至翌年3月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这时期的径流量可视为基流量,主要由地下水排泄补给。

本标段跨越的河流主要为上马河和漳河。

根据地下水类型的形成自然条件、运移特征、赋存空间特征,并结合工程地质岩组特点,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沿线地表水与地下水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

三、资源配置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清表土集中堆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

管理人员及职责如下表所示:

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一工区区长

负责施工现场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2

二工区区长

负责施工现场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3

三工区区长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4

四工区区长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5

施工员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6

施工员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

人员配备

配备人数

施工任务

1

普工

16

清表土运输、装运

2

运输车司机

16

3

挖掘机司机

4

4

装载机司机

2

机械配置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自卸汽车

20m3

16

2

装载机

ZL50C

2

3

挖掘机

卡特320

4

4

洒水车

10m3

1

四、施工前准备

、表土堆放场地设置

清表土集中堆放地点主要在:

1#临时弃土场、3#临时弃土场、4#临时弃土场、6#临时弃土场,清表土总方量为³。

1#弃土位于K22+850右侧50m,占地面积亩,主要接受K21+700~K23+400段弃方;

3#弃土场位于K26+300左侧55m,占地面积亩,主要接受K25+700~K27+490段弃方;

4#弃土场位于南陵互通内K27+950右侧110m,主要接受K27+490~K28+480段弃方;

6#弃土场位于K33+000右侧190m,占地面积亩,主要接受K31+700~K33+500段弃方。

、开挖排水沟

存储区四周沿坡脚外侧50cm-100cm开挖排水沟,以排除雨水及渗水。

根据现场地形,排水沟按地势做成一定坡度,积水自然排入一侧低洼处。

并与施工营地排水沟相连,形成施工营地区排水体系。

、树木清理

根据设计图纸对场平区表土收集以及图纸明确要求保护的树木进行统计,对树根采取挖掘机挖除方法清理,同时做好现场影像资料收集。

五、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

开工前,组织人员做好边界控制点的复测与放样工作,按施工要求增设水准点,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工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表土收集:

首先进行表土收集区表层的杂物清理,集中人员砍伐树木,挖出树根并集中运出收集区,而后组织机械车辆装运表土,通过现场施工便道将表土运输至设计图纸指定的表土堆存区集中存放。

表土收集分4个区域实施收集,装载机或挖机配合自卸车装土。

、摊平堆存:

自卸车将收集的表土运输至堆存区域,在现场指挥人员指挥自卸车卸料以后,摊铺作业采用推土机推平,做到平整均匀。

按照由里到外、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层堆存,堆放一层平整一层,再在第一层上面堆放第二层,依次类推,并在便道一侧修建坡道,以便运输车自由通行。

每层平整完毕以后质检人员现场对搜集表土质量及整平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挖、装、运、摊、平、检测机械化一条龙作业。

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进行协同施工,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协同的效果。

、碾压:

按设计及图纸要求平均堆存表土厚度达到50cm后进行碾压,其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0%。

碾压时,按照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边后中、轮迹重叠等原则,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后一轮必须和前一轮重叠1/3--1/2轮迹。

、检查验收:

每填铺一层都要覆盖整个堆存区,完成一层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再填筑向上一层。

、防护施工:

 

(1)存储区四周坡脚采用袋装土加固,防止水土流失,袋装土根据表土回填进度,采用人工分层堆码,并与回填边坡设计坡度保持一致。

 

(2)存储区回填顶部向外侧做成一定坡度,以利于排水。

(3)坡面采用1m3反铲挖掘机按设计坡比1:

进行削坡并做好坡面临时急流槽。

、堆放要求

1、在清表施工前,先进行清除与崛除工作,移除地表的植被、树根、石粒等杂物后用自卸汽车运至集中堆放场所进行堆放,堆放场地四周略高且具有排水的坡度,坡度按2%考虑,另预留施工便道便于今后取土利用。

2、堆放场堆置高度为2m,并略夯实整形顶部应保持缓坡度以利于排水,为避免破坏表土特性,机械操作时避免过度碾压。

3、必要时沿堆放场地四周砌筑浆砌片石挡墙,防止清表土与原地表土混合散落。

4、清表土堆放好后,在其上覆盖防尘网。

5、禁止将除腐殖土、根植土等之外的其他弃渣、杂土等堆放在集中堆放场内。

六、安全、文明措施

1、组织施工队伍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有关环境保护及相关法律及安全管理规定,学习管理处、总监办关于清表土管理文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2、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同时进行安全交底。

每天施工前,对所有安全设施,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杜绝事故隐患。

3、处理机械事故时,必须在设备停机时检查、维修。

4、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在施工的作业场所内。

5、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及事故调查处理制度,把各项安全施工指标层层分解到施工班组,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6、施工现场设明显的安全标志,安全标语要规范。

7、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施工机械,严禁酒后操作。

8、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9、坚持“三不”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0、施工现场文明整洁。

11、保障施工便道畅通、晴天及时洒水除尘。

12、施工中禁止新增对环境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13、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影响,对施工区域内道路经常检修。

14、夜间施工照明要充足。

七、环境保护

1、水土流失防治

清表土临时堆放场所填筑施工前,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汇水沟渠,将降雨时的地表水通过汇水沟进行汇流,做好拦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在堆放场表面形成径流,对新地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造成污染。

2、植被保护

施工作业前,将堆放场地进行整平,清表土堆放完成后,对堆放场进行全面环保处理,坡面进行植草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及绿地、耕地的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