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090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1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医学 总结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问答.docx

康复医学总结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问答

康复医学总结

总论+功能评定

康复:

帮助经历者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并维持最佳功能状态的一系列措施。

康复医学:

研究各年龄组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功能、降低障碍,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并促使其重返社会为目的。

误用综合征:

对肢体及关节不正确的摆放和不合理用力所致炎症,韧带、肌腱和肌肉等的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的增强及异常痉挛模式等。

残疾(功能减弱或丧失)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几乎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都有暂时或永久性的损伤及相应的功能障碍,而步入老年的人将经历不断增加的功能障碍。

康复实现医疗终极目标

医学的发展已经从“治病救命”到“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回归社会”。

康复医学聚焦人的整体功能,体现临床各个专科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终极目标。

康复医学给临床各个专科提供支撑性服务的学科,是最广泛深入整合了多个学科的临床知识、技能和服务。

早期康复的核心理念

克服绝对制动的不利影响

启动早期活动训练

防治并发症

减轻/改善功能障碍

康复途径

改善:

通过训练和其它措施改善生理功能。

例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训练、心肺功能训练等。

代偿:

通过各种矫形器和辅助具,使减弱的功能得到放大或增强。

例如助听器、各种矫形器、拐杖、助行器等。

替代:

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的生理功能。

例如轮椅、假肢等。

WHO康复的定义包括四个层面

一、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诸多方面的措施。

二、以伤病残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

三、强调功能训练和再训练。

四、以提高躯体/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与康复有关的学科和疾病

团队:

康复医师physiatrist

康复治疗师therapist

1 物理治疗师(士)physicaltherapist

2 作业治疗师(士)occupationaltherapist

3 言语治疗师(士)speechtherapist

4 矫形治疗师(士)P&Otherapist

5 心理治疗师(士)psychologist

6 传统康复治疗师TCMT

7 社会工作者socialworker

康复护师(士)rehabilitationnurse

康复功能评定(RehabilitationAssessment)

◆判断功能障碍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动态观察其变化,康复治疗效果

◆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肌力测定

肌力:

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测定:

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方法:

徒手肌力测定(manualmuscletest,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muscletest)

临床意义:

对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尤其周围神经)病损的功能评定十分重要。

主要目的:

评价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评定康复治疗的疗效。

MMT肌力分级标准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RangeofMotion,ROM)

ROM异常的原因:

1.关节骨或软骨的损伤、病变、退行性病变、畸形;

2. 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挛缩疤痕粘连、软组织的

疼痛、肌肉无力瘫痪等。

3. 肌无力或瘫痪时主动ROM变小,被动ROM正常。

目的:

1.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

2.确定治疗目标;

3.评价治疗训练效果。

肩胛带屈曲、伸展正常值:

屈曲0-20°伸展0-20°

肩胛带上升、下降正常值:

上升0-20°下降0-10°

肩关节屈曲、伸展正常值:

屈曲0-180伸展0-50

肩关节内收、外展正常值:

内收0-75外展0-180

肩关节水平屈曲、水平伸展正常值:

水平屈曲0-135水平伸展0-30

肩关节内旋、外旋正常值:

内旋0-90外旋0-90

肘关节屈曲、伸展正常值:

屈曲0-150伸展0过伸展0-10

前臂旋前、旋后正常值:

旋前0-90旋后0-90

腕关节掌曲、背曲正常值:

掌曲0-90背曲0-70

腕关节桡偏、尺偏正常值:

桡偏0-25尺偏0-55

髋关节正常值:

前屈0-120向后伸展0-30

髋关节内旋、外旋正常值:

内旋0-45外旋0-45

膝关节屈曲、伸展正常值:

屈曲0-135°伸展0°过伸0-10°

胸腰椎前屈正常值:

前屈0-45

胸腰椎后伸正常值:

后伸0-4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反复地进行的、最具有共性的和最必要的基本活动。

评定范围:

评定目的:

确定病人的自理能力、判定预后、制订和修订训练计划、评定训练效果、安排返家后的训练或就业等。

ADL评定方法:

Barthel指数

 

脊髓损伤康复

脊髓休克:

脊髓受外力打击后,损伤平面下立即发生的完全性迟缓性瘫痪。

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中央综合征(centralcordsyndrome):

常见于脊髓血管损伤,血管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然后再向外周扩展。

(与动脉分布有关。

)好发于老年人。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nw-SequardSyndrome):

脊髓仅损伤半侧,常见于刀伤或枪伤。

由于痛温觉纤维在脊髓发生交叉,因而对侧痛温觉丧失。

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

脊髓前动脉/前索综合征(anteriorcordsyndrome):

脊髓前部损伤(损伤),不同程度的运动和痛温觉丧失而本体感觉保留。

圆锥综合征(conusmedullarissyndrome):

脊髓圆锥(骶3-5和尾节)损伤和椎管内腰神经根损伤。

双下肢多无明显运动障碍,肛门和会阴部有鞍状感觉障碍,性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肛门等反射消失。

偶尔可保留球海绵体反射和排尿反射保存。

马尾综合征(caudaequinasyndrome):

椎管内腰骶神经根损伤所致膀胱、肠道功能障碍及下肢反射消失。

脊髓震荡(spinalconcusion):

指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一般认为并没有机械性的压迫,也没有解剖上的损害。

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

脊髓休克

感觉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大小便、性功能、体温调节、出汗反应方面。

损伤类型

完全损伤

1.截瘫-T1以下

2.四肢瘫-T1以上

不完全损伤

1.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

2.中央综合征(CentralCord)

3.脊髓前动脉/前索综合征(AnteriorCord)

4.后索综合征(PosteriorCord)

5.圆锥综合征(ConusMedullaris)/马尾综合征(CaudaEquina)

脊髓损伤ASIA评定

评价时间:

一般认为能够预示预后的检查时间是损伤后72小时到一周。

太早,会受到其他损伤、患者的觉醒水平、受伤前所服用的药物或酒精的影响。

ASIA必须检查的部分

神经损伤水平(NLI)

1)感觉平面

2)运动平面

3)损伤程度评分

4)部分保留区

5)完全或不完全

6)截瘫和四肢瘫

7)球海绵体反射

感觉平面:

最远端感觉正常的平面,双侧分别测试

每部位检查两种感觉:

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

打分:

感觉不到=0感觉受损=1正常=2

运动平面

最尾端平面肌力在3/5级或以上,而相邻头端的肌力都在5/5,即确定为3/5那个平面。

运动检查十群肌肉及代表节段

C5屈肘肌群

C6伸腕肌群

C7伸肘肌群

C8指深屈群

T1小指展肌

L2屈髋肌群

L3伸膝肌群

L4踝背屈肌群

L5拇长伸肌

S1踝跖屈肌群

肛门括约肌的收缩

肌力的分级

0=完全瘫痪

1=可触及或可见到收缩

2=无重力状态下的主动运动

3=抗重力主动运动

4=抗部分阻力主动运动

5=正常

该平面关键肌肌力>=3级,上一平面关键肌肌力5级

如果运动定在C5平面,C4以上的感觉必须正常。

ASIA脊髓损伤程度量表

A=完全损伤

B=部分感觉残存,无运动

C=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小于3/5

D=部分运动,残存的肌群的一半以上肌力大于3/5

E=正常

完全和不完全

完全损伤:

无骶部残存

不完全损伤:

有骶部残存

四肢瘫的定义:

脊髓T1以上水平的损伤

截瘫的定义:

脊髓T1以下水平的损伤,不涉及上肢功能

判断预后

完全性四肢瘫:

大部分病人获得1个水平提高

部分保留区越长,区内恢复多

每个受伤节段恢复情况并不一样,取决于初始运动水平

紧邻损伤平面下方的肌力恢复更早更好

上肢的恢复1-6月内,头三个月最快

运动恢复可以持续,到第二年进步减少,尤其初始肌力0级的病人

更早时间、更高平面具备初始肌力,比无肌力者更好

不完全性四肢瘫:

下肢预后更好

B级病人的刺痛觉保留的患者,其移动能力的预后较触觉保留者

完全性截瘫

平面越低:

下肢运动和功能恢复越好

-T9以上,下肢几乎不恢复

-T9及以下,33%

功能性移动的预后低(5%),源于有限的下肢功能恢复

不完全性截瘫

下肢运动和功能预后好

头2个月恢复速度最快

恢复机制与四肢瘫不一样:

神经根的恢复和损伤节段的恢复

损伤的水平与ASIA的平面

胸段损伤更倾向于完全损伤

大多低水平的损伤是D级

完全损伤下一节段恢复的平台时间:

12月

不完全损伤恢复达平台期更快:

9-12月

脊髓损伤功能目标

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的关系

远期目标:

回归社会的程度:

工作、学习等

生活自理(ADL)的程度:

进食、洗澡、修饰、大小便控制和管理等

近期目标:

活动能力的恢复:

例如上肢和手功能、下肢功能

C7-功能独立的关键水平:

进食、洗漱、穿衣、转移、轮椅活动,膀胱功能

康复目标---胸髓损伤

上胸部:

截瘫,生活大部自理,仅站立

下胸部:

截瘫,生活基本自理,治疗性步行

康复目标---腰、骶髓损伤

腰:

生活全部自理

L1-L3:

家庭功能性步行(室内行走)

L4以下:

社区功能性步行(上下楼梯)

康复目标是:

病人的功能最大化。

(医疗、身体、心理、社会/娱乐、职业)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使用物理因子治疗病、伤、残的方法称物理治疗(PhysicalTherapy,PT)。

物理治疗包括如热、冷、水、电流、光线、体操、牵引、按摩、手法以及器械等进行治疗。

运动疗法:

利用人体肌肉、关节的各种运动来防治病损,促进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它是康复治疗的一种重要的措施,属物理治疗范畴。

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基本作用

1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2 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3 维持与恢复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4 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的基本类型

运动疗法的方式方法很多,按肌肉收缩的形式(肌肉收缩有等张与等长收缩两种形式)和主动用力的程度可分为可分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及抗阻运动)等几个基本类型。

等张练习:

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采用等张收缩进行的操练为等张练习。

等长练习:

等长收缩(静力性收缩)是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的距离无变化,其肌纤维长度虽稍有缩短,但肌腱部反稍被拉长,因而肌长度基本不变,亦不发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

采用等长收缩进行的操练为等长练习。

主动运动:

是指完全由患者主动用力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

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

在运动疗法中应用最广泛。

肌力有相当的恢复(3级)时,应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

助力运动:

是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助力可由医务人员或患者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帮助完成动作。

抗阻运动:

是指在运动过程中,须克服外加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

阻力可由人力施加,亦可用重物或器械提供。

适用于肌力达4级以上的病人,主要用于创伤、瘫痪后恢复肌肉力量。

被动运动:

是指病人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外力可来自人力或器械,前者通常由医务人员施行,亦可由患者腱肢进行。

运动疗法适应证

1.运动系统伤病;

2.神经系统伤病;

3.内脏器官疾病;

4.代谢疾病;

5.其他;

禁忌症:

严重衰弱;脏器功能失代偿期;发热;疾病的急性期;剧烈疼痛;有大出血倾向;运动中可能发生严重合并症者。

几种常用的运动疗法

◆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ROM练习)

◆抗阻练习

◆牵拉练习

◆平衡练习

◆关节松动术

◆牵引治疗

◆易化技术

维持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ROM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其中作用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外加一定助力使关节运动所通过的运动弧为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范围;完全由外力使关节活动所通过的运动弧为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称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治疗作用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①减轻挛缩;②维持肌肉弹性;③促进血液循环;④增加滑膜关节面软骨的营养;⑤促进关节积液的吸收;⑥缓解疼痛;⑦增加病人对活动的意识;⑧预防制动的合并症;⑨用其来说明所设计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主动和主动-助力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除具有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相同的作用外,还具有:

①保持肌肉的收缩性;②给予收缩肌肉感觉反馈;③刺激骨组织形成;④加快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⑤发展协调性和功能性的运动技巧。

抗阻练习

抗阻练习是一主动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抵抗外加阻力进行静力性或动力性收缩。

它是发展肌力与耐力、改善身体功能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可分为手法抗阻练习与器械抗阻练习。

手法抗阻练习的原则

✓评测需训练肌肉的肌力,当肌力尚弱(4级以下)时,可采用此种练习方法;

✓向病人解释练习计划与程序,病人取舒适体位及在练习中要最大用力;

✓确定施加阻力的部位与阻力方向,确定动作的重复次数;

✓在运动的关节近端提供固定,随时纠正不当的阻力部位、阻力方向及阻力量。

器械抗阻练习的基本方法

✓渐进抗阻练习

✓短促等长练习

✓短促最大负荷练习

✓等速练习

牵拉练习

牵拉练习是一种使病理性缩短的软组织延长的治疗方法。

分类:

被动牵拉①手法被动牵拉②机械被动牵拉

主动抑制主动抑制技术只能放松肌肉组织中具有收缩性的结构,而对结缔组织则无影响。

自我牵拉利用其自身重量作为牵拉力量。

目的:

改善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

预防可不逆的组织挛缩。

增加力量练习前的柔韧性,防止或减少肌肉肌腱损伤。

适应症挛缩、粘连、疤痕组织形成等使肌肉、结缔组织及皮肤缩短;挛缩影响日常功能活动;肌肉无力而其拮抗侧组织紧张;关节活动受限可导致结构畸形。

禁忌症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特别是在急性期;新近发生的骨折;新近发生的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有其他创伤体征存在;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剧痛;严重的骨质疏松。

平衡练习

系指操练时着重要求维持人体平衡的各种练习。

通过这种训练,能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

主要适用于因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的病人。

基本原则:

主要是从最稳定体位通过训练逐步进展至最不稳定的体位,从静态平衡进展至动力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难度。

关节松动术

指治疗者用手法使组成关节的骨端能在关节囊和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所限范围内发生移动的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

治疗作用

①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改善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防止关节退变;

②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③保持软组织的伸展性关节松动术直接牵拉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保持或改善其伸展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④增加本体感觉反馈关节松动术可刺激位于关节、关节囊与肌腱内的本体感受器,传入神经将感受器接受的冲动传入中枢神经,增加位置觉与运动觉。

手法分级

Ⅰ级:

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即起始部分小幅度活动。

Ⅱ级:

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与终末端,即中间部分大幅度活动。

Ⅲ级:

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且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即中末部分大幅度活动。

Ⅳ级:

治疗者在病人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松动关节,即终末部分小幅度活动。

Ⅰ、Ⅱ级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Ⅲ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伴僵硬;Ⅳ级用于治疗因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

适应症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

禁忌症关节活动已过度、关节肿胀、关节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

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

腰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将受累关节近端肢体适当固定,在其远端肢体按需要的方向(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用适当重量进行牵引。

易化技术(facilitation)

易化技术是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改善脑病损者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又称为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疗法。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治疗项目

✓力量性项目

✓放松性项目

✓矫正性项目

✓耐力性项目

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强度

✓治疗频率

✓治疗持续时间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电(理)疗法

低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

脉冲电流以小于1,000Hz的频率来回振荡,使机体内离子和带电胶粒沿电场方向冲击式移动,对运动、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

中频电流的皮肤阻抗低于低频电流,由于治疗时皮肤电阻下降,可以用较大的电流强度达到较大的深度,又因为采用交流电,没有电解作用,避免电极灼伤,使用更为安全。

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高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大于100KHz的高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根据波长将高频电流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五个波段,近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仅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高频电疗包括:

短波电疗、超短波电疗、微波电疗(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

光疗法:

以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能量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

光疗法所采用的人工光源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四种。

超声波疗法:

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属于超声波。

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所采用超声波频率多为800-1000KHz。

磁疗法:

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磁疗法,简称磁疗。

磁场可以通过对神经的刺激反射作用于全身,通过对体液的作用影响组织的新陈代谢和生理病理过程,还能通过对经穴的刺激影响经络的感传。

治疗作用:

镇痛、镇静、降压、消炎与消肿、软化瘢痕与松解粘连、促进骨痂生长。

热疗法

石蜡疗法

泥疗法

治疗作用:

1.温热作用2.机械作用3.滑润作用或化学作用

适应症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扭挫伤、骨折后关节肿胀与功能障碍、手术后粘连、疤痕、关节挛缩、新鲜创面、慢性溃疡、冻伤、慢性关节炎、腱鞘炎、滑囊炎、肌炎、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痛等。

禁忌症高热、化脓、厌氧菌感染、肿瘤、结核病、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温热感觉障碍等。

 

冷疗法:

冷疗法即以低于人体温度的致冷物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在皮肤或粘膜上应用寒冷刺激一过性降温的治疗方法。

冷疗法常用致冷源为冷水、冰块、氯乙烷等,全身降温有时应用95%的酒精。

这些致冷源使作用于人体体表时吸收人体的热,使组织温度下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有效。

适应症运动创伤、矫形外科手术后,急性刺激期关节病、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肌肉挛缩、褥疮、带状疱疹、瘙痒症、毛囊炎、蜂窝织炎、上消化道出血、高热降温、中暑等。

禁忌症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与皮肤感觉障碍、对冷过敏等。

老年人、婴幼儿及恶液质者慎用。

水疗法:

利用水的温度、静压、浮力和所含成分,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水疗法。

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脊髓损伤、颅脑外伤及脑血管意外偏瘫恢复期等。

禁忌症皮肤传染性疾病、癫痫、心功能衰竭、血压过高或过低等。

大小便失禁者慎用或只能短时间治疗。

 

矫形器在康复中的应用

作业疗法是一门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活动的科学和艺术。

目的是消除病态,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治疗作用

✓增强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改善认知和感知功能

✓提高生活活动自理能力

✓改善社会、心理功能

治疗原则

✓通过功能评定选择治疗活动

✓激励患者参与意识

✓发挥集体治疗优势

✓有利于调动患者潜能

✓注意强度的渐进性

✓突出个体兴趣

✓不以创造价值为目的

适应证

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损、脊髓炎、老年性痴呆等。

骨关节疾病:

骨折、截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性关节病、手外伤、强直性脊柱炎、烧伤等。

 内科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

 儿科疾病:

脑瘫、发育不良等。

 精神科疾病:

神经症、抑郁症等。

禁忌证

 意识不清、严重认知障碍、危重症、心肺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等需绝对休息者。

 

作业治疗评定

✓感觉运动功能:

触觉本体感觉前庭觉视觉听觉关节活动度 肌力运动协调性活动精细度

✓认知综合能力:

记忆力逻辑思维注意力理解能力决策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社会和心理功能:

自我识别主观能动性情感表达 知识交流安全

✓环境

作业疗法处方:

康复医生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生活环境、个人爱好、身体状况,残疾程度的评定结果,拟定作业治疗计划或阶段性实施方案。

✓治疗前准备

✓治疗进程

✓阶段处理

✓治疗环境与观察

✓治疗时间

✓治疗记录

训练内容

◆器具训练(单项功能训练)

◆生产、劳动训练(综合性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生活技能训练)

床上运动与身体转移

个人的ADL

家务活动

社会交往

◆改造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

矫形器(Orthosis)

矫形器是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以保护、稳定肢体;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治疗骨、关节、神经和肌肉疾病及功能代偿的体外装置。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Ø稳定与支持:

通过限制肢体或躯干关节的异常运动来保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其承重或运动的能力。

Ø复位与矫正:

对已经出现畸形的肢体或躯干,通过固定病变部位来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

Ø保护与免荷:

通过固定病变的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