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997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docx

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

2020届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认为:

“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

······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

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B.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C.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D.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

2.《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

“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

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

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D.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西汉对于官僚权、利的约束较为有效,如荐官有责、上计考课、设刺史以查地方、职务回避制等做法,都从制度层面对官吏用权加以制衡,使得权力不至妄为,因而“政平讼理,百姓无愁怨,”这体现了西汉

A.官僚制度臻于完善B.官僚约束较为有效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4.右图的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

这种线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这反映了唐朝

A.南方艺术风格成为主流B.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

C.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D.绘画注重意境忽视法度

5.朱熹晚年受到韩胄排斥,学说被视为“伪学”,遭到禁止。

但后来朱熹理学一直成为官方哲学,元代恢复科举后,朱学被定为科场程序;在明清两代被列为儒学正宗。

这主要是因为朱学

A.不断发展创新B.取代佛道正统C.顺应人性民心D.迎合统治需要

6.《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

“一品官,二品贾”,······。

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

“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

”这反映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B.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传统四民社会已经解体D.明政府不重视科举制度

7.据不完全统计,1861年至1895年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共51个,总投资额约5000万两白银,雇佣工人约3万名。

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A.大力发展资本主义B.全面推进近代化

C.摆脱传统观念束缚D.促进了经济发展

8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

“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于的。

······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

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

9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提到“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据此可知

A.民生主义关注工农B.土地革命深入人心

C.社会主义大行其道D.国共两党纲领一致

10.80多年前,一张题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的照片震惊了世界。

画面中,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坐在火车站废墟的铁轨上号啕大哭。

这张照片

A.受同一时期西方主流思想影响B.侧重于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C.揭露了法西斯主义的罪恶行径D.批评了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11.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

“······又关闭了另外18000个国家工企事业单位,又有419万工业工人和157万建筑工人失去他们的工作,同时有2000万城市居民迁居农村”。

该记载最有可能发生于

A.1958年B.1962年C.1985年D.1992年

12.它的超重发射令世界震惊。

它的出现证明“天大的事,文革中也不能耽误”,它还诞生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航天人的企业文化与精神。

据此分析,它是

A.东方红一号B.长征一号C.南优二号D.神州一号

13.1949年10月5日英国表示愿与新中国建立非正式关系,中国政府没有理睬英国的这一要求。

12月6日英国宣布承认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

但1972年,中英才正式建立大使级关系。

推动中英建交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一体化B.英国实力衰落C.中美两国建交D.尼克松访华

14.对下列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逐年下降B.第二产业产值最为稳定

C.第三产业发展导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D.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15.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发表演说时说道:

“我们的城市是向世界开放的,而且我们没有周期性地驱逐外邦人,以防止人们看到或发现我们赖以保持对敌人的军事优势的秘密。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的

A.民主性和平等性B.全球化与文化自信

C.包容性和开放性D.大国胸襟与民族自信

16.16-17世纪的欧洲,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封建地主贵族不愿意看到自己因为收取固定地租日益贫困,而工商业者大发横财,他们开始适应新形势而采取一些措施。

有些人抛弃了过去轻视甚至鄙视工商业的传统观念,开始从事工商业经营。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B.价格革命C.商业革命D.圈地运动

17.美国的立法权由国会行使,但是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有总统签字生效,同时总统可以通过政党影响国会的立法;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可以对总统做出不利裁决,宣布国会和总统法案违宪。

由此可知,美国

A.法院是实际的权力机关B.总统掌握了真正的立法权力

C.国会的立法权徒有虚名D.权力机构之间实现制约平衡

18.《三等车箱》是1862年法国具有战斗精神的讽刺艺术画家杜米埃的作品。

作品描绘了在昏暗、肮脏、拥挤的三等车箱中,前排座位上坐着贫穷的一家人,他们相依在一起,看上去都很疲惫。

整个画面中的人看上去似乎都各有生活的苦衷。

该作品

A.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绝望B.抨击了法国的政治制度

C.是反传统反理性绘画风格D.抒发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19.电影《粒子狂热》讲述了一个研究者相信,关键性粒子实验能够改变世界,揭开宇宙和物质起源的终极奥秘。

这部影片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A.牛顿的万有引力B.爱因斯坦相对论

C.普朗克的量子论D.达尔文的进化论

20.当时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都认为十月革命违背了历史的普遍规律,指责列宁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但十月革命的实践,说明列宁

A.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B.并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D.违背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21.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

他从整顿金融入手,推出“百日新政。

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就占了1/3。

这表明

A.整顿金融是新政的核心措施B经济危机根源于金融危机

C.金融整顿是经济恢复的前提D.政府加强了对金融的管控

22.古巴导弹危机中,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西德,对美国事先未同北约协商就采取制造危机的行动,并和苏联搞“越顶外交”,感到不满和忧虑。

因此,西方盟国觉得必须加强独立性,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材料反映了

A.美欧同盟关系破裂B.欧共体作用加强

C.西欧寻求外交独立D.北约实质上瓦解

23.1965年,苏联颁布了《集体农庄市场示范条例》,规定无论是集体农庄还是个人都可以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自由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其价格由市场自发形成,国家不加干涉。

为了发展农庄市场,国家拨款在城市兴建库房、提供冷藏设备等。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农业领域成为改革重点B.农业集体化弊端已经消除

C.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D.重视农庄和农民的积极性

24.从第三次首脑会议起,不结盟每次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提出在经济方面的斗争目标、纲领和策略。

1973年,第四次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国家经济发展任务艰巨B.运动抛弃原有纲领

C.不结盟政治斗争已无果而终D.反霸反殖任务完成

25.目前,区域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

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引人注目。

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个,范围遍及各大洲。

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

A.极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B.成为区域集团的主流

C.是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D.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题13分,28、29题12分,共50分。

2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元史·百官志》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爆发,中断了清季外官改制进程,各省及其行政长官身份问题遗留下来,同时光复各省迫于内外压力,采联邦制自下而上组建南京临时政府。

各省在用人、行政、理财等方面具有较大独立性,各省军政财等大权都掌握在都督手中。

各省不仅直接办理外交和对外借债,对于临时政府要求的财政帮助亦不予支持。

另外,北京公使团则明确表示,只有临时政府“有统一军队及财政能力,则可公认为政府”云云。

南北和平实现统一后,南京临时政府虽迫于形势以及自身实力不及袁世凯,将统一政府的组织权交由袁世凯,但对袁世凯是否忠于共和仍存怀疑,为此处处防范其形成专制。

包括省制在内的政制设计与巩固共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民国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经过了长时间的争论。

讨论已经脱离了改良地方行政的初衷,而是各方政治势力政治斗争的工具之一。

——《民国初年的省制改革》(华东师大学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确立的重大意义。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关于省制改革长期争论不休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争论的特点。

(9分)

27.(13分)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人们对平等的追求和思考不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还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借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两部著作阐述了卢梭的平等观。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

抽象的自然力与意志是个人的基础,现实人没有任何差别,即人生而平等。

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最大幸福,即自由和平等两大目标。

社会契约则是以政治与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马克思的平等观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阶级对立的存在决定了平等的社会分配是不可能出现的,阶级的对立与分化产生了现实中各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提出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平等的社会理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国家生活的原则,而国家应该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提出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就是消灭私有制与阶级,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达到全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历史联系并分析它们的不同。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平等观的现实意义。

(3分)

28.(12分)大历史观是看待历史的观点。

黄仁宇一贯的“大历史”观点:

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数字上管理乃黄仁宇“大历史”观中的一个枢纽性概念。

黄摩崖(当代“大历史”写作的新锐代表)的“大历史”理念基本包含了黄仁宇大历史观的特点,比如以小见大,讲究历史纵深,中西对比等等,但不同的是,黄摩崖的“以小见大”是扎根于详实的史料,也没有依赖于生硬的技术分析,而是瞩目人性的复杂以及整个文明的活态,行文充满了价值判断与人文关怀。

以材料中一个“大历史观”(任意一点或几点)为指导,评析世界近现代某一阶段历史或某一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

论题具体,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9.(12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农村经济经营形式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系列经济职能分散。

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9年8月,四川省广汉县开始人民会社改革试点,拉开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序幕。

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由政社合一改为政社分设。

具体来说分为三个层次:

一、将人民公社的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原来有人民公社行使的基层政权职能由新成立的乡政府或镇政府行使;二、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但生产大队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可以保留,成立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三、生产大队成了独立的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组织,其名称或保留,或采用农村生产合作社等其他名称。

废除人民公社的过程从1979年试点到1984年基本结束,历时5年多,是一个逐步推开、分层次完成的渐进过程。

1984年年底,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完成建乡工作,人民公社改革基本完成。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背景。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7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B

C

D

B

D

D

A

C

B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B

D

B

C

A

D

C

D

A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题13分,28、29题12分,共50分。

26.

(1)意义:

巩固元朝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任意一点2分,共4分)

(2)原因:

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朝外官改制进程,各省及其行政长官身份问题遗留;联邦制组建南京临时政府;帝国主义势力的介入;防范袁世凯专制;成为各方政治势力政治斗争的工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任意一点2分,共6分)

特点:

复杂性、长期性;与巩固共和制度紧密联系;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任意一点2分,共3分)

27.

(1)历史联系:

继承发展。

在不平等的起源、如何解决不平等问题、法律平等等方面马克思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但是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在内容方法上,马克思都实现了对卢梭平等观的超越。

(继承层面2分,发展层面2分,共4分)

异:

不平等的原因认识不同,卢梭认为是私有制,马克思认为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实现方式不同,卢梭主张人与人、人与政府的社会契约,马克思则强调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实质不同,卢梭为资产阶级平等观,强调权利平等,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平等观,强调社会平等。

(任意一点2分,共6分。

(2)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助于解决中国的社会平等问题;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发展中国家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依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

(任意一点2分,答满2点得3分。

28.示例1:

论题: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评析:

意大利一些自由城市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历史上看,意大利很长时间内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封建统治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没有被束缚在土地上。

农民更容易进入到城镇中,与劳动力需求者形成雇佣等新的生产关系。

所以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从地理方面看,新航路开辟以前,意大利一直紧扼亚、非、拉三大洲交界处的海陆咽喉,大规模的、洲际间的商品贸易在这里产生。

它促使意大利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最早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

文艺复兴第一次唤醒了人们的自由意识,并使人们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现世的幸福。

综上所述,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能够说明我们了解历史的脉动可以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发现。

示例2:

论题:

麦哲伦之死

评析:

麦哲伦卷入菲律宾内部纠纷,被乱斧砍死。

麦哲伦并不只是一个航海家,他更代表支持他的以西班牙王室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他之所以卷入菲律宾内部纠纷,很大程度是为了控制当地政权,其实质是干预当地内政,以服务于其殖民扩张的利益需要。

15世纪到17世纪,部分西欧国家因为传统商路受阻,积极开辟新的航线。

但新航路的开辟已远远超出了正当贸易的范围。

他们建立商站,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对其它国家进行政治干预、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综上所述,麦哲伦之死反映了新航路开辟时期,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带来一系列历史问题。

29.

(1)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任意一点2分,答满3点得5分。

(2)特点:

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先个别试点后全国推广;政社分设;逐步推开、分层次渐进。

(任意一点2分,共4分)

意义: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国家基层治理。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