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94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docx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

【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易错点汇总及练习测试题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近日,我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第三种中微子震荡,中微子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通常称为中微子振荡,这将为破解宇宙中的“反物质”之谜再添新的金钥匙。

则回答:

(信息提供):

(1)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即“反物质”,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2)好莱坞科幻大片《2012》中描述:

当太阳活动突然加剧,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地核被这些中微子加热并熔化,带来了剧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灭顶之灾。

(3)科幻片《星际迷航》里,宇航员利用反物质用作星际飞船燃料进行太空之旅。

《天使与魔鬼》将反物质被描述成威力最大的能量源。

(应用拓展)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进行推测,你心目中的反氢原子结构可能是(_______)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2)你认为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则图中代表各粒子的符号及其所表示的意义:

+1表示_________,-1表示_______。

(3)当质子与反质子、电子与反电子相碰撞而就会立即“湮灭”____(是否)化学变化,请说明你的理由是_____。

【答案】B1个反电子反氢原子核且其中只有1个反质子(或1个反质子)不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资料可知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粒子比较,它们中的电子、质子,与普通粒子中的质子和电子,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氢原子中质子带正电,则反氢原子中质子带负电,氢原子中电子带负电,则反氢原子中,电子带正电,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B

(2)根据题中的信息:

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等与相应的粒子相同,但电荷、磁矩等与之相反,可推知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各微粒的符号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1表示1个反电子;-1表示反氢原子核且其中只有1个反质子(或1个反质子)

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即使艳阳高照、天气晴好,有时人们也会出现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

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与臭氧(O3)有关。

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即可缓慢反应生成氧气,当温度达到165℃时迅速反应。

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

臭氧量往往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天空中的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为何它又成了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

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上述不良症状。

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

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自2013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

下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

00-18:

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臭氧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

(2)写出臭氧迅速生成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如上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_____(填序号)。

A.8:

00~10:

00

B.10:

00~12:

00

C.12:

00~14:

00

D.14:

00~16:

0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B.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C.臭氧和氧气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D.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倡议________。

【答案】特殊气味、气体臭氧

氧气DACD少开车

【解析】

(1)由资料可知,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

(2)臭氧在165℃时迅速产生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臭氧

氧气;

(3)由图可知,臭氧在14点—16点时污染最为严重,故选D;

(4)A、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防止对生物的破坏,正确;

B、由资料控制,臭氧在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的阴晴有关,错误;

C、臭氧在温度达到165℃时迅速产生氧气,故正确;

D、空气中臭氧的浓度的多少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正确。

故选ACD。

(5)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故我们应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少开私家车。

3.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太空生命实验,在特制玻璃毛细管中,分别放入14种蛋白质溶液,如痢疾杆菌、激酶、沙眼病毒等,其中我国有8种,这些新配制的蛋白质,要随“神八”一起升空,必须尽量保持其新鲜度。

则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消毒是预防痢疾杆菌、沙眼病毒等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

(2)酒泉发射基地在神八发射前几小时前新配制蛋白质,同时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共450g进行环境消毒消毒,则需要用_____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

(3)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

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_____(填序号)。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是_________。

【答案】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60③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外泄病毒的主要原理是过氧乙酸能使外泄病毒中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设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x=60g

(3)由于沙眼病毒的直径为0.3~0.5微米。

科研人员在密闭的实验室需要佩戴的口罩型号最好是N95。

口罩的作用是过滤,因此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

4.认真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酸奶因其独特风味、营养丰富等原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其一,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除将大量的乳糖分解成单糖外,还将蛋白质水解变成微细的凝块,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更高,更易于吸收。

其二,酸奶中的脂肪代谢优于牛奶,酸奶中含有3%的脂肪,其脂肪易于消化,同时酸奶中的磷脂肪能促进脂肪乳化,从而调节胆固醇浓度。

其三,酸奶发酵后,牛奶中的钙被转化为水溶形式,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目前,市场上既有酸奶,又有各种口味的酸奶饮料。

酸奶饮料是在牛奶中加入水、糖或甜味剂,经人工调酸制成的饮料,其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远远不能与酸奶相比,营养只有酸奶营养的三分之一。

在选购酸奶时,消费者应认真区分酸奶和酸奶饮料,选购时要看清产品标签上标注的是酸奶还是酸奶饮料。

发酵型酸奶因含有活性益生菌,从生产到销售都必须冷藏完成,所以进入商场超市后都是在低温奶销售区(冷藏柜)。

酸奶很适合青春期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或患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饮用。

饮用时要注意合理方法和时机,可在饭后2小时饮用,因为饭后胃液的pH值上升,这种环境很适合乳酸菌生长,能让酸奶的营养充分发挥;别空腹喝酸奶,酸奶中活性乳酸菌只有pH值在4以上才能生长,而空腹时pH都在2以下,所以乳酸菌就会被胃酸杀死,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不要加热喝,如果温度过高,酸奶中的有益菌就会失去活性。

由于酸奶不含防腐剂,如果保存条件不好,酸奶中的活体乳酸菌会不断繁殖,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不断提高,酸奶的口感变得过酸,严重时酸奶会变质。

因此,夏季要注意冷藏和保存时间。

(1)酸奶优于牛奶的原因是_____。

A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B脂肪代谢好

C有利于钙的吸收

D保质期长

(2)从营养的角度看,一般不选择酸奶饮料的原因是_____。

(3)酸奶很适合青春期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或患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饮用,因为,这部分人群更需要补_____。

(4)活性乳酸菌生长的pH是_____。

A大于7B等于7C大于4D小于2

(5)对于酸奶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饭前饭后饮用均可

B不要加热后饮用

C注意冷藏

D酸奶中含有防腐剂

【答案】ABC营养只有酸奶营养的三分之一钙CBC

【解析】

【详解】

(1)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其一,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除将大量的乳糖分解成单糖外,还将蛋白质水解变成微细的凝块,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更高,更易于吸收;其二,酸奶中的脂肪代谢优于牛奶,酸奶中含有3%的脂肪,其脂肪易于消化,同时酸奶中的磷脂肪能促进脂肪乳化,从而调节胆固醇浓度;其三,酸奶发酵后,牛奶中的钙被转化为水溶形式,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由于酸奶不含防腐剂,如果保存条件不好,酸奶中的活体乳酸菌会不断繁殖,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不断提高,酸奶的口感变得过酸,严重时酸奶会变质,因此,酸奶保质期不宜过长。

故选ABC;

(2)酸奶饮料是在牛奶中加入水、糖或甜味剂,经人工调酸制成的饮料,其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远远不能与酸奶相比,营养只有酸奶营养的三分之一;

(3)酸奶中富含钙元素,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会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4)根据“别空腹喝酸奶,酸奶中活性乳酸菌只有pH值在4以上才能生长,而空腹时pH都在2以下,所以乳酸菌就会被胃酸杀死,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可知,酸奶中活性乳酸菌只有pH值在4以上才能生长。

故选C;

(5)A、酸奶饮用时要注意合理方法和时机,可在饭后2小时饮用,因为饭后胃液的pH值上升,这种环境很适合乳酸菌生长,能让酸奶的营养充分发挥,故A错误;

B、酸奶不要加热喝,如果温度过高,酸奶中的有益菌就会失去活性,故B正确;

C、发酵型酸奶因含有活性益生菌,从生产到销售都必须冷藏完成,故C正确;

D、酸奶中不含防腐剂,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

本题通过酸奶和酸奶饮料知识的介绍,考查了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信息。

5.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成CO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CO2越来越多…….当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CO2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CO2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类胺溶液等。

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一系列反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3)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____

【答案】CaO全球气候变暖+3

【解析】

【分析】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3)有关化合价的计算要准确;

(4)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生成KHCO3,配平即可;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作图。

【详解】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故答案为:

CaO;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故答案为:

全球气候变暖(合理即可);

(3)设ZnGa2O4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x,+2+2x+(-2)×4=0,x=+3,故答案为:

+3;

(4)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生成KHCO3,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査的是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空气中各个成分的作用等,有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

本题中还有一点要注意要用化学符号表示,不能用名称。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巧克力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见下表。

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

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

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

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所示。

某巧克力的营养成分

项目每100g

热量520kJ

糖类59.5g脂肪31.93g蛋白质5.78g

钠48mg

钾331mg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

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

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可知该巧克力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图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B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

C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

【答案】糖类化学奶油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手掌温度,在口腔中变成液体,在手掌中是固体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表可知,该巧克力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糖类,100g中含有59.5g。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根据图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奶油约为20,其他固体脂指数均大于20。

(4)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手掌温度,在口腔中变成液体,在手掌中是固体。

(5)

A、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说法正确;

B、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说明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说法正确;

C、根据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可知,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说法正确。

故选ABC。

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从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以来到2020年3月已经蔓延到全世界,过氧乙酸作为高效消毒剂被广泛使用。

过氧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

它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

一般商品过氧乙酸是40%的醋酸溶液,使用前通常先用蒸馏水等将其稀释,消毒时可用喷雾法消毒,也可将其配制成0.2%的水溶液洗手消毒。

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1)在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的醋酸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

(2)分别指出过氧乙酸的一点物理性质和一点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0g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2%的洗手液中含过氧乙酸________g。

(4)不慎让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做怎样的处理?

___

(5)根据过氧乙酸的性质,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人若要进去,应注意什么?

___

【答案】过氧乙酸醋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不稳定,易分解0.2用大量水大量冲洗必须在消毒半小时以后才可进去房间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40%的醋酸溶液中,溶质为过氧乙酸,溶剂为醋酸。

故填:

过氧乙酸;醋酸;

(2)根据题目中信息知:

物理性质有: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和醋酸;化学性质有:

过氧乙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无毒物质。

故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不稳定,易分解;

(3)100g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0.2%的洗手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100g×0.2%=0.2g。

故填:

0.2;

(4)根据题目中信息知,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所以不慎让高含量的过氧乙酸溶液沾到皮肤上应该用大量水冲洗。

故填:

用大量水大量冲洗;

(5)根据题目信息知:

若用喷雾法消毒,过氧乙酸在半小时内就可完全分解。

所以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的房间,人若要进去必须是消毒半小时以后进入。

故填:

必须在消毒半小时以后才可进去房间。

【点睛】

液体与液体混合形成的溶液中,量大的称为溶剂,量小的称为溶质。

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伏特电堆。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Zn-Cu电池。

Zn-Cu电池几经变化,演变成现在的多种电池。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普通干电池,其结构如图2所示。

普通干电池电压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也称为一次性电池。

给电池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能反复使用的电池为“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就是各种蓄电池,其使用寿命与充电次数相关,2-6年不等,靠充电桩直接供电。

2018年,我国的电力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火电主要以燃煤为主。

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就能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如图4)。

氢燃料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电能。

电池的生产原料中含有汞、铅、镍等重金属,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1)普通干电池使用的合成材料是_____。

(2)铅酸蓄电池在充电时能量的转化是_____。

(3)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

关于这一举措,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B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C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答案】密封塑料电能转化成化学能Zn+H2SO4=ZnSO4+H2↑A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普通干电池中,密封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

密封塑料;

(2)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

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3)由题干信息可知,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故答案为:

Zn+H2SO4=ZnSO4+H2↑;

(4)A、氢燃料燃烧只生成水,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A正确;

B、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B正确;

C、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正确;

D、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D正确。

故答案为:

ABCD。

9.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碳酸饮料的危害

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对人体极为不利,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磷酸导致骨质疏松。

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

二氧化碳过多影响消化。

碳酸饮料中含有很多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的素乱。

降低人体免疫力。

健康的人体血渡应该呈碱性,而饮料中添加的碳酸、乳酸等酸性物质较多。

摄入较多的酸性物质,会使血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不利于血液的循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因此而下降。

因此,碳酸饮料一定不要过量饮用。

(1)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元素符号)。

(2)碳酸饮料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以下有关碳酸饮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磷酸影响钙的吸收

B应避免饮用任何碳酸饮料

C酸性状态的血液有利于人体健康

D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引起肠胃疾病

【答案】CaH2CO3=H2O+CO2↑AD

【解析】

【分析】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元素符号为Ca。

(2)碳酸饮料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O3=H2O+CO2↑。

(3)A、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故A正确;

B、应适量饮用碳酸饮料,故B不正确;

C、会使血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不利于血液的循环,酸性状态的血液不利于人体健康,故C不正确;

D、碳酸饮料中含有很多二氧化碳,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的素乱,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引起肠胃疾病,故D正确。

故选AD。

10.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氦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