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085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ji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题附解析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

1.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美国D.法国

【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正在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没有瓜分到中国的利益,当它重返中国来瓜分时,中国已经被其他列强瓜分完毕,所以美国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打入他国在华的势力范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门户开放”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学生要掌握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时间、原因和影响。

2.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

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C.保国会的成立D.兴中会的成立

【答案】A

【解析】【分析】比较四个选项可知:

A、B、C三项均属于与维新变法相关的事件,而D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组建的革命团体,应排除;B、C两项虽是维新派康有为创办的维新团体,但均在公车上书之后.公车上书尽管失败,但在清朝官员和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序幕揭开的标志.【点评】学习历史知识应注意事件的比较。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话出自(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

【答案】C

【解析】【分析】谭嗣同是著名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就义前,曾经说过材料中的话,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的知识点的识记情况。

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

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小林:

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答案】C

【解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因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故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故选C。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清末郑观应的这首诗描述的应是哪次海战的悲壮场面()

A.丰岛海战B.黄海大战C.青浦大捷D.威海卫战役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东沟”“致远”。

1894年,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沉着应战,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6.曾纪泽说:

“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

”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A.创办新式学堂B.筹建近代海军C.创办近代军事工业D.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答案】C

【解析】【分析】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因此,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7.胡绳认为:

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

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丑条约的签订的影响的理解,解答的关键是“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

”由此判断这时候的清政府已经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根据所学知识,《辛丑条约》规定: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看到帝国主义并没有把她当成祸首惩办,电告李鸿章对条约全部接受,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实质反映了清政府的媚外,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题目中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D。

8.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分析】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增加通商口岸,允许开办工厂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瑷珲条约》签订于1858年,《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关条约》,题干中的1894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点。

认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发起“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有()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车上书的相关史实。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史称公车上书。

选择答案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公车上书的相关史实。

10.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一幅关于晚清时期一场侵华战争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战争的后果是()

A.签订《北京条约》B.割占中国的大片土地C.开放苏州、杭州等商埠D.签订《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D。

【点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廊坊阻击战B.威海卫战役C.虎门战役D.黄海大战

【答案】A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战役,根据所学知识,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的带领下,从大沽到天津进犯北京,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1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准确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故选A。

【点评】本题你大爷吧,考查的是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准确认识。

13.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生产经验,同时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需要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并知道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4.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其中,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

A.中国香港岛

B.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

C.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等

D.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内容包括: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故答案为C。

【点评】学生还需掌握《马关条约》的影响,可用列表法归纳近代史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通过比较认识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5.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梁启超的话“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可知,第二期中国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事件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其中最早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事件是戊戌变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

16.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的一些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的运动。

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17.1896年,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分析】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等给日本,所以诗中“往事”是指甲午中日战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知识点,重点掌握《马关条约》的割地。

18.1898年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

“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

”他们所说的皇上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