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753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x

mba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

《管理信息》基础教程

 

第一篇概念篇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出现在1970年,由瓦尔特?

肯尼万给它下了一个定义: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

戴维斯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

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根据中国的特点,许多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最早的学者给管理信息系统也下了一个定义: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朱镕基主编的《管理现代化》一书上定义说: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它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

这个时期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条功能:

(1)准备和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各种统计工作简化,使信息成本降低。

(2)及时全面地提供不同要求不同细度的信息,以期分析解释现象迅速,及时产生正确的控制。

(3)全面系统地保存大量的信息,并能迅速地查询与综合,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利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模型处理信息,以期预测未来,并进行科学的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软件包括业务信息系统、知识工作系统、决策和经理支持系统),各种办公机械及通信设备;人员包括高层决策人员,中层职能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由这些人和机器组成一个和谐的配合默契的人机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的构成框架,由于对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1.3.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1)市场子系统

(2)财会子系统

(3)人事子系统

(4)生产子系统

(5)供运子系统

1.3.3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各个职能子系统的简要职能如下:

(1)销售市场子系统

(2)生产子系统

(3)后勤子系统

(4)人事子系统

(5)财务和会计子系统

(6)信息处理子系统

(7)高层管理子系统

1.3.4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1)主机中心结构;

(2)客户服务器的结构

1.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性质的工作,一般的系统工程均要有三个成功要素,这就是:

(1)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2)组织系统性队伍;(3)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领导者推动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委员会;二是在信息系统委员会的领导下要建立一个系统规划组或系统分析组,简称系统组;三是组成队伍后,则应首先进行全系统的规划,系统规划是全面的长期的计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一个个项目的开发;四是系统规划制定完成以后,就可根据规划的要求组织一个个项目的开发。

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目标的确定、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的确定、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工程项目的确定及可行性研究等。

(1)系统分析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等。

(2)系统设计包括计算机系统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设计、程序设计等。

(3)系统实现包括机器的购买、安装、程序调试、系统的切换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

(4)系统的评价包括建成时的评价和运行后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的请求等。

在这些步骤中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系统分析占了很大的工作量,有人对各阶段所耗人力及财力作了个描述。

(2)开发信息系统不应当把买机器放在第一位,因此只有在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后,才知道要不要买计算机,买什么样的计算机。

(3)程序的编写要在很晚才进行。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本世纪20年代,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出现。

第二阶段是本世纪30年代,出现“行为科学学派”。

第三阶段是40年代,出现“数学管理学派”。

第四阶段是5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管理学派”。

第五阶段是70年代,出现了“系统工程学派”。

第二章管理知识基础

2.1管理的定义和性质

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关于管理性质的争论已延续了几个世纪。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管理是艺术还是科学,有人过分强调它是艺术,有人过分强调它是科学。

我们说它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其次,遇到的问题是定性还是定量,我们说这个问题和上面问题有关,当我们对一个事物不了解时只能定性。

管理的第三个问题是它是文科,理科还是工科?

在国际上,管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今年也已把管理学当成一个学科门类,这意味着理、工、农、医、文、法、管都是平行的学科。

2.2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

法约尔他提出了以下对主观人员的品质要求和训练:

体质方面:

健康,有活力,有风度。

智力方面:

学习,判断,适应和智能活力。

精神方面:

干劲,负责,坚定,忠诚。

机智,尊严,创新精神。

教育方面:

相关知识的广博。

技术方面:

本职工作的熟练掌握。

法约尔提出了14条一般管理原则:

(1)劳动分工。

(2)职权职责,权责相关。

(3)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重视声誉。

(4)命令统一,一个上级。

(5)计划统一,指导统一。

(6)个别服从总体利益。

(7)报酬公平。

(8)集中程度。

(9)等级清晰。

(10)程序,各有其位,各就其位。

(11)公道工整。

(12)使用期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2.3管理的组织

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重要问题。

由于它和信息技术(IT)相互影响又相互支持,所以和管理信息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U型组织

(2)M型组织

(3)H型组织

第三章信息基础知识

3.1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信息系统中常用的信息可以定义如下: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信息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属性:

(1)事实性

(2)等级性

管理一般分为高、中、低三层,信息对应的分为战略级,策略级和执行级。

①战略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命运和全局的信息;②策略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运营管理的信息;③执行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业务运作的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来源上说,战略信息多来自外部;执行信息多来自内部;而战略信息有内有外。

(3)可压缩性

无用信息有两种:

一种纯属干扰;另一些是冗余的信息。

(4)扩散性

信息的扩散存在两面性:

一方面它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扩散可能造成信息的贬值。

(5)传输性

(6)分享性

(7)增值性

(8)转换性

信息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法:

一种是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另一种是衡量使用效果的方法。

V=C+P

V——信息产品的价值

C——生产该信息所花成本

P——利润

衡量使用效果的方法认为信息的价值是在决策过程中用了该信息所增加的收益减去获取信息所花费用。

3.2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信息和其他商品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

信息的生命周期是要求、获得、服务和退出。

要求是信息的孕育和构思阶段;获得是得到信息的阶段;服务是信息的利用和发挥作用的阶段;退出是信息已经老化,失去了价值,没有再保存的必要,就把它更新或销毁。

3.2.1信息的收集

信息收集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确定信息需求的问题或者叫做信息的识别。

信息识别的方法有三种:

(1)由决策者进行识别

(2)系统分析员亲自观察识别

(3)两种方法结合

信息识别以后,下一步就是信息的采集。

由于目标不同,信息的采集方法也不相同,大体上说有三种方法:

(1)自上而下的广泛收集

(2)有目的的专项收集

(3)随机积累法

采集信息还要说明信息的维数。

信息属性的维数是很多的,但从采集出发我们主要关心三维,即阶段维数、层次维数和来源维数。

(1)计算维数是说明信息与决策过程的哪个阶段有关,与弄清问题阶段、解决问题阶段有关,还与选择阶段的问题有关。

(2)层次维数说明是企业哪级需要的信息,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

(3)来源维数是内源还是外源,这直接影响到信息的采集方法。

3.2.2信息的传输

现代的信道形式多种多样,有明线、电缆、无线、光缆、微波和卫星等。

无论信道怎么好都可能带来杂音或干扰,它或由自然界雷电形成,或由同一信道中其他信息引起。

下面我们再从技术上介绍一下信息传输各环节的原理和指标:

(1)信道

(2)编码和解码

(3)变换

总之,我们对一个好的信道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1)信道的容量足够大。

(2)干扰尽可能小。

(3)传输延时Δt尽可能短。

(4)具有双工能力。

(5)保密性好。

3.2.3信息的加工

数据要经过加工以后才能成为信息,其过程如下:

Δt1Δt2Δt3Δt4

数据→预信息→信息→决策→结果

t1<t2<t3<t4<t5

数据加工以后成为预信息或统计信息,统计信息再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

信息使用才能产生决策,有决策才有结果。

每种转换均需要时间,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

信息的不可避免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很好地研究,以便满足系统的要求。

3.2.4信息储存

信息储存是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应用。

数据存储的设备主要有三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用纸存数据的主要优点是存量大,体积小,便宜,永久保存性好,并有不易涂改性。

纸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存数字、文字和图象一样容易。

用纸存储的缺点就是传送信息慢,检索起来不方便。

胶卷,用它存储文字和数字的主要好处是存储密度大,一平方厘米胶卷上可存1024页16开纸面信息。

其缺点是人阅读时必须通过接口设备,不方便,且价格昂贵。

计算机存储器的形式很多,按其功能主要分为内存和外存。

3.2.5信息的维护

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维护。

狭义上说它包括经常更新存储器中数据,使数据均保持合用状态。

广义上说它包括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

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要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保证信息及时性是说,信息的维护应考虑能及时地提供信息,常用的信息放在易取的地方,各种设备状态完好,各种操作规程健全,操作人员技术熟练,信息目录清楚,不致于一个信息半天找不到。

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是,要防止信息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破坏,同时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在万一信息被破坏后,能较容易地恢复数据。

信息的保密性是当前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信息越来越成为一种资源,人们也越来越把它当成一种财产来对待,因而被盗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3.2.6信息使用

信息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方面;二是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

技术方面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高速度高质量地把信息提供到使用者手边。

现代的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先进,但远未达到普遍使用的程度。

信息价值转化的问题相比之下差得太远。

价值转化是信息使用概念上的深化,是信息内容使用的深度上的提高,信息使用深度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提高效率阶段、及时转化价值阶段和寻找机会阶段。

信息管理阶段要想很好地使用信息,管理要大大加强,管理内容比以前展宽,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事资源管理

(2)硬件、软件管理

(3)通信管理

(4)办公室自动化

(5)规划管理

信息管理的广义概念包括三方面:

(1)面向开发的项目管理。

(2)面向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营管理。

(3)面向未来的规划管理。

信息管理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章系统的概念与性质

4.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

4.2系统的分类

(1)框架是最简单的系统

(2)时钟

(3)控制机械

(4)细胞系统

(5)植物

(6)动物

(7)人类

(8)社会

(9)宇宙

按照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可把系统分为三类,即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实在系统。

(1)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

(2)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

(3)实在系统也可以叫物理系统。

按照系统功能来分类,即按照系统服务内容的性质分,可把系统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

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封闭式系统是说我们可以把系统和外界分开,外界不影响系统主要现象的复现。

按系统内部结构分,可把系统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4.3系统性能的评价

(1)目标明确

(2)结构合理

(3)接口清楚

(4)能观能控

4.4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计划是一个预定的行动路线,它表示出目标和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控制是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

设置目标是计划的第一步。

控制是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的过程。

延迟是指输出只比输入落后一段时间,但完全重复输入的情况。

惯性环节是指输出要随输入而变化,但有个惯性的过程。

振荡环节是最一般的环节,振荡环节至少是两阶的,但也可能是高阶的。

为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对系统结构进行一些改变常常是有效的,在信息系统中经常应用的方法有分解、归并和解耦等三种方法。

第五章系统的集成

5.1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

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联成大系统。

5.2系统集成的分类

像其他任何对象的分类一样,由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系统集成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涉及的范围可将系统集成分为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和人员集成和形象集成。

按照系统优化的程度可将系统集成分为联通集成、共享集成和最优集成。

按照具体程度分,可将系统集成分为概念集成、逻辑集成和物理集成。

5.2.1优化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

按优化程度可将系统集成分为联通集成、共享集成和最优集成。

(1)联通集成顾名思义就是首先保证设备能互相联通。

(2)共享集成是指整个系统的信息能为系统中所有用户所共享。

(3)最优集成是最高水平的集成,理想的集成,这是很难达到的集成。

5.2.2按照涉及范围的系统集成分类

按范围分类,可分为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人员集成和形象集成。

(1)技术集成主要要达到技术上的联通,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2)信息集成要达到数据共享,要解决数据上的问题。

(3)组织人员集成是将系统融合于组织中,成为相互依赖不可缺少的部分,要解决人的问题。

(4)形象集成说明将信息系统集成于企业形象之中,成为企业的骄傲。

5.2.3按照具体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

按具体程度可将系统集成分为概念集成、逻辑集成和物理集成。

形象地说概念集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逻辑集成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而物理集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5.3集成策略

集成策略是进行集成的执行途径。

其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

?

共同开发

?

服务于用户

?

推向用户

?

卖给用户

?

征用用户

我们这里指的集成策略包括三阶段的组合:

(1)教育用户

(2)系统装设

(3)应用集成

 

第二篇技术篇

第六章计算机系统

6.1计算机的发展

6.1.1计算机的创始与发展

(1)从原始记数法到机械计算机

现代计算机的先驱者是英国的数学家查尔斯?

巴贝奇,他天才地提出了计算工具至少必须具有五个独立的部分:

①输入部分

②存储库

③运算室

④控制器

⑤输出部分

第一台操作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称为ENIAC由美国宾西法尼大学的JohnMauchly和J.P.Eckert于1946年发明。

(2)电子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是真空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51—1958年。

第二代是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59—1963年。

第三代是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64—1979年。

第四代计算机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时间从1979至今。

6.1.2计算机的分类与发展趋势

(1)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分类问题变得复杂化了,比如根据用户的需求及一些技术特征,我们可以把计算机分成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主干计算机,同样根据应用的分类可以是:

主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

(2)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

微型计算机是对终端用户最重要的计算机,微型计算机通常也被称为个人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本身也有很多外形不同的品种,如笔记本式、手提便携式、台式、立式计算机。

设计上产生这样大的差异主要是为了使用方便。

其应用领域如下:

①字处理

②决策支持

③数据库管理

④绘图

⑤通信

⑥应用开发

⑦工程

⑧个人与家庭使用

(3)小型机及其使用

小型计算机无论是形体、重量还是功能,都是介于主干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之间。

但这种划分并不精确。

小型机价格低于主干机。

小型机在科学研究、建设系统、工程分析和工业过程监控领域颇受欢迎。

小型机目前也成为部门或办公室受欢迎的共享计算机。

(4)主干计算机及其应用

主干计算机除了在形态与性能上比小型机、微型机强以外,通常有多个处理机,以达到更快的指令处理速度。

大型主干机主要用于处理大型企业集团的组织信息需求,如对成千上万顾客的需求信息处理,企业的销售活动和库存动态管理等。

不同规模的企业集团,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主干计算机。

(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在特征和能力方面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其主体是向着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性能更强更可靠、购买与维护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

6.2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6.2.1计算机系统原理

(1)冯?

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基本思想

冯?

诺依曼明确提出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思想:

存储程序和二进制。

(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存储程序”原理和“二进制”奠定了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因此计算机不仅是一个完成各类信息处理任务的集合体,而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能执行如输入/输出处理、存储和控制这些基本系统任务的、有内在联系的电子部件的结合。

因此,计算机是提供给终端用户的功能极强的信息处理工具。

输入:

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电子鼠标器等。

数据处理与控制: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

输出:

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包括视频显示器、各类打印机等。

存储: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功能由计算机的一级存储单元及二级存储单元组成。

6.2.2计算机中数据表示方法

(1)进位计数制

(2)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3)数值型数据的表示

(4)字符型数据的表示

(5)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6)音频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6.2.3计算机程序的运行

(1)计算机指令的执行

?

操作码

?

一个或几个操作数

(2)计算机程序的执行

(3)计算机指令系统

①数据传送指令

②算术运算指令

③逻辑运算指令

④程序控制指令

⑤输入/输出指令

⑥其他指令

第七章计算机硬件

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叫做硬设备。

它们通常是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

7.1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和控制器。

7.1.1运算器

算术逻辑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逻辑操作;累加器用于暂存操作数或运算结果;状态寄存器也称标志寄存器,存放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后产生的状态信息,如算术运算中的溢出:

其他寄存器为通用寄存器,用于暂存操作数与数据地址。

7.1.2控制器

控制器从内存中按顺序取出各条指令并执行之。

其步骤如下:

①将从内存中取到的指令经总线送到CPU的指令寄存器内暂存。

②将指令传送到指令译码器,分析指令。

③将分析结果传递给微操作控制电路,由它向各功能部件发出操纵控制命令。

④当各部件执行完毕,“反馈信息”,使程序计数器地址“+1”(或2),指向下一条指令地址。

7.1.3CPU的发展

(1)辅助处理器

(2)对偶处理器

(3)并行处理设计

(4)RISC处理器

(5)MMX多媒体处理器

7.2存储系统

7.2.1计算机存储系统及其发展

数据储存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一大主要功能。

计算机信息系统基本上是依靠一级存储器和二级存储设备来实现存储功能的。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可以组装几百万个线路元素,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一级存储的容量。

而随着光介质的使用,二级存储的容量也大大扩展。

7.2.2主存储器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主要是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繁多,按其性能和用途可以分成两大类:

只读存储器即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即RAM。

7.2.3二级存储器

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以来都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介质。

磁带属于顺序存取介质,虽然容量大,价格低,但由于只能顺序存取,存取速度慢,已经逐步被淘汰。

磁盘属于随机存取介质,也具备容量大、价格低的优点,并且可以直接存取,存取速度快。

7.3输入/输出设备

外围设备是所有输入/输出设备和二级存储设备的通称。

它们通过各种I/O接口与计算机系统的中央处理机连接并通信,因此外围设备皆属联机设备。

本节讨论外围设备及其介质。

7.3.1计算机键盘与显示终端

从技术上定义,任何通过通信连结到计算机的设备都可以称之为终端。

最普遍最大量的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是采用键盘输入数据,用视频向用户显示输出,并可在输入到计算机前进行编辑。

7.3.2点触式设备

这是另一种发布命令、进行决策选择和响应视频提示的较好的设备,这种设备通过移动光标可以让你方便进行菜单或象标选择,目前有电子鼠标器、电子游戏机中常使用的操纵杆。

还有一种触摸感应屏幕,允许人通过触摸视频屏幕来使用计算机。

当人们触摸屏幕时,将中断电子格栅的信号,计算机感应这个信号,并采取相关的活动。

7.3.3计算机笔

7.3.4视频输入/输出

7.3.5打印输出

许多打印机是击打式的。

另一种是非击打式的打印机,与击打式打印机相比没有噪音,但一次只有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